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35名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干预,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两次评定.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al指数,肌张力采用Ashwarth评分法进行评定,并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常规组康复前后Barthal指数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康复前后肌张力比较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康复前后肌张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康复前肌张力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康复后肌张力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急性脑卒中并发症发生率和功能障碍,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8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相同,康复组同时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师给予系统的综合康复训练。结果:采用FMA评分进行运动功能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ADL评定,治疗前两组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4周后康复组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可以促进脑卒中偏瘫病人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残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致偏瘫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50例)与对照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早期康复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护理前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及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早期康复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及Fugl-Meyer评分更高(P<0.05);早期康复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2%(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吴仪  李宁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2):4184-418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肌张力增高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恢复期肌张力增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中西医结合组,每组5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中西医结合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S)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分别于干预前后使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临床痉挛指数(CSI)、上肢肌张力评分和下肢肌张力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FMAS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高于干预前,中西医结合组FMAS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高于常规组(均P<0.05)。干预后,两组CSI低于干预前,中西医结合组CSI低于常规组(均P<0.05)。干预后,两组上肢肌张力评分和下肢肌张力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中西医结合组上肢肌张力评分和下肢肌张力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恢复期肌张力增高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改善痉挛情况和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赵占东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8):1270-127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90例,积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给予系统的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自行锻炼.结果:采用修订的Barthel指数(MBI)和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对两组进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定:治疗前两组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康复组评分明硅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6例符合康复条件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康复组,采用6级肌力评分法,于入院和出院前各自评定肢体运动功能,两组同时接受神经内科治疗。康复组早期给予康复护理。结果:入院3天内两组患者肢体功能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功能恢复均有提高,但康复组功能恢复程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恢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海燕  李可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2):2213-221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偏瘫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2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成康复组16例,对照组12例,两组均常规使用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康复组加以早期康复治疗,并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和治疗2、4wk后采用Rivennead运动指数评定患者偏瘫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测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结果两组治疗前Rivermead和Barthel指数测评差异无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后2wk Rivermead和Barthel指数测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后4wk Rivermead和Barthel指数测评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肢运动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促进作用,可明显降低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恢复自信心。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6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43例。患者均在康复科室内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进行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进行Barthel指数与肌张力Ashwarth指数的统计,并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73.88±16.44)要高于对照组(64.54±21.01),肌张力Ashwarth指数(0.72±0.64)低于对照组(1.41±0.81),满意度(86.95±3.92)高于对照组(82.02±5.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结合高压氧(HBO)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96例,随机分为康复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加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和高压氧治疗;分别于入选治疗前24h和治疗后6周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分评定肢体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ADL能力。结果:经6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ADL能力均有改善,康复组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和高压氧治疗,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ADL能力。  相似文献   

10.
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系统康复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系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组并对康复组采用早期系统康复治疗,于治疗前后用Fugl-Mayer法、Barthel指数评定两组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Fugl-Mayer值及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1个月和6个月),康复组Fugl-Mayer值、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系统、规范康复治疗的介入,能促进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护理敏感指标之过程指标的早期运动康复方案在脑卒中病人早期运动功能及神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病人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脑卒中患者早期运动康复的护理方案》的护理过程指标监控。比较2组干预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结果2组干预前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 < 0.01),且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干预前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FMA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 < 0.01),且观察组干预后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借助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过程指标,在脑卒中病人早期运动护理方案的指导下,有助于脑卒中病人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病人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支持性心理护理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并建立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护理方案。方法将127例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及抗抑郁药物治疗,治疗组除常规及抗抑郁药物治疗外另加支持性心理护理,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按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CSS)进行评定。结果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而治疗后2组HAMD评分则有明显的变化,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01)。同样,CSS评分结果显示,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的CSS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2组CSS评分则有明显的变化,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持性心理护理有利于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康复和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王旭美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12):1649-1652
目的:研究团体生活方式延续护理对宫颈癌病人生存质量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确诊为宫颈癌并进行综合治疗的45例病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另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确诊为宫颈癌并进行综合治疗的45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团体生活方式延续护理方法。比较2组病人的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和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结果:2组病人治疗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和气促3个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其他生活质量评价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病人干预前自我效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对照组的效能感评分与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生活方式延续护理能够明显改善宫颈癌病人的生存质量,提高病人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管理水平,对于病人预后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恢复的作用及影响结果的因素。方法4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在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由康复医师指导进行系统的康复功能训练,与50例既往有详细资料记载的单一行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的脑卒中患者进行功能方面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ulg-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thel指数三项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的组内比较三项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的组间比较中,三项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早期开展康复治疗对获得理想的肢体活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早期康复的时间及必要的心理护理对康复的效果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远端缺血后适应(RIPostC)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病人9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31例、早期康复组30例、联合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干预+假RIPostC刺激,早期康复组采取早期康复干预,联合组采取RIPostC与早期康复联合干预。比较3组病人干预后14、90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得分和Barthel指数(BI)。结果干预前,3组病人NIHSS得分和B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4 d,早期康复组、联合组NIHSS得分均低于干预前(P < 0.05和P < 0.01),且联合组NIHS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和早期康复组(P < 0.05);早期康复组、联合组BI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 < 0.01),且联合组BI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干预后90 d,3组NIHSS得分均低于干预前和干预后14 d(P < 0.05~P < 0.01),且联合组NIHS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早期康复组(P < 0.01),早期康复组NIHS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3组BI均高于干预前和干预后14 d(P < 0.05~P < 0.01),且联合组BI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早期康复组(P < 0.01),早期康复组BI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RIPostC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康复效果显著,联合干预可以在短期内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提升病人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疼痛管理、情绪管理和康复路径的联合式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数字表法将行微创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病人给予疼痛管理、情绪管理和康复路径指引的联合式康复护理模式。对比2组病人护理干预前后的情绪、疼痛变化以及腰椎、脊髓神经功能。结果:干预前,2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经联合式康复护理干预后,HAMD评分和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前,2组腰痛评分标准(ODI)评分和日本骨科学会腰背痛手术评分标准(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经联合式康复护理干预后OD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JO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病人实施联合式康复的护理模式,能明显降低不良心理情绪和疼痛程度,提高了病人的康复训练依从性和安全性,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0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120例,随机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心理干预组,各60例。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癌症康复评价简表(CABES-SF)与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评分。结果干预前常规护理组与心理干预组患者CABES-SF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心理干预组CABES-SF总分较干预前降低,且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常规护理组干预前后GWB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组心理干预后GWB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进行心理干预能改善乳腺癌患者预后生活质量与幸福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脑卒中患者肱二头肌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阐明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脑卒中后肱二头肌痉挛状态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24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周时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和简化的Fugl-Meyer评分法(FMA)评定2组患者肱二头肌痉挛状态和上肢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肱二头肌MAS和FM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周时,联合治疗组患者肱二头肌MAS和FMA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联合治疗组患者肱二头肌M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3)。治疗过程中联合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肱二头肌痉挛状态,且联合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热敏灸联合康复护理对中风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中风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热敏灸联合康复护理,所有患者均护理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护理前、护理6个月后神经功能、运动能力、生活能力及并发症(压疮、感染、深静脉血栓、关节痉挛)。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个月后,两组NIHSS评分低于护理前、Fuel Meyer评分、Barthel指数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Fuel Meyer评分、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配合康复护理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降低压疮、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头体针缪刺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及对症处理,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头体针缪刺法,均连续治疗4w。2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肩痛、手部疼痛评分、手部水肿分级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2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前后肩痛、手部疼痛评分、手部水肿分级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各自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积分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头体针缪刺法结合康复训练能明显提高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改善患者病变上肢的活动、疼痛、协调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