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智慧 《中国疗养医学》2009,18(10):933-934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间期并发急性左心衰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于透析间期出现急性左心衰竭的诊治过程。结果透析间期出现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生率为0.86%,抢救成功率为97%。结论使用紧急血液透析治疗,快速超滤体内水分,疗效确切迅速,是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左心衰竭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间期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58例在本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在透析间期发生急性左心衰竭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58例患者共发生急性左心衰竭129次,原因:摄入过多、感染、高血压、干体重发生变化未及时纠正、动静脉内瘘分流过量等。所有患者经立即上机行透析超滤及常规治疗后均抢救成功,无一例死亡。结论摄入过多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最主要的原因,有效的护理干预,饮食指导是预防急性左心衰竭发生,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间期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88例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血透)患者,血透当中并发急性左心衰竭39例(A组),未并发急性左心衰竭49例(B组),并测定了年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色素(Hb)、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超滤量等有关因...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58例在本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发生急性左心衰竭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58例患者共发生急性左心衰竭129次,原因包括摄入过多、感染、高血压、干体重发生变化未及时纠正、动静脉内瘘分流过量等.所有患者经立即上机行透析超滤及常规治疗后均抢救成功,无1例死亡.认为摄入过多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最主要的原因,有效的护理干预,饮食指导是预防急性左心衰竭发生,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随着血液透析疗法的迅速发展,透析病人逐年增加。血液通路则是透析病人的生命保证。对于急性肾功能衰竭、药物中毒及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急性期尚未建立内瘘的病人,则需采取临时性血液通路对病人进行透析治疗。我院自1992年始,对204例次病人行直接动脉穿刺,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海平 《全科护理》2010,8(4):324-325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原因,总结其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经过有效治疗和护理,左心衰竭均得到控制,无一例因左心衰而死亡。[结论]针对性加强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病人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原因,总结其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经过有效治疗和护理,左心衰竭均得到控制,无一例因左心衰而死亡。[结论]针对性加强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病人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8.
报告用单针血液透析抢救2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急性左心衰竭和脑衰竭的昏迷患者。21例患者中男15例,女6例,年龄22~56岁。经降压,脱水和强心治疗无明显效果后,即行单针血液透析。血泵维持血流量开始为50ml/min,超滤500~1000ml液体,临床症状缓解后改为维持血流量100~200ml/min。常规给予肝素抗凝,每次透析4~6h。结果死亡7例,共原发病均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性尿毒症;存活14例(有效率为66.6%),其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性尿毒症10例,恶性肾小动脉硬化性尿毒症4例。14例中透析1次便开始清醒、心衰和脑衰症状基本消失者6例;透析2~5次后清醒,同时心衰和脑衰症状完全消失者8例。4例恶性肾小动脉硬化者已脱离透析出院2年,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9.
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某些药物中毒,尿毒症性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病人,采取紧急血液透析可取得显著的效果,现将本透析室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紧急血液透析57例次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38例,男27例,女11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19岁。急性肾衰12例:其中蛇咬伤5例,草药中毒1例,应用20%甘露醇1例,钩端螺旋体病1例,鱼胆中毒4例;急性药物中毒2例;原毒症性左心衰竭24例。1.2方法采用定容超滤血透机,血仿膜透析器,面积选用1.1~1.6m2,透析用水为反渗水,透析时间3~5h,血管通路:17例次为内屡穿刺,28例次为直接动静穿刺,8例次采用桡动脉瘤穿刺,1例次采用锁骨下置管,3例次采用股静脉穿刺。首次肝素剂量0.5~1.0mg/kg,追加剂量4~8mg/h,透析结束前30min停用肝素。有出血倾向者,首剂肝素量0.2~0.5mg/kg,追加剂量2~4mg/h,透析结束前10min停用肝素,血流量100ml~250ml/min。2结果2.1尿毒症致急性左心衰肺水肿行血液透析的43人次,其中29例次经1.5~2.5h血液透析,同时配合给氧,有21例次呼吸逐渐平顺,体位由端坐位改为半...  相似文献   

10.
我科收治1例大面积烧伤创面反复涂搽红汞,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经血液超滤透析,抗感染,创面处理,4次取、植皮手术,营养支持及心理护理等综合治疗,病人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1.
老年患者血液透析间期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发生急性左心衰竭有关发病因素。方法43例老年患者血液透析(血透)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急性左心衰24例(Ⅰ组)及血透当中未并发急性左心衰竭19例(Ⅱ组),并测定了年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色素(Hb)、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超滤量等有关因素。结果Ⅰ组及Ⅱ组之间血压、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超滤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超滤量低时较易发生急性左心衰。  相似文献   

12.
床边置管腹膜透析救治尿毒症合并急性左心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床边置管腹膜透析救治尿毒症合并急性左心衰竭车文体刘作海本文曾在中华医学会全国第4次肾脏病学术会议上交流作者单位:541022桂林市解放军第一八一医院车文体男40岁主治医师近3年来,我们采用床边置管行腹膜透析抢救6例不适合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合并急性左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阶梯式超滤联合低温可调钠透析模式在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32例在血液净化室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有低血压倾向且透析间期体重增加≥3kg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观察组患者行阶梯式超滤联合低温可调钠透析,对照组患者行标准透析.比较2组患者发生低血压的例次、透析中的血压和透析结束时的脱水量.结果 观察组低血压的发生例次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透析结束前血压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透析结束时实际脱水量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 阶梯式超滤联合低温可调钠透析模式可减少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提高血液透析质量,减少护理工作量,节约医疗成本,是一种简单、有效、经济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恒定透析液钠浓度和超滤速度(传统透析方法)与指数衰减透析液钠浓度和超滤速度对血液透析病人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影响。方法2004年1月~2005年4月,对本院反复发生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30例,分别采用传统透析方法(对照组)与指数衰减透析液钠浓度和超滤速度(实验组)两种模式各进行血液透析各30次,观察病人透析后血压、脱水量、相对血容量下降值(ΔBV)、血浆钠浓度、红细胞压积(HCT)增加值、尿素氮下降率(URR)等变化情况。结果与传统透析组比较,指数衰减钠及超滤速度模式组透析中血压下降、ΔBV、HCT增加值、护理干预次数明显减少(均P<0.05),脱水量、URR高于传统透析方法(均P<0.05),但两组透析后血浆钠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指数衰减透析液钠浓度和超滤速度透析模式可有效预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减少了透析并发症,增加了病人的透析耐受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血液净化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12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别给予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结果 12例患者经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后随访半年至一年,尿量及肾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 早期血液净化是救治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刘振香  刘娟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1):2143-2143
近年来,我们对66例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肱动脉穿刺进行透析,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66例,男39例,女27例,22~65岁.急性肾功能衰竭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56例,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4例.采用此种方法治疗最长者280d,行血液透析80余次;最短者3d,行血液透析3次.……  相似文献   

17.
本文总结了用血液透析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70例,治愈者占71.4%。认为不论何种类型都应早行透析,分解代谢旺盛者更应增强透析频度。并有急性左心衰竭和DIC都不是禁忌,反之透析对该合并症的纠正有益。同时强调在透析治疗的同时,必须重视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治疗对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对我院2004年8月至2007年3月用血液净化治疗的5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33例病人进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20例进行透析加灌流治疗。并对患者的肌酐,尿素氮动脉血pH值进行分析。结果:53例病人死亡24例,29例治愈。治愈患者的肌酐,血尿素氮很快下降。结论:血液净化治疗是目前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有效的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超滤脱水抢救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急性左心衰竭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0年4月-2005年6月用快速超滤脱水抢救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衰)并急性左心衰竭(左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增加超滤量及血流量对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长期规律透析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病人15例,采用4次不同的血液透析处方进行连续4次血液透析,依据透析处方的不同分为4组:对照组、增加超滤量组、增加血流量组和增加超滤量及血流量组.采集患者血液透析前及血液透析后的血液标本,检测血尿素氮,计算尿素清除指数(Kt/v),评估透析充分性,监测血液透析过程中的血压情况,比较各组Kt/v及低血压发生情况.结果 各组Kt/v值比较,增加超滤量组(1.275±0.144)与对照组(1.279 ±0.142)相近(P>0.05);增加血流量组(1.320±0.147)较对照组增高(P<0.05);增加超滤量及血流量组(1.372±0.144)较增加血流量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增加超滤量组、增加血流量组、增加超滤量及血流量组分别发生低血压0、1、2、1例,各组间低血压发生率相当(P>0.05).结论 增加血流量可以提高血液透析的充分性,增加超滤量及血流量能进一步提高透析的充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