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中成药》2019,(12)
目的考察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后,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杏内酯注射液,疗程2周。然后,检测临床疗效,血脑屏障功能(血清白蛋白、脑脊液白蛋白、血脑屏障指数),中心区、周边近区、周边远区、额顶叶区局部脑血流量(rCBF),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脊液白蛋白、血脑屏障指数、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周边近区、周边远区rCBF及GCS、Fugl-Meyer评分显著升高(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可有效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脑屏障和肢体功能、组织血流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通络醒神汤联合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促醒作用。方法:将86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综合干预措施治疗,对照组予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通络醒神汤,疗程14天。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价昏迷程度、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CT检测脑水肿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7%,对照组为74.4%,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14天,观察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脑水肿体积均小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7天,观察组GCS睁眼反应、肢体运动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综合疗法的基础上加用通络醒神汤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能减轻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后患者的脑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昏迷程度,具有一定的促醒作用,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水肿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6年11月-2008年11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70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黄芪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水肿体积的变化.结果:尼莫地平加黄芪注射液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水肿体积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尼莫地平联合黄芪注射液能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静脉泵入尼莫地平注射液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压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112例发病6 h内的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尼莫地平注射液泵入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56例,2组均记录治疗前2次血压(即基线血压);治疗后1 h内每间隔15 min的血压、治疗后24 h内每隔6 h的血压、治疗后1周内每天上午的血压。2组均进行治疗后第1、第7天GCS、NIHS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第7,28,90天MRS预后评分,评估尼莫地平的降压效果和临床疗效。结果 2组基线血压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30 min和治疗后1周,治疗组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1周后治疗组神经功能明显改善。治疗后90 d,治疗组预后明显好于对照组。2组病死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高血压脑出血静脉泵入尼莫地平注射液,不仅可起到快速降压作用,而且能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HCH)急性期应用丹参治疗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对140例HCH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对照组)和早期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观察两组血肿及脑水肿大小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结果:治疗组NDS评分减少和脑水肿减轻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差异显著。结论:早期应用丹参能促进HCH脑水肿的吸收,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水肿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6年11月-2008年11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70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黄芪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水肿体积的变化。结果:尼莫地平加黄芪注射液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水肿体积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尼莫地平联合黄芪注射液能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35例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73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舒血宁治疗组35例、对照组38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颅内血肿容积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62.86%,对照组显效率39.4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46).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颅内血肿容积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可提高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吸氧、降低颅内压、保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处理。观察组同时给予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醒脑静注射液:20 m L+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 L,静脉滴注,2次/d;纳洛酮2.0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静脉滴注,2次/d。2组均于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和Glasgow昏迷评分(GCS)。结果:NIHSS评分治疗后2组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GCS评分治疗后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西医常规加舒血宁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泰  刘永辉 《陕西中医》2009,30(6):669-671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72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入舒血宁治疗组32例、对照组40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颅内血肿容积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显效率68.75%、对照组4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颅内血肿容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可提高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入院后即予清开灵、醒脑静静脉滴注,第15天后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血肿吸收情况,记录出血灶周围水肿面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血肿吸收及脑水肿消退的时间明显提前(P均<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减轻(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血肿吸收及脑水肿消退时间明显提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分析凉血散瘀汤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凉血散瘀汤,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观察凉血散瘀汤联合尼莫地平对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脑水肿体积、NIHSS评分、BI评分的影响,探讨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脑水肿体积均明显减少,NIHSS评分明显降低,BI评分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且观察组患者脑水肿体积减少,NIHSS评分、BI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凉血散瘀汤联合尼莫地平可有效减少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脑水肿体积,改善NIHSS评分、BI评分,可见两者联合应用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兰俊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3):493-494
目的 观察清开灵注射液联合β-七叶皂苷钠粉针剂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清开灵注射液联合β-七叶皂苷钠粉针剂;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情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清开灵注射液联合β-七叶皂苷钠粉针剂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小剂量甘露醇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水肿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行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血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和静脉滴注甘露醇,疗程为10 d,研究组4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15 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采用CT检查2组患者脑水肿吸收情况,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变化,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情况。结果研究组总吸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GCS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治疗后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小剂量甘露醇可显著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水肿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52例处于急性期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6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甘露醇注射液+尼莫地平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中药化痰通脉组方治疗,对比2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MBI指数)、神经功能恢复状况量表(m RS)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MBI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而m RS、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效果突出,能显著改善其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舒血宁注射液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采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可以明显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去骨瓣血肿清除术结合颅内压监测治疗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和血脑屏障指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的50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是否接受颅内压监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去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和常规心电监护,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颅内压监测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2周意识状态(GC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血脑屏障指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手术后2周时,观察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手术后2周时,观察组血脑屏障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肾功能损害、应激性溃疡、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均<0.05)。结论去骨瓣血肿清除术结合颅内压监测用于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显著降低血脑屏障指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清肝汤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脑出血常规治疗,治疗组于入院24小时后加入清肝汤口服或鼻饲,治疗1周后评价疗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降温效果、脑水肿程度,并行GCS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结果:治疗组在体温、意识、脑水肿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清肝汤对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症状的改善、内环境的维持、脏器功能的保护起着积极的作用,临床疗效较好,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地:观察早期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3例、早期治疗组32例和推迟治疗组31例.早期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推迟治疗组在常规治疗7 d后,再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3组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结果:治疗第14天后,早期治疗组在NIHSS、ADL及显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应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林蓉芳 《河北中医》2011,33(10):1546-1547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患者意识障碍恢复情况、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2组均连续用药14 d。采用格拉斯哥昏迷意识量表(glasgow co-ma,GCS)评定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意识障碍恢复情况。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NI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进行,统计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1周GCS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NIHSS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能显著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缩短昏迷时间,促进清醒,恢复意识,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骨窗微创手术联合中西医药物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郑市人民医院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小骨窗联合中西医药物治疗的脑出血患者25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格拉斯昏迷量表(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分变化,并对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GCS评分、NIHSS评分以及FCA评分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骨窗微创手术联合中西医药物治疗脑出血能够改善缺损神经功能,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