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外科手术后并发严重呼吸衰竭,长期机械通气支持治疗的经验。方法:外科术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10例。在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给予了长时间适当的机械通气(通气30-60天,平均46.6天),以及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和营养支持。结果:10例治愈出院,经随访生活质量良好。结论:外科手术后并发严重呼吸衰竭,应在维持适当通气的条件下,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采用有效的抗生素和切实可行的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2.
彭焕芝  彭静  周人杰 《西部医学》2009,21(11):1996-1997
目的总结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开胸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护理经验,探讨开胸术后ARDS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相关参数及气道管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32例开胸术后并发ARDS的临床资料及采用呼吸机机械通气的气道管理情况。结果32例ARDS患者均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治愈28例,死亡4例。结论开胸术后并发ARDS,应及时机械通气治疗,加强呼吸道的护理,并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采用有效抗生素和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老年病人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诱因及影响机械通气疗效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8月~2008年7月外科重症监护病房67例术后呼吸衰竭老年病人的基础疾病、诱因及机械通气治疗效果.呼吸衰竭定义为术后机械通气48 h以上或全身麻醉拔管6h后再插管行机械通气.结果 诱因包括肺部感染、肺不张(39例),术后严重感染或重症胰腺炎导致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28例).其中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23例,重度营养不良26例,ASAⅢ~Ⅳ级39例.呼吸衰竭发生在术后(2.94±2.55)d,机械通气时间(16.12±14.09)d.死亡26例(38.8%),撤机成功41例(61.2%).结论 老年病人发生术后呼吸衰竭时,机械通气的应用应贯穿于救治过程;在维持适当通气的条件下,及时处理原发疾病、有效控制感染、积极进行营养支持是影响机械通气成败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老年患者在开胸术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后常规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两种治疗方案的优劣性。方法:选取开胸术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41例,按常规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分为两组,其中气管插管组患者24例,气管切开组患者17例,两组患者均予Drager4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同时予原发疾病治疗、抗感染治疗和营养支持治疗等。观察两组患者氧分压(PaO2)变化、人机对抗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气管切开较气管插管更能有效地改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氧分压,且人机对抗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死亡率低于气管插管组。结论:对于术前合并异常肺功能的老年患者术后发生呼吸衰竭时应积极行气管切开,行机械通气治疗,并积极治疗原发疾病,采用有效抗生素和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经常规抗感染、解痉平喘、化痰止咳等保守治疗均获成功,无效者行机械通气及支气管镜吸痰,支气管肺泡灌洗8例,无效2例。死因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气压伤、感染性休克、顽固性心衰、严重电解质紊乱和多脏器功能不全。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常规治疗结合机械通气、支气管镜下吸痰、支气管肺泡灌洗并根据痰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是救治成功的关键,及时治疗原发病和处理合并症,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6.
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应用已使不少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 ,但若应用不当 ,也会产生并发症 ,带来一定的危害 ,并加重病情。本文分析我院近 7年 67例机械通气治疗出现的常见并发症原因 ,并探讨其防治方法。1 临床资料1 .1 病例67例中 ,男 5 4例 ,女 1 3例 ,年龄 3 7~ 82岁。基础疾病 :重度感染及胸、腹多发性创伤致急性呼吸衰竭或急性肺损伤 1 6例 ,COPD慢性呼吸衰竭急性恶化 5例 ,外科大手术后并发呼吸功能不全2 3例 ,急性脑血管病、严重颅脑损伤、心脏骤停及中毒等引起急性呼吸衰竭 1 3例。1 .2 呼吸机及连接方式使用的呼吸机有 B…  相似文献   

7.
连加玉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6):677-677,771
目的:总结外科危重患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ARF)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外科危重患者并发ARF124例临床资料。结果:死亡48例,占38.7%;有62例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中,2个器官衰竭48例,3个器官衰竭12例。结论:早期彻底治疗原发疾病是治疗外科危重患者并发ARF的先决条件,保持呼吸道通畅、氧疗及合理的机械通气是治疗ARF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抢救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呼吸衰竭中的作用。方法对39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呼吸衰竭采用双向气道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结果呼吸衰竭脱机成功痊愈出院27例,抢救成功率为69.23%,死亡3例,3例持续昏迷自动出院,1例成植物人。结论机械通气是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呼吸衰竭的关键环节,急救成功与其时机选择密切相关,早期、积极、主动采取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可以有效降低有机磷农药中毒伴严重呼吸衰竭的病死率,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①目的 探讨影响COPD并发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时呼吸机撤离的相关因素。②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应用机械通气治疗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的临床资料。③结果 23例5~48天顺利撤机,3例撤机失败。④结论 COPD并发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治疗效果肯定,但部分患撤机困难;积极控制感染,加强营养支持疗法及选择最佳通气方式是顺利撤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中死亡的高危因素。方法分析20例COPD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中10例死亡患者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死亡组与缓解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正确选择机械通气时机,加强呼吸道管理,合理选择抗生素,积极控制感染,缩短有创通气时间,营养支持治疗对COPD并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机械通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通气状况 ,治疗重症呼吸衰竭 ,纠正缺氧 ,减少呼吸的消耗是抢救病人的重要治疗手段。但是持续机械通气易发生反复的肺感染 ,若感染控制不利 ,可加重呼吸衰竭 ,甚至引起病人的死亡。分析其原因 ,并制订预防性护理措施 ,对减少机械通气并发肺感染的发生有重要意义。1 临床资料收集 2 0 0 0年 12月~ 2 0 0 1年 12月机械通气并发肺感染患者 3 7例 ,男性 2 9例 ,女性 8例 ,年龄最小 2 3岁 ,最大 74岁 ,插管最短是 3天 ,最长是 17天。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为 2 6例 ,占总例数的 70 .2 %。2 讨论2 .1 机械通…  相似文献   

12.
谭孟源  杨祚明 《海南医学》2006,17(8):83-83,170
目的探讨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SOPD)急性呼吸衰竭的呼吸支持疗效.方法对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30例并发急性呼吸衰竭,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呼吸支持.结果30例患者予机械通气呼吸支持治疗,均抢救成功.结论对于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呼吸支持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王南平  赵平 《重庆医学》1993,22(6):348-349
100例因呼吸衰竭而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病儿之直接死亡原因主要为脑复苏失败(31例),心肺复苏失败(22例)和呼吸衰竭伴心脏/循环衰竭(21例)。原发疾病主要是呼吸系统(36例)和神经系统(33例)疾病。本文强调指出,要降低机械通气病人的病死率必须提高医护人员的理论技术水平,适时地进行气管内插管,加强人工气道的管理,保护心、脑功能并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相似文献   

14.
郑琪琪  唐丽  杨国辉 《重庆医学》2011,40(21):2184-2184
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的有效手段,但恶性肿瘤晚期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后,是否积极选择有创机械通气.本文对29例不同部位晚期恶性肿瘤并发呼吸衰竭患者,行有创机械通气后死亡原因进行分析,为今后此类患者合理有效使用机械通气,总结出一定的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我院NICU1998年5月~2000年5月共收治呼吸衰竭新生儿87例,其中64例因严重肺部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呼吸衰竭患者行机械通气的护理方法与疗效。方法:对3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根据其病情调整呼吸机参数,同时给予正确的人工气道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强化生命体征监护,给予营养支持,做好心理及各项基础护理,观察通气前后患者血气变化。结果:经积极治疗,治愈29例,机械通气时间1~14天,平均3天,住院天数8~26天,平均13天;机械通气前后血气分析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机械通气是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呼吸衰竭的关键环节,加强对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过程的全面护理,可显著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治疗肺切除术后患者并发呼吸衰竭的疗效和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肺切除术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方法和疗效。结果25例患者在对因治疗、控制肺部感染和营养支持的同时给予机械通气治疗。选择合适的通气模式,待低氧血症纠正后,逐步撤机。治愈20例,死亡3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对肺切除术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应及时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尽量采用辅助控制通气模式,先短时间给予高流量氧,纠正呼吸衰竭后逐步降低吸入氧浓度,撤机时先进行低辅助通气;防治呼吸机相关并发症;注意加强静脉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8.
重症医学的发展促进了机械通气技术的发展.呼吸机的应用在现今抢救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已普遍应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及大手术后的呼吸支持治疗中[1].当危重患者发生呼吸衰竭时,呼吸机支持治疗几乎是最重要的急救措施.呼吸机作为一种生命支持手段,可以为治疗原发病提供时间,但是一旦原发疾病或诱发因素好转,即需及时地评估患者的自主呼吸能力以及患者身体机能状况,考虑能否撤机,以尽早撤离机械通气 .  相似文献   

19.
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治疗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5例COPD并发轻至中度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无创性正压通气(NIPPV)治疗及12例COPD并发重度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通过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平均通气时间15.6d,脱机成功率为78.4%,病死率为13.5%。结论:合理实行机械通气是治疗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方法,恰当地应用机械通气策略,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是机械通气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王海涛  林慧  王继超 《河北医学》2014,(9):1530-1532
目的:观察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模式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COP D并发严重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分别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撤机成功率、VAP 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序贯组患者的有创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VAP 发生率、病死率均明显低于有创组( P<0.05),撤机成功率明显高于有创组( 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能有效缩短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