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X线双能骨密度测定仪(DEXA)测定受试者腰椎L2-4骨密度(BMD),并根据Tscore值将患者分为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测定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活性并进行比较.结果 骨质疏松组BALP和TRAP-5b均较骨量减少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男性患者中,这种差异仍然存在.结论 BALP和TRAP-5b可以作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的早期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健骨颗粒对维甲酸致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建立维甲酸致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并进行药物干预.28d后分别运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放射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和骨组织形态学等手段,观察各组模型大鼠的骨密度(BMD)、骨形态结构及血清甲状旁腺素(PTH)、绒毛膜促甲状腺激素(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健骨颗粒组股骨颈骨密度和血清CT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而PTH、TNF-α浓度低于模型组,骨小梁结构明显优于模型组.结论:健骨颗粒能有效控制维甲酸致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骨量丢失,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改善骨代谢负平衡状态,有效防治维甲酸导致的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体表面积(BS)、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对老年人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1 794例老年人腰椎、髋关节的BMD值,并对其与BS等指标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BS大的老年人其BMD大于BS小者,有显著性差异。在各种指标与BMD的相关性比较中,BS与BMD的相关性最好,其后依次为:体质量、身高、OSTA得分(亚洲人自我骨质疏松筛查工具)、BMI。结论BS比BMI等指标更能反映出人体体型对老年人BMD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30例COPD患者中医分型与骨密度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测定骨密度变化,探讨骨密度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为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法国DMS公司生产的CHALLENGER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汉族男性COPD恢复期患者30例、健康组31例行股骨近端,即左侧股骨颈(Neck)、股骨三角(G.T)骨密度(BMD)测定。结果:(1)COPD组较健康组骨密度显著降低(P0.01);(2)COPD肺肾气虚型的骨密度较肺气虚型明显降低(P0.007)。结论:(1)COPD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2)肾虚是COPD继发骨质疏松的关键与核心;(3)推测早期补肾可能有预防COPD继发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不同年龄成年女性跟骨骨密度变化,探讨中医天葵盈亏的演变.方法 选择20岁以上女性健康体检者5125例,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PTXI外周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检测骨密度.以10岁年龄段分组,,计算受试者的骨密度BMD、BMC及T值;统计各年龄组骨量正常、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所占百分比,比较各组R值大小,计算相关系数.结果 年龄与骨量正常比例负相关,与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比例正相关,50岁前,各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50岁后,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BMD、BMC和T值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50岁前各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50岁后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P<0.05,P<0.01).结论 随着年龄增加,骨密度逐渐降低,肾气逐渐亏耗,肾气、天癸、骨质、骨密度密切关联.骨密度变化指标可作为女性肾气盛衰表达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古方青娥丸治疗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血清患者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EACAM1),β-链蛋白(β-catenin)及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将8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青娥丸治疗组(试验组)及安慰剂对照组(对照组),治疗6个月。分别在治疗前、服药6个月后检测患者血清中CEACAM1及β-catenin水平,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腰椎正位、股骨颈、Ward's三角和大粗隆的BMD。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CEACAM1和β-catenin的水平明显增加(P0.01),对照组CEACAM1和β-catenin水平无明显变化。试验组BMD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BM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青娥丸能够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CEACAM1和β-catenin的水平,并能有效维持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抑郁情志与绝经后女性腰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70名受访者,采用Medilink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骨密度及汉密尔顿抑郁调查量表评估抑郁值,将受访者分为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分别对两组受访者抑郁和骨密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抑郁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13.2±7.6 VS 5.2±7.1,F=-4.055,P=0.000),且骨质疏松组L1、L2、L3、L4和总体腰椎骨密度值与抑郁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53(P =0.000)、-0.425(P =0.010)、-0.447(P =0.006)、-0.376(P =0.024)、-0.618(P=0.000),非骨质疏松组它们两者之间无相关性.结论:抑郁与骨密度之间存在关联性,抑郁越严重骨密度值越低,抑郁是骨质疏松症加剧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健康者腰椎、髋部不同部位及桡骨中1/3骨密度(BMD),提供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依据。方法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研究对象2—4腰椎、左侧股骨颈、Ward’s三角、大转子及桡骨中1/3BMD。结果①女性腰椎、股骨颈、大转子、桡骨中1/3BMD50岁后开始明显下降,Ward’s三角BMD40岁后开始明显下降。②男性腰椎、股骨颈、大转子、桡骨中1/3BMD60岁后开始明显下降,Ward’s三角BMD50岁后开始明显下降。结论男女BMD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Ward’s三角为骨密度下降最早部位,同一部位男女骨量丢失开始年龄不同。  相似文献   

9.
强直性脊柱炎骨密度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们于2002年1月-2003年12月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了107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骨密度(BMD),探讨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同时与681名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康胶囊联合降钙素治疗男性骨质疏松疗效.方法:将经定量CT(QCT)测定确诊为骨质疏松且有临床症状的男性患者100例分成骨康胶囊联合鲑鱼降钙素组(A组)50例,降钙素治疗组(B组)50例.分别测定骨密度(BMD)、雌二醇(E2)、睾酮、游离睾酮(FT)、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脱氢表雄酮(DHEA)、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BALP)、25-羟维生素D3及尿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等指标,同时利用双能X线分别测定髋关节及腰椎(L1~L4)的骨密度,分析老年男性骨密度、骨代谢指标与血清性激素的相关性.结果:A组治疗后,腰椎L1~4BMD(0.744±0.068)高于B组(0.686±0.041)(t=2.345,P<0.05);A组总有效率(90.0%)高于B组(76.0%)(X2=3.98,P<0.05);血清E2、FT与腰椎及髋关节的骨密度呈正相关,与骨代谢指标NTX、BALP呈负相关.结论:骨康胶囊联合降钙素治疗男性骨质疏松疗有缓解临床症状及增加腰椎BMD的作用.血清nI及血清E2的水平可作为男性骨质疏松症的独立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1.
王彦伟  眭承志 《中医正骨》2005,17(11):33-34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骨质疏松(OP)诊断方法主要是通过检测骨密度(BMD)来反映患者骨矿含量,其诊断均采用WHO推荐的诊断标准,而对检测部位尚无统一规定.本文拟通过比较绝经后妇女腰椎与股骨近端的骨密度和T值,探讨不同测量部位对骨质疏松症诊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益气法对酒精性骨质疏松(AOP)大鼠骨密度影响,探讨补肾健脾益气中药防治AOP的作用机理.方法: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即模型组、西药对照组、中药干预组、正常对照组,每组各10只,用红星二锅头白酒灌胃法造模(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同时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碳酸钙阿法D3、健骨灵胶囊、生理盐水灌胃给药.16周后取材,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左股骨上端,应用小动物学软件扫描处理,检测出股骨的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结果: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检测显示: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高浓度白酒灌胃大鼠16周后确实存在骨量减少,BMD下降.中药干预组(P<0.01)、西药对照组(P<0.05)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升高.中药干预组与西药对照组相比(P<0.05),说明中药干预组高于西药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OP大鼠存在明显的骨代谢紊乱,骨形成减少、骨丢失增加,发生骨质疏松.补肾健脾益气法提高AOP大鼠骨密度和骨矿物质含量,抑制骨矿物质的丢失,有效改善实验性AOP大鼠的骨代谢.  相似文献   

13.
骨密度、骨强度与体重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体重、骨密度和骨强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以300名40~78岁的中老年志愿者为实验对象.对每个受试者身高体重等进行检测、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量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用肌肉功能分析仪(MES)测试下肢肌力和股骨颈抗骨折能力(骨强度),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腰椎骨密度与年龄的相关系数为-0.247(P=0.012);股骨颈骨密度为-0.425(P<0.001);股骨颈骨强度为-0.522(P<0.001).②腰椎骨密度与体重的相关系数为0.427(P<0.001);股骨颈骨密度为0.352(P<0.001).③骨强度和体重的相关系数为-0.108(P=0.166).④骨密度与骨强度相关系数为0.843(P<0.001).表明骨密度和骨强度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骨密度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加;骨强度和体重无显著相关性.这说明骨密度受体重影响严重,以骨密度为指标诊断骨质疏松容易受峰值影响而造成误漏诊,用骨强度诊断骨质疏松或预测骨折风险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哈蟆油蛋白(ROP)的抗骨质疏松作用,并探讨其对骨生长相关基因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去势法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戊酸雌二醇组,ROP高、中、低剂量组(0.15,0.075,0.037 5 g·kg~(-1));利用X射线技术测量股骨和腰椎骨密度(BMD);利用骨骼强度仪检测股骨的最大载荷量;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检测骨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股骨、腰椎骨密度明显降低(P0.05,P0.01),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Osteocalcin,Runx-2基因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ROP高、中剂量组腰椎BMD均有显著增加(P0.01),ROP高剂量组ALP,Osteocalcin,Runx-2基因表达显著上调(P0.01)。结论:ROP能显著提高大鼠BMD和最大载荷量;ROP可能通过上调ALP,Osteocalcin,Runx-2基因的mRNA表达,促进成骨分化,调节骨代谢平衡,从而发挥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骨立冲剂治疗脾肾两虚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临床的角度观察骨立冲剂改善脾肾功能、调整全身机能状况从而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的疗效。方法:收集符合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男女各30例),经过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AKP)、腰椎和髋关节X线检查、骨密度检查,将60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骨立组)和对照组(钙尔奇组)分别进行治疗,疗程90天。治疗前后记录患者中医临床症状积分、血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AKP)的含量。疗效判定依据骨密度检测结果及中医症候积分改变。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腰椎骨密度(BMD)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髋部骨密度(BMD)均与治疗前没有明显变化。结论:骨立冲剂可提高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防止骨量丢失,从而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医杂志》2013,(4):716-718
目的:根据母病及子理论,测定并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血清睾酮、骨密度的变化规律,归纳出COPD并发症防治法则。方法:测定并分组分析56例男性COPD患者、59例正常男性血清睾酮、骨密度(BMD)数值,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睾酮,双能X线吸收测定仪进行腰椎各段和近端股骨骨密度。结果:COPD组的血清睾酮值、BM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伴发慢性呼衰者的血清睾酮值、BMD均较不伴慢性呼衰组低(P<0.05)。血清睾酮值降低患者的骨密度显著低于血清睾酮较高者。结论:根据发病之母病及子规律,早期采用"金水相生法"可防治COPD患者并发水肿、骨质疏松等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骨代谢变化在CL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X线双能骨密度测定及其骨生化指标仪(DEXA)测定78例慢性肝病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各组间BMD比较慢性肝病组的腰椎及股骨颈区BMD值较对照组低(P〈0.05);Child—PughC级患者腰椎及股骨颈BMD值较A级和B级有明显降低趋势(P〈0.01)。两组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各组间骨代谢指标结果的比较慢性肝病组的血钙、BGP和25(0H)D3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骨代谢变化有助于CLD患者骨代谢紊乱的早期诊断,并对慢性肝病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早期发现具有显著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强直性脊柱炎并骨质疏松9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的发生情况、相关因素及与骨代谢指标的关系.选97例AS患者作为观察组,分别检测其血沉(ESR)、C-反应蛋白(CBP)、HLA-B27、血钙(Ca)、血磷(P)、碱性磷酸酶(ALP),并进行全身疼痛评分、中医症状积分评定和晨僵时间、BATH功能指数(BASFI)、病情活动指数(BASDI)、颌柄距、指地距、枕墙距、Schober试验、胸阔活动度、脊柱活动度;用双能X线法(DEXA)测定腰椎、股骨颈、股骨转子部、Ward's三角区骨密度(BMD),检测骨钙素(BGP)、降钙素(H-CT)、甲状旁腺激素(PTH);42例检测了尿脱氧吡啶啉(D-Pyr).选102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腰椎、股骨颈、股骨转子部、Ward's三角区骨密度(BMD),31例检测了BGP、PTH、D-Pyr、Ca、P、ALP.结果AS患者发生骨质疏松者42例(42.27%),骨量减少者36例(37.11%);AS患者BGP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并与腰椎、股骨近端BMD呈正相关.PTH、尿D-Pyr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并与股骨近端BMD呈负相关.AS患者中急时相反应物ESR与腰椎、股骨近端BMD呈显著负相关,CBP与AS患者腰椎、股骨颈、三角BMD呈显著负相关,ESR、CRP与尿D-Pyr呈显著的正相关.腰椎BMD与全身疼痛评分、中轴关节压痛指数呈负相关性,股骨近端BMD与指地距、BASFI、BASDAI呈显著负相关,与Schober试验、脊柱活动度呈显著正相关.AS患者的腰椎BMD与HLA-B27显示了负相关性.表明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在AS中普遍存在,其发生与遗传、废用、免疫炎症等因素相关.AS患者骨代谢的失衡以骨生成的减少、骨吸收的增加为特点;PTH的增高及免疫炎性反应与AS患者骨吸收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骨碎补总黄酮对悬尾实验性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密度(BMD)及骨形成蛋白(BMP-2mRNA的影响。方法:将48只6个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2只。中药组予悬尾、骨碎补总黄酮灌胃(6.75 mg/mL);西药组予悬尾、阿仑膦酸钠灌胃(0.09 mg/mL);阴性对照组予悬尾、饮用水灌胃(1 mL/100g);空白对照组自由活动,持续灌胃28 d。采用双能X线检测大鼠的BMD,采用RT-PCR法检测骨组织BMP-2 mRNA表达情况。结果:中药组、西药组、阴性对照组大鼠骨密度及BMP-2 mRNA表达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骨密度及BMP-2 mRNA表达高于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碎补总黄酮能上调悬尾实验性骨质疏松模型大鼠BMP-2m RNA的表达,提高大鼠骨密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与老年人骨量减少的关系。方法对患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老年人以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其股骨及腰椎骨密度(BMD),并与无恶性肿瘤的对照组比较。结果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老年患者各部位的BMD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可引起老年人骨量减少,提示在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同时,应关注骨质疏松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