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急性肺损伤(ALI)是临床常见危重型呼吸系统疾病。目前该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临床上缺乏特效药且致死率高,是医学领域的难题。近年来,传统中医药在防治ALI发挥出其独特的优势和功效,引起国内外学者关注。本文基于“卫气营血”理论探讨中医药防治ALI的研究现状,就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与中医病证对应分析。研究发现按“卫气营血”角度展开辨证论治,其发病进展与免疫应答、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等环节高度一致,可为临床中西医结合防治ALI寻找新的思路与用药。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药在治疗高血压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通过对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发现中医药在治疗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而且通过现代医学技术与中医药的有机结合研究,揭示了许多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这为中医药在治疗高血压病的治疗上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医药的研究与开发,中医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在冠心病治疗中所起的作用亦日趋重要。本文主要针对其发病机制从益气活血、活血通络、温阳化痰、从肝治心四个方面对中医药在冠心病治疗中作用进行概述,以期较为全面地了解这方面的动态,为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急性肺损伤(Au)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前期表现,严重时可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目前对于ALI的治疗主要以机械通气和对症治疗为主,但病死率仍居高不下。随着干细胞研究的深入,骨髓问充质干细胞(BMSCs)对ALI的治疗作用被逐渐认可。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归纳了BMSCs通过增殖分化、抑制炎症反应、免疫调节等方面治疗ALI的机制与特点。  相似文献   

5.
《中南药学》2015,(11):1182-1186
中医药对烧烫伤的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通过回顾近10年的文献,基于中药在治疗烧烫伤方面的传统认识、中药治疗烧烫伤制剂的应用,对其治疗烧烫伤的作用机制研究进行一定的归纳、总结。认为传统中医对烧烫伤的病机具有独特认识,治疗以清热解毒为治则,内外同治;现代临床中,各种中药现代制剂在烧烫伤的轻症与重症治疗中均占有一席之地,疗效获得肯定;中药抗烧烫伤的作用机制与促进组织生长因子分泌及释放、减轻炎症反应、调控胶原的合成及代谢、促进上皮细胞增殖、清除氧自由基等有关。已有研究为中医药治疗烧烫伤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能更好地服务于烧烫伤患者。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房》2015,(23):3306-3308
目的:为糖皮质激素(GC)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提供实践和理论依据。方法:查阅近5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GC治疗ALI/ARDS的基础研究、临床应用、抗炎机制等方面的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共查阅到相关文献129篇,其中有效文献84篇。GC抗炎机制众多,药理作用广泛,对于治疗ALI/ARDS的效果褒贬不一,剂量-时间-效应关系尚不明确。结论:GC治疗ALI/ARDS的抗炎效果理论上是可行的,临床疗效可能更依赖的是医师针对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7.
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复杂,缺乏特异标志物和新的治疗靶点。传统中医药治疗自身免疫病等慢性复杂疾病疗效良好,但其作用机制未明。网络药理学的核心思想与中医整体哲学有很多相通之处,作为新兴学科为中医药从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体系转化提供了新的研究模式。网络药理学应用于众多领域的研究,在某一类疾病中的应用却鲜有综述,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本文综述了网络药理学在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药防治以及相关生物学靶标筛选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急性肺损伤(ALI)是临床常见的危重急症,目前特异性治疗ALI的药物选择性有限。失控性炎症级联反应是该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开发用于防治ALI炎症的药物是一种有效策略。天然产物是抗炎药物的重要来源,具有结构新颖、作用靶点广泛、不良反应小等特点。目前多数已报道的对ALI有防治作用的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只停留在临床前研究阶段,能否真正成药仍然未知。本文作者总结了近年来用于防治ALI的天然产物在结构修饰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相关衍生物的构效关系和抗炎作用机制,以期为防治ALI新药的设计和开发提供意见及参考。  相似文献   

9.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器官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基于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治疗,仍然存在很多局限性和个体差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联合中医药治疗SLE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低和安全性高等优点。但是,中医药治疗SLE的确切调节机制和作用环节尚不明确,本文从代谢组学、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因子和细胞凋亡等,对中医药治疗SLE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为利用现代化方法探索祖国传统医学治疗SLE的机制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丰浩荣  葛伟  许鹏程 《医药导报》2013,32(8):1049-1052
目前临床已经逐渐认识到,急性肺损伤(ALI)实质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所致的肺部过度炎症反应,其临床治疗尚未取得明显进展。氯胺酮具有抗炎作用,其在治疗ALI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该文就氯胺酮治疗ALI的效应及其可能的各种生物学抗炎途径,以及降低肺动脉压,提高肺顺应性机制研究等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山楂叶黄酮对实验性高脂血症模型小鼠血脂水平、肝功能及HMGCR、LDLR表达的影响。方法 ICR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山楂叶黄酮低剂量组(1.5g/kg)、山楂叶黄酮高剂量组(3g/kg)、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其他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实验期间自由采食饮水,各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连续5周。分别于造模给药2周、5周后,各组小鼠眼眶取血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末次给药采血后解剖取肝脏,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HMGCR、LDLR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造模5周后,模型对照组小鼠血清TC、TG、LDL-C、ALT及AST显著升高,HDL-C显著降低,肝脏脂肪变性明显,肝组织HMGCR表达水平升高、LDLR表达水平下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给药5周后,山楂叶黄酮1.5g/kg、3g/kg剂量组小鼠血清TC、TG、LDL-C、ALT及AST显著降低,HDL-C显著升高,肝组织病理变化均改善,肝组织HMGCR表达水平下降、LDLR表达水平升高,其中以3g/kg更为显著。结论 山楂叶黄酮能降低高脂血症模型小鼠血脂水平,改善肝功能,减轻肝脏脂肪病变,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HMGCR表达抑制胆固醇生物合成,并上调LDLR表达促进胆固醇的代谢,进而调节脂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蛇床子素对体内血脂、雌二醇(E2)和脂酶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在建立高脂血症小鼠模型的同时,分组给予蛇床子素10~40mg.kg-1,3wk后测定肝素化后血浆LPL和HL活性及血浆TC、TG和HDL-C水平。分组给予正常小鼠蛇床子素10~40mg.kg-1,1wk后用ELISA方法观测血清E2水平的变化。建立去卵巢大鼠模型,给予蛇床子素10mg.kg-1,12wk后测定血清E2、TC和TG水平。结果给予蛇床子素10~20mg.kg-1后,能升高高脂血症小鼠肝素化后血浆LPL、HL活性和正常小鼠血清E2水平(P<0.05或P<0.01),也可使高脂血症小鼠血浆TC、TG和LDL-C降低(P<0.05或P<0.01),升高HDL-C(P<0.01)。蛇床子素剂量增至40mg.kg-1时,虽能升高正常小鼠血清E2水平(P<0.01),但高脂血症小鼠的血浆LPL、HL活性反而降低,对降低血浆TC、TG、LDL-C和升高HDL-C水平的幅度也不如低剂量的蛇床子素。去卵巢大鼠给予蛇床子素10mg.kg-1后,能增加血清E2水平(P<0.05),也能降低血清TG水平(P<0.05),TC的水平也有一定的降低。结论较低剂量的蛇床子素可通过增加血中E2水平,提高LPL和HL活性而降低血脂水平,较高剂量的蛇床子素虽可进一步增加血中E2水平,但LPL和HL活性反而降低,导致调脂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大鼠高脂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方法以脂肪乳剂灌胃的方法建立高脂性脂肪肝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高脂性脂肪肝大鼠随机分为EGCG(10、20和40 mg.kg-1)3个剂量治疗组、非诺贝特治疗组(20 mg.kg-1)以及模型对照组。分别观察EGCG对高脂性脂肪肝大鼠的肝重和肝脏系数、血脂水平、肝功能指标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光镜和电镜观察大鼠肝组织脂质变性程度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EGCG10、20、40 mg.kg-1治疗6 wk后,高脂性脂肪肝大鼠肝重和肝脏系数、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FFA)、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以及肝组织中TC和TG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明显升高(P<0.05或P<0.01),同时肝组织中丙二醛(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并且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趋势。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给予EGCG的大鼠肝组织脂质变性程度和肝细胞超微结构改变明显减轻(P<0.01)。结论EGCG 10、20、40mg.kg-1治疗6 wk后,对高脂性脂肪肝大鼠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脂水平和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美他多辛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中CYP2E1表达的影响及其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机制。方法 30只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预防组。采用乙醇(8g·kg~(-1)·d~(-1))灌胃,每日2次,间隔8h,持续8wk,建立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正常组:不灌服乙醇,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模型组:在每次灌服乙醇1h后,给予等体积灭菌注射用水;预防组:在每次灌服乙醇1h后给予美他多辛(300mg·kg~(-1)·d~(-1))。8 wk灌胃结束后,B超、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脂肪肝形态变化,采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含量,免疫组化和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CYP2E1的表达。结果模型组ALT、AST、TG、TC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组和预防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P<0.05),预防组明显降低CYP2E1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美他多辛通过抑制CYP2E1表达的上调,有效预防酒精性脂肪肝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红雪茶提取物(HXC)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降脂保肝作用。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建立NAFLD大鼠模型,同时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的HXC(含生药0.9、2.7g.kg-1.d-1)以及复方蛋氨酸胆碱片(1.2g.kg-1.d-1)进行防治。实验6周后,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变化并检测各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肝组织TC、TG、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HXC高剂量可以明显降低肝湿质量与肝指数,显著降低血清中的ALT、AST、TC、TG、LDL-C及肝组织中的TC、TG、MDA,升高血清中的HDL-C及肝组织中的SOD,脂肪变性和水样变性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HXC对高糖高脂饮食诱发的大鼠NAFLD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脂、减少脂质在肝脏中堆积以及提高机体抗氧化活力,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苦参碱(Matrine)对酒精致大鼠慢性肝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以白酒灌胃给药30d,建立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模型,观察口服不同剂量的苦参碱对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脏结构、肝损伤标志酶、血脂、抗氧化酶和脂质过氧化物水平等的影响。结果苦参碱(25 mg.kg-1)抑制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脏重量、肝脏/体重比和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的升高。苦参碱(25、50和100 mg.kg-1)逆转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的升高至正常水平;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脂(TG)的升高,此外,苦参碱(50、100 mg.kg-1)还具有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的作用。苦参碱(25、50和100 mg.kg-1)升高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血清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并降低丙二醛(MDA)含量。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苦参碱(25 mg.kg-1)可减轻肝脏脂肪变性。结论小剂量苦参碱对大鼠慢性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调节血脂和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红麻茶对大鼠高糖高脂饲料所致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降脂保肝作用.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模型组、红麻茶低剂量组、红麻茶高剂量组、复方蛋氨酸胆碱片组,除对照组喂基础饲料外,其余各组喂高糖高脂饲料;给药组给予不同剂量的红麻茶(2.42、7.26 g·kg-1·d-1)以及复方蛋氨酸胆碱片(1.2g·kg-1·d-1)进行灌胃给药,连续6周,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变化并检测各组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肝组织TC、T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及丙二醛(MDA)的水平.结果 红麻茶高剂量能明显降低肝指数、血清ALT、AST,降低血清与肝TC、TG、LDL-C及肝组织中的MDA,升高GSH及SOD,且肝细胞脂肪变性和水样变性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红麻茶具有明显的降脂保肝作用,且优于复方蛋氨酸胆碱片.能显著降低体内血脂和肝内脂肪,降低转氨酶水平,并且提高机体抗氧化活力,明显抑制脂质过氧化及清除体内自由基.  相似文献   

18.
阿托伐他汀抗家兔内膜损伤后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方法将29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7例、病理组7例、用药5周组7例及用药9周组8例。实验前后抽血测定血脂全套,主动脉标本用作普通光镜、透射电镜及斑块面积检查。结果阿托伐他汀显著降低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用药组血管内膜厚度、内膜中泡沫细胞、平滑肌细胞(SMC)明显减少,未见合成型SMC,用药9周组与病理组相比斑块面积减小。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明显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胆宁片对高脂模型大鼠脂肪肝及PPARα、CYP7A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中成药胆宁片对实验性高脂饮食大鼠脂肪肝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胆固醇7α单加氧酶(CYPTA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9 wk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给予模型大鼠胆宁片0.317 g·kg~(-1)·d~(-1)灌服5 wk,检测肝脏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过氧化氢酶(CAT),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TG、TC、FFA、CAT、总胆汁酸(TBA)含量,肝脂变面积,检测肝脏PPARα、PPARαmRNA和CYP7A1 mRNA的表达。结果:高脂饮食可引起大鼠肝脏明显脂肪性变,肝脏TG、TC、FFA及血清ALT、TG、TC、FFA含量升高,肝脏及血清CAT活性降低,肝脏PPARα及PPARαmRNA和CYP7A1 mRNA的表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胆宁片能明显降低肝脏TG、TC、FFA,血清ALT、TG、TC、FFA含量(P<0.01),提高肝脏及血清CAT活性,提高肝细胞PPARα及PPARαmRNA和CYP7A1及CYP7A1 mRNA的表达(P<0.01),且优于阳性对照组熊去氧胆酸。结论:胆宁片对实验性高脂饮食性脂肪肝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诱导PPARα及CYP7A1表达,促进肝脏摄取、氧化脂肪酸与胆固醇有关。  相似文献   

20.
人参茎叶皂苷对小鼠脂肪肝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人参茎叶皂苷对小鼠脂肪肝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和模型组。喂高脂饲料复制脂肪肝模型,12 wk后证实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小鼠随机分为高脂组(HF);正常饮食治疗组(NT);人参茎叶皂苷小剂量组(GSL1);人参茎叶皂苷大剂量组(GSL2)。除HF组饲高脂饲料外,其余各组饲基础饲料。GSL1组给予GSL50 mg.kg-1.d-1灌胃,GSL2组给予GSL 100 mg.kg-1.d-1灌胃,其余各组以同等容积蒸馏水灌胃。灌胃2wk后处死所有动物,检测血清TC、TG、HDL-C、LDL-C、ALT含量;并观察肝指数和肝组织TC、TG、SOD、MDA含量,肝脏病理形态学改变及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细胞色素P450 2E1(CYP2E1)的表达。结果GSL2组可以明显降低肝指数、血脂、肝脂和MDA含量,增加SOD活性,改善小鼠肝脏病理形态学改变,增加肝组织PPARαmRNA水平、降低CYP2E1 mRNA水平。NT组脂肪肝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效果不理想;GSL1组各项指标与NT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人参茎叶皂苷可能通过增加肝组织PPARαmRNA表达,降低血脂和肝脂水平;并且通过降低CYP2E1 mRNA表达,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发挥治疗脂肪肝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