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天性听损失发病率高(3%~6%),具有可治性和康复性,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能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干预,从而达到“聋而不哑”的目的。2003年9月始,我院被定为山东省烟台地区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心,开展系统的听力筛查工作,至2006年12月,共有243例未通过听力筛查的新生儿在我院进行ABR检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淑兰 《甘肃医药》2010,(6):690-691
目的:调查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发病率,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率。方法:甘肃省徽县人民医院采用兰州易听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耳声发射(OAE)仪"对1336例新生儿和11例婴幼儿按照传统方法及改进后方法开展工作。结果:按传统的方法筛查率为零,做了简单的改进后筛查率上升到16%;经过大胆改进后筛查率上升100%。结论:院领导及时调整思路,转变模式,大胆地做了四项改进后,筛查率经过198天逐渐上升到100%,符合WHO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早期发现新生儿、婴幼儿听力障碍,寻找适合新生儿、婴幼儿听力筛查的方法.方法: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对11 774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3次监测均为异常者,最后进行脑干诱发电位(ABR)确诊.结果:DPOAE法筛查出阳性75例,ABR 24例确诊为听觉障碍,其中,单耳聋9例,双耳聋15例.结论:DPOAE检测是早期发现新生儿、婴幼儿听力障碍的快速、可靠、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市婴幼儿听力筛查工作的开展、普及、规范,新生儿听力的初筛、复筛、转诊到诊断、干预,现已形成有效的筛查诊断流程网.在检出听力损伤婴幼儿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听力筛查中存在着假阳性率较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了解新乡市长垣县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发病情况,探讨如何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率。方法采用TEOAE筛查仪对2010年10月-2012年12月在河南宏力医院出生的6 908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者42 d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出生后3个月转诊至郑州儿童医院听力诊断中心进行听力学诊断并电话随访、跟踪。结果同期间共出生新生儿8 240人,6 908例接受筛查,筛查率83.83%(6 908/8 240),初筛通过6 149例,通过率为89.01%(6 149/6 908),未通过759人,42 d实际复筛402人,复筛率52.96%(402/759),复筛通过350例,通过率87.06%(350/402)。未通过52人,40例接受诊断性评估,最终确诊8例听力损失,其中足月儿3例,高危儿5例(早产儿3例、高胆红素2例),先天性听力损失检出率为1.16‰(8/6 908)。结论 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河南宏力医院新生儿听力损失检出率为1.16‰;新生儿听力初、复筛率偏低,听力高危因素儿的先天性听力损失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足月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未通过听力初筛的婴幼儿听力诊断情况。方法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及多频稳态听觉诱发电位(AssR)技术对听力初筛未通过的婴幼儿进行听力学诊断(3月内初诊,6月内复诊)。结果1048例听力筛查未通过者初诊假阳性率65.17%,真阳性率34.83%;复诊时听力恢复正常者(可恢复率,多为轻-中度听力损失者)10.40%,最终确诊率24.43%。结论听力筛查及后续的听力诊断是对6月龄以内的先天性听力损失婴幼儿做出早期和正确的听力学评估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早期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听力筛查未通过婴幼儿的客观听力学特征,为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听力筛查未通过患儿286例进行听力诊断性检查。采用听性脑干反应(ABR)、40Hz听觉相关电位(40Hz—AERP)、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声导抗进行评估。结果286例婴幼儿中双耳听力正常95例(33.22%);听力损失者191例(66.78%),其中单耳听力损失70例(24.47%),双耳听力损失121(42.31%);传导性听力损失59例(20.63%),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132例(46.15%);轻度听力损失91例(31.82%),中度43例(15.03%),重度20例(6.99%),极重度37例(12.94%)。191例听力异常者只有16例复查,占8.38%,复查结果:听力正常2例,双耳听力损失10例,单耳听力损失4例。结论部分听力筛查未通过婴幼儿的听力可随着听觉神经系统发育的完善恢复正常;同时中耳病变也是部分婴幼儿听力筛查未通过的影响因素;客观听力学组合测试可有效评估听力筛查未通过患儿的听力特征,为听力损失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听力异常患儿的复查率低和失访率高仍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76例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者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听力异常情况及其病因,自1998年7月12日~1999年4月12日期间共对391例新生儿进行了听力筛查及病因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随机抽取1998年7月12日~1999年4月12日本院出生的新生儿391例,男202例,女189例,共检测782耳。新生儿出生时体重1565~4700g,检测时天龄3~6天,平均3.78±0.56天。391例新生儿均无听力异常家族史及耳毒性抗生素应用病史。除一例单耳廓畸形外,余外耳检查均无异常。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测试法进行筛选。≥0.50为其筛选标准。同时对其孕期情况、出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9.
谢联花 《海南医学》2012,23(15):112-113
目的 探讨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方法,并对其听力筛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和快速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ABR)听力筛查仪对河源市妇幼保健院6092例2~42d婴幼儿的听力进行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者42 d~3个月复筛,仍未通过者转诊到上级医院进行听力诊断.结果 6092例第一阶段TEOAE初筛通过5554例(91%),未通过538例(9%),需复筛538例,接受复筛297例(55%),复筛通过290例(98%),未通过7例(2%).第二阶段对2644例42 d大婴幼儿进行AABR初筛通过2522例(95%),未通过122例(5%),需复筛122例,接受复筛122例(100%),复筛通过108例(89%),未通过14例(11%).随访转诊14例,确诊10例为双耳听力均损失,4例为单耳损失.结论 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及脑干诱发电位联合应用对婴幼儿进行听力筛查很有必要,AABR能降低TEOAE筛查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发生率,可早期发现有听力损失的婴幼儿,是防治婴幼儿聋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新生儿引起听力损失的原因,可以通过对其听力的筛查的通过率及听力损失的发病率来实现。方法: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对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1月出生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初筛还没有通过的患者要在出生42天后接受听力复筛,42天后,复筛还是不通过的患者,将在3月龄左右,采用听性脑干反应进行诊断性检查。我科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对在我院分娩的大部分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共4000例,其中正常新生儿3500例,新生儿科500例,以上新生儿均在出生48小时后进行检查。检查前用小棉棒清理外耳道,在新生儿自然睡眠或安静的状态下进行。结果:初筛未通过的有100例,其中正常新生儿46例,新生儿科64例。复筛正常新生儿46例中有10例未通过,未通过率为2.8‰;新生儿科64例中有8例未通过,未通过率为1.6%。结论: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基础性工程;存在高危因素听力损失的可能性更大,高危新生儿听力异常明显高于正常儿,应加强对高危儿的听力监测。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是指对所有出生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听力损失是一种常见的出生缺陷,而早期进行听力筛查是防治听力损失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根据先天性畸形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听力损失与先天性畸形之间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于济源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190例先天性畸形性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正常新生儿21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新生儿听力检测通过率以及观察组单发畸形、多发畸形新生儿的听力检测通过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听力检测通过率低于对照组,单发畸形新生儿听力检测通过率高于多发畸形新生儿听力检测通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畸形新生儿听力弱于正常新生儿,其听力损失与先天性畸形之间存在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新生儿的听力筛查,了解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病状况,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运作模式.方法 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技术(DPOAE)对2003-01~2007-04间,在本院分娩的17 838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对复筛未通过者,于生后3~6个月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技术诊断.结果 实际筛查17 838例,筛查...  相似文献   

14.
有资料报道显示,在每1000名新生儿中,大约有1~3名新生儿存在着不同类型和程度的听力损失,在有听力障碍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如重症监护的新生儿)中这一数字可高达4%~6%[1].目前,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开展了对新生儿的听力筛查.我院自2002年10月至2004年10月,利用美国产GSI-70全自动便携式耳声发射仪对在我院出生的1000例新生儿开展了听力筛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凌琴音  黄钻娣  周轶 《广西医学》2012,34(4):478-479,495
目的 了解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病情况,以便早诊断、早干预.方法 应用快速脑干诱发电位听力筛查仪(AABR)对2 504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初筛、复筛,对筛查2次未通过者,进行听力诱发电位检查(ABR)确诊,并比较不同分娩方式、胎龄、产妇年龄、性别及有无听力损伤高危因素者筛查的通过率.结果 2 504例新生儿听力初筛未通过196例(7.83%),复筛未通过10例(13.0%),确诊听力障碍9例(0.36%);高危组初筛、复筛通过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 普及新生儿听力筛查,加强孕期保健,预防早产、新生儿窒息,及时治疗,是降低听力残疾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1038例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应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 新生儿1 038例于出生24—96 h和出生1—3个月分别用DPOAE进行听力初筛和复筛。未通过者进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诊断性检查,异常者在6个月再次复查ABR,仍未通过者即为听力损失。结果 新生儿1 038例中有855例在出生24—96 h内1次通过听力筛查,通过率82.37%;男婴通过率低于女婴(P<0.05),通过率分别为79.22%(427/539)和84.77%(423/499)。有163例未通过初筛的新生儿在出生1—3个月时接受了DPOAE复筛,总复查率达89.07%,3个月内筛查阶段(包括初筛、复筛)总通过率98.65%。复查未通过的婴儿在3个月内有14例接受了初次ABR,中耳分析诊断性检查,结果 6例未通过,异常率5.78‰,经6个月时再次ABR复查有2例转为正常,最后确诊不同程度听力损失4例,占筛查新生儿总数的3.85‰。结论 DPOAE是新生儿听力筛查理想方法,住院期间普遍听力初筛和出生1—3个月复筛有重要临床意义。两次ABR确诊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崔英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0):891-892
目的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作用及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07年2月我院产科住院分娩新生儿986例听力筛查资料。结果新生儿性别、分娩方式、体重对初筛通过率无明显影响,低出生体重新生儿初筛通过率较正常体重者明显低。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能有效地发现新生儿听力损伤,从而能及早进行诊断和干预治疗,以减轻听力损伤对新生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听力障碍是常见的出生缺陷。在我国,初步统计,在出生的新生儿中听力障碍为3‰,7岁以下聋哑儿童80万人,每年新增聋哑儿童3万人。听力正常的儿童一般在4~6个月时开始出现呀呀学语的现象,这是语言启蒙的重要阶段。如果有听力障碍,势必影响其情感和智力的正常发育。由此可见,早期发现有听力障碍的患儿并对其进行早期干预,对减少聋哑残疾发病率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先天性的听力障碍会严重影响语言能力、情感和智力的发展。最近研究证实,在婴儿出生后的最初6mo内,如果具有潜在听力障碍的婴儿能够被确诊并得到及时的治疗,就能把上述的这些恶性后果降低到最低限度。目前,听力筛查技术的发展使得对婴幼儿的自动听力筛查成为可能。为此,我院产科于2005年9月~2007年1月出生的1000名新生儿的听力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听力异常是新生儿出生时较为常见疾病之一,国外研究表明,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病率为0.1%~0.3%。国内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新生儿听力损失率为0.1%~0.2%[1]。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将听力保健作为儿童保健的一项服务内容,并早期发现先天性听力异常的儿童,及时进行干预,尽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