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统计2017-2019年永康市儿童孤独症患病情况,并初步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2017-2019年永康市15 484名儿童进行筛查,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基本情况,筛查方法选择6个月以上的早期警示指标、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和改良婴幼儿孤独症量表(M-CHAT),统计2017-2019年永康市儿童孤独症患病情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其患病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2017-2019年永康市15 484名儿童中,共46名确诊患有孤独症,占0.30%。孤独症组与非孤独症组在性别、新生儿并发症、婴幼儿患病史、新生儿喂养方式、家庭月收入、父亲性格、母亲性格、主要抚养人、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足月分娩、家族精神病史、母亲孕期是否服药、母亲孕期是否接触电脑工作、有无人流史及有无先兆流产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户籍、儿童年龄、父亲生育年龄、母亲生育年龄及产次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并发症、婴幼儿患病史、家族精神病史、母亲孕期服药、先兆流产是2017-2019年永康市儿童孤独症患病情况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2017-2019年永康市儿童有一定孤独症患病率,新生儿并发症、婴幼儿患病史、家族精神病史、母亲孕期服药及先兆流产均是孤独症患病的危险因素,有效规避以上危险因素可能会减少孤独症患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通过对孤独症患儿健康相关情况的了解,并观察其生活质量,找出患儿生活质量存在明显影响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对孤独症患儿生存质量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儿童医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诊治的60例孤独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将60例孤独症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接受常规体检的健康儿童60例作为对照组。利用生存质量简易量表(WHOQOL-BREF)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两组儿童的主要监护人及照顾人进行询问与调查,获取与儿童相关的重要数据。结果两组儿童的年龄及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在性别分布方面,观察组男性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儿童监护人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在性别及户籍方面,观察组女性监护人占比高于对照组、户籍为农村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儿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社会支持利用度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客观标准评分及主观标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疾病严重程度、社会支持评分、家庭月收入、母亲文化程度、母亲年龄、父母每日陪伴孩子时间、户籍情况均是影响孤独症患儿生存质量的高危因素(OR1);而父母婚姻状况、是否有兄弟姐妹、孩子花费、父亲文化程度及父母职业则与孤独症儿童生存质量无明显相关性(OR1)。结论孤独症患儿社会支持情况并不理想,患儿生存质量在主观与客观方面均较健康儿童差,疾病的严重程度、社会支持情况、家庭月收入、母亲文化程度、母亲年龄等均是导致孤独症患儿生存质量不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孤独症围孕产期危险因素,为孤独症的病因预防和预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已确诊的3~6周岁的101例孤独症儿童及202例对照儿童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围孕产期危险因素与孤独症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居住地、母亲育龄、父母关系、母亲孕期吸烟、孕期被动吸烟、孕早期睡眠、叶酸补充、严重恶心呕吐、严重情绪问题、感染、孕期体质量变化、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重症黄疸、产时孕周、喂养方式、出生头围、出生体质量、母亲孕期辐射接触、孕期手机携带位置是儿童孤独症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产时孕周、喂养方式、家庭居住地、叶酸补充、严重恶心呕吐、严重情绪问题、父母关系是儿童孤独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围孕产期保健,减少孕期危险因素接触可预防儿童孤独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儿童孤独症生命早期的影响因素,为孤独症的早期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9年6—9月在合肥市某三甲医院收集新诊断的100例孤独症儿童作为病例组,通过性别和年龄匹配,按照1∶2配对在合肥市收集198例正常发育儿童作为对照。调查患儿家庭基本情况、母亲孕产期情况、儿童出生后2年内情况。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及祖父母近亲结婚(OR=13.154,95%CI:2.225~77.785)、三代内有癫痫、智力低下、运动异常或精神疾病(OR=8.245,95%CI:2.165~31.394)、母亲性格内向(OR=3.263,95%CI:1.345~7.919)、孕期服用广谱抗生素(OR=4.967,95%CI:1.344~18.362)、早产(OR=3.698,95%CI:1.543~8.858)为孤独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新生儿期表现(与异常安静相比,容易哭闹OR=0.275,95%CI:0.097~0.782)、2岁内户外活动时间长(与每天<1 h/d相比,1~2 h/d OR=0.203,95%CI:0.050~0.828,>2 h/d ...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母亲孕期被动吸烟和补充叶酸与儿童孤独症行为的交互作用。方法 以2014年深圳市龙华新区新入园的小班(3岁)儿童为研究对象,由家长填写问卷,询问儿童年龄、性别、早产、低出生体重、父母学历、父母生育年龄、家庭收入等,用孤独症行为量表评估儿童孤独症行为,按筛检界值31分和诊断界值62分将儿童分为正常组(<31分)、亚临床组(31~61分)和疑似临床组(≥62分)。控制混杂因素后,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期母亲被动吸烟和补充叶酸对儿童孤独症行为的主效应和交互作用。结果 孕期母亲被动吸烟与儿童孤独症行为呈正相关(亚临床组:OR=1.48,P<0.05;疑似临床组:OR=2.85,P<0.05),孕期母亲补充叶酸与儿童孤独症行为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亚临床组:OR=1.04,P>0.05;疑似临床组:OR=0.75,P>0.05)。分层分析显示,孕期母亲未被动吸烟的儿童中,孕期母亲补充叶酸与儿童孤独症行为呈负关联(疑似临床组:OR=0.30,P<0.05);孕期母亲补充叶酸的儿童中,孕期母亲被动吸烟与儿童孤独症行为显著正关联(亚临床组:OR=1.52,P<0.05;疑似临床组:OR=4.45,P<0.05)。进一步交互作用分析显示,孕期母亲被动吸烟和补充叶酸对儿童孤独症行为疑似临床组的交互作用明显(OR=5.30,P<0.05)。结论 孕期母亲被动吸烟和补充叶酸与儿童孤独症行为关联,且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敬彩  衣明纪  冉霓  付芃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4):1940-1942
目的:探讨婴儿期母乳喂养与孤独症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05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372例孤独症患儿作为孤独症组,同时随机抽取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参加系统保健的正常儿童111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儿童的年龄、性别构成一致。参照国外同类调查问卷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设计自制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的生长发育情况和婴儿期喂养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婴儿期母乳喂养与孤独症发生之间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孤独症组儿童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为20.97%,对照组儿童4个月内的纯母乳喂养率为51.08%,对照组明显高于孤独症组(χ2=102.874,P<0.01)。在母乳喂养持续时间方面,孤独症组儿童平均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为(3.82±0.46)月,对照组为(6.61±0.49)月,两组儿童的平均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不同(t=2.74,P<0.01);孤独症组儿童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小于3个月和3~6个月的比例分别是26.34%和15.32%,对照组分别是9.23%和10.66%,孤独症组高于对照组(P<0.01,0.05);孤独症组儿童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9个月的比例为35.22%,而对照组为55.02%,孤独症组低于对照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喂养类型是孤独症发生的危险因素(OR=1.429),母乳喂养持续时间是孤独症发生的保护因素(OR=0.528)。结论:婴儿期喂养方式与孤独症的发生有关;4个月内母乳喂养比例越高,母乳喂养持续时间越长,儿童孤独症的发生率越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孤独症患儿父母压力和情绪变化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 采用父母压力指数量表(PSI)、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孤独症患儿父母进行评定;采用PSI、SDS和SAS量表对正常儿童父母进行评定。 【结果】 1)孤独症患儿父母PSI总分及各分量表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儿童父母(P=0.000);2)患儿父、母亲SDS和SAS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儿童父母(P= 0.000)。患儿母亲SDS和SAS分均高于患儿父亲得分(P=0.000),患儿母亲抑郁发生率高于父亲(P=0.000);3)患儿父母的压力与患儿症状严重度正相关(P<0.01);4)多元回归结果表明孤独症患儿ABC量表分、孤独症患儿母亲的焦虑以及患儿年龄影响孤独症儿童父母压力,解释了总变异的54.9%。 【结论】 孤独症患儿父母承受着较高的压力、焦虑和抑郁水平,孤独症患儿母亲比患儿父亲及正常儿童父母更易发生抑郁,患儿行为问题是父母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枣庄市学龄前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枣庄市2~6岁儿童8 000人,使用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Clancy Autism Behavior Scale,CABRS)和自行设计的儿童及家长有关情况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枣庄市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率为6.63‰,男童检出率为5.43‰,女童检出率为1.21‰,男女童比例为4.5∶1;ASD组与非ASD组在父母亲年龄、父亲性格、母孕期的情绪及围生期的疾病分布上有明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回归分析显示孕期情绪好,母亲年龄35岁为ASD的保护因素;父亲年龄偏大(≥35岁)、父亲性格内向、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黄疸为ASD的危险因素。结论枣庄市2~6岁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率与其他地区患病率基本一致,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做好孕期保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把握最佳生育年龄,避免因父母生育年龄过高而增加后代患ASD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孔玲莉  王世佳 《实用预防医学》2019,26(12):1483-1485
目的 对淮安市孤独症儿童父母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诊断,且在康复机构进行康复训练的180例孤独症患儿的父亲或母亲为病例组,同时按照1∶2匹配的原则,选取与孤独症患儿性别、年龄、成长环境相同的360例健康儿童父亲或母亲为对照组。对其进行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心理健康调查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分析影响孤独症儿童父母生活质量的因素。 结果 ⑴ 共调查孤独症病例儿童家长180例,其中父亲42例,母亲138例,病例组家长年龄30以上所占比例大于对照组(χ2=41.37,P<0.05),没有工作的家长比例高于对照组(χ2=72.960,P<0.05),家庭月收入低于对照组(χ2=95.514,P<0.05);⑵ 病例组家长SCL-90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⑶ 病例组家长生活质量调查中物质生活状态、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四个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⑷ 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父母有工作(OR=2.125)、文化程度高(OR=1.936)及家庭月收入高(OR=2.014)的孤独症儿童父母生活质量相对较高。 结论 孤独症儿童父母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生活质量水平较低,家长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是影响孤独症儿童父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应提高对孤独症儿童父母的关注,必要时对孤独症儿童父母进行心理干预,改善孤独症儿童父母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健全孤独症儿童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减轻孤独症儿童父母的经济压力,提高孤独症儿童父母生活质量,促进孤独症儿童的积极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珠海市1.5~3岁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在珠海市生活的1.5~3岁儿童共5 500人, 使用自编问卷和改良婴幼儿孤独症筛查量表中文修订版进行初筛;对结果阳性者由专科医师根据临床观察及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评定结果进行确诊;最后统计分析ASD患儿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结果 本次调查ASD患病率为29.45/104(95%CI为15.41/104~44.86/104), 均为典型孤独症患儿, 男女比例为6∶1。ASD组与非ASD组在性别、家庭收入、父母文化程度、母孕期间是否服用特殊药物(避孕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抗癫痫病药物等)、母孕期间是否补充叶酸、父亲年龄的分布上存在明显不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收入偏低、母孕期间服用特殊药物、母孕期间未补充叶酸及出生时父亲年龄偏高(>35岁)或偏低(<25岁)等可能为ASD的危险因素。结论 珠海市1.5~3岁ASD患病率低于国内外的报道水平;母亲怀孕时避免使用特殊药物、积极补充叶酸, 避免父亲年龄过高或过低可能有助于降低ASD患病率。  相似文献   

11.
儿童孤独症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探讨儿童孤独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自拟调查表对确诊的149例孤独症患儿进行相关因素的回顾性调查。结果: 在149名患儿中, 43 96%的母亲孕期情绪紧张或抑郁, 母亲孕期和患儿出生时有异常情况者分别为24. 83%和33. 56%; 患儿有家族异常史者占22 .82% (以直系亲属中有孤僻、不合群者居首位), 14. 09%的患儿既往有神经系统疾病史;有18 79%的患儿有寄养史, 48. 12%的患儿家庭教育方式不良。结论: 遗传、孕产期异常和脑部器质性改变等因素可能引起孤独症发病, 通过加强孕产期保健工作, 提高医务人员和家长对儿童孤独症的认知水平及帮助父母正确对待孤独症患儿, 可预防孤独症的发生和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进行儿童孤独症临床分析,探讨围产期的危险因素。方法按照DSM-Ⅳ儿童孤独症标准和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做诊断,采用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收集2010年-2012年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心理门诊就诊和儿童心理行为中心康复治疗的186名孤独症患儿。结果孤独症与妊娠期和围产期某些危险因素如父母的生育年龄、父母性格、先兆流产、母孕期患躯体疾病、窒息、新生儿黄疸、早产等相关。结论加强孕产妇的保健,减少围产期存在的一些危险因素,可能减少孤独症的发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母亲孕前BMI和孕期增重与子代孤独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2014年经医疗机构确诊的181例1~5岁孤独症儿童为病例组,采用1 ∶ 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同地区、同性别、同年龄发育正常的儿童作为对照组。按母亲孕前BMI值分为低、正常和高3组,孕期增重根据美国医学研究所标准分为低、正常和高3组,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儿童年龄和性别分布均衡(χ2=0.434,P >0.05)。病例组母亲孕前BMI平均值为(21.28±3.80)kg/m2,高于对照组的(19.87±2.83)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80,P< 0.05);病例组母亲高BMI人数(10.5%)多于对照组(2.8%);随着孕前BMI增加,子代孤独症患病风险逐渐增大,高BMI组子代孤独症发病风险是正常BMI组的3.7倍(OR=3.71,95%CI:1.34~10.24);病例组正常BMI母亲孕期增重过度(44.1%)高于对照组(33.9%);病例组高BMI母亲孕期增重过度(52.6%)明显高于对照组(20.0%),正常BMI(χ2=8.690,P< 0.05)和高BMI(χ2=4.775,P< 0.05)母亲孕期增重过度与孤独症发病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孕前高BMI(调整前OR=1.89,95%CI:1.26~2.85;调整后OR=1.52,95%CI:1.19~2.27)和孕期增重过度(调整前OR=1.63,95%CI:1.08~1.25;调整后OR=1.64,95%CI:1.21~2.21)是子代孤独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母亲孕前超重/肥胖和孕期增重过度与子代孤独症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可能是孤独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衡阳市3~6岁学龄前儿童孤独症谱系患病情况,为降低孤独症的发病率及其三级预防工作提供现实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衡阳市区18所幼儿园,使用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CABRS)、自拟影响因素问卷方式筛查出可疑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s)患儿,继而采用DSM-Ⅳ诊断标准同时利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对其进行诊断评估,统计分析得出ASDs患病情况.结果 (1)本样本ASDs患病率为62.7/万,男童26例,女童4例,男女比例为6.5∶1; (2)ASDs组儿童性别、父母亲生育年龄、母亲人工流产史及孕期情绪波动、新生儿窒息和黄疸、父亲有害职业史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衡阳市接受主流教育的3~6岁学龄前儿童ASDs患病率接近国外报道水平,分析出的相关因素可以为孕期保健工作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出生缺陷患儿围孕期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出生缺陷的患儿138例为病例组;同时选取与病例组性别相同,分娩正常无出生缺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利用出生缺陷影响因素病例对照调查问卷,按照统一的调查方法及标准以面对面访谈的形式对父母进行调查.结果 出生缺陷前3位分别是先天性心脏病、总唇裂和多指(趾),分别占18.1%、13.0%、11.6%;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母亲怀孕时年龄(〉35岁)、经常被动吸烟、孕期饲养动物、孕期挑食或偏食、孕期贫血、孕期接触有害物质、孕期患病、孕期服药以及多胎是出生缺陷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孕期补充叶酸及钙铁等微量元素则是预防出现出生缺陷的保护因素.结论 母亲怀孕时高龄、孕期不良生活习惯、孕期患病服药及多胎是出生缺陷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孕期补充叶酸及钙铁等微量元素则是预防出现出生缺陷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吉林地区儿童先天性心脏病(CHD)的非遗传影响因素,寻找降低吉林地区儿童CHD患病风险的针对性策略。方法 选择2019—2020年吉林省出生缺陷上报系统发现的符合纳入标准并愿意配合的70对CHD患儿及其母亲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性别、年龄、地区的140对健康儿童及其母亲作为对照组进行1∶2病例对照配对。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儿童CHD的影响因素。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儿童的性别、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早产(OR=6.224)、父亲孕前3个月内饮酒(OR=2.476)、母亲孕前BMI≥25(OR=8.372)是儿童CHD的危险因素(P<0.05),孕期服用复合维生素(OR=0.342)是儿童CHD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早产、父亲孕前3个月内饮酒和母亲孕前BMI≥25是吉林地区儿童CHD发病的危险因素,应重点关注早产儿心脏功能,加强对备孕夫妇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鼓励其戒烟戒酒、控制体重,做好孕前和孕期保健。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6~12岁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影响因素,为防治ASD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0月天津市安定医院收治的78例ASD患儿为ASD组,同期体检中心收治的健康体检儿童86例为对照组。应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ASD的影响因素。结果父亲生育年龄≥30岁、母亲生育年龄≥30岁、母亲职业有毒物接触史、孕期有被动吸烟史、母亲孕期患病是儿童ASD的危险因素(均P0.05);家庭经济状况好、母亲职业为体力劳动者是儿童ASD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临床需重点关注儿童ASD的危险因素并给予相应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与孤独症患儿母亲养育压力的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父母压力指数量表(Parenting Stress Index,PSI)对ADHD患儿(n=150,7~12岁)及孤独症患儿(n=131,7~12岁)母亲进行评定。结果孤独症组母亲每个分量表得分及父母、儿童方面总分均高于ADHD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放任自流的教养方式可能是孤独症患儿母亲父母领域总分和压力总分的影响因素。结论孤独症患儿母亲较ADHD患儿母亲承受着较高的压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儿童孤独症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为孤独症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 对165例孤独症儿童和32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 采用自编的孤独症危险因素调查表收集相关危险因素、家庭一般情况等资料, 用χ2检验分析两组儿童之间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 病例组母亲高生育年龄(≥35岁)、有人工流产史、母孕期抑郁情绪史、母孕期被动吸烟史及父亲内向所占比例较正常组高(P<0.05), 进一步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母高育龄、孕期抑郁情绪、孕期被动吸烟、有人工流产史以及父亲性格内向为孤独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母亲高龄生育、有人工流产史、孕期抑郁情绪、孕期被动吸烟以及父亲性格内向均可使儿童孤独症发病风险增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孤独症(autism)患儿症状与父母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对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孤独症患儿250例采用社会沟通量表(Social Communication Questionnaire,SCQ)对孤独症患儿症状进行评定,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对患儿父母的人格特征进行评定。结果 1)学龄前患儿与学龄期患儿的SCQ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学龄期患儿父亲比学龄前患儿父亲个性更不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不同性别患儿进行比较,女性患儿相较男性患儿重复刻板症状评分更高,并且女性患儿母亲个性更不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以SCQ高分界值(22分)对患儿分组,发现两组患儿父母各人格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孤独症患儿的SCQ各维度得分与父亲、母亲EPQ各维度得分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女性孤独症患儿刻板重复症状更为严重;父母不稳定的人格特性与患儿年龄、性别有关;孤独症患儿症状与父母人格特征可能不通过直接作用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