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中医药学以其独有的深厚文化内涵和公认的特色优势,弥补着现代医学高度发展中所发现的自身体系的欠缺和局限.国内外相关领域开始审视传统中医药学重要而巨大的潜在价值,并重新认识和评价.然而,近几年来,中药引起的肾损害,已成为国内外医学界关注的"热点"[1].中药应用已有几千年历史,对于中药的毒性,古今中医药学家都进行了长期不懈的研究.对中药毒副作用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化.但由于中药成分复杂,对某些成分潜在毒性,不论古人或今人都是在不断认识之中.过去传统认为中药毒性小,甚至没有毒性,可以长期服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近年来,国内外对中药引发的肾毒性报告日趋增多,引起医务工作者及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中药引起的肾损害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药物过敏性休克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2008~2009)年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的202例药源性过敏性休克的文献病例,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过敏性休克的发生与性别、年龄无关: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发生率最高占78.22%;在所有病例中,抗生素类药引起的病例数位居首位占39.63%,中药次之占14.85%;致过敏性休克死亡的药物病例数也是抗生素居首位;发生时间以速发型过敏性休克多见.结论:临床用药前一定要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选择适宜的药物以及合理的给药途径,备好抢救设备,仔细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甘露醇致急性肾损害3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正剥脱性皮炎(exfoliative dermatitis,ED)又称红皮病,是一种严重变态反应性药疹,表现为严重而广泛的全身或局部皮肤剥脱,可伴有支气管炎、中毒性肝炎、白细胞显著升高或降低,如不及时治疗可因继发感染或全身衰竭而危及生命[1]。ED的病因复  相似文献   

6.
小儿药源性血尿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建安 《广州医药》2006,37(4):19-20
目的 分析药源性血尿的原因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48例药源性血尿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患儿中,由解热镇痛药引起血尿的38例(79%),由抗生素引起血尿的10例(21%),经停药及对症治疗后全部痊愈.结论 儿童应慎用对肾脏毒性大的药物,应加强对家长的宣教,小儿用药宜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要盲目滥用药物.  相似文献   

7.
饶进 《河北医学》1997,3(6):40-40
使用甘露醇脱水致急性肾损害28例(511768)广东省东莞市长安医院饶进甘露醇是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常用的脱水剂,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有关甘露醇所致急性肾脏损害或肾功能衰竭的病例时有报告,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现将我院323例静脉滴注20%甘露...  相似文献   

8.
9.
引起药源性肾损害的药物与常见类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沈素 《中国医刊》2007,42(11):13-15
药源性疾病是一类由于药物作为致病性因子,引起人体功能的异常或结构的损害,并且有相应临床过程的疾病。其实质是药物不良反应达一定程度后产生的后果,发生药源性疾病不但取决于药物的性质(剂型、剂量、给药速率),也取决于病人的性状(遗传、生理和病理改变)。肾脏在物质的排泄、体液的控制、电解质平衡以及激素内环境的稳定等方面均起重要作用。肾脏也是体内特别易受到药物毒性影响的器官之一。药物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毒性或者免疫学的影响,对肾脏产生损害,故药源性肾病较广泛。有研究认为,急性肾衰竭中约5%~20%系药物或化学药品引起。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药源性低钾血症的疾病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月1日期间收治的58例药源性低钾血症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药源性低钾血症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3例;年龄35~83岁,平均年龄56.8岁;胰岛素类(39.7%)导致的药源性低血钾反应居首位,其次为利尿药(20.7%)、泻药(17.2%)、抗生素(13.8%)。本组患者通过及时补钾治疗均痊愈。结论药源性低钾血症的诊断,必须具备相关药物的用药史,再结合症状、体征、血钾及心电图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11.
黄玲  王和芳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11):1416-1418
目的探讨药源性致死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临床合理用药的建议,以减少药源性致死病例的发生率。方法检索2005~2010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药源性致死个案,利用Excel软件录入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汇总性统计和分析。结果药源性致死病例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最高,占29.95%;静脉给药与口服给药为主要的给药方式;引起死亡的药物种类前三位是抗微生物药、中枢神经系统药、中草药,分别占31.31%、18.18%和7.07%;主要致死原因为过敏性休克,占40.40%;20.20%死亡病例属超剂量用药。结论严格掌握用药指征,按照药品说明书的用量用法使用,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同时提高基层人员素质,普及基本医药常识,以减少药源性疾病或药源性致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药物性肝肾功能损伤患者的用药问题是临床医师较为棘手的问题。本文通过临床药师参与1例肝肾功能损伤患者的治疗过程的实践,通过对不良反应与药物的相关性分析、治疗用药的分析以及对患者的用药监护,表明临床药师可以参与医师的治疗团队,利用自身优势体现其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李学民 《吉林医学》2012,33(19):4100-4101
目的:通过数据证实抗心律失常药物有致心律失常和增加原有心律失常症状的不良反应。方法: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测用药前后心律失常的比较。结果:有基础心律失常患者800例,用药后心律失常加重的是78例,发生率为9.7%,并且出现各种不同的加重现象。结论:抗心律失常药确实可以使部分有基础心律失常的患者用药后心律失常症状加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药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方法 2016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共有114例患者因中药致药物性肝损伤,女90例,男24例,50岁以上的患者占54.4%.回顾性分析中药致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用药情况、临床表现、基础疾病、治疗及预后等.结果 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共涉及82种中药和5种中药保健品.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为尿黄(75例,65.8%)、乏力(55例,48.2%)、食欲减退(47例,41.2%)、恶心呕吐(32例,28.1%)等.服药基础疾病主要为心血管病(24例,21.1%)、皮肤病(12例,10.5%)、上呼吸道感染(12例,10.5%)、骨关节病(11例,9.6%)等.肝损伤分型以混合型(49例,43.0%)最多,其次是肝细胞损伤型(43例,37.7%),第3位是胆汁淤积型(22例,19.3%).经停药和保肝治疗后,83例治愈,30例好转,1例死亡.结论 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中药种类较多,呈现多种临床表现形式,通常预后较好.但临床医生应重视中药所致药物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恙虫病合并肾损害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从收治的412例恙虫病中选取有肾损害的244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恙虫病合并肾损害总的发生率为59.2%,其中老年人为55.3%(135/244),其他人群为44.8%(109/244),经抗病原体治疗后,治愈236例(96.7%),死亡8例(3.3%)。结论恙虫病合并肾损害临床上较常见,尤其以老年人发病率较高,及时进行抗病原体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抗结核性药物所致肝损害的临床特点,总结其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06年4月~2009年4月318例抗结核治疗患者的肝功能损害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8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24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轻度损害者加用保肝治疗,患者肝功能可恢复正常。中、重度患者改用或停用肝毒性药物,并加保肝治疗,大部分患者肝功能可恢复,但仍有部分患者肝功能进行性恶化,导致抗结核治疗终止。结论加强对抗结核治疗患者肝功能损伤的观察,并在早期加以保肝治疗,这是保证抗结核治疗顺利完成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可能的危险因素,为指导临床抗结核药物的使用、减少药物性肝损害以及制定结核病控制的行为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历史性队列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10月的年满18周岁的初治肺结核病住院患者病例资料781例,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筛选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以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为因变量,危险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最终进入模型的因素有饮酒、营养、HBsAg、性别和年龄。结论饮酒、营养不良、HBsAg(+)、高龄和男性是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治疗同时定期监测肝功能变化有助于减少肝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在药物性肝损害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3月~2012年12月经临床诊断明确的30例药物性肝损害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总胆红素(TBIL)下降幅度显著,在第1、2及4周分别在第1、2、4周时总胆红素分别为(192.3±42.6)μmoL/L、(107.5±42.7)μmoL/L、(30.4±9.7) μmoL/L,与对照组的(303.1±135.3)μmoL/L、(246.8±121.7) μmoL/L、(95.2±47.3) μmoL/L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及凝血酶原时间(PT)都有明显的改善,在相同的时间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能提高药物性肝损害患者血清总胆红素降低速度,促进患者肝功能的恢复,对药物性肝损害患者应尽早应用,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胸腺瘤合并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腺瘤合并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例胸腺瘤合并PRC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国内已报道的这类病例进行文献复习和讨论。结果:本组胸腺瘤合并PRCA34例,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龄47岁。32例接受手术治疗(其中1例术前行免疫治疗),1例单纯放射治疗.1例治疗不详。术后3个月内死亡3例,术后复发8例,术后生存1年且无复发15例,生存3年8例,生存5年6例。站论:胸腺瘤合并PRCA是一种少见疾病,外科治疗是本病的首选治疗手段.综合性治疗将使患者获得长期的缓解。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苍耳的药用情况进行本草考证及文献考实,方法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文献结合植物资源普查及商品药材使用情况调查。结果 苍耳药用品种自古并不混乱,但在名称和原植物形态描述中,与石竹科卷耳某些特征一并描述,造成了一定的混乱;现代文献《中国药典中药彩色图集》中苍耳原植物图片有误应予纠正。结论 苍耳药用基源正品应为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