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医院内建立静脉治疗小组在输液安全及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意义。方法(1)制定静脉治疗小组成员职责标准;(2)建立静脉输液安全监督系统,系统内容包括:制定静脉治疗护理操作标准,定期进行静脉治疗相关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能的培训及考核,学习并贯彻落实国内外最新的静脉治疗护理,定期开展输液不良事件讨论会,参加院内相关静脉治疗的会诊工作(外周静脉的会诊,中心静脉会诊,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的会诊)。结果静脉治疗小组的建立提高了院内输液安全及质量管理水平,且成为医院静脉输液治疗的平台和载体;同时,护理人员输液安全意识增加、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提升,科室间交流、沟通增多,护理不良事件减少,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医院内建立静脉治疗小组有利于输液安全及质量的管理。有利于培养出类拔萃的专科护士,对于提升临床整体护理工作质量及科室管理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实施三级护理查房推动护士层级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建立的护士层级管理,实施三级护理查房,让不同能力的护士担任不同的岗位,履行不同的职责。给护士提供一个成长的平台,更好的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建立护士层级管理,根据护理管理的相关要求,参照医师的三级查房,认真开展三级护理查房,促使不同层级的护士围绕专科疾病的评估要点及护理方法进行专科护理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结果临床专科认真严格实施了三级护理查房,不同层级护士的护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专科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病人满意率及护士的整体素质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结论建立护士层级管理机制,坚持认真严格地开展三级护理查房能有效地促进护士专科护理水平的提高,从而使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得到持续有效的落实。  相似文献   

3.
冯意红 《上海预防医学》2012,24(9):527-527,F0004
<正>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项技术操作,在一定程度上既反映护士的技术水平,又反映出护理质量的优劣[1]。输液技术的广泛运用,不但增加了输液实践的风险,同时也给输液管理提出了新要求[2]。部分因管理不当而导致的输液风险[3]如静脉炎、药物外渗等在新生儿无陪病房更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严万青 《现代保健》2010,(32):108-109
目的探讨护理骨干在护士岗位技能培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通过选拔、培训护理骨干,成立护士岗位技能培训、考核小组,加强对临床护士操作技能的培训及管理。结果培训3个季度后除心肺复苏技术外,临床护士的无菌技术、鼻饲及静脉输液技术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护理骨干在护士岗位技能培训中能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促进静脉输液治疗护理的专业化进程,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输液护理。方法:建立护理部和各科室的二级静脉输液质量监控组织。护理部专门设立输液质量控制委员会,负责全院静脉输液质量的标准制定、质量监控、专业知识培训与提高;各科室设立相对应的质控小组,负责对科内静脉输液质量进行连续监控,以控制环节质量,进行层层质控。结果:病人对静脉输液的满意度提高;外周和中心静脉输液操作规范的执行率明显提高;化疗药物、高营养药物输入方式更加合理;输液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加强静脉输液治疗的质量监控,能全面提高临床静脉输液的质量和内涵,分层级管理是静脉输液治疗专业化管理的有效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扬州市二、三级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的护理现状,为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规范静脉输液护理服务行为,改进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采用便利抽样法,以扬州市护理质量控制中心编制的“静脉输液护理现状调研表”为调研工具,于2022年7月26日对本市22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静脉输液护理现状开展同质化调研。结果:本研究中22家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总人数为13 891人,静脉输液患者总人数为9 791人(70.48%)。二级医院输液总人数占住院总人数的75.14%,三级医院占比为69.1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护理人员在留置针穿刺前评估、穿刺输液、使用与维护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输液港质量指标中主要在制度规范执行、导管拔除、健康教育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级医院在静脉治疗专科护士、静脉输液配置中心或药物配置专用生物安全柜、专科门诊及静脉输液专科护理小组方面较二级医院占比多。结论:扬州市二、三级医疗机构静脉治疗质量管理存在差异性,需质量管理机构进一步优化质量管理标准,同时做好培训和督查,保证不同级别医院间的同质化管理,确保静脉输液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陈静  孙俊娥  王金玉  李艳 《中国校医》2011,25(12):931-932
目的完善客观护理资料,确保静脉输液科学安全进行。方法在临床工作中使用静脉输液巡视记录单,客观详实记录输液过程。结果增强了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减少和避免了输液不良反应的发生,满足了患者的"知情"权,提高了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病人满意度。结论静脉输液巡视记录单是加强护理环节质量管理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护理管理者的管理意识,加强临床护士静脉输液过程中的责任心、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防范护理纠纷,为病人提供安全、高效的给药途径。方法:临床静脉输液时应用静脉输液巡视卡。结果:有效地提高了输液病人的护理质量,受到病人及家属的好评。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猛发展,对患者实施安全护理已成为护理质量管理的目标,也是护理管理品质的核心。护士作为静脉注射的直接执行者和观察者,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处于第一线。静脉注射技术应用半个世纪以来,注射方法已从单一的治疗发展成为多途径、快速度的治疗方法。因此,静脉注射的安全管理是确保安全治疗护理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针对静脉输液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静脉输液纠纷的原因,提出了加强静脉输液安全管理,提高静脉注射质量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寻病区自我质量管理之有效方法,提高病区护理工作质量。方法建立病区护理三级质量管理体系。一级人员为责任护士,二级人员为护理组长或高级责任护士,三级人员为护士长。以小组形式开展护理工作,各层级人员在质量管理工作中承担不同的角色,由组长或高级责任护士统筹负责,兼具指导下级责任护士,护士长进行监管及指导。结果护理人员分层级使用和管理,根据护士的层级和能力分管不同患者,以小组形式开展护理,可使专科护理质量和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得到保障。结论病区护理三级质量管理模式是一种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模式,各层级人员根据层级及能力,分管不同的患者,体现不同年资护士的工作价值;开展小组式护理,高年资护士的专科指导及护士长的监管,使病区护理质量可得到进一步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