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青少年亲子冲突处理策略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运用亲子冲突处理策略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70名被试进行考察。结果青少年在亲子冲突处理策略的使用上具有显著的类型、性别、年级差异,且冲突对象不同,策略的使用也有显著的差异。不同类型的处理策略与青少年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关。结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其亲子冲突处理策略具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同伴接纳与青少年对同伴拒绝的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同伴接纳程度不同的个体对负性交往事件的归因解释。方法:通过集体施测,采用纸笔作答形式。首先测量376名青少年的同伴接纳类型,然后考察他们对自身和他人被同伴拒绝事件的归因和解释。结果:在解释他人被拒绝事件时,受同伴拒绝的青少年和其他个体的归因基本相似;而在解释自身被拒绝事件时与受欢迎组存有显著差异:在客观问题和主观问题上同伴接纳类型主效应显著(F(3,344)=3.212,P= 0.023;F(3.344)=4.059,P=0.007);在行为预测问题上,2(性别)×4(年龄)×4(同伴接纳类型)交互作用显著(F(9,344)=3.447,P<0.001)。结论:被拒绝青少年对自身被同伴拒绝事件的解释与其被同伴接纳的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编制符合中国青少年实际的亲子冲突处理策略问卷,并对该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方法:在对548名青少年开放式问卷调查及部分家长、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形成问卷初始稿,而后以914名青少年为被试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问卷因素分布符合理论构想,α系数为0.56~0.86,间隔一月后重测信度为0.67~0.88(P<0.01),S-B分半信度为0.50~0.79。因素负荷如下:主动解决问题因子为0.36~0.71,攻击反抗因子为0.38~0.71,回避冲突因子为0.38~0.78,屈服让步因子为0.37~0.67,他人调节因子为0.53~0.71。解释方差的变异分别为:17,5%、23.2%、3.9%、2.3%、2.2%。结构效度及内容效度比较理想。结论: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青少年亲子冲突处理策略的测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设计心理活动课程,进行改善儿童同伴接纳的干预研究.方法:选取两个班级分别作为实验班与对照班.对实验班进行20周的训练,训练前后分别施以同伴接纳水平的测量.结果:干预研究结果表明训练前后实验班学生的同伴接纳水平产生了显著变化(t=2.794,P<.001),而对照班学生的同伴接纳水平变化不大(t=-1.016,P>.05);中等接纳组学生训练前后的同伴接纳水平得到明显改善(t=2.399,P<.01),而高接纳组(t=-0.690,P>.05)与低接纳组(t=-1.990,P>.05)学生同伴接纳水平变化不大;男生的同伴接纳水平发生显著变化(t=-3.380,P<.001),而女生同伴接纳水平变化不大(t=-0.539,P>.05).结论:该活动课程对改善小学生同伴接纳具有一定作用,就接纳水平而言,对于中等接纳水平学生干预效果较显著;就性别差异而言,对男生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女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初中生自尊水平、同伴接纳与不同宽恕的关系以及同伴接纳在自尊与不同宽恕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问卷法以446名初二学生为被试进行测量。结果:1初中生自尊水平、同伴接纳和不同宽恕之间均显著正相关,但自尊与宽恕自己比自尊与宽恕他人有更高的相关;2同伴接纳在自尊水平和宽恕自己、总的宽恕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自尊水平和宽恕他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对于不同的宽恕对象,自尊和同伴接纳的作用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同伴接纳、教师接纳、学业成绩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同伴接纳、教师接纳、学业成绩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福州市三所小学二、四、五年级的2200名学生中抽取445名学生,通过社会测量法和儿童行为量表来测量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结合方差、相关等统计分析方法探讨这四者的关系。结果:小学男生Achebach儿童行为量表评分位于前3位的依次为:攻击性(8.45&#177;6.05)、多动(4.82&#177;3.51)、强迫性(4.56&#177;4.18)。小学女生评分位于前3位的依次为:攻击性(7.79&#177;6.03)、抑郁(5.05&#177;4.20)、多动(4.69&#177;3.67);心理健康和同伴接纳、教师接纳、学业成绩之间呈负相关(r=-0.22、-0.26、-0.17,均P〈0.01);不同同伴接纳、教师接纳和学业成绩水平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的差异(F=11.610、11.34、6.147,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高同伴接纳组的Achebach儿童行为量表总分低于中等接纳组和低接纳组[(25.3&#177;17.2)vs.(30.7&#177;21.7)、(42.4&#177;22.2),P〈0.001],中等接纳组得分低于低接纳组(P〈0.001);低教师接纳组的Achebach儿童行为量表总分高于高接纳组和中等接纳组[(46.6&#177;24.9)vs.(25.7&#177;25.4)、(30.7&#177;21.7),P〈0.001],中等接纳组得分高于高接纳组(P〈0.001);高成绩组的Achebach儿童行为量表总分低于中等成绩组和低成绩组[(25.3&#177;17.9)vs.(31.1&#177;21.9)、(38.4&#177;22.0),P〈0.001],中等成绩组低于低成绩组(P〈0.05)。结论:教师接纳程度低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也低。学业成绩好的学生同伴接纳水平和教师接纳水平也高。同伴接纳、教师接纳和学业成绩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网瘾青少年的述情障碍状况和自我接纳状况,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符合Young的网络依赖诊断标准的青少年(研究组)及对照组,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和自我接纳量表进行测查.结果 研究组的网瘾总分和缺乏描绘情感能力的因子分及自我评价的因子分有显著相关(r=0.286,P<0.05;r=-0.321,P<0...  相似文献   

8.
《心理与健康》2005,(1):62-63
Q:我的舍友很小气,斤斤计较,丝毫没有男人的风度,自己做错了什么,还装出一副很无奈的样子,令人气愤。另外,他还总显出很高傲的样子,不把我们当朋友看。虽然我知道不应该为小事影响我们的关系,但心里就是不舒服,也不知道该怎么样对待他。  相似文献   

9.
探讨气质与同伴冲突解决策略之间的关系,并设计出适用于初中生的团体促进方案,通过促进实验,有效改善初中生的气质与同伴冲突解决策略,最终促进中学生个性社会性的健康发展。采用问卷法、个案法对初中生气质与同伴冲突解决策略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初中生气质与同伴冲突策略存在显著的相关,气质的负情绪性、反应性和专注性对同伴冲突解决策略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②气质评定的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促进课程有效,它能够有效地改善初中生的气质特点,进而能显著地改善初中生的同伴冲突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主要探讨儿童孤独感与同伴接纳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和友谊质量问卷对某市一所小学3~6年级187名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小学生孤独感水平在性别(t=2.523,P0.05)、年级(F=2.924,P0.05)、是否独生子女(t=-2.554,P0.05)和生源地上(t=-2.534,P0.05)存在显著差异;儿童积极友谊在性别上(t=-4.002,P0.01)存在显著差异,而儿童积极友谊与消极友谊之间没有显著相关;儿童孤独感与友谊之间有显著负相关(r=-0.352,P0.01),即儿童孤独感程度越高,友谊关系质量越低;儿童孤独感程度越低,友谊关系质量越高。结论儿童孤独感与同伴接纳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同伴接纳是影响儿童孤独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以卡尔·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为指导,根据团体辅导的阶段特征和发展需要设计以人际交往为核心团体辅导方案,探讨社会交往团体辅导对朋辈辅导员人际关系和胜任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某校48名新任朋辈辅导员作为被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为期3周,共5单元的团体辅导活动,对照组不作干预。研究采用李云霞编制的高校朋辈辅导员胜任力问卷、魏源改编的人际交往能力问卷和自编团体辅导效果反馈表作为评估工具,在辅导前、后两次对两组被试进行测试,然后采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社会交往团体辅导对高校朋辈辅导员自我暴露(t=2.23,P0.05)、适当拒绝(t=2.47,P0.05)、冲突管理(t=2.70,P0.05)和人际交往能力(t=2.79,P0.05)有显著影响,对主动交往和情感支持(P0.05)的影响不显著。社会交往团体辅导对高校朋辈辅导员职业性格特质(t=2.36,P0.05),成就导向(t=2.05,P0.05),人际沟通与协调(t=4.30,P0.05),职业态度和品质(t=2.44,P0.05),知识储备(t=3.30,P0.05)和胜任力总分(t=33.91,P0.05)有显著影响,自我成长特质因子上没有显著影响。朋辈辅导员胜任力和朋辈辅导员人际交往能力呈显著正相关(r=0.684,P0.01)。结论:(1)社会交往团体辅导能够提高朋辈辅导员的人际交往能力;(2)社会交往团体辅导能够提高朋辈辅导员的胜任力;(3)朋辈辅导员的人际交往能力可以作为预测其胜任力的一个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青少年父母养育方式与同伴依恋的关系。方法通过对246名初二、初三、高一和高二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其父母养育方式和同伴依恋进行研究。结果父母养育方式中的F2、F3、F4、F5、F6、M5这6个因子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t=3.045,3.499,-3.430,3.277;P<0.01;t=2.094,-3.644;P<0.05);F4因子与M5因子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F=5.720,6.248;P<0.01);父母养育方式中的F1和M1因子与同伴依恋呈显著正相关(r=0.331,0.367;P<0.01);F2、F5、M3、M4这4个因子与同伴依恋呈显著负相关(r=-0.213,-0.276,-0.224,-0.165;P<0.01)。结论积极的父母养育方式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马两国青少年的父母和同伴依恋关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中国大陆青少年、马来西亚华人青少年及马来青少年的父子、母子和同伴的依恋关系。方法:将“父母和同伴依恋问卷”进行编译后,对三种不同文化下的1694名青少年(315名马来西亚马来青少年、666名马来西亚华人青少年、713名中国大陆青少年)进行跨文化比较。结果:差异检验表明,马来青少年在评价与父母、同伴的依恋关系时比中国大陆青少年和马来西亚华人青少年更积极:马来西业华人青少年则最弱。结论:依恋关系存在显著的文化差异.因此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青少年依恋研究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情绪调节认知策略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少年的情绪调节认知策略的特征。方法:以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C)测查1910名青少年在遭遇负性生活事件时使用的情绪调节认知策略。结果:中学生比大学生在适应性认知策略上的得分要高。女性更多使用适应性认知策略。青少年在适应性认知策略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适应性认知策略。结论:青少年在应对应激性生活事件时使用的认知策略存在年龄、性别差异。青少年在应对应激性生活事件时更多的使用适应性认知策略。青少年情绪调节认知策略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青少年在应对负性生活事件时使用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特点,以及与抑郁的关系。方法对全国10个城市的7110名青少年进行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问卷(CERQ)和流调中心抑郁用量表(CES-D)的评定。结果①青少年使用适应性策略多于使用非适应性策略;②男生的抑郁分数显著低于女生(t=-5.79,P<0.001),初中生的抑郁分数显著低于高中生(t=-13.89,P<0.001);③抑郁与非适应性策略的使用有中等强度的正相关,与适应性策略有弱的负相关;④灾难化、沉思、理性分析、重新关注计划、积极重新评价和责难他人对抑郁均有显著性的预测作用(F=373.62,P<0.001)。结论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可以预测青少年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6.
商学院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人际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调查商学院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改造过个人资料部分的UPI对2853名商学院新生进行测试,由SPSS10.0统计分析数据。结果:商学院新生中I类学生占4.5%,Ⅱ类学生占22.3%;随着他们的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由很好到很差,新生中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比率也相应地增大。结论:商学院新生的人际关系对其心理健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现状并提供相关的应对策略。方法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139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中人际关系困扰检出率为41.01%,男生和女生在人际困扰发生和与异性朋友交往的困扰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医学生的人际困扰发生率较高,人际关系的训练刻不容缓,教育主体亦应加强对人际关系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求青少年归因方式与人际信任的关系。方法运用一般情况调查表、I—E量表、信任量表对413名青少年进行测查。结果①青少年的归因方式在性别、是否留守上均存在显著差异;②青少年的人际信任在性别、是否留守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③青少年的归因方式对人际信任有极其显著的影响。结论青少年的归因方式极其显著地影响其人际信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和大学班集体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对1个班级的45名同学进行为期1个月的训练。结果大学生的总体人际困扰程度后测得分显著低于前测得分(t=-2.88,P〈0.01);大学生在人际交谈困扰程度(t=-2.46,P〈0.05)、人际交往困扰程度(t=-2.88,P〈0.05)2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前测,班集体健康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团体成员贡献水平的后测得分显著高于前测得分(t=2.27,P〈0.05)。结论团体心理辅导能够降低大学生的人际困扰程度和提高班集体的健康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大学生情侣间亲密关系的信任及期望水平。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应用大学生亲密信任感量表,对154名恋爱中大学生和161名未恋爱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恋爱大学生对亲密关系信任感知水平从高到低为陪伴、忠贞、包容、付出和可靠性;②未恋爱的大学生对包容、可靠和陪伴维度的期望水平显著高于恋爱组的感知水平(t=2.10,P=0.037;t=2.72,P=0.007;t=2.71,P=0.007);③性别因素对亲密信任和期望水平中的可靠性维度存在显著影响(F=4.26,P=0.040),城乡因素对可靠、陪伴及忠贞3维度(F=5.84,P=0.016;F=5.80,P=0.017;F=4.33,P=0.038)均存在显著影响。结论大学生情侣间亲密关系信任水平普遍低于期望水平,且城乡因素和性别因素对大学生亲密信任和期望水平的形成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