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两种抗病毒药物治疗肝硬化的疗效。方法选取5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三组:阿德福韦酯组12例、恩替卡韦组18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对症治疗,其余两组在保肝基础上分别接受阿德福韦酯10mg/d,恩替卡韦0.5mg/d口服,对比三组治疗前后肝功能,乙肝病毒定量,Child-Pugh分级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48周后,恩替卡韦组和阿德福韦酯组在治疗前后肝功能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肝功能治疗前后无差异(P〉0.05),恩替卡韦组和阿德福韦酯组肝功能在治疗后好于对照组(P〈0.05),但是它们之间无差异(P〉0.05)。恩替卡韦组转阴率12周94.44%、24周94.44%、48周100%;阿德福韦酯组转阴率12周41.67%、24周83.33%、48周91.67%;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差异,转阴率均为0%。在12周时,恩替卡韦组转阴率高于阿德福韦酯组(P〈0.05);Child-Pugh分级评分对照组治疗后评分升高,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组均有下降,但是三组前后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及恩替卡韦抗病毒后,患者病毒量下降,肝功能改善,ChildPugh评分下降,对肝硬化的治疗有积极的作用,恩替卡韦组相对抗病毒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 将125例CHB患者随机分为恩替卡韦组(n=65)和拉米夫定组(n=60),分别应用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疗程为48周,观察2组的疗效、病毒耐药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恩替卡韦组HBeAg阳性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HBV DNA下降的log对数值、HBV 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均优于拉米夫定组HBeAg阳性患者(P<0.05).2组HBeAg阳性患者间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HBeAg阴性患者间ALT复常率、HBV DNA下降的log对数值、HBV DNA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恩替卡韦组治疗48周时病毒耐药率低于拉米夫定组(P<0.05).2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治疗48周对HBeAg阳性CHB患者的疗效优于拉米夫定,且病毒耐药率低于拉米夫定,但HBeAg/抗HBeAg转换率无明显差异.2种药物对HBeAg阴性CHB患者的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为寻求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愈目标提供更加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50例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已实现病毒学阴转(HBV DNA<500copies·mL-1)但未达到临床治愈目标,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组(观察组)和恩替卡韦单药治疗组(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继续口服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0.5mg·次-1·d-1;观察组在恩替卡韦治疗基础上联合PegIFNα-2a皮下注射抗病毒治疗,180μg·0.5mL-1·次-1,1次·周-1;2组均治疗4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0、12、24、48周后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sAg水平、HBsAg转阴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完成48周随访记录患者共49例,其中观察组24例,对照组25例。2组患者治疗24周、48周时的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sAg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HBsAg水平下降幅度在治疗12周、24周、48周时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加用PegIFNα-2a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HBsAg水平,但临床上需综合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及经济水平合理选择抗病毒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疗效及其对肝功能、肝纤维化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8年1月长沙市第一医院感染科治疗的CHB患者127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7例)和联合组(70例)。对照组口服恩替卡韦片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水飞蓟宾治疗,治疗周期均为4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合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92.86%vs. 75.44%,χ~2=7.492,P=0.006)。治疗后,2组患者的TBil、ALT和AST水平均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t=35.391、5.679、6.047,P均=0.000);Alb水平均升高,联合组高于对照组(t=22.424,P=0.000);2组患者的HA、LN和IVC水平均下降,联合组均低于对照组(t=4.817、5.099、7.037,P均=0.000)。2组患者的IL-6、TNF-α和TGF-β水平均下降,INF-γ水平均升高(t=11.372、17.291、13.576,t=3.566,P均=0.001),且联合组低/高于对照组;2组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可显著改善CHB患者肝功能和炎性状态,降低肝纤维化水平,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乙肝相关肝硬化的安全性、疗效性及协同作用。方法:将65例乙肝相关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组和单用恩替卡韦组,疗程48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生化指标、凝血功能、病毒学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及child-pugh计分等情况。结果:两组随治疗时间延长,患者血清HBV-DNA水平下降,肝功能改善,肝纤维化改善,child-pugh计分降低,联合用药组治疗48周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48周时,联合用药组HBVDNA阴转率87.5﹪,高于对照组63.6﹪,差异有显著性P0.01.ALT复常率、HBe Ag转阴率及血清转换率与对照组比,统计无差异性(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更有效地抑制乙肝相关肝硬化患者体内的HBV复制,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6.
杨珊明  周建芳  胡朝辉 《浙江医学》2017,39(22):2027-2028,2046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低水平复制的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选取HBeAg阴性、HBVDNA复制水平煮沸法检测阴性而磁珠法检测阳性、肝功能反复或长期异常的CHB患者120例,其中采用一般护肝治疗(对照组)、一般护肝治疗加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组,100mg口服,1次/d,疗程48周)、一般护肝治疗加恩替卡韦治疗(恩替卡韦组,0.5mg口服,1次/d,疗程48周)患者各40例。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24、48周ALT复常率及HBVDNA转阴率。结果治疗后24、48周,3组患者ALT复常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两比较,拉米夫定组、恩替卡韦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恩替卡韦组与拉米夫定组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48周,3组患者HBVDNA转阴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两比较,拉米夫定组、恩替卡韦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恩替卡韦组高于拉米夫定组(P>0.05)。结论HBV低水平复制的CHB患者应积极采取抗病毒治疗,恩替卡韦可推荐作为一线抗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与恩替卡韦治疗高病毒载量(HBV DNA≥107 copies/L)慢性乙型肝炎(CHB)病人的效果、耐药率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高病毒载量CHB病人80例,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服用替比夫定(600mg/d)和阿德福韦酯(10mg/d),单药治疗组服用恩替卡韦(0.5mg/d),疗程为96周。两组分别于治疗后12、24、48和96周检测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谱、HBV DNA、HBeAg和HBV病毒耐药位点等,观察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12、24、48和96周时,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HBV DNA、HBeAg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F=5.311~7.748,P<0.01)。治疗96周,联合治疗组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均高于单药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501~7.040,P<0.05)。治疗96周,联合治疗组没有出现病毒学突破;单药治疗组有2例出现病毒学突破,且这2例病人均检测到恩替卡韦相关耐药基因位点。两组均未出现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替比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高病毒载量CHB病人均有较好效果,而在治疗96周时替比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的效果优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将30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联合组15例,初始同时使用恩替卡韦(博路定)及胸腺肽α124周,之后停胸腺肽α1继续用恩替卡韦至48周。对照组15例,单用恩替卡韦(博路定)0.5mg/日,48周。定期检测ALT复常率,HBVDNA转阴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肝纤维化组合,清蛋白。Fi-broscan评分两组在治疗结束时进行疗效评价。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α1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安全性与耐受性良好,联合组在ALT复常率,HBeAg血清转换率和HBV-DNA转阴率,抗肝纤维化的疗效上显著优于单用恩替卡韦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活动型肝硬化的疗效.方法 将60例乙型肝炎相关活动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恩替卡韦与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组(32例)和单用恩替卡韦对照组(28例)进行治疗,观察疗程48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肝纤维化四项,每12周检测其肝功能、HBV-DNA结果.结果 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活动型肝硬化在肝纤维化指标(ⅣC、HA、PⅢP及LN含量)改善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疗效评估方面治疗组显效率78.1%,对照组显效率53.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功能指标(TBIL、ALT、PTA、Child-Pugh分级)恢复、HBV-DNA转阴方面两组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活动型肝硬化在改善肝纤维化方面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的临床效应。方法选择74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组:37例为治疗组,37例为对照组,治疗组口服恩替卡韦加安络化纤丸,恩替卡韦0.5mg 1次/日,安络化纤丸6g 3次/日,对照组口服恩替卡韦0.5mg 1次/日,两组用药总时间12个月,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分别按Child-Pugh分级并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HbeAg及HBV-DNA转阴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肝功能无明显差异,Child-Pugh分级、肝纤维化指标联合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HA、IV-C、LN及PCIII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HBV-DNA转阴例数为32例,转阴率为86.5%,对照组转阴例数为29例,转阴率为7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HBe Ag转阴例数为30例,转阴率为81.1%,对照组转阴例数为28例,转阴率为7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有显著抑制病复制,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得到明显改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阿德福韦酯治疗失败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应用替诺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药序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服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失败的100例CHB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在护肝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序贯治疗,观察组给予替诺福韦酯序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24、48周后的HBV-DNA转阴率、肝肾功能变化,及治疗48周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期间,两组的ALT、AST水平均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两组的Scr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ALT、AST和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观察组的AL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4、48周后,观察组的AS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24、48周后,两组的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24、48周后,两组的HBV-DNA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诺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药序贯治疗均能够有效抑制阿德福韦酯治疗失败CHB患者的HBV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其中替诺福韦酯对于患者的肝功能恢复较快,故对于恩替卡韦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可选择替诺福韦酯作为补救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分别联合长效干扰素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8月-2018年3月收治的140例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a-2a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治疗4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肝功能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ALT复常率、HBeAg转换率及HBsAg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eAg转阴率及HBV 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LT、AST、ALB和TBIL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a-2a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肝时,恩替卡韦疗效优于阿德福韦酯,但两者对肝功能的改善作用和安全性相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核苷类似物(NA)恩替卡韦序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治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低水平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HBsAg低水平CHB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继续给予恩替卡韦治疗48周,观察组患者先给予恩替卡韦和PEG-IFNα-2b联合治疗12周,再给予PEG-IFNα-2b单药治疗36周。治疗后48周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24、48周和治疗后24、48周检测2组患者血清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转移酶(ALT)水平,并计算血清HBsAg和HBeAg阴转率。结果 治疗后48周,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6.67%(23/30)、43.33%(13/3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HBsAg、HBeAg、ALT和AST水平比较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联合恩替卡韦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可溶性红细胞补体受体1(sCR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62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替比夫定治疗,观察组给予替比夫定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Child-Pugh评分、血清sCR1水平、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乙肝e抗原(HBeAg)转阴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LT、TBI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L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hild-Pugh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HBV-DNA和HbeAg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sCR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比夫定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可降低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sCR1水平,改善肝功能,提高乙肝病毒清除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恩替卡韦联合双环醇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50例活动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在护肝、对症等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恩替卡韦0.5 mg/d,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双环醇50 mg,3次/d,疗程48周。结果:48周后2组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联合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变更显著[ALT(50±13)U/L vs(64±14)U/L、TBil:(31±16)μmol/L vs(43±20)μmol/L、ALB:(37.5±3.3)g/L vs(34.5±3.5)g/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的Child-Pugh评分分别由治疗前(9.7±1.4)分和(9.6±1.3)分降至治疗后(6.2±1.5)分和(7.1±1.4)分,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肝功能Child-Pugh评分改善更明显(P<0.05);同期HBV DNA转阴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门静脉宽度及脾脏厚度均有不同程度缩小,联合治疗组的缩小更明显[(1.18±0.29)cm vs(1.36±0.30)cm;(4.14±0.97)cm vs(4.76±1.05)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环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能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6.
黄登  潘智  谢林钦  黄丽丹  丁然 《浙江医学》2020,42(12):1299-1302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转阴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温州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HBeAg阳性乙型肝炎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恩替卡韦+重组人干扰素α-2b)和对照组(仅恩替卡韦),每组48例,连续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病毒转阴率、免疫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指标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12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CD4+、CD4+/CD8+明显增高,CD8+及Ⅳ型胶原蛋白、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第1~4个月、第5~8个月发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第9~12个月发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eAg阳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可提升病毒转阴率,减轻肝脏纤维化,改善患者肝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对比治疗乙肝病毒所致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将乙肝病毒所致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297例分为2组,观察组行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行拉米夫定治疗。结果2组治疗前后ALB、TBIL、PTA、A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64%)高于对照组(79.73%),其治疗后4周、12周、48周转阴率(78.52%、87.25%、96.64%)高于对照组(48.65%、64.19%、79.7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乙肝病毒所致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效果优于拉米夫定,近期疗效明显,转阴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双环醇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新余市人民医院门诊收治的患有慢性乙肝的130位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n=67)和对照组(n=63),治疗组采用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双环醇口服,对照组仅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口服,观察48周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ALT、AST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t=5.32,P〈0.01;t=5.81,P〈0.01。对照组:FALT=4.14,P〈0.05;FAST=4.67,P〈0.05)。治疗组24周时AL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48周时无明显差异;治疗组24周、48周时AS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48周后,治疗组HBeAg阴转率高于对照组,2组HBeAb/HBeAb转换率、HBV-DNA阴转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完成治疗以后,停药3个月、6个月以及1年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肝功能恶化概率降低较明显。治疗组患者在停药以后仍然使用双环醇,能使肝功能发生恶化的概率得到降低。结论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取双环醇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进行治疗,能使肝功能得到改善,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HBe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中rtA181T预存耐药突变的患者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ylated interferon alpha-2a,PegIFNα-2a)与恩替卡韦临床治疗效果有无差异。方法采用开放、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选取2014年7月1日—2015年12月1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门诊及住院HBe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rtA181T预存耐药突变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PegIFNα-2a组(A组)20例和恩替卡韦组(B组)20例。分别在治疗开始第12、24、48及72周时进行疗效、安全性评估。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38例被纳入分析,其中A组剔除2例。48周,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HBV DNA20 IU/mL)的病例数A组(66.67%,12/18)高于B组(25.00%,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血清学转换病例数在A组为3例,B组为4例。观察72周时,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的病例数A组(72.22%,13/18)高于B组(25.00%,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血清学转换在A组为5例,B组为4例。A组、B组在治疗期间各个时间点的血清学应答、生化学应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rtA181T预存耐药突变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第48及72周时的病毒学应答率优于恩替卡韦。  相似文献   

20.
杨素芳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29(7):527-528,531
目的探讨肝苏颗粒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及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转阴率的影响。方法 4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2组,每组210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联合肝苏颗粒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肝功能复常率、肝纤维化及HBV-DNA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治疗1 a时肝功能复常率均显著高于治疗3个月时(P<0.05),观察组在治疗3、6个月及1 a时肝功能复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肝纤维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 a时肝纤维化指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肝纤维化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2组患者HBV-DNA转阴率逐渐升高(P<0.05);2组患者在治疗3、6个月及1 a时HBV-DNA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苏颗粒联合恩替卡韦可显著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但对HBV-DNA转阴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