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2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97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7例),观察组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青光眼小梁切除三联手术方式,对照组采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青光眼小梁切除三联手术方式。比较2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2组均可恢复视力,控制眼压,但对照组角膜散光及术后并发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中,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青光眼小梁切除三联手术方式优于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青光眼小梁切除三联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儿童白内障摘除植入软性和硬性人工晶体的临床疗效。方法儿童白内障抽吸、后囊膜环型切开、前段玻璃体切除分别联合Acrysof折叠式IOL植入(25眼)、肝素表面处理硬性IOL(27眼),术后随访6~36个月,观察比较术后视力及后囊膜混浊、人工晶体移位等并发症。结果儿童白内障抽吸、双撕囊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后植入软性晶体组和硬性晶体组术后脱盲率、后发障发生率、晶体移位及瞳孔夹持等并发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小切口、双撕囊、前段玻璃体切除联合植入Acrysof或扩大切口植入肝素表面处理硬性晶体,均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儿童白内障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3.
刘敏  郭建莲  巩磊  杨涛  王峰  刘朝阳  董嫱 《现代保健》2012,(25):100-101
目的:观察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术中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PCCC)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疗效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方法:全部病例均采用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加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同时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切口采用角巩膜缘隧道切口,对45例78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进行手术使晶体后囊中央形成约5mm的囊膜缺损区,行前部玻璃体切除术(AV),以避免后发障的发生。结果:Ⅰ期植入人工晶体40眼,术后1周矫正视力≥0.5者16眼,0.5以下34眼,无1眼发生后发障。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0.5者18眼,0.5以下45眼,术后3个月到半年矫正视力≥0.5者20眼,0.5以下46眼,其余因年龄小无法检查视力表。术后一周第1次复查,无1眼发生后发障,但每只眼周边前后囊膜均出现轻度混浊,撕囊区清亮,继发性青光眼8例。3-6个月18眼发生纤维机化膜,10眼少量玻璃体脱出于前房,玻璃体轻度浑浊,虹膜后粘连7眼,瞳孔不圆12眼,IOL偏中心8眼,无1眼发生视网膜脱离及出血。结论: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治疗的目的是防治弱视,改善视力,术后并发症对手术效果产生重要影响。而PCCC+AV是一种经济、安全、高效的防止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后发障的手术方式,适用于不能配合激光治疗的儿童,但存在一定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谈晖珍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7):4335-4336
目的:回顾性分析20例(40眼)小儿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1年4月先天性白内障患者20例(40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其中对照组使用单纯白内障吸除术进行治疗,治疗组使用白内障吸除联合后囊环形撕开及前段玻璃体切割术进行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后囊浑浊的程度分级情况,以及发生葡萄膜炎、虹膜萎缩、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后囊浑浊的程度分级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葡萄膜炎、虹膜萎缩、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说明两种药物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白内障吸除联合后囊环形撕开及前段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小儿先天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的白内障吸除术。  相似文献   

5.
王双连  王丽丽  翟刚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6):5931-5932
目的:探讨应用一期前玻璃体切割术在儿童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2年5月于唐山市工人医院住院的儿童角膜穿通伤并外伤性白内障患儿46例,其中角膜修补+白内障切除+前玻璃体切割+人工晶体植入26例作为研究对象(前玻璃体切割组),20例角膜修补+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为对照组,对两组术后视力及青光眼、色素膜炎出现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及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术后矫正视力≥0.3的为35.0%,前玻璃体切割组术后矫正视力≥0.3的为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对照组青光眼、色素膜炎的发生率分别是25.0%、45.0%,前玻璃体切割组青光眼、色素膜炎的发生率分别是15.4%、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玻璃体切割组与对照组术后视力比较前者明显优于后者,青光眼、色素膜炎的发生率前者明显低于后者。  相似文献   

6.
林忠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6356-6357,6362
目的 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9年8月~2010年8月某院收治的被确诊为硬核白内障患者56例,其中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本38例,行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18例,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3d、3周、3个月,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组视力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 0.05),且其改善程度显著优于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组(P<0.05).两组患者的角膜水肿出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硬核白内障患者实施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确切,容易操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后囊破裂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l58例(165眼)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分析后囊破裂及玻璃体脱出发生的有关情况。结果:发生后囊破裂18眼(10.90%),合并玻璃体脱出l5眼(9.09%)。后囊破裂与娩核;眼(27.78%),与抽吸皮质有关10眼55.56%)、与人工晶体植入有关3眼(16.66%)。结论:防止白内障手术中后囊破裂并提高后囊破裂的处理能力对提高白内障手术的术后效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摘除联合前玻璃体切割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时机、效果和并发症.方法22例(38眼)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施行白内障摘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视力均有所提高,配合者娇正视力≤0.1,5眼;0.2~0.4,10眼;0.5~0.6,7眼;≥0.7,4眼;2眼发生后发障.结论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摘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人工晶体植入术是防止后发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摘除联合前玻璃体切割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时机、效果和并发症。方法:22例(38眼)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施行白内障摘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视力均有所提高,配合者娇正视力≤0.1,5眼;0.2~0.4,10眼;0.5~0.6,7眼;≥0.7,4眼;2眼发生后发障。结论: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摘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人工晶体植入术是防止后发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林剑鸿 《现代医院》2010,10(3):44-45
目的对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了解该术式对白内障的复明效果、优缺点、常见的手术并发症以及预防和处理的方法。方法对我院近一年来共施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101例(101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1眼术后视力达0.1以上者91例(90.1%),最好视力迭到0.6。术后视力欠佳共10眼,分析术后视力差的原因,多与并发其他严重致盲性眼病有关。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后囊膜破裂,玻璃体溢出(共9例。经过适当处理,多能顺利植入人工晶体,获得较好的术后视力。结论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因要求设备相对简单、投资少、手术费用低、远期效果好等特点,仍不失为一种理想的白内障复明手术。这对在基层医院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减轻患者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囊袋张力环在外伤性白内障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2013-01~2015-01期间20例20眼外伤性白内障晶体半脱位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术中行连续环形撕囊,水分离后或超声碎核后植入囊袋张力环,抽吸皮质后,囊袋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前房及人工晶状体位置等情况。结果:20例均顺利植入人工晶体,术后随访6mo,19例未发观人工晶体偏位倾斜现象。并发症:1例植入晶体囊张力环后出现晶状体囊袋偏移。术后2例出现一过性高眼压,静滴甘露醇后眼压恢复正常。所有病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囊袋张力环可增加外伤性白内障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手术的安全性,避免了相关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杨梅 《现代养生》2023,(13):970-972
目的 探究四联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虹膜周边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原则上,按照系统盲选模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四联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实施四联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53.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前两组患者眼压、视力水平和视野缺损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眼压、视力水平均有所改善,但实施四联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眼压水平低于对照组,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两组患者视野缺损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浅前房、前房炎症、角膜水肿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虹膜周边切除术应用于青...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治疗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方式的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的共诊断收治的外伤性白内障患者200例,按伤后施行手术时间迟早分2组,各100例,手术在Zeiss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根据晶体囊破损与核软硬程度,运用超声乳化吸出或挽核技术。根据外伤性白内障及其他组织外伤的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伤口修复、眼前段结构重建、前路晶状体玻璃体切除、眼内异物摘出联合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并发症及出院时视力。结果观察组术后矫正视力≥0.4~0.5者占56%,对照组占38%,明显低于观察组,2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性白内障虽病情复杂,并发症多,但正确的选择手术时机、合理地选择手术方式及积极预防和治疗术中、术后并发症,能够达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接受治疗的白内障患者110例(142眼),其中55例69眼采取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组),55例73眼采取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照组).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的视力和生存质量,并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视力0.6~ 1.0分别为34眼(49.3%,34/69)、61眼(88.4%,61/69)和63眼(91.3%,63/69),对照组分别为37眼(50.7%,37/73)、64眼(87.7%,64/73)和65眼(89.0%,65/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生存质量评分分别为(87.5±10.7)、(91.2±5.3)、(94.3±5.8)分,对照组分别为(85.9±11.5)、(90.6±6.7)、(94.5±6.0)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2%(16/6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0%(27/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患者视力恢复以及生存质量均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相近,但并发症更少,是一种更为安全可靠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4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00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囊外白内障摘除术并植入人工晶体,观察组患者实施小切口手术。对两组患者术后视力、角膜散光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术后1天及1周,观察组患者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视力差别不大,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角膜散光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患者角膜散光始终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白内障患者实施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是一种较为经济、方便、效果良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白内障患者采用零球差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76例(76眼)外伤性白内障患者分为对照组(植入传统球面人工晶状体)与观察组(植入零球差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各38例(38眼),分别于术后1、3、6个月检测两组患者视力、视觉质量;术后6个月检测患者远近立体视觉、眩光对比敏感度状况;问卷调查患者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术后1、3、6个月时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患者远、近立体视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空间频率有无眩光对比敏感度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评分(91.9 ±4.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14.89,P=0.00).结论 零球差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有助于外伤性白内障患者视觉质量改善,减少外伤对患者视功能的影响,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超声乳化术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均应保持有完整的后囊膜。自后房型人工晶体推广使用以来,以后囊膜为支撑的植入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晶状体后囊膜完整有两大作用:一是摘除白内障不会干扰玻璃体;二是给植入的晶状体提供一个稳定的支架,在此位置,人工晶体与  相似文献   

18.
龙克立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4):6506-6507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患者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同一时期53例(57只眼)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和93例(112只眼)非糖尿病单纯老年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并比较术后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术后最佳视力>0.4的共有46只眼(80.7%),对照组术后最佳视力>0.4的共有99只眼(88.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并发症中,研究组角膜水肿、纤维素性渗出发生率分别为26.3%和22.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眼压升高、虹膜后黏连和黄斑水肿的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白内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囊膜上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对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眼科诊治的34例(39眼)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分析患者在术前、术后7 d、术后2个月的BCVA、视力、眼压、眼轴长度、前房深度、RNFL以及CST的厚度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患者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眼轴长度以及屈光度数在术后7 d、术后2个月均明显改善(P均0.05);术后2个月BCVA≤0.1者3眼,0.2≤BCVA≤0.4者8眼,BCVA≥0.5者28眼。其中BCVA≥0.5者Ⅰ组、Ⅱ组、Ⅲ组分别为16眼、8眼、4眼。不同眼轴长度组间的BCVA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与术前比较,患者的视盘周围RNFL的厚度以及CST的厚度增加(P均0.05);患者出现角膜水肿2眼、囊膜破裂1眼、合并人工晶状体袢卷曲1眼,后囊膜混浊1眼以及术后前房均有不同程度加深,但无继发青光眼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10.25%。结论囊膜上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可明显降低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的眼压、眼轴长度,提高患者前房深度与视力,增加视盘周围RNFL以及CST的厚度,改善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的视网膜结构,手术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分析小切口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与传统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10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5例,采用小切口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照组54例,采用传统的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并比较治疗后两组的视力水平、眼压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视力矫正情况与对照组相当,秩和检验显示,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83,P=0.702)。观察组出现眼压增高、角膜水肿、后囊破裂和悬韧带离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27,P=0.042)。两组患者术前眼压对比无差异(P0.05),而术后对比眼压明显有升高的趋势,与术前对比存在明显差异,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24 h,眼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后48 h两组患者均与术前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前与术后散光情况的对比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患者,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力,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