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核仁磷酸蛋白(NPM1)在结直肠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对50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NPM1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NPM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 <0.001);NPM1表达上调与肿瘤直径、TNM分期、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显著相关,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及结直肠癌分化水平无关(P>0.05).结论 NPM1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Stat3蛋白表达与细胞增殖、凋亡、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DNA末端标记(TUNEL)技术分别检测129例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芯片中Stat3、Cyclin D1蛋白表达及凋亡指数(AI),分析Stat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及其与增殖、凋亡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Stat3、Cyclin D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4%和79.8%,均高于癌旁组织的43.4%和5.4%(P0.05),结直肠癌组织AI(5.62)低于癌旁(7.86)(P0.05)。Stat3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发生部位明显相关(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Stat3和Cyclin D1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Stat3、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凋亡指数与生存期相关(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Dukes分期为独立的风险预后因子。结论 Stat3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检测Stat3可作为评估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及淋巴结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miR-34a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43例结直肠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miR-34a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miR-34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34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而与浸润深度、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 miR-34a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能发挥重要作用,检测miR-34a有望成为结直肠癌新的肿瘤标记物或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叉头框M1(FOXM1)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97例结直肠癌组织和80例对应癌旁正常组织中FOXM1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20例新鲜结直肠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FOXM1的表达。结果 FOXM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70.97%)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7.50%,P0.01);FOXM1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脉管内癌栓转移、远处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大小、分化程度、CEA、CA199等无关(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FOXM1蛋白相对表达量(0.855±0.063)明显高于相应癌旁组织(0.150±0.041,P0.01)。FOXM1阳性患者的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患者(P0.01),且FOXM1为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性危险因素。结论 FOXM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过表达,且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等因素有关,可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转移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结直肠癌新的肿瘤标志物和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存活蛋白(survivin)和Ki-67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survivin和Ki-67蛋白在3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60例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分析survivin和Ki-67与病理参数及结直肠癌预后的关系。结果 6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survivin和Ki-67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73.34%(44/60)和80.00%(48/60),显著高于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10.00%(3/30)和6.67%(2/30),(P0.01);survivin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分别为76.67%、6.67%;survivin和Ki-67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Survivin、Ki-67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TNM分期、肠壁侵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和腹腔微转移均呈正相关(P0.05)。survivin和Ki-67阳性表达患者1、3和5年生存率较低。survivin、Ki-67、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和腹腔微转移是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urvivin和Ki-67的异常表达与结直肠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其有望成为结直肠癌诊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5-氟尿嘧啶(5-F1uorouraci1,5-FU)代谢酶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为进一步探讨其在指导结直肠癌化疗中的潜在意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构建含有72例结直肠癌、56例癌旁远端切缘的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胸苷酸合成酶( thymidy1ate synthetase,TS)、胸苷酸磷酸化酶( thymidine phosphory1ase, TP)、二氢嘧啶脱氢酶( dihydropyrimidine dehydrogenase,DPD)在两种组织芯片中的表达,并分析三者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的TS表达水平低于癌旁远端切缘组织( P=0.876);其表达与TNM分期有关(P=0.043);与患者总生存期呈正相关(P=0.027)。结直肠癌组织中TP表达水平高于癌旁远端切缘组织(P=0.315);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P=0.009);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 P=0.040)。结直肠癌组织中DPD表达水平高于癌旁远端切缘组织(P=0.071);其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有关(P=0.029);DPD高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期显著缩短(P=0.011)。结论在以5-FU为基础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中,TS、TP、DPD可以作为预后的重要指标。TS表达与临床分期密不可分,可作为结直肠癌进展的生物学标志。TP表达与淋巴结远处转移及复发密切相关,是影响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干细胞转录因子OCT4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手术切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OCT4的表达,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运用Kaplan-Meier法分析OCT4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率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OCT4的阳性率为80.00%,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CT4阳性与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有关(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尚无相关性(P0.05)。Western blot实验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OCT4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为7.70±0.07,高于癌旁正常组织(0.7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CT4阳性与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有关(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P0.05)。生存分析显示:OCT4阳性患者的总生存期低于阴性患者。结论 OCT4在结直肠癌中过表达,可作为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a(HIF-1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9例结直肠癌组织、39例相应癌旁胃组织(距癌组织边缘>5cm)中HIF-1a和VEGF蛋白的表达,分析结直肠癌组织中HIF-1a和VEGF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分析HIF-1a和VEGF蛋白表达之间是否相关.结果:癌旁胃组织中HIF-1a无表达,VEGF蛋白低表达12.8%(5/39),癌组织中HIF-1a和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5%(24/39)和66.7%(26/39),与癌旁组织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HIF-1a和VEGF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是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和分化程度无关;癌组织中HIF-1a与VEGF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74,P<0.05).结论:HIF-1a和VEGF蛋白在癌组织中表达较癌旁组织显著增高表明其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联检HIF-1a和VEGF蛋白的表达,有利于评估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提高预后判断的准确性,并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VEGF、SDF-1及CXCR4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探讨SDF-1/CXCR4轴与VEGF在结直肠腺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法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结直肠腺癌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SDF-1、CXCR4和VE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在mRNA水平上,结直肠癌组中SDF-1、CXCR4、VEGF的表达显著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肿瘤中c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8.7%、60%和66.3%高于对应癌旁组织的37.5%、42.5%和28.8%,差异显著(P0.05);结直肠癌中SDF-1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等无关;CXCR4的表达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SDF-1的表达与CXCR4及VEGF的表达成显著正相关。结论:SDF-1/CXCR4及VEGF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提示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磷酸化AKT(p-AKT)和PTEN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9000两步法检测80例结直肠癌手术切除标本和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p-AKT、PTEN蛋白的表达,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p-AKT蛋白在结直肠癌中表达的阳性率(71.25%)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10.00%,P0.05);而PTEN蛋白在结直肠癌中表达的阳性率(45.00%)与癌旁正常组织(100.00%,P0.05)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降低,二者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并且p-AKT与PTEN蛋白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314,P=0.005)。结论 p-AKT和PTEN蛋白的表达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二者的表达,对判断结直肠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结肠镜取组织X射线交叉互补修复基因2(X-ray repair cross-complementing gene,XRCC2)和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Phosphatase of Regenerating Liver-3,PRL-3)对结直肠癌患者的意义.方法:选择本院自2019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接收的78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其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进行检测分析,对比在不同组织中PRL-3、XRCC2表达水平;比较结直肠癌患者不同分期的结直肠癌组织PRL-3、XRCC2表达水平;对比PRL-3、XRCC2表达与结直肠癌病理特征的关系:包括年龄、肿瘤大小、肝脏转移及淋巴结转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PRL-3阳性率(69.23%)高于癌旁组织阳性率、XRCC2阳性率(61.54%)也高于癌旁组织阳性率(P<0.05);结直肠癌组织Ⅲ-Ⅳ期PRL-3、XRCC2阳性率均高于0-Ⅱ期(P<0.05);PRL-3、XRCC2表达与年龄无显著关系(P>0.05);PRL-3、XRCC2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肝脏转移有关(P<0.05).结论:PRL-3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细胞迁移及增殖有密切关联,而XRCC2的异常表达影响了癌细胞病灶的形成,两者均可作为结直肠癌诊断、治疗及预后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趋化因子CXCL14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对40例结直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CXCL14的表达进行检测。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回归模型评估CXCL14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CXCL14 mRNA和蛋白水平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组织明显降低(P<0.05)。临床相关性分析表明,CXCL14表达的下调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发生部位以及临床病理分期有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不同CXCL14蛋白表达水平的患者,生存时间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CXCL14可能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P2X7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的表达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集的120例结肠癌组织(癌组织)、120例对应的癌旁组织手术标本(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P2X7受体、VEGF-A的表达情况,分析不同病理学特征结直肠癌组织中P2X7受体、VEGF-A表达差异,并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的P2X7受体高表达率29.17%低于癌旁组织的63.33%(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的VEGF-A高表达率54.17%高于癌旁组织的17.50%(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的P2X7受体表达与VEGF-A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Spearman秩相关系数=-0.596,P<0.05);在不同TNM分期、不同肿瘤分化程度、不同肿瘤浸润深度、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中的P2 X7受体表达强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TNM分期、不同肿瘤浸润深度、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中的VEGF-A表达强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组织中P2X7受体表达下调、VEGF-A表达上调,并二者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可能与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及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促炎因子IL-17A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68例胰腺癌组织及21例癌旁组织中IL-17A的表达,分析IL-17A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IL-17A在胰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38.2%,26/68)明显低于癌旁组织(66.7%,14/21)(P0.05)。胰腺癌组织中IL-17A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均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理分化程度均无关(P0.05)。Cox风险回归模型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示胰腺癌患者预后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表达相关。结论 IL-17A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下调,且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有望成为胰腺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软骨素聚合因子(chondroitin polymerizing factor, CHPF)在结直肠癌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6例结直肠癌原发灶及癌旁组织中CHPF蛋白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结直肠原发灶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CHPF蛋白的表达。结果 CHPF蛋白在原发灶癌组织(122/206,59.2%)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Western blot实验显示在新鲜结直肠癌组织中检测到CHPF蛋白(5/5,100%)。CHPF蛋白高表达与结直肠癌神经或脉管侵犯(P=0.011)、TNM分期(P0.01)、癌结节(P=0.035)明显相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和KRAS状态无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表明,CHPF蛋白高表达与结肠癌患者不良预后显著相关(P0.001)。Cox多因素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CHPF蛋白可以作为结直肠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CHPF蛋白高表达是结直肠癌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肿瘤中叶酸受体-α(FRA)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免疫组化检测FRA的表达情况,分析FRA与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TNM分期、五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FRA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RA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FRA阳性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与患者5年生存率呈负相关(P0.01)。结论 FRA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FRA阳性表达水平与患者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呈正相关,与患者5年生存率呈负相关。FRA可作为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潜在靶点,同时为患者生存情况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CD151的表达及其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22例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D151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此22例及另67例石蜡包埋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D15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肠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CD151mRNA和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其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151可望成为与结直肠癌浸润、转移有关并提示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和分析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RK5)蛋白在原发性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探讨ERK5的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338例原发性结直肠癌癌组织和8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ERK5的表达,分析ERK5表达与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80例癌旁正常黏膜中,ERK5低表达59例(73.8%)、高表达为21例(26.2%);338例结直肠癌组织中ERK5低表达204例(60.4%)、高表达134例(39.6%);二者中的ERK5蛋白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在338例结直肠癌组织中,27例发生远处转移患者的癌组织中ERK5高表达率为63.0%,而311例未发生远处转移患者的癌组织中ERK5高表达率为37.6%,二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但癌组织中ERK5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肿瘤位置、T分期、N分期、TNM分期和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在结直肠癌组织中ERK5高表达的病人总体5年生存率与低表达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ERK5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正常组织高;发生远处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中ERK5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远处转移的癌组织中ERK5水平。ERK5可能是一个促进肿瘤远处转移的因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癌中RNA甲基化酶NSUN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09例胃癌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NSUN2的表达,并分析NSUN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生存时间的关系。利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20对新鲜冷冻胃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NSUN2的表达。结果 NSUN2在胃癌组织的高表达率为65.1%(71/109),在癌旁组织中的高表达率为15.6%(17/10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RT-PCR和Western blot证实NSUN2 mRNA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胃癌中NUSN2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远端转移、脉管浸润、神经侵犯、临床分级、TNM分期及患者预后生存时间明显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和直径无关(P0.05)。结论 NSUN2表达与胃癌TNM分期和侵袭性显著相关,NSUN2表达影响患者预后,NSUN2对于胃癌诊断和预后的评判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中非受体型PTPN6基因的表达,探讨其与ESC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RT-qPCR法检测食管癌细胞和71例ESCC及癌旁正常组织中PTPN6基因m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食管癌细胞和ESCC及癌旁正常组织中PTPN6蛋白的表达;按ESCC组织中PTPN6的蛋白表达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并通过Cox风险比例模型对其他变量进行校正。结果与正常食管上皮细胞相比,PTPN6 mRNA和蛋白在食管癌细胞中表达下调(P 0.05); ESCC组织中PTPN6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1.000±0.001) vs (1.815±0.386),t=13.533,P 0.05]; PTPN6 mRNA表达与患者TNM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 0.05)。ESCC中PTPN6的阳性率为32.4%(23/71),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 0.05); PTPN6蛋白表达与患者TNM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 0.05)。Kaplan-Meier结果显示,PTPN6低表达与患者生存时间有关(P 0.05)。多变量Cox模型校正后,PTPN6蛋白表达对患者预后有影响(OR=2.694,P 0.05)。结论 PTPN6基因在食管癌细胞系及ESCC组织中表达沉默,其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成为ESCC患者预后评估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