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玉芬  张菲  夏丹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1):3230-323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率、复筛率和认知率的影响。方法:采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方法,使用丹麦产Madsen Accuscreen型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进行测试。以2007年5月~2008年12月分娩的4 314例新生儿为对照组,未进行健康教育;以2009年1月~2010年3月分娩的4 275例新生儿为观察组,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对两组听力筛查初筛率、复筛率及认知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初筛率为81.8%,复筛率为63.6%,认知率为84.3%;观察组初筛率为96.8%,复筛率为95.2%,认知率为97.5%。观察组初筛率、复筛率和认知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健康教育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发挥出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玉芬 《中国保健》2010,(3):215-216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率、复筛率和认知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方法,使用丹麦生产的Madsen Accuscreen型耳声发射听力筛查仪进行测式。选择2007年5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4314例新生儿为对照组,本组未进行健康教育;2009年在我院分娩的3215例新生儿为观察组,本组进行了系统的健康教育,并对两组听力筛查初筛率、复筛率及认知率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初筛率为61.8%,复筛率63.4%,认知率66.1%;观察组初筛率97.8%,复筛率97.9%,认知率98.6%;观察组初筛率、复筛率和认知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3.
马春娟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0):1447-1449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的运作模式,以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率和复筛率,筛查出听力障碍儿童,对其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方法:选取2010年磐安县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年报数据,按医院性质分为妇幼保健院为观察组,综合性医院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瞬态耳声发射技术,在分娩后72 h至产妇出院前为新生儿进行听力普遍筛查,高危新生儿予以病情稳定后再进行筛查,对初筛未通过者于生后1~3月进行复筛,生后3个月复筛仍未通过者转省儿童医院确诊。观察组由1名经过听力筛查培训的主管护师专门负责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并在筛查时向新生儿家长做好健康教育,对到期未来复查者及时电话催诊做好追踪随访工作,其他护士协助工作。而对照组且由病区护士轮流在护理班时做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比较这两组新生儿听力筛查率、初筛未通过率、复筛率、复筛未通过率、复筛未通过召回诊断率和最后确诊异常率的差异。结果:新生儿听力筛查率和复筛未通过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初筛未通过率、复筛率、复筛未通过召回诊断率和最后确诊异常率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设专人负责新生儿听力筛查,做好健康教育及追踪随访工作,对提高新生儿听力初筛通过率和复筛率,防止漏筛,使每位听力障碍的婴儿都能被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在预防聋哑及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闫瑰娟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7):3817-3819
目的:了解新生儿先天性听力障碍发病率,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影响因素及有效的听力健康管理。方法:正常新生儿生后48h利用耳声发射进行初筛,未通过者42天后复筛;高危儿生后42天初筛,未通过者1个月后复筛;正常新生儿及高危儿两次均未通过者,进行脑干听力诱发电位测试明确诊断。结果:正常新生儿听力初筛率99.27%,复筛率98.26%;高危儿初筛率98.25%,复筛率90.47%。正常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阳性率9.79%,复筛阳性率6.24;高危儿听力初筛阳性率18.84%,复筛阳性率15.29%。24822例进行听力筛查的新生儿中听力障碍发病率2.78%,干预率62.00%。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诊断和干预是一个系统工程,早发现、早干预可降低因聋致残。重点随访高危儿、定期追踪、有效的管理可提高复筛率与干预率。但应注意听力筛查的假阴性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假阳性和复查率的因素。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12月出生的足月正常新生儿4 080例,按初筛时出生时间长短不同分为A、B、C、D、E、F6组,每组680例,分别做新生儿听力筛查,记录初筛不通过、实际复筛数、复筛未通过、已知假阳性例数,分析假阳性率最低的适宜初筛时间。并选取本资料中初筛不通过新生儿436例为试验组:加强新生儿家属宣教沟通,反复嘱咐产妇及家属新生儿出生42天一定要抱婴儿回来复查,记录其复查率,以实施本研究前在初筛不通过新生儿436例为常规组,对两者复查率进行对比。结果A组(出生24 h2012年12月出生的足月正常新生儿4 080例,按初筛时出生时间长短不同分为A、B、C、D、E、F6组,每组680例,分别做新生儿听力筛查,记录初筛不通过、实际复筛数、复筛未通过、已知假阳性例数,分析假阳性率最低的适宜初筛时间。并选取本资料中初筛不通过新生儿436例为试验组:加强新生儿家属宣教沟通,反复嘱咐产妇及家属新生儿出生42天一定要抱婴儿回来复查,记录其复查率,以实施本研究前在初筛不通过新生儿436例为常规组,对两者复查率进行对比。结果A组(出生24 h)已知假阳性109例;B组(出生36 h)已知假阳性109例;B组(出生36 h)已知假阳性86例;C组(出生48 h)已知假阳性86例;C组(出生48 h)已知假阳性76例;D组(出生60 h)已知假阳性76例;D组(出生60 h)已知假阳性62例;E组(出生72 h)已知假阳性62例;E组(出生72 h)已知假阳性55例;F组(出生84 h)已知假阳性55例;F组(出生84 h7 d)已知假阳性54例。常规组复查率90.8%,试验组复查率98.0%。结论随着新生儿年龄的增长,新生儿听力筛查假阳性明显降低,三天(72 h)后趋于稳定;加强宣教,可以提高新生儿听力复查的复查率。  相似文献   

6.
发挥现有资源 建立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罗艳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6):5104-5105
目的:了解钦州市新生儿听力筛查情况,寻求最佳的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模式。方法:该院出生的活产新生儿于产后48h~42天,病理性新生儿在疾病基本治愈后于出院前,宣传听力筛查的好处后,由家长选择是否接受新生儿耳声发射(OAE)测试,未通过者转五官科诊查,无明显病变者于10~20天后免费复查。对复筛未通过者,建议生后3个月左右到有听力学专科的上级医院诊治。结果:同期出生的新生儿2282例,实际筛查1473例,筛查率为64.55%;同期新生儿病房入住新生儿1324例,实际筛查294人,筛查率为22.20%;初筛阳性129例,回院复筛88例,复筛率为68.22%。复筛阳性56例中,行听力脑干反应(ABR)检查9例,阳性3例。耳损伤发病率0.17%。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十分必要。耳声发射是一种快速而行之有效的新生儿听力初筛方法。但基层单位耳声发射仪应用不广,拒筛率高,阳性召回率及干预率低。故应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健康教育力度,争取卫生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建立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健康宣教及护理配合对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新生儿听力筛查通过率和复筛率的效果。方法我院2013年加强了NICU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护理力度和健康宣教,采用历史对照研究,比较2013年和2012年NICU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率、初筛未通过患儿复筛率、最终听力检测率。结果 2013年NICU新生儿初筛未通过率为13.17%,低于2012年,未通过患儿复筛率为84.06%,高于2012年,最终听力检测率为89.47%,高于2012年(P<0.05);2013年最终检出听力损失11例,检出率占64.71%,明显高于2012年(P<0.05)。2013年NICU新生儿窒息、高胆红素血症听力筛查通过率较2012年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 NICU新生儿听力损伤发生率较高,是听力筛查的重点。加强健康宣教,把握筛查时机及护理配合可提高通过率和未通过患儿复筛率,使听力障碍患儿得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8.
6387例新生儿听力筛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适合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策略 ,获得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病的基本资料。方法 :应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技术 ( DPOAE)对 2 0 0 2年 7月~ 2 0 0 3年 10月在本院分娩的新生儿 6 4 6 0例进行听力普遍筛查。对复筛未通过者 ,于生后 3个月左右采用听性脑干反应 ( ABR)和 4 0 Hz听性相关电位 ( 4 0 Hz- AERP)技术诊断。结果 :实际筛查 6 387例 ,筛查率为 98.9%。初筛通过 5 881例 ( 92 .1% )。需复筛的 5 0 6例 ,实际复筛 5 0 4例 ,复筛率为 99.6 %。复筛通过 4 91例 ,复筛通过率 97.4 %。 14例复查 ABR中确诊“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 13例 ,1例假阳性。本组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的发病率为 2 .0 3‰ ,初筛假阳性率为7.6 2 % ,两步筛查后的假阳性率为 0 .0 15 %。结论 :新生儿听力普查十分必要。耳声发射是一种快速而行之有效的新生儿听力初筛方法 ,两步筛查法可及早发现听力损失 ,为尽早进行干预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6 387例新生儿听力筛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索适合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策略,获得新生儿听力损失发病的基本资料.方法应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技术(DPOAE)对2002年7月~2003年10月在本院分娩的新生儿6 460例进行听力普遍筛查.对复筛未通过者,于生后3个月左右采用听性脑干反应(ABR)和40 Hz听性相关电位(40 Hz-AERP)技术诊断.结果实际筛查6 387例,筛查率为98.9%.初筛通过5 881例(92.1%).需复筛的506例,实际复筛504例,复筛率为99.6%.复筛通过491例,复筛通过率97.4%.14例复查ABR中确诊"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13例,1例假阳性.本组新生儿先天性听力损失的发病率为2.03‰,初筛假阳性率为7.62%,两步筛查后的假阳性率为0.015%.结论新生儿听力普查十分必要.耳声发射是一种快速而行之有效的新生儿听力初筛方法,两步筛查法可及早发现听力损失,为尽早进行干预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3481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的听力筛查,了解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病状况,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运作模式。方法: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技术(DPOAE)对2003年8月~2004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3572例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对复筛未通过者,于生后3月前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BR)技术诊断。结果:实际筛查3481例,筛查率97·5%,初筛通过率82·5%,需复筛609例,实际复筛594例,复筛率97·5%,复筛通过率90·2%。对复筛未通过的58例进行ABR检查,6例被诊断为不同程度的双耳或单耳听力障碍。本组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病率为1·7‰,初筛假阳性率15·4%,复筛假阳性率为1·49%。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十分重要,DPOAE是目前新生儿听力筛查比较理想的检测方法,住院期间初筛和出生42d复筛有利降低筛查假阳性率,ABR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听力障碍,从而为早期干预,有效促进婴幼儿语言发育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的听力筛查,了解新生儿听力障碍的发病状况,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运作模式.方法: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技术(DPOAE),对2005年射阳县各医院分娩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对复筛未通过者,于出生后3个月前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技术(ABR)诊断.结果:实际筛查5 009例,筛查率为55.00%,初筛通过率为84.97%,需复筛753例,实际复筛538例,复筛率为71.45%,复筛通过率为95.17%.对复筛未通过的26例进行ABR检查,5例被诊断为不同程度的双耳听力障碍,新生儿听力障碍检出率为1.00‰,初筛假阳性率为10.22%,复筛假阳性率为0.42%.结论:DPOAE是目前新生儿听力筛查比较理想的检测方法.DPOAE结合ABR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听力障碍,尽早进行科学干预.  相似文献   

12.
黄安源  李顺品  唐俊  杨广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3):1826-1827
目的:探讨和分析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假阳性的发生率和原因。方法: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和自动判别听性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ABR)对2003年3月~2005年12月在该院产科出生的4125例活产新生儿进行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UNHS)。初筛时间为出生后2~3天,用TEOAE进行;复筛应用TEOAE和AABR于出生后42天进行。复筛"未通过"者于3月龄时做诊断性检查评估听力水平,并跟踪随访1年以上。结果:初筛4125例,通过3886例,通过率94.2%,复筛239例,通过209例,复筛仍未通过20例,其中确诊听力损失16例。在4125例新生儿中听力损失的发病率为0.39%,初筛假阳性率为5.4%,整个筛查程序假阳性率为0.1%。结论:虽然听力筛查的假阳性率不高,但绝对数量不可忽视,应重视假阳性出现的原因,并以合理的处置减少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喀什地区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变化趋势,对潜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为喀什地区后续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优化完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比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在2015年、2016年、2017年、2019年及2021年共21150名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初筛率、复筛率以及转诊率,并对没有初筛、复筛及转诊的家庭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没有初筛、复筛或转诊的原因。结果随着喀什地区全力推进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的初筛率从2015年的89.80%提升至2021年的99.93%,复筛率从69.83%提升至83.97%,转诊率从37.50%提升至76.92%,各环节均取得了显著提升。因“费用太高”拒绝初筛或复筛的新生儿比例分别从35.30%和11.76%下降到0%,因“路程遥远”拒绝复筛的新生儿比例也从44.12%下降至20.24%,而“外院检查”则从原来的0%逐步上升到26.19%。不管是初筛、复筛,还是转诊听力诊断,家长的观念依旧是阻碍新生儿听力筛查顺利开展的首要因素。结论喀什地区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推进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但仍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内容,提高家长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认同与接受应该是未来工作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方案两个不同的初筛时间的通过率和转诊率,探讨首次听力筛查时间与成本效益的关系。方法:该院出生新生儿分为两组:出生3日筛查组(A)和满月筛查组(B)。分别与出生后3天和满月体检时进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听力筛查。未通过(refer)者,1个月后进行复筛。复筛阳性者转诊至听力评估中心。结果:A组2305例,初筛通过率82%,复筛通过率85%;B组初筛通过率94%,复筛通过率63%(P<0.001)。两组的转诊率分别为1.65%和1.85%(P>0.05)。6例(1.6‰)最后确诊为听力损失。结论:满月时进行听力筛查可提高初筛通过率,从而减少复筛人次,节约筛查成本。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柳州市新生儿听力筛查资料的信息化管理网络成效。方法:对比实施信息化管理网络前后柳州市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初筛率、复筛率、接诊率等情况。结果:全市实现网络化管理以来,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率由64.21%上升至95.38%,复筛率由63.80%上升至72.38%,接诊率由54.39%上升至63.33%。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管理作为柳州市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对全市的听力筛查资料进行网络化管理,有利于新生儿听力筛查项目的信息监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分析新生儿听力筛查现况,探索有利于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成效的相关策略和措施。 方法 选取2017—2019年深圳市活产新生儿作为筛查对象,听力筛查相关资料由各区筛查单位登记、录入新生儿听力筛查管理系统。正常新生儿采用耳声发射初筛,高危新生儿采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技术进行初筛,未通过者进行复筛,对筛查率进行季节和地区的分析。 结果 深圳市2017—2019年共计632 912例新生儿,其中604 760例完成新生儿听力初筛,初筛覆盖率95.55%;应复筛人数为38 351例,复筛率64.32%,听力复筛未通过人数为3 105例,实际转诊人数为2 297例,转诊率为73.98%。听力筛查季节变化规律明显,季节指数显示10—11月是听力筛查高峰期。 结论 深圳市新生儿听力筛查覆盖率稳步增长,但需对听力复筛进一步加强管理,实现对听力障碍儿童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干预,将可防可控的新生儿听力障碍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辽宁省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对策与措施。方法:根据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提供的调查表对辽宁省2006~2010年各市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006~2010年辽宁省新生儿听力筛查率63.8%,初筛未通过率为9.2%,复筛接受率为65.1%,复筛未通过率为18.0%,复筛阳性转诊率为41.0%,双耳听力障碍检出率为0.20‰,干预率为71.9%。结论:应采取积极措施,全面推进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深入开展,争取新生儿听力障碍得到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瞬态声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TEOAE)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假阳性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初筛和复筛的通过率.[方法]对TEOAE未通过者进行复查,总结TEOAE筛查中的假阳性因素.对比本院与外院初筛通过率,及本院与外院初筛阳性者均在本院复筛的通过率.[结果] 在TEOAE筛查中有很多导致假阳性的因素,认识这些因素并采取干预措施,通过率明显提高(P<O.01).[结论]应尽量避免假阳性因素,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的质控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新生儿听力筛查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对策。方法根据《福建省新生儿听力筛查实施方案》中调查表,对漳州市2008—2012年新生儿听力筛查现况进行调查。结果 2008—2012年漳州市新生儿活产数283 105人,听力筛查率60.1%,初筛未通过率11.4%,复筛接受率66.3%,复筛未通过率19.2%。复筛阳性转诊率90.9%,听力障碍检出率0.6‰,治疗干预率86.0%。结论应积极推进新生儿听力筛查,开展早期诊断,使听力障碍儿得到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听力筛查假阳性分析与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假阳性的发生率和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瞬态耳声发射技术(TEOAE)对2007年1~12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出生的4439例新生儿进行听力普遍筛查。初筛时间为生后2天,未通过者42天复筛,两次均未通过者生后3个月行听力学综合评估,并跟踪随访。结果:初筛4439例,通过4278例,通过率96.37%,复筛161例,通过129例,进入诊断程序32例,最后确诊听力损失6例,发病率0.14%。初筛假阳性率2.91%,整个筛查程序假阳性率0.58%。结论:重视假阳性率的产生原因并积极避免,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的质控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