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晓春 《四川中医》1999,17(3):52-53
补阳还五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益气化瘀通络的代表方,后世一般多用于内科疾病。笔者根据相同病机,异病同治用于多种皮肤病取得较好疗效。现举例如下:1局限性便应清张XX,男,邱岁。1996年5月础日初诊。3年前双前臂出现数个椭圆硬斑,并逐渐扩大,部分融合,颜色亦逐渐变暗,经多方治疗无效。现神倦乏力,少气懒言、怕冷、纳食减少、易感冒。查:左前臂伸侧查见两处约3cmXscm、5X6.scrn及右前臂伸侧上1/3有约3cmXZcm大小之硬斑,淡黄色,周围有浅紫红色晕,表面干燥、无汗、触之坚实,皮肤见毛脱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弱。辅助检…  相似文献   

2.
李龙骧 《吉林中医药》2006,26(11):62-63
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由黄芪、赤芍、川芎、当归尾、桃仁、红花、地龙组成。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主治中风后遗证。笔者临证中运用此方,以气虚血瘀为辨证要点而广其用,治疗妇人产后病,颇获效验,兹举2例如下。王某,女,28岁,2005年7月10日初诊。患者半月前因停经42d,应用米  相似文献   

3.
王利兰 《北京中医》2003,22(4):16-16
例 1 慢性荨麻疹于某某 ,男 ,5 6岁 ,退休工人 ,2 0 0 2年 3月初诊。遇风寒全身出现淡红色风团 ,暖后则消 ,已 4个月。伴神疲乏力 ,睡眠不佳 ,饮食不香。舌淡苔白 ,脉浮紧。用西替利嗪、苯海拉明均无效 ,要求以汤药治疗。证属气血亏损兼感风寒。治宜 :补气养血 ,佐以祛风散寒。方用补阳还五汤去川芎 ,桃仁 ,地龙 ,加麻黄 3g ,大枣 5枚 ,生姜 6 g ,白术 15 g。 5剂后 ,患者再遇风寒仅觉皮肤痒 ,胀 ,少有风团出现。又服 10剂 ,全身风团未再发。例 2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赵某某 ,男 ,6 4岁 ,退休工人 ,2 0 0 2年 4月初诊。 3月前曾患面部带状…  相似文献   

4.
5.
补阳还五汤治疗皮肤病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利红 《光明中医》2008,23(12):1997-1997
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为清代名医王清任所创,由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组成,具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效,原方治疗因正气亏虚,脉络瘀阻所致的半身不遂症。笔者运用此方辨证治疗皮肤病,每获佳效,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由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组成,具有补气、活血、通经功效。笔者多年来用此方加味治疗腰腿痛、胸痹、痛经等多获良效,现介绍如下。1腰腿痛黄某,女,56岁,2002年4月26日初诊。近3个月来出现右侧腰部反复疼痛,伴右侧肢体麻木如虫行皮下感,并逐渐加重,上肢不能做抬举动作,痛引腿足。经X线摄片示腰椎骨质增生。经用西药治疗后,疼痛稍有缓解。近1周来无明显诱因而右侧腰部疼痛时发时止,虽针灸、理疗见效甚微。现腰部疼痛,痛引腿足肩背部,疼痛如虫行皮下,遇劳累时则加重,面色无华,神疲懒言,纳差,舌…  相似文献   

7.
补阳还五汤治疗心血管疾病举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由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组成,功能补气、活血、通络,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益气活血要方.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中灵活运用本方治疗心血管疾病,收效良好,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8.
补阳还五汤为主治疗客观性耳鸣验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用补阳还五汤为主治愈由节律性腭咽肌阵挛引起的客观性耳鸣 1例 ,报道如下。患者女性 ,2 4岁 ,农民 ,1 992年 2月 1 3日初诊。持续性双耳鸣半年 ,呈“喀哒”声 ,曾用镇静剂、针灸等治疗均无效 ,检查 :双外耳道清洁、通畅 ,双侧鼓膜完整 ,标志清 ,距右耳 5 0cm、距左耳 70cm处可闻及“答答”声 ,查咽部见软腭呈节律性阵挛 ,压舌及间接喉镜检查时阵挛停止 ,耳鸣也消失 ,但过后又出现 ,纯音测听、脑电图检查均未见异常 ,先用 0 5 %普鲁卡因封闭双侧下颌区 (每侧 2mL) ,注药 5min后 ,耳鸣缓解 ,5日后耳鸣如故。症见 :心悸、气短、…  相似文献   

9.
补阳还五汤运用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青菊  张香云 《陕西中医》1998,19(5):226-227
<正> 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笔者于临证中稍作药味加减,用于气虚血瘀的各种病证,每获满意疗效。气虚偏重者,重用黄芪、党参、白术健脾益气;血瘀偏重者,重用赤芍、川芎、桃仁,加丹参;脉络阻滞疼痛者,加白芍、元胡、制大黄通络止痛;湿热盛者,加茯苓、泽泻、蒲公英认健脾利湿而清热。现举二例以说明之。  相似文献   

10.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疑难皮肤病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水治 《北京中医》2002,21(1):63-64
补阳还五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医林改错》著名方剂,是以气虚血瘀而立论,所创补阳还五汤,临床沿用至今,具有益气活血,逐瘀通络之功。是治疗气虚血瘀型半身不遂和痿症之名方。运用本方加减治疗局限性硬皮病及……  相似文献   

11.
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由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组成,用于治疗气虚血瘀之半身不遂。笔者采用本方治疗其他病症,每获佳效,兹举案例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谢玲玲 《浙江中医杂志》2011,46(10):759-759
陈意主任中医师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行医数十载,善于灵活运用经典方剂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现将陈师运用补阳还五汤验案三则介绍如下。1心律失常朱某,女,70岁。2009年8月5日初诊。患者胸闷气短,时有心悸,甚则怔忡。心电图示:室性早搏,有时房颤。前医曾用血府逐瘀汤治疗,  相似文献   

16.
补阳还五汤治验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补阳还五汤载于《医林改错》,由生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组成。是治疗中风后遗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常用方剂。近年来,笔者运用本方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溃疡、末梢神经炎等病机属正虚脉络瘀阻者,常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7.
笔者临床30年,以补阳还五汤为主方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取得较好效果,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8.
补阳还五汤治疗皮肤病验案3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绍爱  秦春 《山西中医》2002,18(4):63-63
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主治半身不遂 ,口眼歪斜 ,语言謇涩 ,口角流涎等”。原用于治疗气虚血瘀之中风后遗症。笔者辨证加减治疗皮肤科多种疾病 ,取得满意疗效 ,现介绍如下。1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王某某 ,男 ,60岁 ,1 998年 4月 8日初诊。患者于 1 997年 9月感冒后数天 ,左下肢外侧部位出现簇集的红斑、水疱 ,伴有烧灼痛 ,诊断为带状疱疹 ,经中西药治疗月余后疱疹消退 ,痂皮脱落 ,但疼痛一直未缓解。曾用维生素、芬必得等治疗 ,均未见明显好转 ,遂来我科就诊。刻诊 :左下肢大腿外侧部位 ,刺痛不可触摸 ,以夜间为甚 ,气短懒言 ,神疲…  相似文献   

19.
补阳还五场乃清代王清任为治中风后遗症所创,笔者临床时辨证用于其他病证,亦每获良效。兹略举数例。五胸奶苏X,男,35岁。1996年6月17日初诊。近日因忙于麦收,于3天前出现胸闷憋气,时心慌,伴神疲乏力,舌质暗淡,舌边有瘀点,苔白,脉沉涩,心电图示正、巨、avlFT波低平。诊为胸痹(气虚血瘀),治宜益气化瘀。方用补阳还五场加味:黄茂309,当归159,川穹109,桃仁109,赤节IOg,地龙10g,丹参互sg,爪美皮159,药进3剂,诸症减轻。继服12剂,诸症皆除,舌边瘀点消失,复查心电图恢复正常。〔按)本例因耗伤心气,气虚则神疲乏力,…  相似文献   

20.
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 ,由黄芪、当归、赤芍、川芎、红花、桃仁、地龙组成 ,是治疗以气虚血瘀为主要病证的有效方剂。临床多用于中风瘫痪脑血管神经科及头颅外伤等疾病。吾临床数十载缜密观察 ,众医一见此类病人即可首选此方 ,特别住院病人 ,用之得当获效桴鼓 ,稍有偏差则耽误病情 ,后果不堪估量。由此不揣浅陋 ,整理如下 ,以飨同道拘泥专方太机械 辨证应用是准则中医治病神效贵在“辨证论治”乃为之灵魂 ,亦被海外中医学者所公认 ,临床抛弃辨证 ,拘泥一药一方 ,机械套用某药经药理研究证实具有某作用的药物 ,往往获效甚微。病案举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