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于1992年3月-1994年8月,采用单向活瓣补片新技术,治疗4例单纯或有其它心内畸形的室间隔缺损并有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利用其术后短时间血流动力的缓冲作用,减轻术后因肺动脉压力及肺血管阻力下降不甚满意所致的右心负荷过重及低心排的不利影响,使患者较完全渡过术后早期而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邵双印 《中原医刊》2009,(15):23-24
目的总结本院自2003年至2008年用自制单向活瓣补片治疗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双向分流型室间隔缺损15例的经验。方法对收治的15例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双向分流的室间隔缺损患者行单向活瓣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结果本组15例病人无手术死亡,疗效满意,1周时有7例右向左分流,3周时右向左分流消失。随访3个月病人自觉症状改善,肺动脉压下降。结论单向活瓣补片能降低肺动脉高压危象的发生率,降低围术期死亡率,围术期的管理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单向活瓣补片在治疗室缺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再珍  周其文 《铁道医学》1998,26(6):382-383
目的 探讨治疗室缺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适宜手术方法,以降低室缺合并肺高压病人的围手术期死亡率。方法 本组14例病人采用单向活瓣补片修补室缺,并于术后常规应用前列腺素E4等扩血管药物,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活瓣作用。结果 14例室缺合并肺高压病人,术后3d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时有4例右向左分流,最久1例分流持续17d。结论 单向活瓣补片在围手术期“急性肺高压”时起到了减压作用。对于肺血管尚未发生不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治疗室缺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适宜手术方法,以降低室缺合并肺高压病人的围手术期死亡率。方法本组14例病人采用单向活瓣补片修补室缺,并于术后常规应用前列腺素E1等扩血管药物,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活瓣作用。结果14例室缺合并肺高压病人,术后3d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时有4例有右向左分流,最久1例分流持续17d。结论单向活瓣补片在围手术期“急性肺高压”时起到了减压作用。对于肺血管尚未发生不可逆改变的室缺肺高压患者,应用单向活瓣修补室缺,有利于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但仍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应用单向活瓣补片治疗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双向分流的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患者与常规补片矫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例伴有重度肺动脉高压双向分流的VSD患者随机分为A、B2组,A组(n=16)采用常规补片矫治术,B组(n=14)采用单向活瓣补片矫治术,术后比较2组的死亡率。结果B组死亡1例,死亡率7.14%,较A组(18.75%)显著降低(P〈0.01)。结论单向活瓣补片矫治能有效地降低VSD合并重度肺高压双向分流的围手术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单向活瓣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u M  Yang J  Yang Y  Hu J  Zhou X  Liu F  Wu Z  Zhao T  Xiong L  Wang X  Yin N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6(11):1097-1101
目的:探讨单向活瓣修补技术在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手术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取单向活瓣补片技术矫治的37例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治疗情况,总结其近、中期疗效,以寻求最佳手术治疗方案.结果:本组患者术前彩超示平均肺动脉压(MPAP)为60 ~ 72 mmHg;心导管检查:肺动...  相似文献   

7.
Pang XY  Li WH  Song HM  Su RY  Yu JH  Li YH  Bi YW  Li SX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1):888-890
目的探讨应用单向活瓣补片对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单向活瓣补片对38例伴有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先心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及术后随访观察.结果术后11例肺动脉压力下降明显,未出现跨单向活瓣补片的分流;余27例术后72 h内出现分流,其中1例术后72 h死于低心排出量,1例术后4周死于右心衰竭;36例康复出院.术后出现分流的27例患者22例随访6~86个月,其中术后3个月仍出现跨单向活瓣补片分流7例,右向左分流4例,双向分流3例;术后半年以上仍存在经单向活瓣补片分流4例,其中3例肺动脉收缩压(PP)/主动脉收缩压(PS)仍>0.75,2例右向左分流,1例双向分流;另1例PP/PS降至0.45,存在3 mm跨单向活瓣补片左向右分流;11例术后未出现跨单向活瓣补片分流者,术后3个月复查示肺动脉压力下降满意,无跨单向活瓣补片分流.22例中19例自觉症状及生活质量较术前改善明显.结论对于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先心病应用单向活瓣补片进行手术修补,可使当术后右心压力增高时右心血流可通过单向活瓣补片活瓣孔分流到左心系统,为右心起到分流减压作用,同时以可以耐受的体循环血氧饱和度降低为代价增加左心系统血容量,保证左心排出量,以达到保持体肺循环相对平衡,使患者能度过术后危险时期,减少围术期死亡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由于术后易发生肺动脉高压危象,往往死于术后低心排及严重右心衰竭[1].2001年1月至2005年6月,作者应用单向活瓣式补片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25例,术后无早期死亡和右心功能衰竭病例发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徐盛松  石开虎  张飞 《安徽医学》2010,31(12):1440-1442
目的探讨单向活瓣补片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外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7例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病例,采用单向活瓣补片进行心脏间隔缺损修补,麻醉行深静脉穿刺过程中放置Swan-Ganz漂浮导管监测手术前后肺动脉压(PAP)、肺血管阻力(PVR)、心排量(CO),另抽取外周动脉血检测动脉氧分压(PaO2)等项指标;手术前后行心脏彩超检查了解心脏间隔缺损状况及肺动脉压、间隔分流变化情况,同时检测PAP变化。结果采用单向活瓣补片修补技术,患者术后早期PAP、PVR即较术前明显减低(P〈0.05),PaO2、CO增加,随访4~20个月,PAP进一步减低,心功能明显改善。全组除1例因术后低心排死亡外,其余均无肺动脉高压危象或心力衰竭发生。随访中发现2例术后PH持续存在,单向活瓣持续右向左分流,其余44例心脏彩超提示术后1~6个月活瓣关闭(平均3.6个月)、分流消失,PH自术前的(76.81±13.33)mmHg降至(37.23±9.46)mmHg(P〈0.01)。结论应用单向活瓣补片修补技术能显著降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病例的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0.
《陕西医学杂志》2016,(4):393-394
目的:评价单向活瓣补片矫治先心病(CHD)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H)伴双向分流的效果及预后。方法:65例CHD+PH患者,采用单向活瓣技术修补畸形。观察术后疗效并随访。结果:术后24h内死亡3例,1周内死亡1例。随访3~120个月,远期死亡3例;术后肺动脉收缩压Pp[65.2±5.1mmHg]较术前Pp[80.3±7.6mmHg]明显降低(P<0.05),术后动脉血气PO2[71.4±3.8mmHg]较术前PO2[58.2±4.6mmHg]明显升高(P<0.05);术后心功能及6min步行实验(6MWT)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应用单向活瓣补片技术治疗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伴双向分流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成人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21例成人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21例患者均采用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单向活瓣式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结果 21例患者中死亡1例,死亡率4.76%;发生并发症2例,其中暂时性房室传导阻滞1例,低心排综合征1例,并发症发生率9.52%;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成人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注重术前准备,术中行单向活瓣式补片修补缺损可有效避免术后早期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完善的围术期处理亦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先心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双向分流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向活瓣补片矫治9例病人,常规补片矫治11例病人,术后彩色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多普勒检测肺动脉压。结果常规补片矫治组术后死亡2例,活瓣补片矫治组痊愈。全组术前肺动脉压平均93.9±20.3mmHg,术后下降到65±29.4mmHg,5例病人回到医院随访,随访期3个月~3年,肺高压进一步下降。结论单向活瓣补片矫治先心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双向分流能有效降低围术期死亡率,短中期生存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13.
过去认为,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心脏B超提示在房室平面有右向左分流或双向分流,即列为手术禁忌症。近年来,由于手术方法的不断改进,手术指征放宽,认为双向分流患者仍可手术。本研究采取缺损补片留孔[1],孔左心面作活瓣的方法,对8例合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围手术期处理对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并严重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方法 :结合临床检查胸透、ECG、UCG、血气分析对 2 8例室间隔缺损并重度肺高压患者进行评价。肺动脉压 70~ 1 1 5/35~ 63mm Hg,Pp/Ps为 0 .89± 0 .1 4,术前给予吸氧、口服 ACEI,静脉给予酚妥拉明、极化液以及强心利尿等综合治疗 2~ 3周 ,体外循环下直视修补缺损及合并畸形 ,术后对病人进行随访。结果 :术终 Pp/Ps为 0 .71± 0 .1 8,住院死亡率为 7.1 % (2 /2 8) ,1例因低心排出量脱机困难台上死亡 ,另一例术后 8d死于右心衰竭 ;在随访过程中有 1例因慢性右心衰竭术后 8个月死亡。结论 :完善的围手术期治疗能提高室间隔缺损并重度肺高压的手术成功率 ,术后远期疗效尚待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15.
研究血内皮素-1(ET-1)的浓度与小儿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的关系。42例小儿室间隔缺损心内直视修术病便,围术期采用免疫法测定血浆ET-1。结果:血浆ET-1明显高于正常,而主动脉血样ET-1略高于肺动脉血样中ET-1。肺动脉高压组术前ET-1明显高于肺动脉压力正常组(P〈0.01)。逐步回归发现ET-1与肺循环流量和脉动脉压力呈线性相关。动态观察发现体外循环约束时ET-1较转流前升高,术  相似文献   

16.
影响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简称VSD)手术效果的主要因素是肺动脉高压(简称PH)。我院自1987年5月 ̄1993年5月手术治疗VSD307例,病死率2.9%,其中合并重度PH(Pp/Ps≥80%)24例,病死率20.8%。本文通过对心导管材料、心脏杂音、胸片、心电图等的材料分析,对照手术结果,结合文献,对VSD合并重度PH的手术适应证和围术期的处理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7.
18.
探讨应用自制单向活瓣心包补片矫治双向分流型室缺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自制双片四孔或双片单孔型单向活瓣心包片 ,4 - 0涤纶线带垫间断褥式缝合修补室缺。术后动态观察肺动脉压力变化 ,以彩色二维超声心电图及多普勒检测、评价其早期血流动力学改革及效能。结果 :2例术后呈持续性右向左分流 ,死于低心排及右心功能不全。 2 2例在燥动、气管内吸痰及CO2 潴留时 ,肺动脉压 >升主动脉压 ,出现一过性右向左分流。结论 :单向活瓣补片允许术后特定情况下右向左分流 ,有效减轻右心室负荷 ,缓解闭合室缺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波动 ,有利于早期右心功能恢复 ,提高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报道室间隔缺损(室缺)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11例,年龄5~18岁,术前均行心导管检查,Pp/Ps为0.75~0.93,平均为0.81,手术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全部经室切口修补,室缺2.0~2.5cm,无1例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6例在术中置入Swan-Gaoz管。本组因呼衰及心低排综合征各死亡1例外余均好。强调了术前准备、术中心肌保护及加强术后管理是降低死亡率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20.
研究血浆内皮素-1(ET-1)的浓度与小儿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的关系。42例小儿室间隔缺损心内直视修补术病例,围术期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F-1。结果:血浆ET-1明显高于正常,而主动脉血样ET-1略高于肺动脉血样中ET-1。肺动脉高压组术前ET-1明显高于肺动脉压力正常组(P<0.01)。逐步回归发现ET-1与肺循环流量和脉动脉压力呈线性相关。动态观察发现体外循环结束时ET-1较转流前升高,术后24h则降至低于术前水平。结论:结果表明在小儿室间隔缺损中ET-1与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