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萍 《医疗保健器具》2014,(1):28-29,33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下行保守性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04例经腹腔镜证实为输卵管壶腹部妊娠未破裂的患者.根据手术方案不同随机分为3组:A组:腹腔镜胚胎吸出联合甲氨蝶呤注射组(75例);B组:单纯腹腔镜胚胎吸出组(69例);C组:单纯甲氨蝶呤注射组(60例)。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β—HCG水平、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包块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后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A、B两组患者术前血清β—HCG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A组下降较B组显著,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C组血清β-HCG水平较A、B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接受治疗后下降速度缓慢,下降幅度小,与A、B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A组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0%,B和C-组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分别为2.8%和5.0%。A、B两组患者附件区包块消失的平均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优于C组(P〈0.05)。三组术后输卵管通畅情况:A、B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C组与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胚胎吸出联合甲氨蝶呤注射治疗输卵管壶腹部妊娠术后血HCG下降显著,持续异位妊娠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输卵管通畅率高,为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壶腹部妊娠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及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预防。方法:106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开窗术及挤压法排出输卵管妊娠物和(或)术后配合甲氨蝶呤(MTX)单次肌注或口服米非司酮治疗,术后行B超下输卵管通液术以了解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1060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未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术后不需用药组血HCG平均7天下降至正常,术后需用药组血HCG平均12天下降至正常。输卵管通畅率达80.5%。结论:输卵管妊娠患者行腹腔镜保守手术,并且术后配合及时必要的药物治疗,能够有效避免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陈秋霞  肖静  蔡林儿 《现代保健》2010,(19):148-149
复合宫内外孕(HP)较为罕见,宫内孕合并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者更少见,极易误诊误治,造成治疗时机延误,由于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本身危险性就较高,如失治、误治,将酿成严重后果,带来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4.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丽 《健康研究》2012,32(2):100-102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的临床疔效.方法 将80例确诊为输卵管异位妊娠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给甲氩蝶呤1 mg/kg,单次肌肉注射,联合口服米非司酮50 mg,一天两次,连用3天;对照组40例单用甲氨蝶呤,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正> 资料:患者,女,38岁,G3P2,因停经39天就诊,尿hCG(+),B超见宫内有一1.0cm×0.9cm大小孕囊,双侧卵巢增大,提示为早孕。妇科检查:外阴(-),阴道(-),宫体后位呈球形,饱满,双侧附件区未触及异常,诊为宫内孕40~-天,经询问无药物流产禁忌证,以米非司酮150mg配伍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0.6mg按常规口服终止妊娠,服米索4h后见完整胚囊排出,约1.3cm×1.2cm大小,即嘱口服益草膏以促进宫缩,并嘱随诊。 8天后,因仍有少量不规则阴道出血伴突发右下腹剧痛而复诊,B超见:宫内有少许液性暗区,内膜线粗糙,右侧附件区可探及3.2cm×3.0cm无回声区,透声不佳,内有散在强光斑,子宫直肠窝可见少量液性暗区。提示:①右侧卵巢囊肿(黄体囊肿可能);②盆腔少量积液。未行妇科检查,考虑为药物流产后蜕膜排出时间长所致,嘱输液抗炎治疗。流产12天后,因仍感右下腹痛再次复诊,B超查见:子宫偏大,右侧附件区可见6.4cm×3.4cm不规则液性暗区,内有分隔,透声不佳,有散在强光斑,子宫直肠窝可见3.6cm×3.0cm液性暗区,提  相似文献   

6.
随着血β-hCG测定灵敏度的增强,B超诊断技术的提高及医生对异位妊娠的高度警惕,使很多异位妊娠在破裂或流产前得以诊断,使得输卵管妊娠的保守治疗成为可能.其中甲氨蝶呤(MTX)和米非司酮被认为是目前最常用、最有效的治疗药物.现将本院使用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左越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6):2281-2283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手术前后采取双重措施减小输卵管损伤、恢复输卵管功能后,对降低重复异位妊娠(REP)发生率的价值。方法:将2004年2月~2005年10月间住院的、有生育要求的宫外孕患者按入院序列随机分为研究组(输卵管妊娠术前后干预组)和对照组(输卵管妊娠术前后非干预组),比较两组术中输卵管创面止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3个月输卵管通畅率、术后宫内妊娠(IUP)率、术后重复异位妊娠(REP)率。结果: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前者的术后生殖结局较后者得到明显改善。结论:输卵管妊娠手术前后减少异位妊娠种植部位的血液供应,积极恢复输卵管功能的干预措施,对降低重复异位妊娠(REP)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片治疗未破裂输卵管妊娠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秀芹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7):1003-1005
目的:探索甲氨蝶呤(MTX)和米非司酮治疗非破裂型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对2004年1月1日~2007年1月1日承德市辖区县级以上医院收治异位妊娠患者4941例,其中药物保守治疗1663例,分四组。Ⅰ组与Ⅲ组各356、480例用MTX50mg/m2单次肌注;Ⅱ组与Ⅳ组各353、474例口服米非司酮片50mg,1次/12h(首量加倍),连用5天为1疗程,总量550mg。结果:Ⅰ组治愈346例,治愈率97.19%,Ⅱ组治愈329例,治愈率93.20%,Ⅲ组治愈347例,治愈率72.29%,Ⅳ组治愈275例,治愈率58.02%。结论:MTX、米非司酮治疗非破裂型异位妊娠安全有效,适用于生命体征稳定、无剧烈腹痛、血β-HCG2000U/L以下、包块直径4cm以下的非破裂型异位妊娠;血β-HCG1000U/L以上MTX较米非司酮治疗效果好。米非司酮较MTX应用方便、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输卵管切除术在输卵管妊娠中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行腹腔镜术治疗的输卵管妊娠患者86例,依据奇数偶数分组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将实施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治疗的作为对照组,将实施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取胚术的作为观察组,对比2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排气时间、HCG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相比,P>0.05;观察组术后1年宫内妊娠率为67.14%高于对照组的44.19%,2组再次异位妊娠率、手术成功率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FSH、LH、E2等性激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手术过程更加安全,宫内妊娠率高,再次异位妊娠发生率并未明显增加,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我院于2000年4月--2009年4月间,应用输卵管导管插入法(下称导管法)行输卵管通液术4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的应用。方法:对琼海市人民医院2005年10月~2007年6月腹腔镜手术治疗78例异位妊娠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8例患者手术全部在腹腔镜下进行,无中转开腹,包括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均能在腹腔镜下进行,无术时并发症,有2例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术后补充药物治疗,治愈率100%。结论:腹腔镜下异位妊娠手术治疗对腹腔干扰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不是腹腔镜手术禁忌证,虽手术难度较大,但只要术中处理得当,均能成功完成手术。腹腔镜手术为治疗异位妊娠的一种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对再次妊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下行输卵管开窗手术 (简称开窗术 )保留输卵管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价值。 方法 对比分析 1994年至 2 0 0 1年腹腔镜下开窗术 2 82例和输卵管切除术 (简称切除术 ) 2 6 0例患者的输卵管通畅度、宫内妊娠、重复异位妊娠和持续性异位妊娠情况。 结果 开窗术组及切除术组的宫内妊娠率分别为 6 1.8% (131/ 2 12 )和 4 0 .5 % (81/ 2 0 0 )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开窗术组术后持续异位妊娠率及重复异位妊娠率分别为 3.3% (7/ 2 12 ) ,14 .6 % (31/ 2 12 )均高于切除组 0 ,7.5 % (15 / 2 0 0 )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P<0 .0 5 )。 结论 腹腔镜下开窗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及宫内妊娠率高 ,但其持续性异位妊娠及重复性异位妊娠率亦增加。  相似文献   

13.
随着腹腔镜的不断推广和运用,在异位妊娠的诊断治疗及改善输卵管生育机能方面有了很大发展。我院1998年开展腹腔镜技术,现对我院自2000年10月~2003年01月,应用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450例,分析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本组450例,年龄18~42岁,经产妇178例,未产妇272例。流产史420例,剖宫产史79例,30例为第2次输卵管妊娠;停经史440例,不规则阴道流血及下腹痛450例:血(尿)HCG阳性440例,B超发现盆腔包块450例,输卵管活胎14例,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420例(其中卵巢妊娠29例);在腹腔镜下未发现病灶1例。给予吸宫术,吸出物肉眼未见绒毛,送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传统甲氨蝶呤给药方法与宫腔镜下输卵管注入甲氨蝶呤对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疗效。方法将2007年1月~2010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4例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成A、B组,A组采用甲氨蝶呤(MTX)单次给药,50mg/m^2,肌注,如给药后4~7d,B—HCG下降〈15%,可重复给药1次。B组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缓慢注入2ml注射用水的MTX50mg。结果A组成功率为88.36%;B组成功率93.62%。结论在治愈率方面传统方法与宫腔镜下输卵管注入法两者无差异,但是在用药量上和缩短治愈时间方面宫腔镜下用药减少了给药量并缩短了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5.
董毅  黄子娇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9):1403-1404
目的:观察比较急诊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在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在行急诊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各75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急诊腹腔镜组手术时间(40.43±2.45)min与传统开腹手术组手术时间(40.52±2.78)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诊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16.23±2.27)ml与传统开腹手术组术中出血量(48.65±12.23)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诊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23±0.6)天与传统开腹手术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35±0.8)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诊腹腔镜组术后输卵管通畅率(83.5±2.3)%与传统开腹手术组(52.7±3.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输卵管通畅率高,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是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输卵管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病,治疗也由传统手术治疗转为保守性治疗。我院自1998-2004年收治非破裂性输卵管妊娠应用甲氨喋呤(MTX)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年龄18~36岁,平均年龄(27±7.82)岁,停经史35~60 d,首次妊娠18例,有生育或流产史4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保守方法治疗输卵管妊娠时血β-HCG的下降幅度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保守性治疗输卵管妊娠42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药物治疗组190例,保守性手术治疗组235例。治疗后监测血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及宫内妊娠率与再次异位妊娠率。结果:血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药物治疗组为(19.9±6.1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内妊娠率药物治疗组为55.8%,保守性手术治疗组为7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再次异位妊娠率药物治疗组为12.1%,保守性手术治疗组为1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保守性手术治疗组6例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均为输卵管伞端胚囊挤出术后。结论:监测血β-HCG是判断保守治疗成功的指标,保守性手术具有术后宫内妊娠率高的优点,是保守治疗的首选,但应尽量避免行输卵管伞端胚囊挤出术。  相似文献   

18.
于梅章 《中国保健》2006,14(16):47-47
异位妊娠发生率近年有上升趋势,随着诊断技术不断提高,对于早期异位妊娠予以药物保守治疗,使患者免于手术,且保留生育功能,近几年来,MTX用于治疗早期异位妊娠,效果好,但我们采用米非司酮+中药治疗早期异位妊娠效率更好,且付作用小.  相似文献   

19.
<正> 资料:患者,37岁,G2P1。因停经59天,阴道不规则出血10天,下腹痛13h,于2002年1月19日入院,既往月经不规律,3~4/20~40天,经量中等,宫内放节育器8年,末次月经2001年11月20日,停经后无明显早孕反应,于当日突然下腹剧烈疼痛,伴肛门下坠感。外院以阑尾炎消炎治疗,腹痛未见减轻。遂来本院就诊,化验尿妊娠试验阳性,血红蛋白96g/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分析该院2003~2006年收治的497例输卵管妊娠患者,探讨近年来异位妊娠发病的特点及治疗方面的变化。方法:比较患者的发病年龄、生育情况、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等。结果:发病年龄≤25岁患者由2003年的27.35%增长为2006年的35.07%,未生育者由2003年的35.90%增长为2006年的61.19%,差异有显著性(χ2=3.895,P<0.05),失血性休克比例由2003年的15.38%下降为2006年的7.46%,差异有显著性(χ2=3.955,P<0.05),保守性治疗由2003年的50例(42.74%)增长为2006年的94例(70.15%),其中保守性手术比例由2003年的29.91%增长为2006年的56.72%,差异有显著性(χ2=18.190,P<0.01)。结论:近年来异位妊娠发病年轻化,未生育患者增加,成为影响生育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保守性手术治疗的增加,重复异位妊娠和持续异位妊娠的发病应予以重视,治疗需个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