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根据临床症状、彩色超声或磁共振成像检查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应用4~5 F脾管或肝管或Cobra管成3 F微导管完成双侧子宫动脉插管,以混有抗生素的新鲜明胶海绵颗粒(直径1~3 mm)栓塞.术后观察月经量、痛经程度及子宫体积等变化.结果治疗后平均观察12±2个月经周期,临床症状缓解率达93.3%.其中,月经量减至术前(83.4±11.4)%,月经周期、经期无明显变化;25例患者术后痛经完全消失,3例明显缓解,2例复发;术后疼痛评分及痛经分级比术前明显降低(P<0.01);子宫体积平均缩小21.7%.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子宫动脉栓塞对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 1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 ,采用Seldinger’ s技术行股动脉穿刺选择性子宫动脉造影了解子宫腺肌病供血情况 ,PVA颗粒和明胶海绵栓塞 ,至子宫动脉主干栓塞为止。结果 :治疗后 6个月随访 ,病灶体积缩小 82 .6± 2 .3% (P<0 .0 1) ,子宫体积缩小 6 5 .3± 3.8% (P<0 .0 1) ,痛经及性交疼痛消失、月经量减少到原来的 5 0 %~ 6 0 % ,贫血及下腹坠胀感明显改善。性欲及性激素水平无改变。全部临床症状缓解率达 10 0 %以上。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可明显消除或缓解患者的痛经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根据临床症状、彩色超声或磁共振成像检查诊断为子宫腺肌病的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应用4~5 F脾管或肝管或Cobra管成3 F微导管完成双侧子宫动脉插管,以混有抗生素的新鲜明胶海绵颗粒(直径1~3 mm)栓塞。术后观察月经量、痛经程度及子宫体积等变化。结果:治疗后平均观察12±2个月经周期,临床症状缓解率达93.3%。其中,月经量减至术前(83.4±11.4)%,月经周期、经期无明显变化;25例患者术后痛经完全消失,3例明显缓解,2例复发;术后疼痛评分及痛经分级比术前明显降低(P<0.01);子宫体积平均缩小21.7%。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应用于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与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价值。方法应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与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病32例,于手术前及治疗后1、3、6个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子宫体积的变化,并与痛经、月经周期、月经量变化进行对照。结果治疗后,全部病例子宫体积缩小,由术前的(123.21±12.41)cm3缩小到术后6个月后的(56.37±4.80)cm3,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子宫体积缩小与患者痛经减轻、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量减少呈同步变化。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与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病,治疗后6个月复查,子宫体积缩小明显。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查对于治疗效果的观察,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选择自愿接受介入治疗的子宫腺肌病患者26例,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栓塞剂为海藻酸钠微球(KMG)、新鲜明胶海绵颗粒。结果治疗后患者痛经缓解率为88%,痛经减轻或消失,子宫及腺肌瘤体积减小。月经量明显减少,贫血改善。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可明显缩小子宫及腺肌瘤体积,改善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正>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月经量过多、子宫增大和不孕〔1〕。多发于30~50岁经产妇,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发病年龄有下降趋势,症状严重者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均受到严重影响。传统以手术治疗为主,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4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采用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TUAE)治疗。经双侧子宫动脉注入聚乙烯醇(PVA)进行栓塞。PVA用量80~200mg(平均100mg),颗粒直径350—500μm。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一年,治疗后痛经缓解率100%,完全消失的占96%。月经改善率达100%,月经量减少35%-68%,平均(52.3±8、7)%,P〈0.01。栓塞后6个月子宫及病灶体积分别缩小43%和59%,P〈0.01。结论介入治疗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孔小娟 《现代保健》2012,(28):116-117
目的:探讨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术后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方法: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腺肌病29例,随访手术前后月经量、妊娠情况、痛经改善情况。结果:29例术后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率高。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是目前临床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腺肌病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子宫腺肌病不孕症患者应用4.0~5.0 F Cobra导管或3.0 F微导管完成双侧子宫动脉插管,以混有抗生素及博莱霉素的海藻酸钠微球血管栓塞剂颗粒(直径300~500 um)进行UAE治疗。术后观察临床症状改善及受孕情况。结果:术后10例患者月经量均明显减少,月经周期、经期无明显变化;8例患者术后痛经完全消失,2例明显缓解;术后疼痛评分及评级,比术前明显降低;子宫体积明显缩小;彩超检查显示子宫肌层及病灶内血流明显减少;卵巢内分泌功能无异常改变。栓塞后怀孕6例,2例已顺产。结论: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不孕患者微创、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7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采用聚乙烯醇微粒(PVA)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在栓塞前、栓塞后3个月及6个月,评估所有病人的症状改善情况,并且采用经阴道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及病灶进行动态监测,监测子宫大小,子宫动脉和卵巢动脉血流动态改变,及基础性激素水平和基础体温情况。结果:子宫动脉栓塞术后3个月,子宫体积显著减小,平均缩小136.48(37.6%),子宫动脉的最大血流速度Vmax(cm/s)显著降低,由(27.27±6.03)cm/s降至(14.19±5.98)cm/s,P<0.05。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由0.54±0.03降至0.86±0.04,P<0.05;栓塞术前、后卵巢血流、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和月经周期无显著性差别。1例患者出现短暂卵巢功能急剧减退。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是一种新颖、微创、安全、有效、并发症少且恢复快的治疗方法,可保留子宫的生育功能,对卵巢功能无明显损害,但应注意可能导致卵巢衰竭。  相似文献   

11.
子宫腺肌病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T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价值。方法2001年10月至2004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经药物治疗不佳或无效的3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与介入室联合,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双侧子宫动脉注入碘油、聚乙烯醇(PVA)和高压消毒明胶海绵颗粒充填子宫病灶进行栓塞。结果经TUAE治疗后,34例患者3个月后痛经消失,4例患者3个月后痛经明显减轻,5个月后痛经基本消失,所有患者的子宫体积及病灶体积均明显缩小,贫血症状明显改善。彩色超声检查子宫肌层血流信号明显减少。结论T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的近期疗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2.
付敏  李桂林  彭凤云  周强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0):4302-430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电消融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电消融术治疗,对合并子宫肌瘤或卵巢巧克力囊肿同时行子宫肌瘤挖除术或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合并有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粘连者行粘连分离及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灶电灼术。术后观察月经量、痛经程度、子宫体积等变化;测定手术前后血癌抗原(CA125)、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水平。结果:术后月经量减至术前的(48.7±18.5)%,14例(77.8%)痛经完全消失,3例(16.6%)痛经明显缓解,1例(5.6%)痛经部分缓解,术后疼痛评分、分级均明显降低(P(0.01);子宫体积明显缩小;术后患者血清CA125水平及EMAb阳性率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电消融术治疗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新方法,近期疗效显著,患者易接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4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采用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TUAE)治疗。经双侧子宫动脉注入聚乙烯醇(PVA)进行栓塞。PVA用量80~200 mg(平均100 mg),颗粒直径350~500μm。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一年,治疗后痛经缓解率100%,完全消失的占96%。月经改善率达100%,月经量减少35%~68%,平均(52.3±8.7)%,P<0.01。栓塞后6个月子宫及病灶体积分别缩小43%和59%,P<0.01。结论介入治疗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子宫腺肌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妇科良性病变,其保守治疗困难。虽然保守治疗方法逐渐增多,但各有优缺点,故尚无治疗金标准。药物治疗有一定疗效,但有一定副作用且易复发。微波凝固治疗应用较少,而且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具有中短期疗效确切,副反应并发症较轻微等优点,作为非手术保守治疗,有代替外科手术之势。  相似文献   

15.
本院采用数字减影技术和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20例,并对其疗效和副作用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VA颗粒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中的临床疗效及对卵巢功能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在采用PVA颗粒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UAE)前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月经、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栓塞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明显,各时间段激素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A颗粒应用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中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海藻酸钠微球经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疗效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经超声或MRI明确诊断的子宫腺肌病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测定术前、术后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素,雌二醇水平变化;随访痛经缓解率、异常月经改善率和子宫体积大小变化。结果:120例患者共进行了238次子宫动脉栓塞术。96例术后痛经完全消失,11例明显缓解,5例复发,临床显效率95.53%;月经明显减少,周期恢复正常;贫血患者术后6个月恢复正常;子宫体积呈进行性明显缩小;手术前后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素、雌二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海藻酸钠微球经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近期效果显著,具有微创、安全、疗效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子宫肌腺病是指子宫肌层内存在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由于激素的影响和作用发生出血,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弥漫病变.其主要变现形式多为月经量增多和痛经.子宫腺肌病的病发人群多为生育年龄的妇女,主要年龄在30-50岁的产妇.尤其是今年发病率逐渐攀升,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妇科病.目前,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当然对于不同的年龄的妇女,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年轻或又生育要求的妇女最好可选择药物治疗.对于要根治的妇女来说,可选择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包括根治手术和保守手术.  相似文献   

19.
坑艳  王琳  阿米娜  赵淑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6):3765-3766
目的:采用血清CA125、FSH、LH、E2动态监测,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3月~2006年12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的56例确诊为子宫腺肌病患者,在UAE术前及术后连续动态监测血清CA125、FSH、LH、E2的变化。结果:血清CA125水平在UAE后第4周开始下降,和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CA125稳定下降,至18个月降至正常水平;血清FSH、LH、E2水平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UAE治疗子宫腺肌病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同时可通过动态监测血清CA125水平,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宫腔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与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近期临床效果,探讨保守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最佳方案。方法:比较放置LNG-IUS(30例,A组)或行子宫动脉栓塞术(18例,B组)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术后1、6、12个月的痛经改善情况、月经满意度和子宫体积变化。结果:术后1个月A组痛经缓解程度优于B组(P0.001),术后6个月和12个月两组痛经缓解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222和P=0.226)。两组患者术后月经量均减少,随着时间延长,A组患者逐渐出现闭经或淋漓出血,B组患者月经正常,月经满意度较A组高(P0.05)。两组术后子宫体积均较术前明显缩小(P0.001),B组子宫体积缩小较A组更明显(P0.001)。B组有2例术后意外妊娠而行人工流产术。B组治疗费用较A组高(P0.05)。结论:放置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较介入治疗方法简单、痛苦小、费用低,但有子宫淋漓出血和闭经的副作用。无生育要求且能耐受闭经者,可选择放置LNG-IUS治疗,效果不理想再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