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个体供肺移植至大个体受肺的犬肺移植手术方法。方法取健康杂种犬12只,分供受体两两配对,供体体质量与受体体质量相差超过25%,分别行:①切除受体左上、中肺(即尖叶和心叶)及植入供体左肺;②切除受体左下肺(即膈叶)及植入供体左肺;③切除受体左全肺及植入供体全肺的手术。测定各段手术操作时间及移植术后术后移植肺动、静脉血血气分析等指标。结果所有肺移植手术均成功,移植肺肺静脉血血气分析结果正常。结论小个体供肺移植至大个体受肺的犬肺移植手术方法可靠,近期效果满意的,可供临床应用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缺血后处理对移植犬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缺血后处理对移植犬肺的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2对比咯犬,组成供受体,进行异体左侧单肺移植术。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6对犬,进行供受体左侧异体单肺移植,不予缺血后处理的干预,按常规方式进行;缺血后处理组:6对犬,进行供受体左侧异体单肺移植,常规方式获取的供体犬肺植入后,再灌注早期实施3个周期的10 s再灌-10 s再阻断,总时程1 min的缺血后处理。肺移植术后0 h、1 h、2 h、4 h时点观察移植肺的血流动力学、气体交换功能;肺移植术后4 h肺湿/干重比;光镜下观察供体犬肺2 h、4 h时点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手术无1例失败,均存活。供体肺脏植入时间平均(5.9±1.7) min。与对照组比较,缺血后处理组的移植犬肺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降低,差异显著(P<0.05);而平均体循环血压(MSAP) 和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无显著差异(P>0.05)。气体交换方面与对照组比较,缺血后处理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升高,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及肺内动静脉分流(QS/QT)减低,差异显著(P<0.05);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无显著差异(P>0.05)。缺血后处理组的移植犬肺湿/干重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组织光镜下观察在各时点的炎症反应均比对照组的变化轻微。结论:缺血后处理可以减轻供体肺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供体肺功能。  相似文献   

3.
DC单抗调节供、受体大鼠免疫功能和抑制排斥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体内应用大鼠DE单抗WZD3对大鼠免疫状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应用DE单抗同时处理供、受体,进行同种异体心脏移植,研究单抗诱导供、受体间双向移植耐受可能机理,为联合应用单抗和耐受性Dc诱导移植免疫耐受奠定基础。方法:用不同剂量WZD3处理SD(受体)和Wistar(供体)大鼠,两周后观察单向、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结果和经ConA或LPS刺激脾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水平变化。选择合适WZD3剂量同时对供、受体大鼠体内注射,进行异体异位心肺联合移植,术后观察移植器官存活时间和器官排斥终点时受体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结果:高剂量(8mg/kg体重)WZD3对大鼠单向、双向MLC以及脾细胞产生IL-2和TNF有明显抑制作用,且能明显延长移植心脏存活时间;中剂量(4mg/kg体重)和低剂量(2mg/kg体重)WZD3对上述指标有轻度或无抑制作用。结论:采用高剂量WZD3能下调大鼠免疫功能;同时处理供、受体大鼠,能诱导供、受体间双向免疫耐受,明显延长移植器官存活时间,其机制可能与清除DE、下调Th1细胞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移植手术前后供体肺保护的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3年1月至2006年8月本院施行的同种异体单肺移植手术9例,其中左侧3例,右侧6例。冷低钾肺保护液灌注移植肺,术后三联免疫抑制剂抗排斥,并分析术后的胸片评分、氧合指数及肺动脉压变化情况。结果供体肺缺血时间平均为(308.6±50.8)min。8例患者均成功脱离呼吸机并存活过围手术期(>30d),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时间平均(4.8±3.4)d,1例未能脱机并在术后22d死亡。结论肺保护需要在多个环节中加以控制,不同时期的保护侧重点不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肺移植手术前后供体肺保护的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03年1月至2006年8月本院施行的同种异体单肺移植手术9例,其中左侧3例,右侧6例.冷低钾肺保护液灌注移植肺,术后三联免疫抑制剂抗排斥,并分析术后的胸片评分、氧合指数及肺动脉压变化情况.结果 供体肺缺血时间平均为(308.6±50.8)min.8例患者均成功脱离呼吸机并存活过围手术期(>30 d),术后拔除气管插管时间平均(4.8±3.4)d,1例未能脱机并在术后22 d死亡.结论 肺保护需要在多个环节中加以控制,不同时期的保护侧重点不同.  相似文献   

6.
背景:大量实验表明,供肺组织及肺血管功能在适当条件下可以保存,当供体心跳停止后,肺的气体交换系统可耐受热缺血60 min。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有效的无心跳供体肺移植大鼠模型。 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有心跳供体组、无心跳供体-缺血30 min组和无心跳供体-缺血60 min组,每组20只。有心跳供体组供体大鼠取供肺保存在4 ℃低钾右旋糖苷液中4 h;无心跳供体-缺血30 min组供体放血处死后,维持通气30 min,使供肺在热缺血30 min后冷保存;无心跳供体-缺血60 min组方法同无心跳供体-缺血30 min组,不同之处在于供肺热缺血60 min。各组大鼠循环回路连接后,于1,15,30 ,45,60 min测出气道峰压和肺静脉血氧气分压。灌注结束后检测供肺湿质量干质量比和丙二醛水平。 结果与结论:有心跳供体组和无心跳供体-缺血30 min组所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各组气道峰压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但无心跳供体-缺血60 min组升高程度高于有心跳供体组和无心跳供体-缺血30 min组 (P < 0.05)。各组供肺血氧气分压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无心跳供体-缺血60 min组供肺血氧气分压低于有心跳供体组和无心跳供体-缺血30 min组(P < 0.05)。无心跳供体-缺血60 min组供肺湿质量干质量比和丙二醛水平较有心跳供体组和无心跳供体-缺血30 min组高(P < 0.05)。结果提示大鼠无心跳供肺热缺血30 min肺移植灌注模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肺移植方法。  相似文献   

7.
背景: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是肺移植远期主要并发症之一,建立稳定可靠的动物模型是研究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首要条件。 目的:建立大鼠气管异位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模型,探讨白细胞介素17在该模型中的作用。 方法:按体质量配对,Wistar和SD大鼠随机分为2组(n=30):Wistar(供体)→SD(受体)组和SD(供体)→SD(受体)组,颈前皮下组织包埋移植气管,不同时间点分别采样行组织病理学分析,对比观察移植气管上皮丢失、淋巴细胞计数、无核软骨细胞/软骨细胞总数及白细胞介素17表达量等指标。 结果与结论:两组受体全部存活。移植后第7,14,28天两组淋巴细胞计数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移植后第14,28天两组无核软骨细胞/软骨细胞总数比值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移植后第7,14,28天Wistar(供体)→SD(受体)组上皮丢失度分别为> 40%,100%,100%,SD(供体)→SD(受体)组未见明显丢失;移植后第28天Wistar(供体)→SD(受体)组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发生率为100%,SD(供体)→SD(受体)组未发生闭塞。移植后第28天Wistar(供体)→SD(受体)组白细胞介素17表达量显著高于SD(供体)→SD(受体)组(P < 0.05)。以上结果说明实验成功建立了Wistar(供体)→SD(受体)大鼠异位气管移植慢性排斥反应模型,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研究提供了平台,白细胞介素17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肾移植;肝移植;移植;心脏移植;组织移植;皮肤移植;皮瓣移植;血管移植;器官移植;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8.
背景:建立大鼠原位肺移植模型是研究肺移植后慢性排异反应的关键,但因其需要精细外科技术,难度较大,限制了这一模型的应用。 目的:改良麻醉和肺移植过程,建立快速、安全、具有可重复性的大鼠肺移植模型。 方法:共完成42只大鼠动物实验,供体受体各21只。采用胸骨正中切口解剖供体左肺并置入套管(用静脉留置针套管剪取1.5 mm长制成)获取大鼠供肺。大鼠受体经左侧开胸,利用套管技术吻合完成供肺植入。记录并计算手术时间及移植成功率。 结果与结论:移植后大鼠均存活,大鼠供肺获取时间平均为(35.3±5.1) min;供肺套管时间平均为(12.5±    4.6) min;大鼠受体肺移植时间平均为(50.2±3.3) min;吻合时间平均为(27.7±6.2) min。开放肺动、静脉血流后,全肺迅速变红,血流灌注充分,静脉回流通畅;恢复机械通气后,所有移植肺膨胀良好。结果证实,改良后的麻醉和肺移植技术可为大鼠肺移植的免疫与排异研究提供稳定、可靠、可重复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
背景: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肺移植动物模型对发展临床肺移植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对肺移植临床前期研究的肺移植动物建立中的动物选择、模型建立方法、注意要点,以及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肺免疫排斥反应的产生机制进行了分析总结。方法:以计算机为主检索中国知识资料总库、PubMed 数据库1982年1月至2013年9月有关肺移植方面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Lung Transplantation,Animal models,Reperfusion Injury”;中文检索词为“肺移植;动物模型;缺血-再灌注损伤”。排除标准重复及陈旧的文献,保留50篇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目前以同种异体肺移植动物实验多见且对临床最有意义,肺移植动物实验以单肺移植为主。常用的肺移植模型主要有鼠单肺原位移植模型、兔原位肺移植模型、犬/猪原位左肺移植、犬双肺序贯性肺移植、猪自体肺移植模型、兔肺缺血再灌注模型。猪因其解剖和生理与人类相似,正在成为大动物实验的首选。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显示肺移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表现为双相模式,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早期(灌注后 24 h内)与供体有关,晚期则主要取决于受体情况,其病理生理贯穿于供肺的切取、保存、再灌注及术后管理的整个过程。免疫排斥反应是一个由受者识别供者细胞表面的组织相容性抗原引发的复杂免疫反应,活化的T淋巴细胞在器官移植免疫反应中起关键性作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肾移植;肝移植;移植;心脏移植;组织移植;皮肤移植;皮瓣移植;血管移植;器官移植;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供体品系大鼠皮肤致敏方法及腹腔内异位心脏移植模型研究雷公藤多式供体预处理及供体脾细胞受体胸腹内注射诱导免疫耐受对移植心脏存活影响及二种方法的协同效果。方法:SD大鼠作供体,Wistar大鼠作受体,所有受体在心脏移植前均无用供体皮肤致敏,A组作单纯心脏移植,B组作经供体预处理后的供心移植,C组用供体脾细胞胸腺内注射诱导耐受后作心脏移植,D组考察供受体两种预处理方法的协同效果。结果:各处理组供心存活时间均校对照组明显延长,C,D二组病检见淋巴细胞浸润及心肌坏死明显减轻,但微血管病变较严重。结论:两种方法均能明显延长移植供心成活时间,并有良好的协同效果,经胸腺途径诱导的耐受能明显抑制细胞免疫,但对急性血管排斥没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75-year old woman admitted to Institute of TB due to the opacity in middle lobe of the right lung is described. The chest X-ray might suggest possibility of the lung cancer. The examination of the patient did not revealed any abnormalities. At the admission the nature of the lesion was not recognised by the accessible methods. Therefore, the thoracotomy was performed, and the aspergilloma was confirmed by intraoperative histopathologic methods. The middle lobe with the lesion was totally resected. The postoperative period was uneventful. The six months follow-up revealed that patient was cured.  相似文献   

13.
A cases of unilateral hyperlucent lung syndrome (Swyer-James', MacLeod's syndrome) in a 45-years old male patients is presented. The patient was being treated since 1982 because of recurrent upper and lower respiratory tract's infections. An increasing dyspnea was the main patient's manifestation. In 1997 the patient was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Phthisiopneumonology Silesian Medical University when diagnosis of unilateral lucent lung syndrome was established. The value of conventional radiological examination of the chest in diagnosis of this syndrome and the meaning of perfusion and ventilatory lung scintigraphy in its differentiation are emphasised.  相似文献   

14.
15.
16.
Farmer's lung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7.
Muddy lung     
A 31-year-old man, a racing car driver, was submerged in muddy water as the result of an accident. He died from respiratory failure after a 17-day clinical course. Foreign body granulomatosis and massive fibrosis of the lung were revealed at autopsy. The crystalline foreign bodies mainly were composed of silicon and ranged in size from 20 micron to 500 micron in diameter (average, 90 micron). Their distribution in the lungs corresponded to the areas of lung carnification.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s demonstrate that near drowning in muddy water causes pulmonary silicate granulomatosis associated with carnificating fibrosis of the lung and term the pulmonary changes "muddy lung."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