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肢难治性溃疡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TreatmentofVenousUlcerinExtremitiesQiFazhi(PlasticSurgeryDepartment,ZhongshanHospitalShanghaiMedicalUniversity,200032)1溃疡的一般概念溃疡是临床的常见病之一,大家对溃疡的定义似乎不言而喻。然而,很多人对创面(wound)和溃疡(ulcer)的区别并不十分清楚[1]。皮肤科教科书对溃疡是这样描述的,“深达真皮或皮下组织的组织缺损叫做溃疡,其中圆孔形深在性的化脓性溃疡称为脓疮,位置很深的小孔性溃疡称为屡孔。”Lever氏将溃疡定义为“治愈后遗留疤痕的表皮和真皮的部分缺损。”而Anderson病理学认为“组织或器…  相似文献   

2.
糜烂:皮肤或粘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造成表浅的上皮缺损,其缺损深度局限在表皮层以内未超过表皮者称为糜烂,如口腔糜烂、宫颈糜烂等。溃疡:皮肤或粘膜组织坏死、脱落所形成的局限性缺损深度超过表皮者称为溃疡,如口腔溃疡、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皮肤溃疡等。在识別溃疡时,可以看到以下情况: 形态:圆形、椭圆形、不规则或匐行;  相似文献   

3.
背景:白细胞介素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异体异种皮肤移植局部免疫与排斥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组织工程人工皮肤移植过程中局部皮肤组织内白细胞介素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情况目前尚不清楚.目的:采用表皮干细胞联合脱细胞真皮构建人工皮肤并移植修复兔全层皮肤缺损创面,观察创面修复效果和局部皮肤组织白介素10与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变化.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表皮干细胞或角质细胞接种到脱细胞真皮支架中,构建组织工程人工皮肤;取新西兰白兔常规制作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随机分为4组,表皮干细胞组、角质细胞组用含表皮干细胞或角质细胞的组织工程皮肤移植于皮肤缺损创面;脱细胞真皮组移植单纯脱细胞真皮;对照组创面空置.观察刨面修复情况,局部炎症反应,创面愈合时间.各组分别于术后7d在部分创而取材观察组织形态和白细胞介素10与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结果与结论:含表皮干细胞的人工皮肤移植后创面愈合良好,局部炎症反应轻微,无出血、积脓、坏死,创面愈合时间较角质细胞组明显缩短.白细胞介素10在各组均有表达,其中表皮干细胞组表达最强,角质细胞组次之,脱细胞真皮组和对照组最弱.肿瘤坏死因子α在各组也均有表达,其中角质细胞组表达最强,表皮干细胞组次之,脱细胞真皮组和对照组较弱.说明以表皮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联合脱细胞真皮构建人工皮肤可用有效促进皮肤缺损创面的修复治疗,创面修复过程中局部皮肤组织内白细胞介素10和肿瘤坏死因子的表达变化可能是其取得较好效果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皮肤溃疡是常见的皮肤继发损害,皮肤缺损或破坏达真皮或真皮以下,单发或多发,急性期溃疡迅速扩大,表面覆有坏死组织、渗出物、结痂,溃疡周边皮肤红肿[1]。其有病因复杂、病程长、易反复等特点。因此,皮肤溃疡的治疗和护理,一直以来都比较棘手。近年来,随着银离子敷料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如何更简单、有效并快捷地护理皮肤溃疡成为研究热点。鉴于此,笔者就银离子敷料在皮肤溃疡护理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借  相似文献   

5.
人工真皮修复软组织缺损20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研究及评价人工真皮在皮肤、组织缺损中的应用,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对2008-01/2009-04期间收治的皮肤、组织缺损患者20例应用人工真皮进行修复治疗.对有皮肤缺损、深部组织(肌腱、关节及骨外露)患者行清创、人工真皮移植,待其成活后,进行自体薄断层皮片进行移植,观察人工真皮及自体断层皮片的成活情况.移植后20例患者深部组织被有效覆盖,所有人工真皮成活,自体皮片移植成活,未见有明显瘢痕组织生成.提示应用人工真皮修复组织缺损、深部组织暴露,可以减少手术风险,减轻手术损伤,减轻瘢痕生成.  相似文献   

6.
孙月娥  王佳惠 《护理研究》2012,26(3):248-249
皮肤溃疡是因感染、循环障碍、肿瘤坏死及外伤等因素导致真皮或皮下组织的局限性缺损[1].过去常规治疗的方法主要是采用换药、湿敷,但疗程长,疗效不肯定.如久治不愈,使生长的肉芽组织老化,创面停止缩小,可形成难治性溃疡[2].该病可数年甚至数十年经治不愈,给病人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有碍身心健康,还存在溃疡恶变的可能性.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月,采用紫草油外用配合氦氖激光治疗皮肤溃疡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由烧伤、创伤、机械性损伤及其他急慢性因素等导致的皮肤缺损创面十分常见[1]。真皮替代物的出现,为临床上深度皮肤缺损创面实现高质量的修复提供了一种相对理想的手段,目前已经有多种类型的真皮替代物用于临床其中异体脱细胞真皮支架因其天然来源,常被认为是与人体皮肤在成分和结构上最为接近的产品,临床上常采用一步法或两步法移植真皮替代物用于皮肤缺损创面的修复[2].  相似文献   

8.
刘勇  岑瑛 《华西医学》2002,17(1):96-96
皮肤或粘膜缺损合并慢性感染 ,伤口长时间不愈合 (一般 >3月 )称为慢性溃疡。形成慢性溃疡常见原因有 :(1)小静脉回流障碍 :(2 )外伤 (包括烧伤 ) ;(3)神经营养性疾病 ,如麻风、糖尿病等。下肢为溃疡的好发部位〔1〕。我科自 1995年以来共收治慢性溃疡病人 71例 ,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71例。其中男性 39例 ,女性32例 ,男女比例接近 1∶1;年龄 4~ 81岁 ,平均年龄 38岁。部位在下肢者 5 3例 ,占总病例 74 % ,其余部位有上肢、胸、腹、头部等。病因 :外伤性溃疡5 6例 ,其中外伤瘢痕愈合后继发溃疡2 9例 ,外伤并发骨髓炎形…  相似文献   

9.
压疮护理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压疮最早称为压疮(bedsores),来源于拉丁文“dccub”,意为“躺下”。因此容易使人误解为压疮是“由躺卧引起的溃疡”。长期卧床患者皮肤出现的最严重问题是发生压疮(pressure sores)。压疮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可发生于躺卧或长期坐位(如轮椅)的患者,而并非仅由躺卧引起。引起压疮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是由于压迫而造成的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故称为“压力性溃疡”更妥当,即强调了形成溃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复发性溃疡     
复发性溃疡是指溃疡病经手术后在胃、十二指肠、胃肠吻合口或空肠发生的新的溃疡,亦有称为胃空肠溃疡、胃空肠吻合口溃疡、吻合口溃疡或边缘性溃疡。因术后复发的溃疡可发生于空肠(毕Ⅱ式胃切除、胃空肠吻合等术后)、吻合口(毕Ⅰ、Ⅱ式胃切除等术后),亦可发生于胃(或残胃)和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表皮干细胞联合脱细胞真皮构建人工皮肤促进创面愈合的可行性。方法(1)用胰蛋白酶和EDTA联合消化法分离表皮,用Ⅳ型胶原快速黏附法分离、纯化人表皮干细胞,以含表皮生长因子、角质细胞无血清培养液等组成人表皮干细胞培养基进行体外培养,测定克隆形成率。(2)将培养人表皮干细胞接种于制备的脱细胞真皮支架中,构建组织工程人工皮肤,移植治疗兔全层皮肤缺损创面,观察创面修复效果。(3)取新西兰白兔常规制作背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随机分为4组:A、B、C组分别用含表皮干细胞的组织工程皮肤、含角质细胞的组织工程皮肤和单纯脱细胞真皮移植于皮肤缺损创面;D组用创面空置为对照。观察创面修复情况、局部炎症反应,并记录创面愈合时间。结果体外培养的人表皮干细胞增殖稳定,克隆形成率明显高于角质细胞对照组(P〈0.05)。移植后A组创面愈合良好,局部炎症反应轻微,无出血、积脓、坏死,创面愈合时间较B、C、D组明显缩短(P〈0.05或P〈0.01)。结论以表皮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联合脱细胞真皮构建人工皮肤可用于皮肤缺损创面的修复治疗。  相似文献   

12.
王浩  陈欣 《中国临床康复》2011,(42):7977-7980
背景:人工真皮具有硅胶膜和胶原海绵双层结构,是最早开发和应用于临床的组织工程化皮肤替代物,主要应用于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目的:评价人工真皮在足背严重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于2009-06/2010-12收治的14例急性外伤后足背严重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均有肌腱或骨外露。所有患者经清创后,以人工真皮移植,待人工真皮成活后以自体断层皮片移植,观察人工真皮和自体皮的成活情况。结果与结论:所有植皮成活,创面愈合良好,供区未见明显瘢痕增生。提示人工真皮联合自体断层皮片移植可以有效修复足背严重皮肤缺损创面,减少供区损伤。  相似文献   

13.
<正>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为起源于真皮间叶组织有多分化潜能的细胞的低度恶性皮肤肿瘤。结节呈浅红或淡蓝色、性质坚实,缓慢增大,可形成溃疡[1]。组织病理上,由形态单一的梭形细胞排列成不规则交织带,呈漩涡状或车轮状排列的纤维母细胞和胶原纤维。可有轻度的异形性,肿瘤向皮下组织间隔伸展。免疫组化CD34阳  相似文献   

14.
背景:人工真皮具有硅胶膜和胶原海绵双层结构,是最早开发和应用于临床的组织工程化皮肤替代物,主要应用于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目的:评价人工真皮在足背严重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于2009-06/2010-12收治的14例急性外伤后足背严重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均有肌腱或骨外露.所有患者经清创后,以人工真皮移植,待人工真皮成活后以自体断层皮片移植,观察人工真皮和自体皮的成活情况.结果与结论:所有植皮成活,创面愈合良好,供区未见明显瘢痕增生.提示人工真皮联合自体断层皮片移植可以有效修复足背严重皮肤缺损创面,减少供区损伤.  相似文献   

15.
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口腔组织补片在颌面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用于修复皮肤或黏膜缺损的方法主要是采用游离皮片或皮瓣的自体组织移植法。本院自2003年1月以来,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ADM)口腔组织补片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术后遗留的组织缺损创面修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 ,2 9岁。右面部颧骨外肿胀 3个月 ,不伴疼痛。手术所见 :肿瘤位于皮肤真皮浅层及皮下 ,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 ,约 2cm× 2cm× 2cm大小 ,切除肿瘤及表面部分皮肤送病理。病理检查 巨检 :扁圆形肿物一个 ,2cm× 2cm× 1 2cm大 ,表面光滑 ,附部分皮肤表皮组织 ,无溃疡形成。切面肿物呈实性 ,位于皮肤真皮浅层及皮下 ,质中 ,呈灰白色结节状 ,未见明显包膜和出血坏死。镜检 :肿瘤细胞呈宽条索状或巢状分布 ,肿瘤细胞团之间有较明显的纤维间质。瘤细胞较小 ,大小基本一致 ,呈促纤维化小细胞肿瘤结构 (图 1)。肿瘤细胞呈圆形…  相似文献   

17.
闫薇  冉玉平  周光平 《华西医学》2006,21(1):204-205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是一组皮肤病,临床上表现为皮肤或粘膜轻微外伤后与深部组织分离或出现水疱。目前除了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外,其他的大疱性表皮松解症都属于遗传性皮肤病。根据其水疱形成的位置不同可以分为表皮松解型、交界型和真皮松解型,其中的真皮松解型又称为营养  相似文献   

18.
背景:眼睑后层重建是眼睑重建的重点和难点,其中睑板替代物更是研究的焦点。异种脱细胞真皮作为一种新型的组织工程材料,在国内外烧伤整形领域,正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目的:观察异种(猪)脱细胞真皮植入兔眼睑后的组织相容性极其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剥取健康小白猪全层皮肤20cm×20cm,制备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同时制备兔睑板全层缺损模型并植入脱细胞真皮基质,观察大体情况,并分别于第1,2,3周取移植交界处眼睑组织光镜下观察组织学的改变。结果与结论:大体观察未见明显排斥反应及眼睑的变形;光镜下1周时可见局部炎症细胞浸润,2周时炎症细胞减少,3周时正常纤维组织长入,逐渐分割代替植入的胶原纤维,炎症反应消失。提示异种脱细胞真皮免疫原性低,并可引导新生胶原的生长,是一种良好的睑板替代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静脉溃疡愈合后皮肤的超声结构,以探讨创面的愈合质量。方法应用皮肤超声仪检测静脉溃疡病人愈合后形成的瘢痕表皮及真皮的厚度,并分析真皮中的低回声区像素(LEPs)。结果与正常皮肤比较,静脉溃疡愈合后的瘢痕的平均表皮厚度显著增加(P<0.01),平均真皮厚度则显著降低(P<0.01),而真皮中LEPs的数量及分布均无明显变化。皮肤的回声参数与创面愈合时间、创面大小、创面存在时间及病人年龄均无显著的相关性。结论静脉溃疡创面愈合后,真皮中液体的数量及分布无显著改变,表明愈合后水肿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20.
放射性溃疡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性溃疡系皮肤软组织在受放射线损伤的基础上形成的溃疡 ,分为两类 ,一类是皮肤软组织受到大剂量放射线的照射 ,局部生成坏疽性皮炎 ,坏死组织脱离 ,形成急性溃疡。亦可迁延不愈转变为慢性溃疡 ,溃疡可深及肌肉和骨骼 ;另一类是在慢性放射性皮炎的基础上 ,因局部破溃形成的溃疡 ,多较表浅 ,也有因局部反复感染 ,溃疡较深者。放射性溃疡属于损伤性溃疡 ,此类溃疡的愈合能力极差 ,溃疡边缘呈切迹 ,基底高低不平 ,深浅不一 ,无健康的肉芽组织 ,周围皮肤软组织较坚硬 ,无弹性 ,皮肤毛细血管扩张 ,色素沉着可与色素减退夹杂并存。放射性溃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