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心向量图对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心向量图(VCG)对下壁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及非心脏病患者进行检查并与心电图(ECG)对比分析,探讨VCG对下壁OM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比分析经确诊的50例下壁OMI者(A组)及100例非心脏病者(B组)的VCG与ECG改变。结果A组的起始向上向量时间、电压分别为26.34±5.04s、0.14±0.06mV,明显大于B组的11.00±4.08s及0.05±0.03mV,额面QRS最大向量方住度数明显向左上偏移。这些观察参数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按照诊断标准判断,VCG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达到100%,而ECG分别是58%、100%及86%。结论VCG对下壁OMI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ECG。在ECG下壁导联有Q波而不能确诊时做VCG检查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黄小芳 《心电学杂志》2011,30(5):395-397
目的探讨长Q—T间期患者T波峰末时间(TP-TE时间)、TP-TE/Q—T与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长Q—T间期患者29例,将其分为伴TdP组(发作期或稳定期)和不伴TdP组两组,通过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分析测量并比较Q—T间期、校正的Q—T间期(Q—Tc间期)、TP-TE时间和TP-TE/Q—Tc结果伴TdP组稳定期患者TP-TE时间、TP—TE/Q—T(14157±37.33ms、0.27±0.05)和发作期(154.29±42ms、0.29±0.06)均较不伴TdP组(97.60±5.51ms、0.19±0.13)延长或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预测TdP发生风险时,伴TdP组稳定期和发作期TP-TE时间、TP-TE/Q—T均较Q—T间期更敏感(Wald值分别为1247、15.77和5.77、6.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TP-TE时间TP-TE/Q—T比值有助于预测长Q—T间期患者发生TdP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常规心电图(ECG)、电话传输远程心电图(TTM)及动态心电图(DCG)在不同导联上各波段振幅的差异,判断TTM、DCG与ECG之间的符合程度。方法50例受检者均采用平卧位接受ECG、TrM及DCG监测,记录并测量Ⅱ、V1、V5导联中所有波段振幅,分析三者间的差异。结果DCGⅡ导联R、T波(P〈0.01,P〈0,05),V5导联P波(P〈0.01)振幅大于ECG;TTMⅡ导联P、R、S、ST、T波段(P〈0.01,P〈0.01,P〈0.05,P〈0.05,P〈0.01)以及V1、V5导联P波(P〈0.05,P〈0.01)的振幅均大于ECG。结论TTM、DCG肢体导联振幅较大,胸导联测量结果与ECG的符合度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特点。方法对29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常规12导联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患者V3~V5导联R波电压增高、ST段压低,均表现为V4〉V5〉V3,T波对称性倒置,呈V4〉V5〉V6。V3~V6导联同导联R波高度与T波倒置深度、ST段压低深度呈负相关(P均〈0.05),T波倒置深度与ST段压低深度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常规心电图显示胸导联R波电压增高伴ST-T特征性改变,要高度考虑心尖肌肥厚性心肌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室性心律失常患者T波峰末时间(TP-TE时间)、TP-TE/√R—R、TP-TE/Q-T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8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n=73)和一般室性心律失常组(n=107)。并以健康人(n=180)为对照组。对恶性心律失常组依据NYHA分级分为NYHAⅠ~Ⅱ组(n=34)及NYHAⅢ~Ⅳ组(n=39);依据超声心动描记术结果分为左心室前后径增大组(n=42)及左心室前后径正常组(n=31)。比较各组的TP-TE时间、TP-TE/√R—R、TP-TE/Q—T值。结果TP-TE时间、TP—TE/√R—R、TP~TE/Q—T值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126.75±15.65ms、131.85±16.12ms、0.27±0.08)显著大于一般室性心律失常组(90.43±10.11ms、92.56±12.71ms、0.22±0.07)及对照组(88.36±11.23ms、91.32±10.16ms、021±0.03)(均P〈0.01);NYHAⅢ~Ⅳ级组(137.27±15.32ms、144.69±12.64ms、0.32±0.05)显著大于NYHAⅠ~Ⅱ级组(114.55±16.35ms、129.71±14.82ms、0.25±0,04)(均P〈001);左心室前后径增大组(138.78±13.41ms、156.53±17.44ms、0.33±0.03)显著大于左心室前后径正常组(117.54±18.58ms、120.31±1138ms、0.23±0.04)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TP-TE时间、TP-TE/√R-R、TP-TE/Q—T可作为预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早期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 dispersion,QTd)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AMI患者(AMI组)(包括39例无心室颤动患者及12例心室颤动患者)和48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心电图资料,比较AMI组与对照组的QTd和QTcd、39例无心室颤动患者及12例心室颤动患者的QTd和QTcd。结果AMI组入院后即刻行标准12导联心电图检查,对照组选择15min后行静息心电图检查,测量并计算QTd。AMI组QTd、QTcd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9.9±20.3)ms比(32.5±12.6)ms,P〈0.01;(85.3±32.8)ms比(40.9±15.7)ms,P〈0.01];AMI组中心室颤动组QTd、QTcd明显大于无心室颤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2.3±22)ms比(59.6±21.5)ms,P〈0.01;(120.1±12)ms比(68.1±22.4)ms,P〈0.01}。结论AMI早期QTd增高,QTd的延长对预测AMI患者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将发病12h内的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分为ST段凹面抬高(A组)和ST段凸面抬高(B组)两组,观察两组心肌酶峰值、出现Q波和ST段抬高导联数,发病4周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侧支循环情况、心肌梗死前24h心绞痛,以及发病半年时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A组心肌酶峰值、Q波和ST段抬高导联数及半年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梗死前24h心绞痛发生率和LVEF高于B组(P〈0.05),侧支循环建立情况好于B组(P〈0.05)。提示与ST段凸面抬高的前壁AMI比较,ST段凹面抬高患者的心肌梗死范围小,心功能恢复和远期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R—T夹角及QRS—T夹角的变化,评价体表心电固所测定的QTc离散度(QTcd)的可愿性。方法 随机抽样551例住院患的心电图及心向量图资料,以微机和人工相结合的方法,取QTcd及R—T夹角、QRS—T夹角数据。按QTcd≤50ms或>50ms分为2组;R—T夹角和QRS—T夹角按一定绝对值大小范围分为正常及异常组进行比较。结果 QTcd值随R—T、QRS—T夹角绝对值增大而增大,两组四QTcd的R—T、QRS—T夹角分布明显不同,两比较有显性差异(P<0.05)。QTcd>50ms的R—T夹角异常率为54.35%,QRS—T横面、额面夹角的异常率分别是57.61%、60.87%,明显,正常>组(P分别<0.005和0.01)。结论 QTcd的变化与R—T夹角、QRS—T夹角有相关性,与角度的绝对值大小呈正比关系,符合心电固导联与心向量的2次投影理论。体表移测QTcd受R—T、QRS—T夹角的变化影响,不足以反映心室各部位复极的差异,其临床应用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9.
aVR导联ST段抬高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首次入院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57例,对其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及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心电图aVR导联ST段变化分为抬高组、无偏移组。结果梗死相关血管为左主干病变的ST段抬高组、ST段无偏移组分别为5例(21.7%)、1例(2.9%),两组统计有显著性差异(p〈0.01);病变范围为多支病变ST段抬高组、ST段无偏移组分别为10例(43.4%)、8例(23.5%),两组统计有显著性差异(p〈0.05);发生心脏事件ST段抬高组、ST段无偏移组分别为8例(34.8%)、3例(8.8%),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aVR导联ST段抬高对预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价值,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窦性心率震荡的影响。方法:68例STEMI患者按数字表法被随机均分为尿激酶组(34例)和阿替普酶组(34例)。检测24h动态心电图,分析计算窦性心率震荡[震荡初始(T0)、震荡斜率(TS)]。统计临床溶栓再通率及再通时间、胸痛症状缓解率以及终点事件。结果:与尿激酶组比较,阿替普酶组再通率(52.9%比73.5%)、胸痛症状缓解率(55.9%比82.4%)及TS[(5.50±2.11)ms/RR比(8.69±3.82)ms/RR]均显著升高,T0[(2.34±0.28)%比(0.75±0.04)%]明显降低,P〈0.05或〈0.01;与尿激酶溶栓再通亚组比较,阿替普酶溶栓再通亚组溶栓再通时间[(183.1±62.9)min比(120.6±54.8)min]显著减少、T0[(1.16±0.13)%比(0.32±0.06)%]显著降低,TS[(8.42±2.93)ms/RR比(12.13±4.65)ms/RR]显著升高,P〈0.05或〈0.01。结论:阿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较尿激酶明显,能有效改善窦性心率震荡。  相似文献   

11.
杨炜  郑新权 《心电学杂志》2011,30(4):309-310,313
目的 探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QT离散度(Q-Td)与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测量45例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时的Q-Td,计算校正的QT离散度(Q-TdC).分析Q-Td、Q-TdC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根据有无室性心律失常分为观察组(n=28)与对照组(n=17).根据Q-TdC水平(分别以60ms、80ms为分界)分析其与室性心律失常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Q-Td、Q-TdC[(70.84±29.87)ms、(79.21±33.58)ms]与对照组[(46.19±17.03)ms、(51.64±17.71)ms]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Q-TdC≥60ms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概率(92.30%)高于Q-TdC<60ms者(21.05%)(P<0.05).Q-TdC≥80ms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概率(100.00%)高于Q-TdC<80ms者(10.34%)(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随着Q-Td或Q-TdC值的增大,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概率增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心电向量图对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的T环形态及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心电图无RBBB的心肌梗死 (MI)患者 (MI组 )、正常人 (对照组 )各 5 0例及心电图RBBB者 (RBBB组 ,6 6例 )进行心电向量图检查 ,分析T向量环形态及临床意义。结果 :对照组T环形态多呈狭长型 ,占 96 % (4 8/ 5 0 ) ;MI组T环多呈圆小型、狭小型和圆长型 ,占 94 % (4 7/ 5 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RBBB组中正常亚组 (31例 ) ,T环形态呈狭长型占 90 .3% (2 8/ 31) ,异常亚组 (35例 )T环形态呈圆小型、狭小型和圆长型 ,占 71.4 % (2 5 /35 )。两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心电向量图检查可以揭示RBBB的T环改变 ,对心肌缺血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运动试验后Q-T间期离散度(Q-Td)的变化.方法 观察51例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观察组)平板运动试验的Q-Td的变化,并观察运动后出现严重室性心律失常、胸痛、血压下降与Q-Td变化的关系.结果 患者峰心率时Q-Td(64.3±20.5ms)较运动前(51.2±23.5ms)增大,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运动中出现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或明显胸痛、血压下降者15例(A亚组)与36例未出现者(B亚组)比较,运动前Q-T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9.1±17.5ms和16.3±19.2ms,P >0.05),峰心率时A亚组Q-Td(76.8±15.5ms)较B亚组(60.1±16.1ms)延长,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亚组Q-Td多壁梗死均比单壁梗死延长,A亚组多壁梗死比B亚组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运动后Q-Td进一步增大,出现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性增大.平板运动试验可作为筛选急性心肌梗死高危人群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和心率减速力(DC)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1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研究组)和80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别监测 DC和 HRV。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DC [(11.99±4.93)ms 比(6.62±1.83)ms]及心率变异性的24h正常 R-R间期标准差[SDNN,(129.94±15.22)ms比(63.66±12.13)ms]、相邻正常 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55.52±9.03)ms比(28.25±8.81)ms]和相邻正常 R-R间期差值>50ms的心搏数占24h总 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13.99±5.63)%比(7.29±1.11)%]明显降低,P 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 DC 与 SDNN、rMSSD和 PNN50均呈正相关(r=0.571、0.662、0.763,P 均<0.05)。结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率减速力与心率变异性呈正相关,可协同作为诊治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变化特点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并进行预后判断。方法对100例(男61例,女39例;年龄45~86岁,平均62岁)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和50例教师体检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心脏超声、常规12导联心电图,计算出心率震荡(HRT)的参数:震荡初始值(TO)及震荡斜率值(TS),并分析两组的参数值,心脏超声测量左心室内径及射血分数。结果CHF组TO值(0.4839±0.1421)%,对照组TO值-(0.3467±0.1352)%;CHF组TS值(2.1638±0.2547)ms/RR间期,对照组TS值(6.2434±1.3589)ms/RR间期,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访中发现TO、TS均异常的CHF患者的再住院率、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其他组。结论窦性心律震荡能反映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和自主神经平衡性的变化,对CHF患者的危重程度评价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心病者冠脉血流重建前后心电图ST-T改变规律,为心电图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接受过冠脉旁道移植术(CABG)或冠脉支架植入术(PTCA)者154例手术前、后ST-T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手术前静息心电图呈持续性ST-T改变者83例(A组)、易变性ST-T改变者33例(B组)、静息心电图正常但心绞痛或运动试验诱发ST-T改变者35例(C组)、ST-T完全正常者3例(D组)。4组患者手术后观察心电图6月~3年,原有的ST-T情况维持不变者分别为76例(91.6%)、28例(84.8%)、6例(17.1%)、3例(100%)。在异常ST-T维持不变者(110例)中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者17例(15.4%)、高血压者48例(43.6%)、糖尿病17例(15.5%)、风心病2例(1.8%)、其它24例(21.8%)。结论 A组和B组多为高血压、陈旧性心肌梗死、糖尿病和自主神经功能不平衡所致,部分为非特异性ST-T改变,冠脉血流重建对其影响很小;C组多为心肌缺血所致,冠脉血流重建可以使其恢复正常。心电图持续性和易变性ST-T改变不宜诊断为心肌缺血或慢性冠脉供血不足,尤其对冠脉血流重建后的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稳心颗粒干预心肌梗死后合并抑郁大鼠,探讨其对心梗后抑郁大鼠心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50只,均分为正常组,心梗组,抑郁组,心梗后抑郁组(模型组)和稳心颗粒干预组(以2g/d的稳心颗粒给模型组大鼠灌胃28d)。先后急性结扎左冠脉和予以慢性不可控的温和应激,制作心肌梗死后抑郁模型大鼠,予稳心颗粒干预,评价其对模型大鼠在体单向动作电位(MAP90)、左室有效不应期(ERP)和室颤阈值(VFT)等电生理学指标的影响。结果:(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行为学评分有显著下降(P<0.05),经过4周稳心颗粒治疗后,其行为学评分显著上升(P<0.01);(2)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MAPD90和ERP明显延长,VFT明显降低(P<0.05);稳心颗粒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稳心颗粒组MAPD90[(89.33±7.12)ms比(72.29±8.37)ms]、ERP[(84.00±6.57)ms比(68.00±7.43)ms]明显缩短,VFT[(7±3.11)V比(29±5.60)V]明显升高(P<0.05)。结论:稳心颗粒能改善心肌梗死后抑郁大鼠心脏电重构,包括缩短单向动作电位和左室有效不应期,增加室颤阈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运动锻炼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53例冠心病CABG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5例)和康复组(2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运动锻炼),应用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HRV)时域指标:平均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正常相邻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相邻正常R-R间期内差值〉50ms的心搏数占总R-R间期总搏数的百分比(PNN50),分析术前、术后第2周及第8周自主神经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CABG术后2周SDNN、SDANN、rMSSD及PNN50较术前明显减低(P(0.05~0.01);CABG术后8周,常规治疗组上述指标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SDNN(113.6±29.4)比(116.7±24.7),SDANN(112.2±32.1)比(113.6±28.6),rMSSD(21.9±8.2)比(23.2±7.1),andPNN50(7.5±4.2)比(8.2±3.7)],P均〉0.05;康复组SDNN[(114.7±25.2)ms比(132.6±30.6)ms]、SDANN[(111.6±23.5)ms比(129.2±30.8)ms]、rMSSD[(24.2±8.7)ms比(29.9±7.5)ms]及PNN50[(7.8±2.2)ms比(9.5±2.3)ms]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SDNN(132.6±30.6)比(113.6±29.4),SDANN(129.2±30.8)比(112.2±32.1),rMSSD(29.9±7.5)比(21.9±8.2)andPNN50(9.5±2.3)比(7.5±4.2)],P均〈O.05。结论:CABG后2周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均减少,提示CABG对心脏自主神经系统有一定的损害。术后8周康复组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提示运动锻炼可较常规治疗显著改善CABG术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心衰患者QT间期动态性的特点,为预测心衰患者猝死风险提供参考。方法:从我院心内科住院病人选择80例慢性心衰患者(心衰组),并另选择50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行24h动态心电图、体表心电图及心脏彩超检查,测量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收缩末期容量(LVESV)、QT间期离散度(QTd)、心率变异性指标:24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QT/RR相关直线的斜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心衰组的LVESV[(34.0±8.3)ml比(90.4±15.4)ml]、LVEDV[(86.0±32.2)ml比(150.3±30.4)ml]、OTd[(35.6±8.5)ms比(46.6±10.4)ms]、QTe/RR[(0.136±0.021)比(0.175±0.023)]和QTp/RR[(0.130±0.026)比(0.158±0.033)]斜率显著增大;SDNN[(140.3±53.3)ms比(100.4±40.3)ms]和LVEF[(60.6±8.4)%比(38.5±8.8)%]显著降低(P均〈0.01)。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心室复极的不稳定性使其QT/RR斜率明显高于正常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长期口服血管紧张素 II的1型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兔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n=8)、心肌梗死组(n=8)和缬沙坦组(n=8)。假手术对照组只开胸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心肌梗死组和缬沙坦组分别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缬沙坦组术后第二天用缬沙坦(10 mg·kg^-1·d-1)灌胃,三组共喂养12周。三组分别在心肌梗死前、梗死12周后记录左心室内、中、外层心室肌细胞单相动作电位(MAP),并记录心肌梗死12周后诱发的恶性心律失常次数。结果:1.心肌梗死12周后,缬沙坦组室速/室颤(VT/VF)的发生次数较心肌梗死组显著减少[(3.1±0.8)次比(12.7±1.5)次,P<0.05];2.心肌梗死组左室三层心肌细胞从MAP起始到复极完成90%的时间(APD90)较心肌梗死前明显延长[(259.2±22.1)ms,(288.0±25.8)ms,(244.6±22.6)ms 比(230.1±23.2)ms,(244.2±23.4)ms,(229.0±21.7)ms,P<0.05或<0.01];缬沙坦组左室三层心肌细胞APD90与心肌梗死前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 均>0.05);且心肌梗死组跨壁复极离散度(TDR)较假手术对照组、缬沙坦组明显延长[(37.2±10.2)比(18.8±6.2)比(23.9±7.7),P<0.05或<0.01];缬沙坦组与假手术对照组之间 TDR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长期口服缬沙坦明显降低兔心肌梗死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次数,这可能与改善兔心肌梗死后跨壁复极离散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