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大鼠结肠肌间神经丛Cajal间质细胞的形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大鼠结肠肌间丛Cajal间质细胞的形态,为进一步研究其在胃肠动力调控中的作用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用碘化锌-锇酸组织化学法对成年大鼠结肠肌间丛铺片染色,观察Cajal间质细胞形态。结果:分布于肌间丛的Cajal间质细胞有两种不同的形态,一类胞体呈三角形或星形,胞核大而明显,胞体在神经纤维形成的网眼中,有2 ̄3个细长突起,突起与神经纤维关系密切;另一类胞体为卵圆形,有2 ̄3个长突起,二级分  相似文献   

3.
人小肠肌间神经丛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蔡文琴  曾微 《解剖学报》1997,28(4):364-368,I006
用镀银染色铺片法及常规电镜技术,对人小肠肌间神经丛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人小肠肌间神经丛由神经纤维束和神经节组成呈与肠管共同始终的连续网格状态结构。神经节细胞形态呈高度的异南性、体积变异大,自179.8-36817.6μm^3,神经细胞平均密度为1375个/cm^2。电镜下可见神经节为神经细胞与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的实体,神经细胞胞体包埋于神经细胞与神经胶质细胞突起组成的神经纤维网中,仙含多种没  相似文献   

4.
彭曦  冯晋斌 《解剖学杂志》1999,22(4):368-369
消化道全层辅片技术为研究消化道壁内神经丛的形态和分布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手段[1],由于胃形态不规则且胃壁肌层较厚,制作胃铺片标本十分困难,故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对肠道肌间神经丛的研究[2~4],对胃肌间神经丛的形态研究主要以切片染色为主。为了研究工作的需要,作者对常规铺片技术进行适当改进,成功地制成胃纵肌层铺片标本。现以还原型铺酶II黄逸酶(NADPH-diaphorase,NDP)组化染色显示大鼠胃肌间神经丛-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阳性神经为例,将该方法介绍如…  相似文献   

5.
6.
李质馨  王彦 《解剖学杂志》1994,17(5):401-404
用引产后死亡的正常胎儿(32 ̄40周,15个)食管,将其分颈部,胸部上、中、下,腹部食管5部分。对各部位食管肌间神经丛内胆碱能神经元,进行光镜(chAT、AChE)和电镜(AchE)酶组织化学定位、定量观察。结果表明,胆碱能神经元的分布及细胞内酶含量,在食管各部位不同,AChE在电镜下定位于粗面内质网。这一研究结果,不仅将使食管胆碱能神经支配及其生理功能等基础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阐明、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鼠胃窦肌间神经丛铺片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尽管肠肌间神经丛铺片术 [1 .2 ]早已成熟 ,但至今未见胃窦肌间神经丛铺片成功的报告。我们经过反复试验 ,成功地建立了胃窦肌间神经丛铺片方法 ,为胃肌间神经丛研究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1 取材与固定  大鼠禁食 12小时 ,用 3%的戊巴比妥钠 30 - 5 0 m g/ kg腹腔注射 ,3- 5分钟进入麻醉状态 ,其后剖开左侧胸腔 ,暴露心脏 ,在心尖部剪一小口 ,用 16号灌注针沿切口、左心室插入至升主动脉根部 ,止血镊固定针头 ,用 2 5 0 - 30 0 m l生理盐水(37℃ )冲洗 ,直至右心耳切口处流出清亮液为止 ,立即用 4%多聚甲醛 (PFA) -…  相似文献   

8.
显示肠道肌间神经节丛的整封染色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岚  蔡文琴 《解剖学杂志》1996,19(2):181-183
肠道肌间神经节丛是一个由神经元及其纤维网络构成的壁内神经系统,为肠道壁内神经系统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以往人们惯用肠肌层铺片法进行观察研究,但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在胚胎标本组织撕片极为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人直肠肌间神经丛形态学的微观结构。方法采用国人成年直肠标本,经LKB-V型超薄切片机制成半薄切片,在直肠半薄切片上定位肌间神经丛后,进行超薄切片,厚度为50~70nm。醋酸铀、柠檬酸铅染色,JEOL-100CX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在典型的肌间丛神经节可观察到3种细胞成分,即被囊细胞、胶质细胞和神经节细胞。根据神经节细胞间电子密度不同,可将神经节细胞分为明细胞和暗细胞两类。结论人直肠肌间神经丛含有与中枢神经系统相似的细胞成分,神经节内含有丰富神经胶质细胞,其与神经元的比例为2∶1,神经元发出“翼翅”状突起。  相似文献   

10.
刺激性泻剂对大鼠结肠肌间神经丛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实验主要研究刺激性泻剂对大鼠结肠肌间神经丛超微结构的影响及其在慢性便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建立“泻剂结肠”的动物模型,应用电镜技术对正常大鼠及模型大鼠结肠肠壁肌间神经丛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及对照研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泻剂结肠”大鼠肠壁肌间神经丛超微结构有明显的病理损害,表现为结肠肌间神经丛可见神经元细胞线粒体轻度肿胀,神经纤维轴突内线粒体肿胀破裂,“嵴”状结构不完整,神经束轴突及树突扩张,电子密度不均匀,部分明显扩张形成空泡。结论长期应用刺激性泻剂可损害结肠肌间神经丛,其超微结构的改变可能是慢性便秘进一步发展和加重的病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一种操作简单、稳定性好的大鼠肠肌间神经丛神经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案。方法:2~4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取小肠分离出纵行肌间神经丛,使用Ⅱ型胶原酶和胰蛋白酶消化,获取大鼠肠肌间神经丛神经细胞,使用含神经生长因子(GDNF)的Neurabasal A培养基进行培养。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及细胞免疫荧光染色鉴定,膜片钳实验...  相似文献   

12.
13.
大鼠空肠肌间神经丛NADPH—黄递酶的光镜及电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岚  蔡文琴 《解剖学报》1996,27(1):85-87
用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染色及电镜技术对正常成年大鼠空肠肌间神经丝的NDP分布进行观察。结果显示,NDP阳性产物为蓝色,分布于神经元胞浆中,核不着色,电镜下,NDP阳性产物为中等电子密度,呈斑块或点状均匀分布或散在于神经元胞浆中,常靠近核膜和粗面内质网,但未发现与特定的细胞器或突触小泡有特殊的定位关系。  相似文献   

14.
大鼠空肠肌间神经丛一氧化氮合酶的组化光镜及电镜观察肖岚,蔡文琴,孙榆第三军医大学重庆630038正常Wistar成年大鼠5只,行空肠纵肌层铺片,用NADPH-黄递酶(NDP)组化染色以对肌间神经丛-氧化氮合酶(NOS)的分布进行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显...  相似文献   

15.
大鼠空肠肌间神经丛NADPH-黄递酶的光镜及电镜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NADPH-黄递酶(NDP)组织化学染色及电镜技术对正常成年大鼠空肠肌间神经丛的NDP分布进行观察。结果显示,NDP阳性产物为蓝色,分布于神经元胞浆中,核不着色。电镜下,NDP阳性产物为中等电子密度,呈斑块或点状均匀分布或散在于神经元胞浆中,常靠近核膜和粗面内质网,但未发现与特定的细胞器或突触小泡有特殊的定位关系。  相似文献   

16.
大鼠回肠肌间神经丛内一种特殊类型的神经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用乙酰胆碱酯酶和一氧化氮合成酶组织化学方法,对10只大鼠回肠肌间神经丛进行研究。发现肌间神经丛的一些神经元,沿毛细血管周围分布,有的甚至与毛细血管壁相紧贴,将其称为毛细血管周神经元。这些神经元胞体呈梭形,梨形或多角形,均呈一氧化氮合成酶阳性反应,而乙酰胆碱酯酶反应阴性。这种神经元类似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接触脑脊液神经元,它们可能具有神经分泌或感受血液中某些化学成分成分变化之功能。  相似文献   

17.
大鼠小肠肌间神经丛中NOS神经元的发育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肖岚  蔡文琴 《解剖学报》1998,29(3):312-316,I019
为研究大鼠小肠肌间神经丛NOS神经元的发育,用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法及图像分析对胚胎老年各时期小肠肌间丛的NOS神经元发生进行观察。结果显示:NOS神经元于E13d出现,但极稀少,之后逐渐增多,其密度至出衙后1周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至成年到最低值,直至老年无明显改变;NOS神经元胞体大小逐渐增加,至成年时最大,约为出生时的2倍,直至老年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8.
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在大鼠胃肌间神经丛中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曦  冯晋斌 《解剖学杂志》1999,22(3):214-217
目的:了解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在大鼠胃肌间神经丛中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还原性辅酶Ⅱ黄递酶组化法和消化道铺片技术观察了胃各部肌间神经丛中神经元的形态和分布。结果: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广泛分布于大鼠胃肌间神经丛中,其形态基本类似,以圆形和卵圆形为主。在胃不同区域神经元的分布密度、胞体大小和染色强度存在较大差异。从胃底、胃体至胃窦神经元密度逐渐增加,各处相关显著(P〈0.01)。胃底部的神经元胞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实验用 β NADPH脱氢酶组织化学研究MN92 0 2对缺血后大鼠回肠肌间神经丛一氧化氮合酶 (NOS)阳性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用无创伤动脉夹夹闭大鼠肠系膜上动脉使回肠缺血。 1h后松夹复流 ,分别于缺血前 15min和再灌前 1min腹腔注射MN92 0 2 (1μg/kg)。缺血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动物存活 1d后取回肠进行β NADPH组化反应。 结果 肠缺血后NOS阳性神经元明显增多 (P <0 0 5 ) ,在缺前后应用MN92 0 2可使肌间神经丛内NOS阳性神经元较缺血对照组显著减少 (P <0 0 5 )。结论 MN92 0 2减少大鼠减少大鼠肠缺血后NOS阳性神经元 ,其NO量相应减少 ,可能是其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观察了烫伤大鼠肠肌间神经丛Bax/Bcl-2蛋白的表达特征,并了解了大蒜素注射液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实验动物分成(1)对照组,(2)烫伤组,(3)药物组。(2)、(3)组又分烫伤后24、48、72h三个不同时间点。经麻醉、灌注、取材(空肠10cm)、后固定,制成铺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各时间点肠肌间神经丛进行Bax/Bcl-2检测。结果显示:(1)烫伤组Bax/Bcl-2的表达是以烫伤后24h阳性最强,48h有所下降,72h下降最明显;(2)药物组Bax阳性信号较对应时间点的烫伤组明显减弱,Bcl-2阳性信号较对应时间点的烫伤组明显增强。结果提示:(1)细胞凋亡是大鼠严重烫伤后小肠肌间神经丛神经元丢失的重要原因,而bax/bcl-2是参与神经细胞凋亡的重要凋控基因;(2)大蒜素注射液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循环,清除自由基,影响bax/bcl-2基因表达而起到抑制烫伤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