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危儿规范管理和早期综合干预对高危儿智能的影响。【方法】高危儿干预组46例,均为2005~2006年中山市博爱医院新生儿重点护理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se unit,NICU)住院新生儿;高危儿对照组230例,为2005年以前本院NICU住院新生儿,同期在本院儿保门诊常规体检的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进行早期神经心理发育监测。【结果】高危干预组与高危对照组比较:1岁时高危干预组的语言和个人社交2个能区和平均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均高于高危对照组(P<0.05);而大运动、适应行为和精细动作DQ两组差异无显著性。高危干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大运动、个人社交和平均DQ两组差异无显著性;高危干预组精细动作和适应行为DQ比正常对照组儿童低(P<0.05);高危干预组的语言DQ比正常对照组儿童高(P<0.01)。高危对照组5个能区和平均DQ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高危儿规范管理和早期综合干预能促进高危儿的神经心理发育。  相似文献   

2.
高危儿包括高危胎儿或高危新生儿,是指胎儿或新生儿因本身有生理缺陷或病理改变,或因孕妇有高危因素而严重威胁胎儿(或新生儿)。早期干预(early intervention)是指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儿童、父母、家庭的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成员给儿童以支持和帮助。这里的社会支持是父母履行养育孩子责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辅以药物及康复治疗对改善高危儿预后的作用。方法:92例高危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6例,干预组自新生儿期开始实施综合干预措施至2岁。结果:干预组1岁、2岁时进行检测的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智力发育指数(MDI)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儿童,对比差异明显,有关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的儿童出现后遗症的几率为17.39%,干预组为6.52%,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危儿应在早期给予其干预措施,以提高其智力,并可有效预防其发生后遗症的几率,改善其预后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郭雯  俞洁  陆峰  陆顺  朱国伟  李婷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8):1163-1165
目的:研究早期综合干预对高危儿生长发育的近期影响。方法:将104例高危儿(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另设正常组。3组均接受常规的系统体检和育儿指导,干预组自3月龄起每月进行早期综合干预训练至1岁龄,同时发放自编的《科学育儿指导手册》,每月进行随访,1岁时对3组儿童分别进行盖瑟尔(Gsell)发育量表评估。结果:6月龄、12月龄体重干预组接近正常组,身高干预组与对照组均低于正常组(P<0.05);头围6月龄干预组接近正常组,12月龄3组均无统计学差异;体重增长速度0~6月龄干预组及对照组均高于正常组(P<0.05),7~12月龄3组均无统计学差异。总发育商和5个能区发育商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接近正常组。发育落后及边缘状态项目总数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干预可以促进高危儿近期的体格发育,并使其智能发育接近和达到正常儿童水平,减少和减轻脑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早期综合干预对不同类型高危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窒息、高胆三类高危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三类高危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同时随机选取正常婴幼儿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随访;干预组出生后即从产科和新生儿科开始建立专科档案,进行规范管理和早期综合干预;1岁时用Gesell婴幼儿发育量表对两组婴幼儿进行智能监测。结果:①1岁时干预组三类高危儿的语言、个人社交和总发育商(DQ)均高于高危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干预组的适应行为DQ高于高危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组三类高危儿的个人社交、语言和总DQ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适应行为DQ均比正常对照组儿童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干预组的大运动DQ、窒息干预组的精细动作DQ均比正常对照组低(P<0.05,P<0.01);早产干预组的精细动作、窒息干预组的大运动、高胆干预组的大运动、精细动作DQ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除了高胆儿的大运动DQ外,三类高危儿对照组5个能区和总DQ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危儿规范管理和早期综合干预能促进三类高危儿的智能发育,到1岁时可与正常儿童相近,尤其在语言和个人社交方面,三类高危儿早期干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早期干预对高危儿行为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高危儿行为发育的作用。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套早期干预方法通过指导家长对实验组实施,另设对照组,用Gesell婴幼儿发育检查量表测出两组高危儿的行为发育商(DQ)并作比较,同时还与正常新生儿相比较。结果:实验组各行为能区的DQ均大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与正常新生儿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与正常新生儿的实验组相比仅在适应性和语言上无统计学差异。而对照组各行为能区的DQ与正常新生儿实验组和对照组都有明显的差异。结论:早期干预能促进高危儿的行为发育,帮助他们尽早地康复,赶上正常儿童。  相似文献   

7.
倪锡莲  王巍  赵凤琴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1):2807-2808
目的:探讨高危儿早期干预对其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68例高危儿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并设正常儿对照组,分别与1、2岁时做智测。结果:干预组在1、2岁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明显高于未干预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可达对照组水平。结论:对高危儿早期干预可明显减少伤残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社区干预对高危儿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来西安桃园社区儿童保健门诊查体的月龄小于42天的高危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干预组(169例)和对照组(162例)。干预组定期进行监测随访,根据每次的评估结果制定不同的干预方案,同时指导家长在家庭中进行训练;对照组接受常规保健管理。在3、6、9、12个月时对两组儿童行肌张力和姿势异常的检查。在3、6、12个月时评定两组儿童智能发展状况。结果干预组儿童6、9、12个月时肌张力异常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7.10~9.69,均P<0.05)。干预组6、12个月时智力指数( MDI)得分和3、6、12个月运动指数(PDI)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为3.29~5.13,均P<0.05)。结论社区干预可促进高危儿的智力发育,降低精神发育迟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危儿的气质特点及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和气质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婴幼儿智能发育测验方法 和Carey的婴儿气质修订问卷对50名高危儿干预组、49名高危儿未干预组、51名健康对照组儿童进行智能发育和气质测评,并对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早期干预可以促进智能发育,对气质类型分布和气质维度影响不大;不同的气质类型对智能发育无明显影响;趋避性、情绪本质、坚持性与智能发育指数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63、-0.191、-0.230,均P<0.05),活动水平与运动发育指数呈正相关(r=0.246,P<0.01).结论 对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能促进儿童的智力发育,不能改变儿童的气质类型;气质维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的智能发育;对家长进行指导时应注意顺应儿童的气质特点,因人施教.  相似文献   

10.
董卫华  刘一凡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4):5348-5350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的影响。方法:将在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148例高危儿按家长意愿分为干预组与未干预组,并设103例正常儿作为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干预,并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进行效果评估。结果:干预组小儿1岁时Gesell智能发育水平明显高于未干预组,5个能区发育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5个能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干预组各能区发育落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干预可以促进高危儿的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11.
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高危儿医教结合早期干预对其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68例高危儿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并设正常儿对照组,分别于1、2岁时做智测。结果:干预组在1、2岁时智力发育指数和运动发育指数明显高于干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可达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对高危儿早期干预可明显减少伤残发生。  相似文献   

12.
早期家庭干预对早产高危儿智能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一凡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6):1136-1138
目的探讨早期家庭干预对早产高危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100例早产高危儿,分为干预组和未干预组各50例。同时随机选取正常婴幼儿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干预组出生后即从产科和新生儿科开始建立专科档案,采用家庭式干预模式对干预组患儿进行早期干预,三组儿童均定期随访,以《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进行发育评估。结果 1岁时,干预组语言、个人社交、精细动作、大运动、适应行为和总发育商(DQ)均高于未干预高危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个人社交、语言、精细动作和总DQ,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适应行为DQ、大运动DQ均比正常对照组儿童低(P〈0.01)。高危儿对照组5个能区和总DQ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危儿早期家庭干预能促进早产高危儿的智能发育,1岁时在语言、个人社交、精细动作方面可与正常儿童相近。早起家庭干预对早产高危儿智能发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高危儿管理和早期干预网络,降低高危儿智力低下、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方法 新生儿出院前家长在辖区保健机构办理儿童保健手册时,医生依据分娩记录对新生儿进行高危因素筛查,筛查出的高危儿依托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网络及时上报并根据高危因素的不同进行分层、分级管理和早期干预,参照鲍氏早期教育资料进行干预,并辅以科学喂养相关知识的指导.结果 通过对设立的高危儿干预组、高危儿未干预组和健康对照组婴儿1岁时进行测评的结果显示:干预组的儿童智能发育指数为90.62±9.18,明显高于未干预组的发育平均指数83.43±15.95(t=7.190,P<0.01),与健康对照组的91.04±13.11基本接近(t=0.419,P>0.05);未干预组的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的发生率(18.37%)明显高于干预组(4.00%)(χ2=8.652,P<0.05).结论 通过健全的高危儿管理网络对高危儿进行管理和早期干预可以提高儿童智能发育指数和体格发育水平,减少智力残疾和中、重度营养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围产高危儿系统管理对脑瘫高危儿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的作用。方法:以2003年高危儿管理发现的脑瘫高危儿为研究组,门诊就诊的脑瘫高危儿为对照组,在治疗年龄及治疗效果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年龄早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有效疗程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围产高危儿系统管理能及时发现脑瘫高危儿并早期进行医学干预和脑康复治疗,对减轻脑损伤、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危儿早期干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观察早期干预的效果,寻求有效的可行的早期干预方法。方法:把高危儿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按计划采用一对一智能发育评估及训练指导,个体化早教方案的制定、亲子活动、健康教育等综合方法进行早期干预。对照组按儿保常规进行系统管理,1岁时对两组小儿进行智力发育评估、体格发育测量和评价。结果:实验组小儿的体重、精细动作、适应能力、社交行为发育商和总发育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大动作、语言发育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早期干预可促进高危儿的生长发育,本研究设计的早期干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早期干预作为高危儿的早期有效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婴幼儿的体格发育和神经行为发育,还可以缓解家长的不安情绪,在临床实践中得到普遍认可。本文从早期干预等基本概念叙述,对当前研究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对未来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专科医院和区妇幼保健院分别对早产儿系统管理和干预,探索实施高危儿早期干预的有效模式。【方法】分别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和卢湾区妇幼保健院定期随访早产儿共90例。每次随访对早产儿行发育评估、给予家长针对性干预指导、记录家长的依从性。统计依从性和失访率,比较不同模式下早期干预参与率的差异。【结果】专科模式管理的早产儿失访率较高(39.4%),社区模式失访率较低(12.5%),两种模式失访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失访和家长依从性、双亲文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而家长依从性和双亲文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失访原因以家长认为"没必要随访"最多,占总失访数的34.5%;其次为"居住距离远"、"去了外地"和"太忙没时间随访"。【结论】依托三级妇幼保健网络的社区早期干预模式更有效,失访率较低,管理更系统;但还存在参与率较低、家长不重视随访干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高危儿行为发育的早期干预治疗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 通过早期干预促进高危儿的行为发育。 【方法】 将 78例高危儿随机分为干预组、未干预组 ,并设正常新生儿对照组。仅对干预组患儿实施早期康复干预 ,定期随访 ,以《贝莉智能发育量表》进行智能发育评估 ;未干预组、对照组患儿只进行常规体格检查和育儿指导。 1岁时通过《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对三组患儿进行智能发育的最终评估。 【结果】  3、9月龄时干预组患儿智力发育指数及运动发育指数均高于未干预组 (P <0 .0 1) ,可达对照组水平 (P <0 .0 5 ) ;1岁时Gesell智能检查 ,干预组与未干预组比较除大运动能区不存在差异外 (P >0 .0 5 ) ,其它四大能区差异均存在非常显著性 (P <0 .0 1) ,与对照组比较五大能区差异均无显著性。 【结论】 早期干预可促进高危儿的行为发育 ,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9.
早期综合干预对高危儿神经心理发育近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高危新生儿神经心理早期发育的作用.方法 将74例高危儿分为两组,干预组41例,未干预组33例,另设正常对照组37例.干预组实施婴儿抚触、婴儿体操、运动训练及视听觉刺激综合干预训练.三组分别于出生后3个月、6个月采用0~6岁神经心理发育量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3个月后,未干预组的DQ、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行为、语言、个人社交显著低于干预组(P<0.05).6个月后,未干预组DQ、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行为、语言、个人社交显著低于干预组和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DQ、大运动、语言、社交行为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干预能有效促进高危儿神经心理发育.  相似文献   

20.
高危儿监测及早期干预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各种高危因素发生率及高危因素对婴儿造成的影响,对高危儿进行神经运动、智能发育监测,及早发现有问题的孩子,利用1岁以内婴儿脑神经细胞的再生能力,早期实施干预计划,刺激损伤的脑细胞修复,以减少高危因素造成的不利后果.方法采用Ameil-Tisom的1岁以内神经运动检查方法及Gesell的3岁以内小儿智能发育诊断方法等,检查500例高危儿并随机抽取125例,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结果高危因素中首位为剖宫产,达83.00%;30.60%的婴儿神经运动检查存在1项或多项异常;16.80%的婴儿Gesell检查存在1个或多个能区DQ在80分以下;两组对照干预与不干预差异非常显著.结论主要的高危因素在产前及产时,缺氧性因素是主因,特别是宫内的慢性缺氧,是影响小儿智能发育的主要因素.干预训练应从孩子出生后就开始,应进行高危儿群体监测和群体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