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摘要:目的 研究4种抗菌药物(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多黏菌素B和替加环素) 和3种中药单体(黄芩苷、盐酸小檗碱和槲皮素二水物)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XDRAB)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并探讨以上组合用药对XDRAB的协同抗生物被膜效应。方法 收集2018-2019年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不同科室的临床标本分离的9株XDRAB,采用比浊法测定4种抗菌药物、3种中药单体在1 MIC、1/2 MIC、1/4 MIC、1/8 MIC、1/16 MIC对9株XDRAB 24 h内的生长情况;结晶紫棋盘染色法检测工作浓度下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替加环素、多黏菌素B、黄芩苷、盐酸小檗碱和槲皮素二水物单用对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和组合联用的协同抗生物被膜效应。结果 亚胺培南(4 μg/mL)、美罗培南(2 μg/mL)、多黏菌素B(0.25 μg/mL)、替加环素(0.0625 μg/mL)、黄芩苷(128 μg/mL)、盐酸小檗碱(32 μg/mL)、槲皮素二水物(64 μg/mL)的浓度时24 h内不抑制细菌的生长,以此浓度为基础倍比稀释,设置高、中、低三个浓度梯度;与模型对照组相比,4种抗菌药物、3种中药单体、在高浓度下单用、联用均可以明显抑制XDRAB生物被膜的形成(P<0.05),联合用药效果均优于单独用药(P<0.05),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协同抗生物被膜作用,其中替加环素与黄芩苷的9个浓度组合均能够显著抑制XDRAB生物被膜的形成,0.015625 μg/mL替加环素与32 μg/mL黄芩苷与的浓度组合下,药物剂量最小。结论 4种抗菌药物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多黏菌素B、替加环素,3种中药单体黄芩苷、槲皮素二水物、盐酸小檗碱单用及联用时对XDRAB的生物被膜形成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联合用药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协同抗生物被膜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临床分离的100株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防突变浓度(MPC)。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厄他培南和多利培南)对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和非发酵菌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MPC,并计算MPC/MIC比值。结果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肠杆菌科敏感株的MPC为0.25~4.0μg·m L~(-1),耐药株MPC为8.0~>64.0μg·m L~(-1)。多利培南、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对非发酵菌敏感株的MPC为2.0~4.0μg·m L~(-1),耐药株MPC为8.0~128μg·m L~(-1)。肠杆菌科细菌和非发酵菌敏感株的MPC/MIC比值为2~4,耐药株多为8~>16。结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肠杆菌科和非发酵菌敏感株的MPC为0.125~4.0μg·m L~(-1),MPC/MIC比值为2~4;对耐药株的MPC为2.0~128.0μg·m L~(-1),MPC/MIC比值为8~>16。  相似文献   

3.
《抗感染药学》2017,(1):17-20
目的:比较丁香酚和大蒜素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in,AB)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根据临床药敏结果选取33株AB多重耐药菌株作为实验对象;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AB多重耐药菌株对丁香酚、大蒜素分别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用的抑菌效应。结果:丁香酚和大蒜素分别对多重耐药AB的MIC平均值为162.9μg/mL和651.6μg/mL,MIC_(50)为128.0μg/mL和512.0μg/mL;丁香酚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用对54.5%样本菌株表现为协同作用,36.3%表现为相加作用,9.2%表现为无关作用;大蒜素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用对45.4%样本菌株表现为协同作用,54.5%表现为相加作用。结论:丁香酚和大蒜素分别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联用后对多重耐药AB的抗菌活性大多表现具有协同和相加作用,其可能对多重耐药AB的治疗及降低抗生素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黄芩苷与6种抗菌药物(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氨曲南、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联合抑菌作用。方法根据临床药敏结果选取7株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菌株作为实验对象。用微量稀释法测定盐酸小檗碱、黄芩苷分别与6种抗菌药物的联合抑菌效应。结果盐酸小檗碱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氨曲南联用表现为协同作用。黄芩苷与氨曲南表现为协同作用。结论盐酸小檗碱、黄芩苷与某些抗菌药物联用后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活性有协同作用,可能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治疗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万古霉素与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联用对MRSA的体外抗菌活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常规方法培养分离细菌,用VITEK微生物自动分析仪或API系统鉴定到种。MRSA鉴定应用乳胶凝集试剂盒,药敏试验采用肉汤倍比稀释法和琼脂平板稀释法。结果万古霉素对40株MRSA的MIC90为4mg/L,而与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联用MIC90降为0.25~1mg/L。结论万古霉素与上述三种药物联用以协同作用为主,抗菌活性提高4倍以上。临床上治疗由MRSA引起的重症感染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采用万古霉素与亚胺培南或头孢哌酮/舒巴坦或其它抗菌药物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国产替比培南对我国2009―2011年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作用及影响因素。方法2009―2011年全国17个城市19家医院临床分离致病菌557株,包括革兰阳性菌213株,革兰阴性菌307株,厌氧菌37株。采用标准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替比培南及对照药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对其中52株菌进行了不同细菌接种量(1×105、1×106、1×107、1×108 CFU·m L-1)和培养基不同p H值(p H5.0、p H6.0、p H7.0、p H8.0、p H9.0)、不同马血清含量(0%、25%、50%、75%)条件下的替比培南MIC测定。结果替比培南对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链球菌、肠杆菌科细菌、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以及厌氧菌均具有良好抗菌作用,其体外抗菌活性优于亚胺培南28倍,优于法罗培南48倍,优于法罗培南416倍。特别对于青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替比培南的MIC值低于0.002 mg·L-1,显示了很强的抗菌作用。各影响因素测定结果表明,细菌接种量、培养基p H值6.016倍。特别对于青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替比培南的MIC值低于0.002 mg·L-1,显示了很强的抗菌作用。各影响因素测定结果表明,细菌接种量、培养基p H值6.09.0以及马血清含量在25%以内对替比培南MIC值基本无影响。当培养基p H值为5.0时,可使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明显下降;培养基中加入50%或更多马血清,可使替比培南对所测多数菌的MIC上升29.0以及马血清含量在25%以内对替比培南MIC值基本无影响。当培养基p H值为5.0时,可使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明显下降;培养基中加入50%或更多马血清,可使替比培南对所测多数菌的MIC上升216倍。结论国产替比培南对我国2009―2010年临床分离革兰阳性及阴性致病菌均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亚胺培南、盐酸小檗碱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对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PA)体外抗菌活性产生的影响,探讨两种联合用药方案可行性,为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合理性进一步提高可靠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2月~2017年5月本院临床分离的80株CPA,采用肉汤稀释法实施亚胺培南、盐酸小檗碱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最小抑菌浓度(MIC)检测;采用棋盘稀释法实施亚胺培南联合盐酸小檗碱对CPA的MIC,将联合指数(FIC)计算出来。结果单独使用盐酸小檗碱、亚胺培南时,两种药物对CPA的MIC的均值分别为261.00、8.75μg/mL;两药联合使用后,亚胺培南、盐酸小檗碱对CPA的MIC值均有明显减少,均值分别下降为8.11、4.48μg/mL;两药联用时,对88.42%的50株CPA表现为相加抗菌作用,对6.56%CPA表现为协同抗菌作用,对5.02%CPA表现出无拮抗作用。结论亚胺培南、盐酸小檗碱联合使用时,二者主要表现为协同作用,表明联合能够有效提高两种药物各自对CPA的抗菌敏感性,因此将该方案应用于CPA感染治疗可能获得更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8.
美罗培南对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评价美罗培南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美罗培南及对照药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环内沙星对412株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显示,对多种革兰氏阴性菌,美罗培南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其抗菌作用强于对照药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奈替米星;对大肠埃希氏菌、克雷泊氏菌属、产气肠杆菌、志贺氏菌属、沙门氏菌属、柠檬酸菌属、变形菌属、沙雷氏菌属MIC90≤0.008~0.25mg/L,是亚胺培南MIC9o的1/4~1/16,对阴沟肠杆菌、不动杆菌属与亚胺培南的抗菌作用相当,分别为0.25、0.5mg/L:对流感嗜血杆菌美罗培南的MIC90为0.125mg/L,是亚胺培南的1/16,是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的1/4:对铜绿假单孢菌美罗培南的MIC90为4mg/L,低于亚胺培南8mg/L。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稍差于亚胺培南,优予其他4种对照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磷霉素与头孢哌酮/舒巴坦作为基础药物,二者联用及分别与亚胺培南、米诺环素的联合用药方案,用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联合抗菌效应对比。方法 分离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株30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棋盘法,测定不同浓度组合的抗生素联用最低抑菌浓度,并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ractiona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 FICI)判定联合效应。将不同联合用药配伍方案进行对比,评价优劣。结果 磷霉素联合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亚胺培南、磷霉素联合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磷霉素,FIC指数分布分别为:FICI≤0.5占56.7%(17/30)、10%(3/30)、36.7%(11/30)、50%(15/30)、6.7%(2/30);0. 5<FICI≤1占43.3%(13/30)、83.3%(25/30)、63.3%(19/30)、40%(12/30)、50%(15/30);1<FIC<4占0、6.7%(2/30)、0、10%(3/30)、43.3%(13/30);FIC≥4均为0。磷霉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分别使联用后的亚胺培南MIC50降为单用时的1/16、1/2,MIC90降为单用时的1/8、1/2;均使联用后的米诺环素MIC50、MIC90降为单用时的1/8和1/4。结论 联合用药方案对比,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米诺环素最具优势,协同作用最强,优于磷霉素联合米诺环素,但提高米诺环素抗菌活性的能力相当。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亚胺培南以相加、无关效应为主,试验结果可见联用后效果逊于磷霉素联合亚胺培南,且磷霉素提高亚胺培南抗菌活性的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舒巴坦与9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联合用药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体外抗菌效应。方法:从临床分离得到24株CRAB。采取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10种抗菌药物单一用药对CRAB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棋盘法设计,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舒巴坦分别联合9种抗菌药物对CRAB的MIC,并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判定联合效应。结果:9种抗菌药物联用舒巴坦后的MIC均比单用时降低;联用后替加环素、多西环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MIC50均低于对应单药敏感折点,替加环素的MIC90达到单药的敏感折点。舒巴坦与9组联合用药均未出现拮抗作用;舒巴坦联合阿米卡星的协同作用最强,其次为美罗培南、帕尼培南、亚胺培南、多西环素、替加环素。结论:与单药相比,9种药物联用舒巴坦对CRAB的体外抑菌作用均有增强效果。9种抗菌药物联合舒巴坦有效地降低MIC值,其中多西环素、替加环素、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可使其MIC值降至敏感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中药对痤疮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药在体外对痤疮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筛选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方法:制备20种中药提取物,采用平板法37℃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通过2倍稀释法定量测定20味中药和6种中药单体成分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20种中药提取物中大黄、黄芩、甘草、牡丹皮、金银花5种中药对两种致病菌均有抑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6.25 mg·mL-1、6.25 mg·mL-1、12.5 mg·mL-1、12.5 mg·mL-1、12.5 mg·mL-1,对痤疮丙酸杆菌的MIC分别为12.5 mg·mL-1、12.5 mg·mL-1、50 mg·mL-1、50 mg·mL-1、50 mg·mL-1。6种中药单体成分中大黄酸、黄芩苷对两种致病菌抑菌作用最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15.625μg·mL-1、7.812μg·mL-1,对痤疮丙酸杆菌的MIC分别为31.25μg·mL-1、15.625μg·mL-1。结论:大黄、黄芩、甘草、牡丹皮、金银花和单体成分大黄酸、黄芩苷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效果,在进一步的药物筛选中可进行重点考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2011年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的耐药性变迁并测定多黏菌素B及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对其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K-B法筛选出155株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53株鲍曼不动杆菌、50株肺炎克雷伯菌、52株铜绿假单胞菌),以琼脂稀释法测定其对多黏菌素B、亚胺培南等13种药物的敏感性及MIC值,数据采用Whonet 5.6及SPSS 18.0进行分析。结果琼脂稀释法与K-B纸片法得出的三种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的耐药率无显著差异(P>0.05)。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为58.3%68.2%,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为48.5%68.2%,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为48.5%100%。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小于9.4%,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为8.6%100%。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小于9.4%,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为8.6%15.9%,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耐药率为34.8%15.9%,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耐药率为34.8%41.8%,对哌拉西林耐药率为46.3%41.8%,对哌拉西林耐药率为46.3%55.2%。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亚胺培南耐药率为12.8%55.2%。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亚胺培南耐药率为12.8%30.7%。多黏菌素B对3种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保持着96%以上的抗菌活性,MIC50和MIC90均<1 mg·L-1。结论本院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已非常普遍,而多黏菌素B对其仍保持较高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替比培南匹伏脂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 用琼脂对倍稀释法测定替比培南匹伏脂对519株临床分离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 对革兰阳性球菌中的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及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替比培南匹伏脂均显示良好的抗菌活性.尤其是对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替比培南匹伏脂的MIC50最低,为0.25 mg·L-1.本品对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产ESBLs和不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易产诱导酶的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枸橼酸杆菌、粘质沙雷菌的MIC50为≤0.03~5.00 mg· L-1,低于其他5种抗菌药物.结论 替比培南匹伏脂对社区感染中常见病原菌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多黏菌素B与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体外联合应用,对临床分离的30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抗菌效应。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棋盘设计法测定多黏菌素B与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及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单用及联合应用对临床分离的30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计算FIC指数,判定联合效应:FIC≤0.5为协同作用,0.52.0为拮抗作用。结果多黏菌素B与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及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联用后,各种药物对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均显著降低,FIC指数在0~0.5、0.5~1的百分率分别为:左氧氟沙星联合组66.67%、26.67%,亚胺培南联合组46.67%、40%,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联合组60%、33.33%。结论多黏菌素B与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联用,对临床分离的30株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抗菌作用以协同和相加为主,无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替加环素与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协同作用。方法收集2014—2016年临床分离的非重复CRE共235株。琼脂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分析替加环素和9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选取替加环素非敏感的35株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棋盘稀释法检测替加环素联合其他9种抗菌药物(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噻肟、氨曲南、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CRE的协同作用。结果肺炎克雷伯菌、沙雷菌属、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是5.1%(7/137)、5.6%(1/18)、7.7%(1/13)和8.3%(1/12)。替加环素与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联合效果最明显,协同百分比都是28.6%(10/35)。替加环素与头孢噻肟(9/35,25.7%)、左氧氟沙星(8/35,22.9%)和头孢哌酮/舒巴坦(7/35,20.0%)也显示出较好的协同作用。研究中未出现药物拮抗的作用。结论替加环素与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联合对CRE的协同作用比较明显。替加环素的联合治疗可能比单用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6.
三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体外抗菌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评价亚胺培南、帕尼培南与美罗培南的体外抗菌作用 ,以琼脂对倍稀释法测定三者对 2 2 5株临床分离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并与相关抗菌药物进行比较。结果 ,三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肠杆菌科细菌具高度抗菌活性 ,对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粪肠球菌等亦具良好抗菌作用。帕尼培南与亚胺培南体外抗菌作用相仿 ,两者对肺炎克雷伯氏菌、肠杆菌属等革兰氏阴性菌作用略逊于美罗培南。三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体外抗菌作用优于头孢他啶、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氟喹诺酮类等其它受试药物。结果表明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治疗多重耐药菌所致院内感染、免疫缺陷者感染和严重需氧菌与厌氧菌混合感染的适用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替加环素单用及与其他5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分别联合使用,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s-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CRAB)的体外抑菌及生物膜清除作用。方法 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替加环素、阿米卡星、美罗培南、环丙沙星、黏菌素和舒巴坦对42株CRAB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itory concentration, MIC)和最低生物被膜清除浓度(minimal biofilm eradication concentration, MBEC)。棋盘稀释法测定替加环素分别联用阿米卡星、美罗培南、环丙沙星、黏菌素和舒巴坦对42株CRAB的MIC值和MBEC值,并计算分级抑菌浓度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 FICI)和分级生物膜清除浓度指数(fractional eradication concentration index, FECI)。结果 替加环素与5种抗菌药物分别联用后,对CRAB的抑菌作用和生物被膜清除作用表现为协同或无关,均未发现拮抗现象。其中替加环素与阿米卡星联用后具有较高的协同抑菌率(47.6%, 20/42),而替加环素与环丙沙星联用后则具有较高的生物膜协同清除率(30.9%, 13/42)。结论 与单药相比,替加环素与5种药物分别联用,对CRAB的体外抑菌及生物膜清除作用具有一定的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头孢哌酮/舒巴坦(2:1,1:1)与米诺环素(四环素类抗生素)联合用药,对39株临床分离的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效应.方法 将不同浓度2种抗菌药用棋盘法设计,用琼脂稀释法测定不同浓度组合的抗菌药对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判定标准:HCI≤0.5为协同作用;0.54为拮抗作用.结果 2种不同配比的头孢哌酮/舒巴坦同米诺环素联用后,HCI均于0.5~4.0,未观察到协同作用,亦无拮抗作用;2种组合的HCI分布情况相当.结论 2种不同配比的头孢哌酮/舒巴坦同米诺环素联合对本组亚南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表现为无相关作用.  相似文献   

19.
梅丽  酆诗蕾 《抗感染药学》2020,17(3):423-425
目的:评价亚胺培南与莫西沙星联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伴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间收治的COPD伴肺部感染患者90例资料,按用药不同将其分为莫西沙星组和亚胺培南联用组,每组45例;莫西沙星组患者给予莫西沙星治疗,亚胺培南联用组患者则给予莫西沙星与亚胺培南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温、肺部湿啰音、咳嗽和白细胞计数)复常时间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临床各指标如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和氧分压(PaO2)/吸入氧浓度(FiO2)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亚胺培南联用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莫西沙星组(97.78%vs 80.00%,P<0.05),临床各指标(体温、肺部湿啰音、咳嗽和白细胞计数)复常时间均早于莫西沙星组(P<0.05),CRP、PCT和IL-6测得值均低于莫西沙星组(P<0.05),氧合指数(OI)高于莫西沙星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莫西沙星组(8.89%vs 4.44%,P>0.05)。结论:采用亚胺培南与莫西沙星联用治疗COPD伴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促进了患者临床症状复常,改善了机体炎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定某院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某院2015-2016年血标本培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39株,测定对氨苄西林舒巴坦,替加环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最低抑菌浓度。运用蒙特卡洛方法计算不同方案的达标概率(PTA)和累积反应分数(CFR)。结果:氨苄西林舒巴坦3 g q6h对鲍曼不动杆菌的CFR为66.05%,替加环素50 mg q12h,100 mg q12h的CFR分别为95.75%和99.77%,亚胺培南1 g q8h,q6h和美罗培南1 g q8h,q6h的CFR分别是67.74%,96.56%和74.19%,88.8%。结论:某院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时,经验选择可用替加环素50 mg q12h,100 mg q12h和亚胺培南1 g q6h方案。目标治疗应根据最低抑菌浓度(MIC)情况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