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婴儿喂养方式与营养性贫血发生状况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婴儿的不同喂养方式与营养性贫血的发生状况进行调查分析 ,为婴儿的科学喂养提供依据。方法 对 2 0 0 1年~ 2 0 0 2年出生进行常规保健的 6个月小儿进行调查。 结果 在营养性贫血发生率方面 ,完全母乳喂养儿高于混合喂养儿 ( χ2 =2 6 3 6,P <0 0 0 5 ) ,后者高于人工喂养 ( χ2 =6 74,P <0 0 1)。在血红蛋白水平方面 ,人工喂养儿与混合喂养儿比较无差异 (t =1 687,P >0 0 5 ) ,完全母乳喂养儿低于前两者 (t=2 2 83 ,P <0 0 5 ,t=2 14 7,P <0 0 5 )。 结论 母乳喂养的小儿应及时添加辅食 ,减少营养不良性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吕惠萍  白利萍 《中原医刊》2006,33(13):32-33
目的了解婴儿辅食添加喂养状况及婴儿家长对辅食添加的认识、喂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方法采取整群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对227名婴儿家长进行调查,并定期开展家长学校学习班,进行各类辅食的现场制作及搭配,指导家长采用正确有效的辅食添加和制作方法。结果婴儿辅食添加与家庭经济收入有直接关系,收入越高,对婴儿辅食添加的重视程度也越高。结论婴儿辅食现场制作及喂养指导,能有效加强婴儿家长对辅食添加认识,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知识水平,降低婴儿营养不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从l990年9月至1993年3月在我院儿保门诊建卡系统管理的散居儿童中,按喂养方式分为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三组,每组300名儿童共900名,在六个月体格检查时常规作血红蛋白(Hb)测定。观察婴儿贫血与喂养方式问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喂养方式与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关系.方法 对定期随访6~10个月婴儿进行喂养方式调查及血红蛋白测定,贫血诊断标准依据卫生部制定的《小儿四炳防治方案》,血红蛋白<110 g·L-1为缺铁性贫血.结果 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人工喂养儿最高为43.8%,混合喂养儿为30.2%,母乳喂养儿为19.6%.结论 宣传推动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率,能有效地降低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许德芳 《广西医学》2011,33(7):867-868
目的观察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缺铁性贫血的影响。方法母乳喂养组55例,婴儿出生后4个月内给予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组137例,出生后即给予混合喂养。观察两组婴儿4个月6、个月、8个月时缺铁性贫血发生率。结果 4月龄时混合喂养组婴儿缺铁性贫血检出率为48.9%(67/137),明显高于纯母乳喂养组的32.7%(18/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6个月、8个月时缺铁性贫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可减少缺铁性贫血发生率,适时、适量、合理添加辅食是减少缺铁性贫血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6.
朱伟莉 《中外医疗》2014,(26):11-12
目的了解该地区6月龄婴儿贫血患病情况,探讨不同喂养方式与6月龄婴儿贫血的关系,为预防贫血、合理喂养提供研究基础。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0月在该院儿童保健门诊生长监测的6月龄婴儿做全面的体格检查,并对喂养方式进行调查,进行血常规检测。结果该次调查6月龄婴儿1491例:男婴778例占52.2%、女婴713例占47.8%:贫血患病率为19.9%;纯母乳喂养组贫血患病率为32.1%,高于混合喂养组(21.6%)和人工喂养组(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妊娠期妇女健康管理,指导婴儿家长在婴儿4-6月时适时、适量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以预防贫血。  相似文献   

7.
李海薇  赵琳 《重庆医学》2015,(13):1833-1835
目的 对昆明市和永德县的婴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状况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对2011年9月至2013年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地段辖区内以及永德县地区进行预防接种和健康体检的10个月以内的婴儿130名,进行外周血象检测,设计问卷调查,记录母婴的一般情况及喂养状况.结果 (1)昆明市纯母乳喂养的有28名(40%),临沧永德县为51名(85%).昆明市辅食添加合理的46名(65.7%),永德县为11名(18.3%);(2)昆明市与永德县的婴儿外周血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分布宽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昆明市70名婴儿的贫血发生率为20%,永德县60名婴儿的贫血发生率为50%;(3)婴儿的年龄、居住地、不同喂养方式及辅食添加与贫血发生有相关性.结论 辅食添加合理是贫血的保护因素,6~9月龄婴儿仍单纯母乳喂养是贫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婴儿缺铁性贫血与不同喂养方式之间的关系,为婴儿科学喂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1年4月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273例6个月健康婴儿,测定其末梢血血红蛋白,按喂养方式分为母乳喂养组105人,部分母乳喂养组86人,人工喂养组82人,比较这三组婴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结果 6个月婴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母乳喂养为12.38%,混合喂养为2.32%,人工喂养1.19%。结论母乳喂养组婴儿较部分母乳喂养组婴儿及人工喂养组婴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婴儿喂养方式与常见疾病及其康复的关系 ,作者随机对 2 0 0例 4月龄出院婴儿进行了随访观察。结果母乳喂养婴儿健康率高、常见疾病的总发病率低 (P<0 .0 0 5 ) ,母乳喂养婴儿住院康复时间少于非母乳喂养 (P <0 .0 1 ) ;提示母乳喂养对保障婴儿健康 ,降低常见疾病发病率 ,促进康复 ,较非母乳喂养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0.
喂养方法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胎儿娩出至一周岁称之为婴儿,婴儿生长发育所需主要营养依靠乳类提供。就喂养方式而言,用母乳喂养是我国的传统,是婴儿最理想的营养食品,母乳的营养素正好能满足婴儿出生后4~6个月内的全部要求,对婴儿的健康发育最有利,且最容易被消化吸收;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抗感染物质,预防疾病,而且母乳的质和量还能随婴儿的生长和需要而变化。母乳喂养的重要意义被当作生活常识,曾被认为无须宣教。但近年来,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限制性输血与非限制性输血对贫血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病情预后的影响,为早产儿贫血合理输血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对86例贫血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诊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其首次输血前的具体病情及输血的红细胞压积(Hot)数值分为限制性输血组(44例)和非限制性输血组(42例)。记录患儿输血情况:每次输血前血Hot、每次输血量、总的输血量、输血次数。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限制性输血组每人总输血量明显高于非限制性输血组(t=19.82,P〈0.01),每人输血次数明显多于非限制性输血组(t=3.52,P〈0.01);限制性输血组患儿在吸氧时间、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时间上明显高于非限制性输血组(t=5.53,2.95,P〈0.01),机械通气使用时间长于非限制性输血组(t=2.42,P〈0.05);限制性输血组颅内出血例数、院内感染发生例数高于非限制性输血组(χ2=4.36,4.95,P〈0.05)。结论采用非限制性输血策略能及时纠正贫血,既能缩短患儿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及吸氧时间,又可降低院内感染及颅内出血等并发症,有利于病情好转与康复。输血时要权衡利弊,结合患儿病情进行科学合理用血。  相似文献   

12.
92例老年人贫血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老年人贫血的原因。方法:对1999年6月~2007年2月就诊的92例老年人贫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继发性贫血和(或)营养性贫血71例,占77.2%,血液病21例,占22.8%。结论:老年人易患贫血,且容易漏诊。老年人贫血以继发性居多,血液病也不少见。  相似文献   

13.
孕早中期女性贫血状况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孕早中期女性贫血患病状况,为优化孕期女性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在本所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的孕早中期女性556名进行血红蛋白检测,不同孕期女性分别按照WHO标准和我国标准统计贫血率,并给出不同年龄段的贫血率.结果:本组孕妇按WHO标准计算的贫血率为15.83%,而按我国标准计算的贫血率仅为1.81%.基于WHO标准,不同孕期孕妇贫血率明显不同(P<0.05),不同年龄段孕妇贫血率间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中期贫血率高于孕早期贫血率,低龄和高龄孕妇的贫血率较高;我国现行的孕妇贫血诊断标准偏低,不利于孕产妇保健.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海边防部队官兵贫血状况及分布特点。方法运用整群抽样方法,采集6 192名海边防部队官兵的静脉血,每人2 mL检测血红蛋白(Hb),并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106名官兵符合贫血诊断标准,其中Hb<120 g/L的男性95例,Hb<110 g/L的女性11例,贫血率为1.7%;女性贫血率高于男性,干部高于战士,海军官兵高于陆军,海南省官兵高于其他省,服役期≤2年官兵高于其他服役期的官兵,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表所列的与贫血相关的10项自觉症状中,乏力的发生率最高,为42.5%。结论海边防部队官兵贫血率较低;年龄、性别、职务、军种、地区和服役期对贫血率有显著影响;当乏力等自觉症状的出现时,及时检测Hb有助于贫血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5.
抑郁症的疗效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本文旨在治疗情况(药物和剂量 )基本相似下 ,对疗效好和疗效差的抑郁症患者进行病历对照研究 ,并对诸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试图探讨影响抑郁症疗效的主要因素并针对不同情况进行了预防性指导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抑郁症患者来源于 1998年 1月~ 10月在本院住院的全部住院患者 ,排除器质性及躯体疾病者共 148例。所有患者均为三环类抗抑郁剂系统治疗 ,均符合ccmd-Ⅲ -R之单相或双相抑郁症的诊断标准。1 2 使用工具和方法 :工具有汉米顿抑郁量表 (HAMD)(17项 ) …  相似文献   

16.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RhEPO)对肾性贫血的治疗作用。方法 根据使用EPO剂量的不同将 39例慢性肾衰竭并血液透析病人分成 4组 ,观察治疗后 2、4、12个月时与治疗前 (0月 )相比红细胞数 (RBC)、红细胞比积 (Hct)及血红蛋白含量 (Hb)的变化。结果  2 4例使用EPO10 0 - 15 0IU/ (kg·w) (6 0 0 0IU/w - 90 0 0IU/w) ,治疗后RBC、Hct、Hb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 (P≤ 0 .0 0 1) ;5例使用EPO5 0IU/ (kg·w) (30 0 0IU/w) +间断输血患者 ,其RBC、Hct、Hb升高不显著 ;10例不用EPO而单纯输血患者 ,其RBC、Hct、Hb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EPO能较好地纠正肾性贫血 ;单纯输血不能治疗肾性贫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西藏地区单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19年1月—2022年5月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93例行回顾性分析。将Hb<110 g/L患者设为未达标组(115例),将Hb≥110 g/L者设为达标组(78例),分析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相关指标。结果 Hb达标率为40.4%,贫血患病率为59.6%。未达标组患者Hb、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及尿素清除指数Kt/V水平明显低于达标组,而铁蛋白及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达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未达标组与达标组之间年龄、性别、病因、透析龄、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肌酐及尿素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血清白蛋白和低Kt/V是MHD患者发生肾性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MHD患者贫血患病率较高,低血清白蛋白和低Kt/V是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重视上述因素,采取积极措施,提高贫血治疗达标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早产儿生后24 h内血清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水平,探讨其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2年10月生后24 h内入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无伴发疾病的早产儿52例(年龄24 h)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测定生后24 h内的血清Ghrelin水平,同时记录其喂养情况,根据是否发生喂养不耐受分为喂养不耐受组(24例)与无喂养不耐受组(28例)两组,比较两组血清Ghrelin水平。结果喂养不耐受组生后24h内血清Ghrelin水平明显低于无喂养不耐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4.79±28.07)pg/ml vs(650.75±34.34)pg/ml,P0.05]。结论血清Ghrelin水平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有关,早期检测血清Ghrelin水平对预测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有一定价值;外源性Ghrelin可能具有改善早产儿肠内喂养耐受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