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相关因素,并对盆底康复干预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普宁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20例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同时选取正常健康的60名无尿潴留产妇为正常组。对照组予以一般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盆底康复干预。统计尿潴留组和正常组产妇的年龄、新生儿体质量、产程时间、手转胎头等一般基线资料情况。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残余尿量、排尿时间、治疗前后肌力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在产程时间、产钳助产术、胎头吸引术、手转胎头分娩镇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二产程时间、胎头吸引术、手转胎头是产生尿潴留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为43.3%和91.7%,对照组为21.7%和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残余尿量和日均失禁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APTT和TT治疗前后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阴道分娩后尿潴留的因素较多,在产妇临产中要做好预防性干预,对已经发生尿潴留的产妇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初产妇产后尿潴留的危险因素,改善初产妇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6月分娩的80例产后尿潴留初产妇,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产后尿潴留的危险因素.结果 治疗后,产后尿潴留初产妇阴道收缩压(VSP)、阴道静息压(VRP)、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龄阴道分娩产后尿潴留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温州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46例出现产后尿潴留的高龄阴道分娩产妇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150例未发生产后尿潴留的高龄阴道分娩产妇为对照组。对可能造成患者尿潴留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高龄阴道分娩组的产后尿潴留发生率高于正常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分娩镇痛、产程、产钳助娩、手转胎头、会阴侧切、产后出血、胎头吸引术及妊娠合并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程、分娩镇痛、产钳助娩及会阴侧切是高龄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尿潴留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尿潴留的风险较高,且影响因素较多,应加强围生期干预,以预防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产后综合康复干预对产妇盆底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门诊接受治疗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产妇104例进行研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康复组与常规组,每组各52例,常规组实行常规的盆底肌肉训练护理,康复组以及产后综合康复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阴道收缩持续时间、阴道收缩压、阴道静息压.结果:康复组患者的阴道收缩持续时间、阴道收缩压、阴道静息压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者实行产后综合康复干预可取得较好的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任晓荷 《智慧健康》2023,(6):274-277
目的 探讨产后社区综合康复干预对产妇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探究。方法 将2019年2月-2022年6月在本社区治疗的104例产后盆底功能康复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综合康复干预,对比两组的盆底肌力、并发症及护理满意率、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Ⅱ~Ⅴ级盆底肌力相比,观察组>Ⅲ级比例明显更高(P<0.05);尿失禁、子宫脱垂等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率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率更高(P<0.05);护理后SAS、SDS评分相比,观察组均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躯体、社会、环境、心理、综合等WHOQOL-BREF评分相比,观察组均更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后社区综合康复干预对产妇盆底功能康复有积极作用,能有效提高盆底肌力,降低相关并发症概率,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产妇阴道分娩后大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为临床防治产后大出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2月期间在该院阴道分娩的50例大出血经产妇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阴道分娩无产后出血的50例经产妇为对照组,在两组产妇入院时详细询问临床资料、合并症、既往史等情况,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研究组产妇年龄≥35岁、胎次>3次者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在单胎、多胎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粘连、胎盘滞留、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贫血、不良孕产史、凝血功能障碍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产妇年龄≥35岁、胎次>3次、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粘连、胎盘滞留、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贫血、不良孕产史、凝血功能障碍是导致阴道分娩后大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针对存在的危险因素,需及早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减少产后大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治疗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2018年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盆底功能障碍初产妇13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健康教育、排尿反射等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盆底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肌肉功能指标和生活满意度.结...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盆底功能及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该院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分娩方式分为自然分娩组(43例)和剖宫产组(49例)。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肌肉锻炼进行盆底康复锻炼,为期2个月。比较两组盆底肌力、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康复疗效。结果自然分娩组盆底肌肌力V级比例高于剖宫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剖宫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自然分娩组总有效率高于剖宫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自然分娩和剖宫产均会使产妇盆底肌损伤,应及时进行盆底肌康复治疗,自然分娩产妇的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徐虹 《中国妇幼保健》2020,(9):1654-1656
目的研究与观察早期康复干预对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与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9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产后干预)45例和观察组(早期康复干预)45例。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盆底肌力、PFDI-20问卷评分及盆底结构参数。结果干预前两组的盆底肌力、PFDI-20问卷评分及盆底结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盆底肌力、PFDI-20问卷评分及盆底结构参数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干预对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与结构的影响相对较好,可有效促进初产妇的产后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的危险因素及盆底功能锻炼的改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产后SUI产妇(失禁组)和同期分娩未发生SUI的80例健康产妇(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其年龄、孕龄、孕次、流产次数、体重指数(BMI)、经产情况、胎数、分娩方式、孕前或孕期合并尿失禁情况、吸烟情况、产后增加腹压、新生儿体重、产后盆底功能锻炼情况、孕期运动量、孕期泌尿系感染情况、新生儿喂养方式、母乳喂养时间等因素差异,经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影响产妇产后SUI的独立危险因素。按照实际治疗情况将88例失禁组产妇分为盆底功能锻炼组(38例)和未接受盆底功能锻炼组(50例),比较两组产妇治疗前后尿动力学指标,即最大尿道压(MUP)、最大尿流率(Qmax)、尿流时间(VT)等。结果:两组产妇年龄、孕龄、孕次、BMI、吸烟情况、孕期泌尿系感染情况、新生儿喂养方式、母乳喂养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阴道分娩、孕前或孕期合并尿失禁、产后未予以盆底功能锻炼及新生儿体重≥4000g是影响产妇产后SU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治疗后6、12个月时,失禁组中锻炼组产妇Qmax、MU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高于同期非锻炼组产妇(P<0.05);VT水平则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低于同期非锻炼组产妇(P均<0.05)。结论:阴道分娩、产后未行盆底功能锻炼、巨大儿及孕前或孕期合并尿失禁均同产后SUI的发生关系密切,建议产妇产后尽早接受盆底功能锻炼,以促进排尿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混合痔术后尿潴留发生的危险因素及相关预防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某院行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154例,统计术后尿潴留发生情况,并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探究术后尿潴留发生的危险因素,并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154例混合痔患者术后发生尿潴留34例,发生率为22.0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5.755,95%CI:2.541~13.031)、便秘(OR=4.459,95%CI:1.950~10.197)及术后疼痛评分>5分(OR=3.955,95%CI:1.774~8.817)是混合痔术后尿潴留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大于60岁、有便秘、术后疼痛评分大于5分是混合痔术后患者发生尿潴留的危险因素,应及时采取针对性干预对策,减少尿潴留发生,进而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产后盆底康复锻炼在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本科室2015年1月~2016年8月间接收的分娩后产妇80例,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40例,仅行盆底筛查与常规健康指导;研究组共40例,在参考组基础上加用盆底康复锻炼干预.观察及比较2组产妇产后的盆底肌力情况、压力性尿失禁(SUI)及盆腔器官脱垂(POP)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3月时的盆底肌力Ⅰ、Ⅱ级率较参考组显著更低,Ⅲ、Ⅳ及Ⅴ级率较参考组显著更高(P<0.05);研究组产妇产后的SUI与POP发生率较参考组显著更低(P<0.05).结论:产后盆底康复锻炼有助于改善产妇产后的盆底肌力,减少SUI、POP的发生,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盆底康复生物电子反馈仪对促进产妇产后盆底康复的效果。方法 将云浮市新兴县妇幼保健院于2020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产妇7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行常规盆底肌肉锻炼,观察组38例产妇采用盆底康复生物电子反馈仪进行盆底康复,比较两组的康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康复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相对较高,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盆底肌力明显大于对照组,阴道收缩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阴道压力和肌电压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的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产妇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康复生物电子反馈仪更有利于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康复,可改善产妇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有利于提高产妇产后的生活质量,故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李蕾  王宝金  薛萍  王鲁文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1):4873-4875
目的:通过对盆底重建术后尿潴留患者的调查,评价尿潴留的影响因素及高发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48例盆底重建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发生情况。结果:148例患者中,52例发生尿潴留,其中年龄≥60岁患者35例,<60岁患者17例;同时行子宫切除的患者发生尿潴留33例,保留子宫者19例;椎管内麻醉的患者发生尿潴留29例,全身麻醉者23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Prolift网片的患者发生尿潴留27例,使用改良网片者2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重建术后尿潴留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是否保留子宫及麻醉方式有关,与网片类型无明显关系。术前术中及术后均应控制高发因素,极早诊断及治疗可以避免膀胱永久性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研究护理干预措施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本院妇产科所接收的80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进行随机分配,包括行专业系统的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及产后康复护理干预的观察组;以及仅仅进行普通的健康知识及常规康复护理的对照组,并在产后3个月时进行随访,查看盆地功能康复护理的效果。结果产后3个月进行随访,观察组的肌力测定级别达3级及以上例数为35人,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尿失禁、性生活满意度和盆腔器官脱垂等各方面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对妇女产后盆底功能康复具有较好的促进与改善作用,而且可以明显减少产妇的尿失禁现象,降低了产妇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概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行盆底康复治疗,对女性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选择产后42d自愿接受盆底康复治疗的25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进行一般产后健康教育,治疗组:使用产后盆底肌肉刺激治疗仪进行康复治疗。2组均于产后6月随访,并评价产后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功能恢复的作用。结果治疗组盆底功能恢复比对照组显著提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过早期盆底康复治疗有效恢复盆底功能,预防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锻炼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5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进行产后第1次复查的96例产后42 d的产妇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8次后进行盆底肌锻炼,对照组行盆底肌锻炼。分别于产后6周及产后6个月对两组妇女进行盆底电生理指标检测,根据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度法评估盆腔器官脱垂程度,应用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PFIQ-7)和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评估生命质量和性生活质量。结果产后6周时,观察组妇女Ⅰ类肌纤维肌力、Ⅱ类肌纤维肌力均较对照组差(P<0.05);两组Ⅰ、Ⅱ类肌纤维疲劳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个月时,观察组妇女Ⅰ类肌纤维肌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及以上肌力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9.6%和76.6%,Ⅱ类肌纤维肌力观察组优于对照组,Ⅲ级及以上肌力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3.7%和7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Ⅱ类肌纤维疲劳度、POP-Q分度优于对照组(P<0.05);产后6周和产后6个月两组生命质量及性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早期进行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可改善产妇产后6个月内的盆底电生理指标,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曾丽华  周媛 《医疗装备》2020,(5):177-178
目的探讨盆底功能训练联合康复治疗仪护理对产妇产后尿潴留、首次排尿时间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医院接收的64名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32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帮助产妇排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盆底功能训练联合康复治疗仪预防尿潴留,比较两组产后尿潴留发生率、首次排尿时间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后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首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盆底功能训练联合康复治疗仪可有效预防产妇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缩短首次排尿时间,提高产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贴着“新时代辣妈”标签的小S曾经在节目里说:“产后大家都开始流行做盆底肌肉的锻炼,可以很轻松地保持蹦蹦跳跳……”  相似文献   

20.
周莹莹 《医疗装备》2022,(7):161-162
目的 探讨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联合围生期护理干预在产后尿潴留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于营口站前仁爱医院发生产后尿潴留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围生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比较两组产后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