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骆静  吴镭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5,21(12):1423-1428
阿尔采末病(Alzheimesdisease,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病变,最近几年对AD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两个标志性的病理改变上即β样淀粉蛋白和神经纤维缠结。该文主要是根据国内外对AD的研究进展,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ationalNatureScienceFoundationofChina,NSFC)近10年来资助的有关AD的基金项目,针对AD的药物治疗靶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低分子多糖在阿尔茨海默病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β淀粉样蛋白(Aβ)级联学说揭示了Aβ在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及其糖链硫酸乙酰肝素(HS)能够与Aβ相结合并促进Aβ的产生与聚积,因此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和HS已成为研究AD防治方法的重要靶点。此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低分子多糖尤其是HS类似物在AD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减退及行动和社会适应能力下降为基本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临床上仍缺乏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手段。已有大量研究表明淀粉样蛋白聚集型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可能是AD发生的原发性病理因素之一,并提出Aβ是目前AD治疗药物研发中主要的靶点之一。本文综述了以Aβ为靶点治疗AD的最新研究概况,旨在为AD的新药研发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调节神经递质为主的阿尔茨海默病(AD)治疗药物,虽能缓解症状,但难以逆转疾病进展.近期药物的研发重点主要聚焦于能有效延缓疾病进程及预防AD发生的药物,其中以β淀粉样蛋白(Aβ)为靶点的药物开发得到了较为广泛的研究.本文综述近年针对Aβ的AD药物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GXXXG结构对老年性痴呆相关蛋白功能调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β是阿尔采末病(Alzheimer's disease,AD)最重要的致病因子之一,也是当前国际抗AD药物研究的热点。Aβ生成抑制剂是抗AD药物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研究发现,与Aβ生成相关的蛋白,包括淀粉样前体蛋白APP,γ分泌酶复合物组成蛋白PS-1和APH-1,跨膜区均有一特殊蛋白序列GXXXG的结构修饰,GXXXG修饰通过自身形成二级结构,从而影响下游Aβ的生成和聚集。该文通过阐述GXXXG结构对AD相关蛋白功能的调节,为以GXXXG结构为靶向,进而影响Aβ生成的抗AD药物研究提供思路拓展。  相似文献   

6.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临床表现为学习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其中β-淀粉样蛋白(Aβ)学说涵盖了氧化应激、炎症、细胞凋亡等多方面机制。该文基于Aβ机制以及相关信号通路,探讨典型中药及其有效成分预防和治疗AD的概况,以期为研发防治AD的中药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目前对于特异性调控分泌酶剪切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的分子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而临床上抗阿尔兹海默症(A lzhe im ers′D isease,AD)药物的疗效也不足以从根本上缓解病理症状的恶化。对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 in coup led receptors,GPCR s)在AD疾病进程的调节机制相关研究进展予以总结,对于以GPCR作为药物靶点的潜在可能性进行讨论。方法对于特异性调控分泌酶剪切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的分子机制相关的细胞生物学领域以及AD疾病模型上对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归纳,并针对该领域的几个重要科学问题进行讨论。结果与结论GPCR对于AD疾病进程的调节机制,尤其是其与分泌酶形成的复合体对于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产生以及AD发病的调节机制,具有理想的特异性,可成为抗AD药物的新型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8.
阿尔茨海默病(AD)是高发于65岁以上人群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特征是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形成的老年斑、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聚集而成的神经元纤维缠结、长期炎症反应以及神经元死亡等。因此,除了衰老之外,Aβ聚集、tau过度磷酸化、慢性炎症及神经元死亡被认为是AD的主要发病假说之一。本文介绍了基于以上假说的AD治疗靶点的研究及药物研发进展。目前进展最快的药物都基于神经保护假说,全部5个小分子AD药物都是通过调节兴奋性神经递质传递通路而改善AD患者认知障碍的,但是它们的疗效非常有限。基于这一机制的新药研发也主要集中在抑制兴奋性递质受体这一方向,然而进展有限。基于tau假说的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tau的磷酸化、异常聚集及病理扩散。然而,由于无法特异性抑制tau的磷酸化,目前进展较快的是tau疫苗。目前处于临床试验中的4个tau相关药物有2个是tau的主动免疫疫苗,均处于Ⅰ期临床中。在Aβ假说方面,药物研发思路主要集中在抑制Aβ合成/聚集、促进Aβ清除上。由于γ-分泌酶抑制剂的临床试验因严重不良反应而失败,目前的热点是β-分泌酶(BACE1)抑制剂以及Aβ疫苗。另外,通过抗炎药物抑制患者脑内的长期慢性炎症也被认为是AD治疗的可能手段之一。虽然,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尚无成功案例,但仍有以其他炎症因子为靶点的药物,如沙利度胺,处于临床试验中,进展良好,值得期待。总之,目前AD药物研发的主要障碍是药物缺乏临床应用指标,特异性不强,而临床试验多由于不良反应以及疗效不足等原因而失败。虽然如此,目前仍有82种AD药物处于临床阶段,其中18种进入了Ⅲ/Ⅳ期临床。同时,计算机设计靶向药物及CRISPR/Cas9等新技术的发展为AD的治疗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9.
阿尔采末病(AD)是老年痴呆最常见类型,以高发病率、高致死率著称。尽管目前还缺乏公认的针对疾病病因的关键靶标,通过干预β淀粉样蛋白(Aβ)级联反应假说涉及的各环节发挥预期疗效仍为当前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尤其是抑制Aβ寡聚化以及通过外周系统清除Aβ的干预策略。研究表明,一些针对Aβ相关通路的靶向药物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与此同时,在线粒体功能紊乱、神经营养因子、多靶点治疗研究中的新发现进一步拓展了AD治疗策略的研究领域,这些必将会加快寻找新型高效AD治疗药物的步伐。本文综述了近年来AD治疗药物的重要研究进展,对当前研究中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探讨,并对今后研究动向作了简要展望,以期为未来AD治疗药物的开发及应用提供重要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发病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通常又被称为原发性老年痴呆症。临床上常表现为记忆功能障碍、认知功能缺失、语言功能下降等,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AD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被学界广泛公认的学说有:Aβ沉积及毒性作用学说、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假说、胆碱能功能缺损学说、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学说以及炎症反应学说等。目前仍未有效的药物来预防、改善或逆转AD的发生,因此研发新型、有效的AD治疗药物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本文对阿尔兹海默病发病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及临床用药作一综述,为进一步研究AD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13.
Song  Xiaoping  Tang  Wei  Peng  Hui  Qi  Xin  Li  Jing 《Investigational new drugs》2021,39(5):1201-1212
Investigational New Drugs -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EGFR-TKIs) have led to great advances in the treatment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but the...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The immunogenicity of malignant melanomas has been recognized by the observed recruitment of tumor-specific cytotoxic T-cells (CTL), leading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several melanoma associated antigen (MAA). However, numerous strategies to treat melanoma with immunotherapy have resulted in only partial success. In this editorial, we discuss recent data related to the ability of tumors to elude immune responses. We therefore discuss different strategies to induce a clinically effective immune response. These approaches include 1) immunostimulation: including peptide/protein based vaccines, dendritic cell vaccines, and adoptive cell transfer; and 2) overcoming immunosuppression, including targeting of checkpoint molecules such as CTLA-4, circumventing the activity of Tregs, and assuring antigen expression by tumor cells (thwarting antigen silencing). Finally, we discuss recent advances in gene therapy, including adoptive therapy with engineered T cell receptors (TCRs). These issues lead to the conclusion that successful immunotherapy in malignant melanoma requires a combination of strategies aimed at both inducing immunostimulation and blocking immunosuppression.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联合金龙胶囊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6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射频消融术,术后第一日,实验组开始口服金龙胶囊,对照组不服用,其余治疗措施相同.结果术后第5日及术后1月,对照组红细胞下降明显(P<0.05);术后第5日,两组总胆红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谷丙转氨酶、白蛋白、钾、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对照组白蛋白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5日的食欲和疲乏生活质量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1月的疲乏生活质量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金龙胶囊能减少患者射频消融术对肝脏的损伤,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射频消融术后近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