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膀胱小细胞癌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膀胱小细胞癌(BSCC)的临床特征、病理学特征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BSCC的临床资料。3例均为男性,年龄68~82岁,2例有间断无痛性肉眼血尿,1例有尿频尿急。1例B超检查见膀胱内有1.5cm×0.9cm稍强回声区,后伴弱声影,中心回声较低;1例膀胱镜检查见膀胱颈10~12点处有1cm×1cm乳头状突起,无蒂,广基,呈地毯样生长;1例盆腔CT及加强扫描示膀胱内有类圆形团块状影,大小约2.5cm×2.6cm。2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结果:术后病理检查均报告为膀胱小细胞未分化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嗜铬蛋白颗粒均( ~ ),神经特异烯醇化酶均(-~±),例1突触素(-),例2突触素( ),例3突触素( ~ )。例1术后3年复发,患者拒绝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服中药治疗10个月后死亡。例2术后8个月因膀胱小细胞癌转移而死于全身衰竭。例3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膀胱移行细胞癌2~3级,部分为小细胞未分化癌,局部伴腺样分化,3个月后复发,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加双侧输尿管皮肤乳头术,术后随访15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BSCC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的膀胱肿瘤,诊断主要靠病理学检查,早期即可发生转移,预后较差。行根治性切除术加联合化疗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正膀胱小细胞癌(bladder small sell sarcinoma,SCC)是一种泌尿系统罕见的恶性肿瘤,又称为燕麦细胞癌,具有神经内分泌特性。自1981年Gramer~([1])报道第一例膀胱小细胞癌以来,国内外陆续报道。本文回顾本院2015年收治一例混合型膀胱小细胞癌,并对近年来膀胱小细胞文献进行系统复习,以提高诊治水平。1病例简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膀胱小细胞癌的临床诊断、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膀胱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综合分析膀胱小细胞癌的诊断及治疗状况.结果 该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表达神经内分泌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突触素(Syn)、嗜铬颗粒蛋白A(CgA).术后接受了4个疗程的化疗,死于癌复发和肺转移,术后生存时间为13个月.结论 膀胱小细胞癌罕见,恶性程度高,早期易发生转移,预后差,行根治性切除术加联合化疗或放疗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膀胱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of the bladder,SCCB)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这种肿瘤分化低、恶性度高、预后差.我院于2010年8月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病理及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洽水平。方法:介绍1例94岁高龄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诊治情况及病理特点,并复习有关文献,分析该肿瘤的组织来源、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诊治及预后情况。结果:本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免疫组化染色示肿瘤细胞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物NSE和CgA,肿瘤标志物Ki-67、C-erB-2、P53表达阳性,PSA、Syn表达阴性。患者术后1个月死亡。结论: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比较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主要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诊断,早期膀胱镜检查及活检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6.
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比较罕见的膀胱非上皮细胞性肿瘤,2002年5月,Cuesta Alcala等收集文献报道152例。我院自1990年以来共收治膀胱肿瘤353例,其中仅1例病理检查诊断为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膀胱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of urinary bladder, SmCCB)又称燕麦细胞癌,1981年由 Cramer 等[1]首次报道。 SmCCB 是一种罕见的肺外神经内分泌癌,多具有早期侵袭性与复发性的临床特点,预后差[2]。为了解其临床及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病的临床诊治水平,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3年至2016年诊治的3例膀胱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8.
Sun YL  Liu YW  Zhong DR  Gao WS 《中华外科杂志》2008,46(10):756-758
目的 探讨胃小细胞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 总结1997至2007年间收治的6例胃小细胞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复习分析国内外报道的胃小细胞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6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6.5岁(40~66岁);肿瘤位于贲门3例,胃底2例,胃体1例;溃疡型5例,隆起型1例;6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4例接受术后化疗.本组2例获得随访,1例术后4年仍生存无复发,1例于术后9个月因广泛复发转移死亡.胃小细胞癌国内外报道共223例,男164例,女59例;平均年龄64.2岁(42~84岁);肿痛位于贲门及胃底97例,胃体55例,胃窦54例;大体分型溃疡型137例,隆起型47例;肿瘤直径平均6.23 cm(0.8~17.0 cm).生存时间超过1年者43例,仅占19.3%.结论 胃小细胞癌术前、术中常不易确诊,手术范嗣可同胃癌而淋巴结清扫的范围可适当简化,术后采用针对肺小细胞癌的化疗方案可能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发性膀胱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组织化学特征以及诊疗方法. 方法 原发性膀胱透明细胞癌患者1例,女,71岁.因尿频尿急4个月,下腹隐痛2个月入院.盆腔CT及膀胱镜检查示膀胱三角区近左侧直径约4.0 cm隆起性占位,基底宽,表面充血明显.病理活检示膀胱黏膜固有层小巢性透明细胞癌组织浸润,癌细胞排列呈大小不等腺管状、巢状分布,大部分细胞胞质丰富、透明.入院后出现反复无痛性肉眼血尿,并伴有下腹胀痛. 结果术中发现肿瘤位于膀胱左后侧壁,呈浸润性生长,膀胱组织与子宫前壁黏连明显,行膀胱部分切除、输尿管膀胱移植术联合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术后病理示:透明细胞癌组织浸润膀胱全层.子宫前壁内可见少量癌组织浸润,呈透明细胞癌图像.组织化学:PAS(+),免疫组化染色:CK7、CK5/6及EMA标记(+),CK20、Vimentin、Claretinin、PSA、CEA及NSE表达均为(-).电镜下瘤细胞胞质多呈大空泡状,细胞器稀少,局部残留密集的糖原颗粒;部分瘤细胞胞质器以丛状聚集的糖原颗粒和小泡状结构为主.术后行全身化疗2次,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 结论原发性膀胱透明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膀胱腺癌,确诊需依据临床表现、病理学检查及组织免疫学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预后好于其他非尿路上皮癌.  相似文献   

10.
透明细胞癌常见于肾细胞肿瘤,原发于膀胱者很少见.1995-2011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泌尿科共收治6例原发性膀胱透明细胞癌患者,本文复习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点. 1 临床资料 6例原发性膀胱透明细胞癌患者中,男4例,女2例,平均年龄60岁(44~ 73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报道2例膀胱原发透明细胞癌患者的资料,并进行相关的文献复习,探讨原发膀胱透明细胞癌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2015年收治的2例膀胱原发透明癌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结果 2例中1例发生于膀胱右侧壁近膀胱颈处,另一例肿瘤位于三角区,均以肉眼血尿就诊。病理上肿瘤组织均来源于腺癌,呈巢团状腺样排列,胞质丰富,淡染,核仁明显。免疫组化均示CK7(+)、PAX8(+)、CA125(+)。1例行膀胱肿瘤电切术,15个月出现复发,遂行膀胱癌根治术,随访1年后死亡;1例因患者一般情况差行肿瘤电切术+双侧输尿管腹壁造口,随访10个月后未见进展。结论膀胱透明细胞癌多以血尿为主要表现,多需要病理检查才能确诊,治疗以根治性手术为主,预后差于典型尿路上皮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列腺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2例前列腺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例1,50岁,因排尿困难伴会阴部疼痛3个月入院。直肠指检前列腺Ⅲ度(5.0 cm×6.0 cm)增生,质硬,表面欠光滑。血清PSA 0.31 ng/ml,fPSA 0.09ng/ml。B超示低回声块,CT示前列腺密度不均。经直肠穿刺活检示前列腺癌,行前列腺癌根治术。例2,82岁,因排尿困难伴间歇性血尿4个月入院。直肠指检前列腺Ⅱ度(4.0 cm×5.0 cm)增生,质硬伴多发性结节,表面欠光滑。血清PSA 2.61 ng/ml,fPSA 0.05ng/ml。B超示低回声块,CT示前列腺密度不均,精囊及膀胱颈部受侵犯。经直肠穿刺活检示前列腺小细胞癌,行双睾切除术加TURP。结果2例术后病理均诊断为前列腺小细胞癌。肿瘤呈弥漫性片巢状结构,伴大片凝固性坏死,核小、燕麦状或圆形、染色深、核仁不明显、胞质少,类似肺小细胞癌。精囊及膀胱颈部均有肿瘤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检查:LCA、L-26、34βE12(-),PSA、AE1/AE3、AR(+),CA、S-100(±)。例1术后1个月死于广泛肺转移,例2术后3个月发现后腹膜转移,仍在随访中。结论前列腺小细胞癌少见,确诊依靠临床及病理表现。对早期前列腺小细胞癌,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加激素及化疗是可行的,晚期患者则无较满意的治疗方法,且预后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提高前列腺小细胞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报告前列腺小细胞癌1例,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回顾和分析.前列腺体积明显增大,质地硬,表面尚光滑,轻度触痛;B超、MRI提示盆腔巨大肿块,分叶状,质地不均匀,大小为9 cm×9 cm×10cm,压迫并突向膀胱和直肠腔,双侧肾盂积水.结果 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为小细胞癌,免疫组化提示PSA(-),CgA(-),Syn( ),CD56( );因无手术适应证,以及患者拒绝化疗,故施以内分泌治疗,其临床症状无缓解,排尿困难及双肾积水进行性加重,并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全身状况进行性恶化,3月后死于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前列腺小细胞癌须病理和免疫组化来确诊,其发病率低,恶性度极高,生长迅速,应与前列腺肉瘤鉴别.治疗以化疗为主,但缓解期短;对内分泌治疗不敏感,姑息性手术和局部放疗可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正>前列腺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 of the prostate,SCCP)是一种临床比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分化差,恶性程度高,生长快速,极易发生浸润和转移,预后很差。前列腺小细胞癌发病率很低,在所有前列腺癌中所占比例1%[1]。1977年Wenk等[2]首次报道了前列腺小细胞癌,之后国内外陆续有个案报道,但总体例数不多,且多数病例为前列腺小细胞癌混合前列腺腺癌,少见完全性前列腺小细胞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输尿管小细胞癌的组织起源,病理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输尿管小细胞癌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为左侧腰痛,无肉眼血尿。IVU示左肾及左输尿管不显影,右肾功能良好;CT示左输尿管第二狭窄以上输尿管扩张并左肾积水,未见明显占位。术前诊断:左肾积水(①左侧输尿管狭窄,②左输尿管息肉)。结果:经尿道钬激光内切开术示左侧输尿管中段狭窄,难以切开通过;1周后行腹腔镜下左侧输尿管狭窄段切除吻合术。术后病理示左输尿管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分化较差,侵犯输尿管壁近全层。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P53(-),P63(-),CK7(-),CK20(-),EMA(+),Ki-67(10%+),CD38(-),NSE(+),S-100(-),CK56(弱+),Syn(+),CgA(+)。患者及家属不同意再次手术。出院后行依托泊苷联合顺铂方案化疗,效果欠佳,8个月后多脏器转移,恶病质死亡。结论:输尿管小细胞癌临床罕见,诊断主要靠术后病理结果,预后较差。早期发现行患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行放化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列腺小细胞癌(SCCP)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7年1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5例病理确诊的SCCP的临床资料,并对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4例(80%)患者初诊时出现转移病变(骨转移最常见)。所有患者均成功随访,最长15个月,均因肿瘤全身转移而死亡。该5例SCCP中位总生存期(OS)约为6个月,结合国内报道的随访资料进行生存分析,发现SCCP中位OS为8个月,接受化疗的患者中位OS为9个月,未接受化疗的患者中位OS为3个月。结论 SCCP发病率低,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前列腺恶性肿瘤类型。临床上多为晚期患者,且疾病进展快、预后差,治疗以化疗为主,但疗效有限。  相似文献   

17.
正1病例简介患者,男,54岁,因"尿频伴进行性排尿困难2年"以"前列腺增生症"入院。近2年来夜尿增加,一开始每晚2~3次,后逐渐增加至4~5次,并出现尿线无力、分叉及变细,遂来本院就诊门诊收入院。患者饮食、既往史、家族史无明显异常。入院后肛诊:前列腺Ⅲ°大,以左侧叶增大为主,质韧,稍有波动感,未触及质硬结节,肛门括约  相似文献   

18.
前列腺小细胞癌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前列腺小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前列腺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 2例术后病理诊断为前列腺小细胞癌,1例经直肠穿刺活检示前列腺小细胞癌,切片见肿瘤呈弥漫性片、巢状结构,伴大片凝固性坏死.核小、燕麦状或圆形、染色深、核仁不明显、胞质少,类似肺小细胞癌.例1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查:LCA、L-26、34 B E12、P504s(-),PSA、AE1/AE3、AR(+),CA、S.100(±).例l术后3个月死于全身广泛转移,例2术后13个月死于肺转移,例3术后5个月,仍在随访中.结论 前列腺小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的肿瘤,确诊主要依靠病理诊断,早期即可发生转移,预后较差.目前尚无较满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提高对肾鳞状细胞癌合并膀胱鳞状细胞癌的认识并行文献复习.方法 总结我院收治的2例肾鳞状细胞癌合并膀胱鳞状细胞癌的患者,结合文献就其临床表现、转移途径、诊断及治疗原则进行讨论.结果 2例患者行肾盂癌根治术、膀胱癌根治术加乙状结肠代膀胱术,随访至今,1例健在,1例失访.结论 肾鳞状细胞癌合并膀胱鳞状细胞癌临床罕见,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膀胱印戒细胞癌的临床特征。方法:报告1例原发性膀胱印戒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因间歇性肉眼血尿就诊,术前检查未找到任何膀胱外病灶,行膀胱全切除术+输尿管造瘘术。结果:术后病检报告为膀胱印戒细胞癌。患者术后转肿瘤科化疗,目前正在随访中。结论:原发性膀胱SRCC非常罕见,进展快、恶性程度高,局部浸润性生长,有早期扩散转移倾向,预后差。其确诊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