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舒燕 《中原医刊》2007,34(6):24-25
目的应用正确的康复锻炼方法,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复住治疗后进行功能练习,预防治疗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4年1月郑州市骨科医院小儿骨科收治的76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其中手法复位39例,手术复位37例,复位治疗后即分期进行系统地、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手指、腕关节、肘关节主动伸屈活动,并配合中药熏洗。结果76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均纳入结果分析,经平均1年的临床观察随访,与健侧肘关节功能比较,活动度相同者61例,受限10°以内者8例,受限10°-20°者4例,受限〉20。者3例。按照Flynn临床功能评定标准,优61例,良12例,可3例,优良率为96%,无一例因康复锻炼骨折再移位或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结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复位治疗后,有计划地进行正确的康复锻炼,对恢复肘关节功能起着关键作用,持之以恒的主动伸屈锻炼,配合中药熏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康复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学龄前期小儿肱骨棵上骨折肘关节功能障碍的综合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学龄前期肱骨烁上骨折肘关节功能障碍患儿11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n=55)接受康复常规治疗,观察组(n=55)接受综合康复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肘关节ROM值和HSS2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肘关节旋后、旋前、旋前、屈曲ROM值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肘关节旋后、旋前、旋前、屈曲ROM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SS2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学龄前期小儿肱骨嫁上骨折肘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满意,能够显著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肱骨髁上骨折易发于 10岁以下的儿童 ,占全身骨折的2 6 %。单纯的肱骨髁上骨折复位及固定比较容易 ,但易遗留肘内翻畸形及肘关节屈伸功能障碍。据国外资料报导 :肘内翻发生率达 5 7%。国内报导 :肘内翻发生率在手法治疗后达4 3% ,手术治疗后达 2 0 % ;肘关节功能障碍在手术治疗后达5 0 % ,手法治疗后达 2 7% [1] 。笔者通过临床观察 ,认为只有进行综合性的疗法 ,方可大大降低肘内翻的发生率 ,保证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1990年以来 ,本院采用综合方法治疗该病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13例 ,均为 1990年~ 2 0 0 0年在本…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童滑板车致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伤情,早期手法复位与手术时机及疗效观察.方法 回顾总结2007年3月至2010年6月因儿童滑板车致伤的56例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经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16例;11例在C型臂X光机透视下复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达到满意复位后,自肱骨内外上踝部位交叉钻入2枚克氏针至骨折近段,穿透骨皮质,检查骨折断端稳定后,将针尾留于皮外,再行石膏托外固定;29例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及石膏托外固定治疗.结果 本组56例随访6个月~2年半,平均13个月.按Flgnn标准对治疗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优39例,良11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89.2%,发生肘内翻6例.结论 及时合理选择治疗方法能满足肘关节功能恢复的要求,对于提高治疗效果,防止或减少肘内翻畸形等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肱骨髁上骨折不同治疗方法对肘关节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64例不同类型的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对骨折愈合率及对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164例随访病例中非手术治疗148例,其中2次以内手法复位114例,平均肘关节功能恢复时间35天,恢复优良率92.98%(106/114);3次以上手法复位34例,平均肘关节功能恢复时间48天,恢复优良率64.70%(22/34)。手术治疗16倒,平均肘关节功能恢复时间62天,恢复优良率62.50%(10/16)。结论:大多数肱骨髁上骨折采取非手术治疗.手法复位注意纠正骨折对线移位,避免反复多次整复,肘关节功能恢复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综合疗法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2 5 3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应用手法复位、牵引、小夹板外固定、手术治疗并配合中药内外治疗 ,随访 0 . 5~ 5年。结果 :治愈 2 4 1例 ,占 95 . 2 6 % ,好转 12例 ,占 4 . 74 % ,愈合时间最短 3周 ,最长 4周 ,平均 3.5周。结论 :综合疗法对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肘关节外侧小切口治疗肱骨髁上骨折2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8月至2005年8月我们采用经肘关节外侧小切口入路,手法复位,用双根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200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曾绍清  刘旭东 《四川医学》2000,21(8):732-733
我院骨伤科 1996~ 1998年用中西医结合手法复位 ,小夹板固定治疗肱骨内上髁骨折伴肘关节脱位 10例 ,效果较好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本组 10例 ,2例复位失败 ,改为手术治疗 ,其余 8例复位成功 ,其中男 6例 ,女 2例 ,年龄 9~ 2 0岁 ,右侧 3例 ,左侧 5例。伤后 1日内就诊 4例 ,2~ 5日 2例 ,8~ 10日 2例。治疗后 X线片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的 6例。异位愈合 (向下移动 0 .3~ 1cm )的 2例 ,均为伤后 8~ 10天方行手法复位 ,因各种原因未能坚持夹板固定。1.2 治疗方法1.2 .1 复位手法 :1本组手法复位全部采用锁骨上臂丛麻醉。2以右肱…  相似文献   

9.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文虎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5):149-150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根据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类型不同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评价其疗效。结果手法复位外固定组优良率69.23%,闭合复位内固定组优良率73.81%,切开复位内固定组优良率87.76%。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内固定疗效优于手法复位固定,而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法。三种方法均有利弊,应根据不同骨折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肱骨下端扁薄,髁上部位处于疏松骨质和致密骨质交界处,暴力作用,即可使肪骨髁上部发生骨折,根据暴力形式和受伤机理不同,可将肽骨髁上骨折分为伸直型骨折、屈曲型骨折两种,伸肘跌仆,手掌触地则多发伸直型骨折,屈肘跌仆,肘后触地则多发屈曲型骨折,本病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根据肘部肿胀、疼痛、肪骨髁上部位压痛、肘关节功能障碍及肘部的X线表现即可明确诊断。肘内翻畸形是肱骨髁上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近两年来,我们对收治的12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采取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及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两种方法治疗,提高了治疗…  相似文献   

11.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经皮克氏针治疗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分析微创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自2000年8月至2007年10月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获得随访46例,其中伸直尺偏型25例,伸直桡偏型21例.按Garland分型:Ⅰ型7例,Ⅱ型11例,Ⅲ型28例.患儿平均年龄为6岁2个月(1.6~8岁).手术方式为全身静脉麻醉下先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闭合复位,然后经皮穿入2~3枚克氏针固定骨折,并应用上肢石膏固定肘、腕关节于功能位.结果 本组46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0个月(3~36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患侧肘关节活动度:平均伸直角度为0°.平均屈曲角度为135°,无1例出现Volkmann挛缩及医源性神经损伤,1例患者出现肘内翻畸形.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固定稳定、防止Volkmann挛缩以及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但骨折复位不良,尤其是尺偏未恢复可能导致肘内翻畸形.  相似文献   

12.
崔树森  白伟 《中原医刊》2011,(13):21-23
目的探讨3种治疗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共治疗肱骨髁上骨折79例。按Gartland分类进行分型,应用闭合复位石膏固定、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参照Flynn疗效评价标准评价优良率,对结果进行四格表资料的x。检验。结果本组79例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23个月,平均8.8个月。闭合复位石膏固定组24例,优13例,良7例,优良率83.4%;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组21例,优11例,良6例,优良率81.O%;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组34例,优10例,良10例,优良率58.8%。Gartland分类I型13例,优10例,良1例,优良率84.6%;II型38例,优18例,良14例,优良率84.2%;III型28例,优6例,良8例,优良率50.0%。治疗组间比较:闭合复位石膏固定组与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3.84,P〈0.05);Gartland分类组间比较:I型组与III型组之间(χ2=4.47〉3.84,P〈0.05)、II型组与III型组之间比较(X。:8.93〉3.8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优良率与治疗方法有密切关系,而治疗方法应该根据患儿骨折的分型做出相应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尺骨鹰嘴截骨入路、肱三头肌舌状瓣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8月—2007年8月,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27例,按骨折AO/ASIF分型:C1型6例,C2型13例,C3型8例。分别尺骨鹰嘴截骨、肱三头肌舌状瓣切口入路,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结果27例患者随访8~12个月,平均10.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6个月。肘关节功能根据Aitken和Rorbeck的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组优良率82.4%,经肱三头肌舌状瓣入路优良率60%。结论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的疗效明显优于经肱三头肌舌状瓣入路。  相似文献   

14.
肘前小切口治疗儿童难复性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肘前小切口入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采用肘前小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后,自肱骨内、外髁分别打入1枚钛针作交叉内固定,术后3周开始功能锻炼。结果本组肱骨髁上骨折11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2a。术后6个月根据Flynn等评价标准,优:97例,良:11例,可:6例,优良率为94.7%。结论肘前小切口切开复位交叉钛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对骨折断端显露良好、复位容易、操作简单,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式克氏针弹性外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应用.方法:收集本院外科儿童肱骨髁上骨折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3~14岁,均为手法复位,失败后手术.采用肘关节外侧切口,复位满意后,由两断端各钻入一枚克氏针,保留适长于皮外后在针尾相交处弹性捆扎.结果:经临床应用20例,经6个月至1年的随访,本组优良率为85%.结论:采用改良式克氏针弹性外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该手术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愈合后不需再次手术,疗效满意等优点,应予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伴发肘内翻畸形的预防及治疗方法,以降低其发生率及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病例,对照分析不同方法治疗效果,总结归纳影响肘内翻发生的因素及有效的防治措施.结果 手法复位组优良率53.13%;闭合穿针内固定组82.61%;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组76.19%;21例肘内翻行髁上截骨克氏针固定,优良率100%.结论 闭合穿针内固定及切开复位克氏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较手法复位具有较低的肘内翻发生率,畸形病例经髁上截骨克氏针固定治疗后可获得较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张俊平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1):978-979
目的探讨闭合手法复位结合超肘关节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0月-2008年1月用闭合手法复位结合超肘关节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132例。结果优96例,占72.73%;良33例,占25%;可3例,占2.27%;无差病例,优良率97.73%,肘内翻畸形2例,占1.52%。结论此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并发症少、疗程短、功能恢复良好、后遗症少,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肘后不同手术入路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00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50例采取肘后肱三头肌舌状瓣切断入路(A组),50例采取肘后肱三头肌尺骨上剥离入路(B组),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据Aitken和Rorbeck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分析疗效。结果: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时间1~3个月,平均2个月,术后肘关节功能总体恢复满意,时间1~4个月,平均2.5个月,优秀80例,良好13例,可7例,差0例,优良率93%。肘后肱三头肌尺骨上剥离入路组的手术时间及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肱三头肌舌状瓣切断入路组。结论:肘后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效果均良好,肱三头肌尺骨上剥离入路具有操作简捷、失血量较少、术时短、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探讨肘关节复杂骨折中动力型外固定支架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60例过肘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试验组应用内固定钢板螺钉钢丝加外固定动力型支架,对照组应用内固定钢板螺钉钢丝加外固定支架,比较2组术后1个月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不愈合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结果 试验组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而2组手术时间、骨不愈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均呈逐渐升高趋势,但试验组升高幅度大,2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在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个月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外动力型固定支架用于过肘关节复杂型骨折效果更佳,可明显改善肘关节功能,减少骨折愈合时间,降低VAS评分,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