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卡孕栓在预防和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及术后恢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日-12月20日该院收治的有剖宫产指征的产妇9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4例在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舌下含服卡孕栓1 mg及静脉滴注缩宫素5 U、宫体注射缩宫素5 U,术后2 d连续舌下含服卡孕栓,2次/日,每次0.5 mg。对照组27例在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予静脉滴注缩宫素10 U、宫体注射缩宫素10 U,术后2 d连续静滴缩宫素,1次/日,每次20 U。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术后24 h内的失血量、术后第3天子宫复旧情况及术后恢复肛门排气的时间。结果两组术中失血量及术后第3天子宫复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内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患者在应用缩宫素的基础上应用卡孕栓,可有效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同时可缩短患者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时间,并具有快速、安全、方便的特点,值得在剖宫产术中预防使用。  相似文献   

2.
周立萍 《医疗装备》2014,27(11):19-20
目的:观察卡孕栓联合缩宫素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卡孕栓联合缩宫素组、对照组缩宫素组,各50例,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予舌下含服卡孕栓1mg,并静滴缩宫素10u;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予静滴缩宫素10u。观察两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孕栓联合缩宫素用药,可促进子宫收缩,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12月,在我院住院自然分娩的产妇480例,随机分为两组:卡孕栓组于胎儿娩出后给予卡孕栓1 mg舌下含服;缩宫素组于胎儿娩出给予缩宫素20IU肌内注射,观察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 h内出血量、产后24 h内出血量、产后出血例数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卡孕栓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内出血量、产后24 h内出血量均低于缩宫素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孕栓组产后出血1例,缩宫素组产后出血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孕栓组有2例发生腹泻,缩宫素组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卡孕栓对缩短第三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例数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中使用缩宫素并联合不同时间和方法使用卡孕栓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疗效。 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七星分院妇产科行剖宫产分娩的初产妇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缩宫素组(A组)、缩宫素加卡孕栓组(B组)、缩宫素加卡孕栓组(C组),每组60例。比较3组产妇术中、术后2 h及24 h出血量,术后2 h子宫收缩情况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与A组和C组相比,B组术中、术后2 h及24 h出血量显著减少(P<0.05,或P<0.01)。术后2 h子宫收缩良好率组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三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胎儿娩出前3 min舌下含服卡孕栓联合缩宫素能更好地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卡孕栓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153例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妇分为3组,分别为舌下含服卡孕栓组、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组和静脉滴注缩宫素组,均于胎儿娩出后立即用药,比较剖宫产术中、术后2 h及术后2~24 h出血量。结果卡孕栓组术中及术后2 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和缩宫素组,产后出血发生明显减少(P<0.05),与米索前列醇组比较,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2 h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前后产妇血压无显著变化,副反应少,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缩短。结论卡孕栓舌下含服能明显减少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量,且应用简单、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卡孕栓联合缩宫素在第三产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卡孕栓联合缩宫素在缩短第三产程,预防产后出血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6月期间在该院住院正常分娩的产妇400例为实验组,在胎儿娩出后即予缩宫素20U宫体注射,同时随即将卡孕栓2mg放入产妇的直肠内;取同期正常分娩的产妇412例为对照组,本组在胎儿娩出后即常规予缩宫素20U宫体注射。结果:两组产妇均为单胎足月、头位、无妊娠合并症、无年龄限制。比较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卡孕栓加缩宫素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发生率有明显下降;同时使用卡孕栓无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卡孕栓联合缩宫素对缩短第三产程,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良好,且使用方便、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单用卡孕栓(卡前列甲酯栓)舌下含服预防阴道分娩时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242例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A组)124例,胎儿前肩娩出后即予卡孕栓1 mg舌下含服,必要时15 min后加含1次;对照组(B组):118例,胎儿前肩娩出后即予缩宫素20 U加入5%葡萄糖500 ml静滴,同时子宫底注射缩宫素10 U.比较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 h及产后24 h出血总量、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产妇在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总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单用卡孕栓舌下含服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降低正常分娩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应用方便、疗效可靠、安全、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8.
张咏梅 《现代保健》2010,(32):63-64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时舌下含服卡孕栓配伍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在产科住院阴道分娩的产妇3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50例,在胎儿娩出后给予静滴生理盐水500ml加入缩宫素20u,同时肌肉注射缩宫素10u。另一组为观察组150例,在胎头娩出后给予舌下含服卡孕栓1mg,胎儿娩出后静滴生理盐水500ml加入缩宫素20u。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孕次等方面无差异(P〉0.05)。比较两组产妇第三产程的时问、产时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三产程的时间明显缩短,产时产后出血量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舌下含服卡孕栓后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卡孕栓配合缩宫素使用对预防阴道分娩的产后出血方便、安全,效果良好,值得产科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卡孕栓联合缩宫素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2月该院产科收治的135例足月阴道分娩产妇,其中45例在第三产程开始时采用缩宫素肌注(缩宫素组),45例采用缩宫素肌注联合卡孕栓舌下含服(观察组),45例采用卡孕栓口服(卡孕栓组)。比较3组子宫收缩情况,各产程时间、产后2 h内和2 h后的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卡孕栓组和观察组子宫收缩情况优良率高于缩宫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卡孕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三产程时间观察组短于卡孕栓组,卡孕栓组低于缩宫素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2 h内出血量观察组低于卡孕栓组,卡孕栓组低于缩宫素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 h后出血量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卡孕栓联合缩宫素预防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可有效缩短第三产程,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和出血量,改善子宫缩复功能,不良反应低,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应用于防治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38例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行计划性剖宫产术。术中胎儿娩出后按宫缩剂使用情况分为两组,缩宫素组160例,缩宫素20U宫体注射,10U加入液体中静滴;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组178例,缩宫素20u宫体注射,10U加入液体中静滴,米索前列醇400μg舌下含服,计算术中、术后2h及术后24h总出血量,并观察两组的副反应。结果(1)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缩宫素组(412±243)ml,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组(322±206)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术后2h出血量分别为缩宫素组(197±173)ml,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组(111±97)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产妇24h总出血量≥1000ml的27例,其中缩宫素组19例,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组8例,无1例切除子宫。缩宫素组总出血量明显多于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组;分别为(698±319)ml及(471+224)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副反应发生率缩宫素组为1.6%,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组为8.5%,后者主要以恶心、呕吐为常见症状,短时间好转消失。结论米索前列醇+缩宫素用于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剖宫产,可明显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11.
不同途径应用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途径应用卡孕栓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正常单胎头位阴道分娩孕妇分为卡孕栓1组、卡孕栓2组和对照组,卡孕栓1组480例,胎儿娩出后予卡孕栓1 mg直肠用药,卡孕栓2组胎头娩出后予卡孕栓1 mg舌下含服,对照组胎儿娩出后予催产素20 IU肌内注射,观察产后2 h、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卡孕栓1组、卡孕栓2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卡孕栓组与对照组比较,产后2 h、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孕栓舌下含服或直肠给药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显著,舌下含服因使用方便,更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预防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3例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胎儿娩出后立即使用缩宫素20U加乳酸钠林格液500ml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卡前列甲酯栓1mg舌下含服,对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安全性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产后2h、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2.38%,与对照组14.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可有效预防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后出血,减少产后出血量,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欣母沛、10%葡萄糖酸钙和缩宫素联合应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394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3组,缩宫素组110例,卡孕栓组138例,欣母沛联合10%葡萄糖酸钙及缩宫素组(以下简称联合组)146例。测量各组剖宫产术中、术后2小时内及术后2~24小时出血量,分析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测得剖宫产术中出血,缩宫素组(312.52±50.24)ml,卡孕栓组(270.38±72.15)ml,联合组(220.46±45.52)ml,联合组剖宫产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缩宫素组和卡孕栓组(P0.05);测得剖宫产术后2小时内出血量,缩宫素组(183.36±47.53)ml,卡孕栓组(157.24±60.43)ml,联合组(103.35±72.54)ml,联合组剖宫产术后2小时内出血量明显少于缩宫素组和卡孕栓组(P0.05);测得剖宫产术后2~24小时出血量,缩宫素组(96.21±45.53)ml,卡孕栓组(75.68±60.43)ml,联合组(68.57±72.58)ml,联合组剖宫产术后2~24小时出血量明显少于缩宫素组和卡孕栓组(P0.05)。结论欣母沛联合10%葡萄糖酸钙及缩宫素能更好地预防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且用药方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赵春艳 《现代保健》2012,(13):119-120
目的:探讨卡前列甲酯栓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最佳用药时机、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2009-2011 年收治的具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 如多胎、巨大儿、羊水过多、前置胎盘、妊娠合并肝炎) 并计划剖宫产的孕妇253 例,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87 例):胎儿娩出后立即缩宫素20 U 静滴+ 卡前列甲酯栓1 mg 舌下含服;第二组(81 例):胎儿娩出后缩宫素20 U 静滴,当产时出血达到400 ml 时+ 卡前列甲酯栓1 mg 舌下含服;第三组(85 例):胎儿娩出后缩宫素20 U 静滴,当产时出血达到600 ml 者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当产时出血达到800 ml 时+ 卡前列甲酯栓1 mg 舌下含服.计算三组术中出血量、产后24 h 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三组术中出血量比较,F=1.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第二组与第一组产后24 h 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第三组产后24 h 出血量明显高于第一组和第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13,P〈0.05) ;第二组和第三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第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第二组与第三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甲酯栓用于有宫缩乏力性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术,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而且用药最佳时机是越早使用效果越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高危妊娠剖宫产术时用与不用卡孕栓术后出血量的差异,了解卡孕栓预防高危妊娠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妇分为2组,卡孕栓组126例,经舌下含化卡孕栓1mg加催产素20u宫体肌注,术后清理阴道积血后经肛门向直肠内置入卡孕栓1mg,对照组68例,单用催产素20u宫体肌注。均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用药。观察产后24h出血量。结果 卡孕栓组产后24 h出血量平均为287.2±118.3mL,对照组平均为382.4±167.3mL,差异性极显著(P100×109/L,出、凝血时间均正常,血红蛋白在100g/L以上。且对卡孕栓均无禁忌证,并随机分为舌下含服及直肠置入卡孕栓组126例,于胎儿娩出后分别宫体注射催产素20IU。另对照组68例于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催产素20IU。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卡孕栓与缩宫素联合应用在剖宫产中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深圳市横岗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0月之间共600例剖宫产孕妇随机分成A、B、C3组,A组胎儿娩出后立即含服卡孕栓1mg,术后再予卡孕栓1 mg塞肛门;B组术后予米索前列腺素0.6 mg塞肛门;C组单用缩宫素.3组均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子宫肌层注射缩宫素20 u,同时静滴缩宫素20 u.观察3组术中、术后2h、24 h出血总量,产后出血率,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A组联合用药较B组和C组在术中、术后2h及24 h出血量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严重产后出血需要输血者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结论 卡孕栓联合缩宫素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良好,术中、术后出血率及严重产后出血率低,术后胃肠恢复快,不良反应少,且经济安全,起效快,维持时间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缩宫素联合卡孕栓不同给药时间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9例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计划行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103例。A组采用缩宫素预防性治疗,B组采用缩宫素+卡孕栓(娩出前)预防性治疗,C组采用缩宫素+卡孕栓(娩出后)预防性治疗。比较3组第三产程时间,术中、术后2 h、术后24 h出血量,不同危险因素出血情况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第三产程时间:B组C组A组(P0.05)。术中、产后2 h、产后24 h出血量:B组C组A组(P0.05)。产后出血发生率:B组C组A组(P0.05)。双胎、巨大儿、羊水过多、胎盘前置以及剖宫产瘢痕子宫产妇应用缩宫素+卡孕栓出血量均少于单用缩宫素产妇(P0.05),且娩出前运用卡孕栓,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减少效果更明显(P0.05)。前置胎盘产妇术中、术后2 h、术后24 h出血量:中央性部分性边缘性(P0.05)。胎盘位于前壁较后壁更易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缩宫素+卡孕栓(娩出前)预防性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用缩宫素及缩宫素+卡孕栓(娩出后)预防性治疗,可显著缩短第三产程时间,减少不同高危产妇术中以及术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剖宫产手术患者经缩宫素联合舌下含服卡孕栓治疗预防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东莞三局医院接收的剖宫产手术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均等、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预防,研究组给予缩宫素联合舌下含服卡孕栓治疗预防,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术中、术后2 h及术后24 h时段,研究组患者的出血量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4.67%,高于研究组的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用药后2 h时段,两组舒张压、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手术患者给予缩宫素联合舌下含服卡孕栓治疗,其治疗效果良好,不仅能使患者的术中、术后出血量降低,而且还能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李娅 《现代保健》2011,(15):55-56
目的 探讨卡孕栓、缩宫素不同方法给药对缩短第三产程、减少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将笔者所在科住院分娩的34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0例.观察组于胎头娩出时缩宫素20 U入壶、卡孕栓1 mg舌下含服并于胎儿娩出后配以手法按摩子宫;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缩宫素10 U入壶、10 U加500 ml液体中,伤口缝合完毕,1 mg卡孕栓直肠给药.观察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第三产程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第三产程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产后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胎头娩出后,及时给予卡孕栓、缩宫素并辅以手法按摩子宫可缩短第三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在治疗前置胎盘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于我院治疗的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共9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对照组(缩宫素治疗),实验组产妇术中胎儿娩出后静脉注射缩宫素注射液20U,胎盘娩出后即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0μg,必要时术后重复给药(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0μg肌注);对照组产妇术中胎儿娩出后静脉注射缩宫素注射液20U,必要时宫体注射缩宫素针20U,术后20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观察组出血量(术中、术后2h、术后24h)、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在治疗前置胎盘出血中有效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