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儿童病毒性脑炎临床诊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胜立 《右江医学》2005,33(6):649-651
病毒性脑炎(VE)是由多种病毒引起脑和脑膜病变的总称,是儿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常见病之一,病因复杂,病情危急。病原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又有颇多相似之处,单凭症状体征及一般检查很难确诊。需要借助脑脊液(CSF)的病毒分离检查结果,确定何种病毒引起,区别病原的类别。这对VE的诊断有决定性意义。临床最常见的类型有单纯疱疹病毒(HSV),柯萨奇病毒(CBV),日本脑炎病毒(JEV)也称乙型脑炎病毒等引起的脑炎,目前没有特异的疗法,以对症治疗为主。为做到早期诊断,及早治疗,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本文就晚近病毒性脑炎的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炎是一种心肌局灶性或弥漫性病变,其特征为间质性炎性细胞浸润,心肌坏死及变性。心肌炎与多种病毒及发病因素有关。感染性心肌炎包括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及寄生虫感染,其中以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 VMC)最多见。自1956年Javett首次报道VMC主要由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virus CV)引起以来,陆续发现了许多病毒可引起心肌炎。  相似文献   

3.
喷昔洛韦软膏治疗复发性单纯疱疹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喷昔洛韦(penciclovir,PCV)具有强效抗疮疹病毒作用,1.3 不N选条件 *)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及神经疾病主要用于由疤疹病毒引起的皮肤釉膜感染的治疗。1999年 患者  相似文献   

4.
小儿手足口病(HFMD)多由柯萨奇A16型病毒引起,也可由A5、A10及71型病毒引起,主要表现为口腔炎及手足处的皮疹,一般病程短而轻,多于1周左右痊愈。但近年来报告由71型肠道病毒引起的HFMD症状较重,还可伴发爆发性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1]。笔者以100例HFMD患儿为观察对象,检测其血清心肌酶、肌钙蛋白水平及心电图,以探讨患HFMD时心肌损害情况,为临床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尖锐湿疣(condylomaacuminata,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sexuallytransmitteddiseases,STD),全球范围内发病率约占STD的第三位,在我国STD的发病率仅次于淋病,位居第2位忙,其复发率较高,临床治疗主要有外用药物、冷冻及激光,  相似文献   

6.
许凌  冯建华  唐锋 《浙江医学》2006,28(8):677-679
人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是引起人类先天性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主要病原之一。CMV感染常常引起胎儿或新生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或认知障碍,是造成出生缺陷和小儿残疾的重要原因。在感染早期进行特异性的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预后,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及降低死亡率。因此,早期准确诊断活动性CMV感染,是早期抗病毒治疗的关键。PP65抗原是巨细胞病毒早期产生的一种结构蛋白,是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的标志。本研究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对CP患儿进行血PP65抗原测定,并同时测定尿定量CMV DNA及血CMV IgM作为对照,以探讨PP65抗原检测在CMV感染诊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鼻炎是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最常见到的证候。分急、慢性两种,多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为主要表现。现代研究:其病因为致病微生物。主要是病毒,各种呼吸道病毒(以鼻病毒和冠状病毒)为主,其次是细菌。存在于鼻咽部的致病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菌及流感杆菌等。当各种原因造成机体抵抗力低下。或鼻黏膜防御功能遭到破坏时,即引起病原微生物侵入人机体而发病。大多数患者经过合理的治疗。多在1—2周内随感冒的痊愈而痊愈。少数患者由于用药不当或机体免疫力低下,  相似文献   

8.
尖锐湿疣(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皮肤粘膜良性赘生物,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的生殖道性传播疾病(STD)。为探讨妊娠因素对尖锐湿疣微波治疗的疗效影响,我们将妊娠期CA的55例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慢性乙肝)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具有慢性、进展性、难治性和临床表现多样性的临床特点,属中医的黄疸、胁痛、痞满等病范畴。长期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药以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治疗该病取得了独特的疗效。现将研究近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是一种主要由EB病毒(Epstrin—Barrvirus)引起的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的急性增生性传染性疾病,儿童常见。目前治疗该病的药物种类及方法较少,且疗效不确切。抗生素及一般抗病毒药物治疗无效。现将我院应用更昔洛韦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IM的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研究与防治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是由汉坦病毒(Hantaviru,HV)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疾病。又有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主要在亚洲及欧洲部分地区)或流行性。肾病(Nephorpathia epidemica,NE)(在欧洲)等不同的名称,1982年WHO在日本东京会议把这些各种各样的名称统一为HFRS。HFRS由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的汉坦病毒属(Hantavirus)引起,包括汉滩型、汉城型、Puumala型和Dobrava型病毒。  相似文献   

12.
尖锐湿疣是由人类乳突瘤病毒(HPV)感染人体引起的增殖性疣病,以性传播为主要途径。在我国生殖器疣发病仅次于淋病,并有扩大范围趋势。我院皮肤科门诊2006年。2008年治疗尖锐湿疣212例效果满意,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针刺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50例临床观察中医学教研室(046000)赵玉文,张庆贤晋城市巴公中心医院张志宏小儿麻痹后遗症,通常指运动功能不能恢复,发生肌肉萎缩及肢体畸形的情况,是一种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这种病毒主要侵袭神经系统,破坏脊髓前角细胞,因而产...  相似文献   

14.
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病毒性脑炎的发病率较高。引起病毒性脑炎的病毒包括单纯疱疹病毒(HSV)、柯萨奇病毒(CBV)、EB病毒、腮腺炎病毒、呼吸道病毒等。目前各种病毒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仍不够理想。我科近年来应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20例报告董玉英张执玉凉山州甘洛县田坝医院(616850)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610041)带状疱疹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沿外周神经呈簇水泡作带状分布,多伴神经疼痛及局部淋巴结肿痛,目前尚无特殊疗法。近年来,我...  相似文献   

16.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监测和护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宋荣 《当代医学》2009,15(19):139-139
肺部发生急性病毒感染可能引发毛细支气管(最小呼吸道)发炎。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副流感病毒和腺病毒及肺炎支原体也可引起本病,是2岁以内婴幼儿较常见的一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发生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该病发病急,以喘憋、三凹征和喘鸣为主要临床特点,表现为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等缺氧症状,并可诱发心衰。如不及时给予治疗和护理,可威胁婴幼儿的生命。  相似文献   

17.
肠道病毒71型与手足口病临床研究概述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谢雯  赵红 《中国医刊》2008,43(6):2-4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  相似文献   

18.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病死率极高。由于HIV病毒侵犯机体免疫系统,大量杀伤免疫细胞,使机体免疫功能缺陷及免疫监督功能降低,易并发许多机会性感染。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人不断增加,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广泛使用,AIDS产生的机会性感染已相对减少,而由HIV与其它病原体引起的合并感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导致的肝脏疾病现在已成为发达国家HIV感染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综述了HIV和HCV合并感染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疑难病杂志》2008,7(10):619-619
拉沙热(Lassa fever)是由拉沙病毒(Lassa virus)引起,主要经啮齿类动物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20世纪50年代首次发现,1969年分离出病毒。本病主要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等西非国家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