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耐多药肺结核中医证候一般分布特征、中医证候与肺部病变范围和空洞情况相关性,初步明确耐多药肺结核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研究12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证候分布及与影像学的关系,具体为设计统计分类表,标注证候、性别、年龄、病程、肺部病变范围、空洞情况、耐药基因突变位点等条目,建立Excel数据库,提取中医证候分布信息,确定数量、出现频率等,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12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医证候分布排序依次为阴虚火旺证(40.83%)、气阴两虚证(38.33%)、阴阳两虚证(11.67%)、肺阴亏虚证(9.17%)。肺阴亏虚证与阴虚火旺证、气阴两虚证比较,其肺部病变范围相对较小;阴虚火旺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三型肺部病变范围无明显差异。阴虚火旺证出现肺部空洞的表现与肺阴亏虚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比较相对较多;肺阴亏虚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三型出现肺部空洞表现的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耐多药肺结核中医证候分布排序为阴虚火旺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肺阴亏虚证。肺阴亏虚证与阴虚火旺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等比较,肺部病变范围较轻。阴虚火旺证与肺阴亏虚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等比较,肺部空洞病变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初治继发性肺结核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与客观指标的联系。方法以150例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中医四诊信息及客观化指标,了解各证型的临床分布情况,并探讨各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结果肺阴亏虚占60.67%,气阴两虚占20.67%,阴虚火旺占14.00%,肺脾两虚占2.00%,肺肾阴虚占2.00%,阴阳两虚占0.67%。肺阴亏虚证病程短于气阴两虚证(P0.05)。各中医证型间的性别、年龄段、痰涂片、CD3+T、CD4+T、CD4+T/CD8+T、IL-2、IL-4、IL-6、IL-10、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阴亏虚证较阴虚火旺证、气阴两虚证CD8+T升高(P0.05),阴虚火旺证较肺阴亏虚证、气阴两虚证IFN-γ升高(P0.05)。结论初治继发性肺结核以肺阴亏虚证最多,依次为气阴两虚证、阴虚火旺证;病程长短、CD8+T细胞、IFN-γ与证型分布有相关性,为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中医证型特点。方法:检索国内近20年(1996~2015年)现有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期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研究的有关报道,统计分析其证型分布特点。结果:在纳入的268篇文献中共出现42个证型,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前10个证型分别是肺脾两虚证、肺气虚证、气虚痰瘀证、肺脾肾虚证、肺肾两虚证、气阴两虚证、肺肾气虚证、肾气虚证、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其累计频率为86.8%。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中医证候以虚证、虚实夹杂证为主。单纯虚证以肺脾两虚证、肺气虚证、肺脾肾虚证最常见;虚实夹杂证主要为气虚痰瘀证;实证中以痰瘀阻肺证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耐多药肺结核中医证候与耐药基因突变的探讨,初步明确耐多药肺结核客观化指征。方法:选择12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利用现代基因芯片检测技术,测定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异烟肼耐药的基因突变位点,并分析比较其在各中医证候间出现的几率。结果:利福平耐多药肺结核基因突变位点主要集中于rpoB-531(62.50%)和rpoB-526(19.17%)二个位点,其中在rpoB-531基因突变位点上,阴虚火旺证、气阴两虚证比肺阴亏虚证、阴阳两虚证发生率显著增高;在rpoB-526基因突变位点上,肺阴亏虚证比阴虚火旺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发生率明显增高。异烟肼耐药基因在KatG315基因突变位点上,肺阴亏虚证比阴虚火旺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发生率显著增高;在inhA15基因突变位点上,阴阳两虚证比肺阴亏虚证、阴虚火旺证、气阴两虚证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耐多药肺结核利福平耐药基因位点rpoB-526和/或KatG315突变可作为肺阴亏虚证的辨证指征,inhA15突变作为阴阳两虚证的辨证指征,rpoB-531突变可作为阴虚火旺证、气阴两虚证的辨证指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耐多药肺结核(MDR-PTB)中医证型与痰结核分枝杆菌、肺部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对13家医院的373例MDR-PTB患者,采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法揭示MDR-PTB的中医证型分布,探讨不同证型与痰结核菌阳性程度、肺部病变范围之间的关系。结果 MDR-PTB主要分为肺气亏虚、肺肾气阴两虚、阴虚火旺、肺脾气虚4型。阴虚火旺、肺脾气虚、肺肾气阴两虚型痰涂阳性程度均较肺气亏虚型明显(P〈0.05,P〈0.01),阴虚火旺型痰涂阳性程度较肺肾气阴两虚、肺脾气虚型均明显(P〈0.05)。肺肾气阴两虚、阴虚火旺、肺脾气虚型肺部病变范围均较肺气亏虚型明显(P〈0.05或P〈0.01),肺肾气阴两虚型肺部病变范围较肺脾气虚、阴虚火旺型明显(P〈0.05,P〈0.01)。结论 MDR-PTB患者肺部病灶范围愈大,涉及脏腑越多,证型越复杂。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肺癌中医证型与TNM分期及肿瘤抗原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原发性肺癌患者中医证型与TNM临床分期及肿瘤抗原的相关性,为中医药防治原发性肺癌提供理论支持和用药指导。方法:将388例肺癌患者按照相关证型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肺癌患者的证型分布情况及与TNM临床分期及肿瘤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临床TNM不同分期中,肺阴虚证在第I期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第IV期;脾气虚证在第IV期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第I期;肺气虚证、瘀阻肺络证、肺阴虚火旺证在不同分期中的发病率均无明显差异。②CEA在肺阴虚火旺证中明显高于肺阴虚证、肺气虚证及瘀阻肺络证。NSE在肺阴虚火旺证中异常升高比例明显高于其它证型。CYFRA21-1在肺阴虚火旺证及瘀阻肺络证异常升高比例明显高于肺气虚证。结论:①肺癌患者中医证型与TNM临床分期具有一定相关性。肺阴虚证贯穿于肺癌始终,在早期阶段尤为明显;脾气虚证则多见于肺癌的晚期阶段。②肺癌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肿瘤抗原CEA、NSE、CYFRA21-1的异常升高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肺结核中医证候规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初治肺结核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100例诊断明确的初治肺结核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分型,T淋巴细胞分析并总结。结果:100例肺结核患者中肺阴亏虚型28例,气阴两虚型32例,阴虚火旺型19例,肺脾气虚型4例,肺脾两虚型3例,肺肾两虚型3例,其余11例;T淋巴细胞低下26例,其中气阴两虚型12例。结论:通过对中医证候的研究,肺结核患者中医分型以肺阴亏虚、气阴两虚、阴虚火旺型多见;肺结核患者T淋巴细胞低下,以气阴两虚型多见,为中医治疗肺结核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证候特征及老年患者的特征.方法 收集4所三级甲等医院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资料,使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患者常见证候的分布规律.结果 1 059例临床数据中,共出现了23个中医证候,其中频率最高的证候是痰热壅肺证;与非老年人肺炎比较,老年人肺炎肺气虚证、痰湿阻肺证、痰瘀阻肺证、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肺脾气虚证、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肺阴虚证、肾阴虚证、肺肾阴虚证出现的频率高(P<0.05).肺炎常见证候有风热袭肺证、外寒内热证、痰热壅肺证、痰湿阻肺证、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结论 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证候有6种,其中痰热壅肺证是最常见的一种,而老年人肺炎常兼有气虚或气阴两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医证型演变规律及各证型与合并症的关系。方法收集220例COPD稳定期患者,调查其临床资料、统计合并症情况,计算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探讨各证型与临床症状及合并症的关系。结果随着从肺气虚证—肺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脾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证型演变,COPD患者年龄逐渐增高、体重指数(BMI)逐渐下降,气阴两虚证与肺气虚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一年急性加重次数逐渐增多,肺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与肺气虚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逐渐下降,肺肾气虚证、肺脾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低于肺气虚证(P0.05);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慢阻肺患者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逐渐升高,肺肾气虚证、肺脾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显著高于肺气虚证(P0.05);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量表(HAD)评分亦逐渐升高,但各证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症种类增多,CCI逐渐升高,肺脾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显著高于肺气虚证(P0.05)。结论随着COPD患者病情的进展,中医证型随之表现为由肺气虚证—肺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脾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演变,临床症状逐渐加重,合并症逐渐增加,提示COPD的中医证型演变与临床症状、合并症有一定关联性。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肺癌中医证型规律与化疗及靶向治疗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原发性肺癌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化疗及靶向治疗之间的相关性,为肺癌中医证型研究与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统一的中医证型调查表对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和上海市肺科医院中医科的肺癌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析肺癌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另对病例中的上海市肺科医院患者分析,探讨肺癌不同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与化疗及靶向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①原发性肺癌患者中医证型以肺阴虚证、肺气虚证、瘀阻肺络证、脾气虚证、肺阴虚火旺证为主;②肺癌中医证型演变与不同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靶向治疗对肺阴虚证的影响较为显著(P<0.05),主要表现为靶向治疗后肺阴虚证明显增多。结论:①肺癌中医证型分布具有一定规律,以肺阴虚证、肺气虚证、瘀阻肺络证、脾气虚证、肺阴虚火旺证为主;②肺癌中医证型演变与靶向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主要表现为靶向治疗后肺阴虚证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研究肺结核的中医证候学特点,为中医诊治提供辨证依据.方法 设计中医证候表,对516例肺结核患者的一般资料、主要临床症状进行调查,统计其证候学特点,并进行辨证分型归纳.结果 肺结核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按各证型所占比例排列为气阴两虚兼瘀证>肺阴虚兼瘀证>气阴两虚证>阴虚火旺证>肺阴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胸外科手术病种分布与围术期中医药应用规律。方法:对医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88例胸外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其胸外科手术类型分布情况、病种分布情况、术前和术后中医证型变化、术前和术后中医药应用情况。结果:88例胸外科手术患者类型主要集中在胸腔镜手术,占57.95%,其次为开胸手术,占42.05%。88例胸外科手术患者病种分布主要集中在肺癌,占34.09%,其次为自发性气胸(21.59%)、纵隔肿瘤(17.05%)、肺大疱(11.36%)、食管癌(10.23%)、纵隔肉芽肿性疾病(5.68%)。88例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前中医证型主要集中在肺气亏虚,占31.82%,其次分别为痰浊阻肺(22.73%)和肺阴亏虚(18.18%);术后1d中医证型主要集中在痰浊阻肺,占34.09%,其次分别为肺气亏虚(27.27%)和脾胃气虚(17.05%);术后5 d中医证型主要集中在肺阴亏虚,占37.50%,其次分别为脾胃气滞(25.00%)和痰浊阻肺(14.77%)。88例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前中医药应用主要集中在天突穴止咳散贴敷,占25.00%,其次分别为大黄散神阙...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靶向药物治疗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观察506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阻滞剂(EGFR-TKI)治疗后的NSCLC患者症状、体征、舌脉四诊资料,运用聚类分析方法观察靶向药物治疗后NSCLC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规律,进行因子分析,观察各个证型辨证的主次症。结果患者中医证型主要为肺阴亏虚证(281例,55.53%)、气阴两虚证(145例,28.66%)、肺脾气虚证(80例,15.81%)。肺阴亏虚证主要证素为咳嗽、痰少、痰黏、皮疹瘙痒、皮肤干燥、口干渴、舌红、裂纹舌、脉细;次症为苔薄或苔白(P=0.001)。气阴两虚证主要证素为头晕、口干不欲饮、脉弱、少寐;次症为气促、干咳无痰、咽干、心烦(P=0.001)。肺脾气虚证主要证素为神疲乏力、恶心、纳差、大便不成形、舌淡红、苔腻、胖大齿痕舌、脉滑;次症为面萎黄或胸闷(P=0.001)。结论靶向药物治疗后NSCLC患者的证型主要为肺阴亏虚证、气阴两虚证和肺脾气虚证,其核心证型是肺阴亏虚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现代百余年名老中医诊治肺痨的文献资料,挖掘肺痨常见证候及其临床特征。方法:选择已建立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从中检索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建立《现代名老中医诊治肺痨文献研究数据库》,利用SPSS22.0软件,采用频数描述、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筛选出肺痨证候17种,频率≥5%的证候有6种:肺阴虚证、阴虚火旺证、肺气阴两虚证、肺肾阴虚证、肺脾气阴两虚证、肺气虚证。根据常见症状的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所推断出的证候有:肺阴虚证、阴虚火旺证、肺气阴两虚证、肺肾阴虚证、肺脾气阴两虚证、肺气虚证,每个证候有其症状特征。结论:肺痨的临床常见证候有肺阴虚证、阴虚火旺证、肺气阴两虚证、肺肾阴虚证、肺脾气阴两虚证、肺气虚证,证候属性有一定规律,本研究结果尚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医临床证候分布特点与胸部CT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胸部CT表现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中医分为肺阴亏虚、气阴两虚、阴虚火旺、气虚血瘀4个证型,主要以气阴两虚型最为多见(51.67%),且随着胸部CT病变程度的加重,气阴两虚证愈发突显。结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病机以阴虚为主,证型分布与胸部CT的病变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根据我们多年的观察发现,现代儿童体质决定了儿童的病理特性:"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肾常虚".儿童虚证在中医儿科门诊与住院人之中占有相当大一部分比例,证型包括肺气虚弱、肺阴亏虚、脾气虚弱、胃阴亏虚、心气虚弱、心阴不足、肾阴亏虚、肾不纳气,还有脾肺气虚、肺胃阴虚、肝肾阴虚以及气阴两虚等等.因此我们认为:益气养阴在现代儿童虚证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揭示耐多药肺结核(MDR-PTB)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通过多中心、大样本临床调查研究,收集373例MDR-PTB患者的常见中医症状、体征及舌脉信息,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MDR-PTB证候数据库。采用SPSS 13.0软件描述性分析MDR-PTB的流行病学特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聚类分析与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揭示MDR-PTB证候分布规律、确立诊断标准。结果:MDR-PTB的证型中以肺气亏虚型最多,为119例,占31.9%,其次为肺肾气阴两虚型105例,占28.2%,阴虚火旺型78例,占20.9%,肺脾气虚型71例,占19.0%。结论:MDR-PTB辨证分为肺气亏虚型、肺肾气阴两虚型、阴虚火旺型、肺脾气虚型。构成比例由高至低依次为肺气亏虚型、肺肾气阴两虚型、阴虚火旺型、肺脾气虚型。提示临床治疗MDR-PTB,在养阴生津的同时,注意益气药物的应用,养阴与益气并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临床调查阐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危险窗证候分布规律并探讨病机转化。方法:收集8 所医院AECOPD 患者急性加重缓解后进入危险窗的中医证候学相关资料,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3.0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15 个基础证候中以肺气虚证频率最高,其次是肾气虚证和痰湿证;14 个复合证候中以肺肾气虚证和痰湿阻肺证出现频率最高;AECOPD 危险窗临床常见证候有肺肾气虚兼痰湿阻肺、肺肾气虚、肺脾气虚兼痰湿阻肺、肺脾气虚、肺肾气阴两虚兼痰湿阻肺、肺肾气阴两虚、肺肾气虚兼痰瘀阻肺和肺肾气阴两虚兼痰瘀阻肺。结论:AECOPD 危险窗常见证候以虚实夹杂为主,单纯虚证及单纯实证较少。  相似文献   

19.
弥漫性肺间质疾病中医证候及其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住院病例的回顾性调查,探讨弥漫性肺间质疾病中医证候及其临床症状特征,以指导中医临床辨证。方法:根据对弥漫性肺间质疾病中医临床研究的流行病学调查要求,制订《弥漫性肺间质疾病回顾性研究调查表》,并据其建立弥漫性肺间质疾病证候研究数据库,采用SPSS 13.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Logistic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共收集到合格病例475例,中医证候诊断出现频率较高的证候为痰热壅肺证(37.47%)、痰瘀阻肺证(32.00%)、肺肾气虚证(31.58%)、痰湿(浊)阻肺证(17.89%)、气阴两虚证(14.32%)等;根据各主要证候的症状特征构建的Logistic回归方程,对证候的判别准确率达74%以上;结合专业知识对主要症状进行聚类分析,得到痰瘀阻肺证、痰湿(浊)阻肺证、痰热壅肺证、肺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5个基本类别。结论:弥漫性肺间质疾病主要证候有痰瘀阻肺证、痰湿(浊)阻肺证、痰热壅肺证、肺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等,可作为进一步开展弥漫性肺间质疾病中医证候研究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肺结核中医证型与抗结核抗体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确诊的活动性肺结核住院病人120例,中医辨证分型为肺阴亏虚34例,阴虚火旺35例,气阴两虚26例,阴阳两虚25例,其中痰菌阳性45例,痰菌阴性75例,分别检测抗结核抗体的表达。结果:肺阴亏虚和阴虚火旺的抗结核抗体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气阴两虚和阴阳两虚,肺阴亏虚和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5和P〈0.01),而肺阴亏虚和阴虚火旺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阴虚火旺和气阴两虚表达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阴阳两虚表达有显著性意义(P〈0.05);气阴两虚和阴阳两虚之间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痰菌阳性和痰菌阴性对抗结核抗体均有较高表达,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抗结核抗体在肺结核中均有较高表达,肺阴亏虚和阴虚火旺中的表达高于气阴两虚和阴阳两虚,检测抗结核抗体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