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研究布拉氏酵母菌在小儿腹泻病方面的治疗效果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九江市妇幼保健院(九江市儿童医院)188例小儿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儿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布拉氏酵母菌散剂.观察分析两组的疗效、腹泻、腹痛和呕吐的停止时间,以及对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停止时间、腹痛及呕吐停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CD3+、CD4+与CD4+/CD8+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D8+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CD3+、CD4+与CD4+/CD8+略有升高,CD8+略有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治疗小儿腹泻时,在常规治疗方法上使用布拉氏酵母菌可以明显提升疗效,减少腹泻、腹痛和呕吐消失时间,同时提高患儿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究布拉氏酵母菌应用在小儿急性腹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对细胞免疫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0例小儿急性腹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8.57%,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29%,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的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患者的血清CD3、CD4、CD8及CD4/CD8水平明显的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应用在小儿急性腹泻患者治疗中疗效确切,可显著增强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对于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显效率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用等方面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重视并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小儿肺炎继发腹泻采用布拉氏酵母菌(亿活,Bloflor)进行预防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该院于2016年1月‐2017年4月接收的肺炎患儿中本着盲选原则,随机选取100例,于组内任意抽选50例,按照常规方式进行预防为对照组,另50例患儿则使用布拉氏酵母菌(亿活,Bloflor)预防为观察组。将预防效果间差异性进行对比。结果在该次研究中,观察组仅10例患儿继发腹泻,而对照组为18例,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腹泻治疗上,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0.00%(9/10),对照组为61.11%(11/1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止泻时间以及总疗程上同样存在有显著优势,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肺炎继发腹泻患儿给予布拉氏酵母菌预防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口服布拉氏酵母菌联合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0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03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单独口服布拉氏酵母菌,治疗组53例在口服布拉氏酵母菌基础上,辅以推拿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2.0%,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8.1%,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布拉氏酵母菌联合推拿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病情,减轻患儿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儿童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将常州市儿童医院2012年9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混悬液、补液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拉氏酵母菌口服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共94例完成治疗。治疗第4天观察组大便次数为(5.26±2.12)次/d,对照组为(6.20±1.93)次/d(t=2.231,P<0.05);治疗第7天观察组大便次数为(2.63±1.99)次/d,对照组为(3.98±1.73)次/d(t=3.491,P<0.01);腹泻平均持续时间观察组为(5.10±2.09)d,对照组为(6.53±2.54)d(t=2.993,P<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可作为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常规用药,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9.
11.
目的:探讨布拉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分别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予抗生素及对症处理,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布拉酵母菌散剂,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平均止泻时间为(74.45±27.37)h,明显短于对照组,病程7 d所占比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均无不良反应或者过敏反应发生。结论布拉酵母菌散剂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疗效肯定,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布拉酵母菌散剂可作为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布拉酵母菌散剂和蒙脱石散冲剂联合应用治疗婴幼儿腹泻的效果。方法分析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2011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婴幼儿腹泻病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临床分组,常规治疗组(蒙脱石散冲剂治疗组)30例和联合治疗组(蒙脱石散冲剂联合布拉酵母菌散剂治疗组)30例。观察两组腹泻患儿的胃肠道症状评分情况和腹泻患儿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腹泻患儿大便性状评分[(0.5±0.1)分1、腹痛、腹胀症状评分[(0.6±0.4)分]、排便频率评分[(0.5±0.2)分]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1.2±O.5)、(1.1±0.5)、(1.2±014)分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52、4.28、8.57,均P<0.05)。联合治疗组腹泻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100.0%)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81,P<0.05)。结论布拉酵母菌散剂和蒙脱石散冲剂联合应用治疗婴幼儿腹泻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布拉酵母菌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象为在本院儿科就诊的年龄在1个月~3岁、病程2d以内、大便次数〉3次/d、非脓血便、未使用任何抗腹泻治疗方法的急性腹泻患儿69例,随机分为布拉酵母菌联合双八面体蒙脱石治疗组和单用双八面体蒙脱石对照组,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共有62例完成本研究,治疗组有效率90.63%,对照组有效率70%;平均止泻时间治疗组为3.16d,对照组为3.88d;平均总疗程治疗组为4.03d,对照组为5.03d;经统计学检验,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例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布拉酵母菌联合双八面体蒙脱石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双八面体蒙脱石,且无任何不良反应。布拉酵母菌治疗小儿急性腹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儿科2010年5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应用抗生素种类及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予以补液、蒙脱石散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布拉氏酵母菌口服治疗,对照组加用消旋卡多曲口服治疗,7d为1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儿每日的大便次数几腹泻持续时间,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6.67%(48/60),治疗组有效率100.00%(60/60)(P0.01)。治疗组患儿在治疗第3d、第5d、第7d大便次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腹泻平均持续时间治疗组为(4.12±1.73)d,对照组为(6.88±1.86)d,治疗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前后治疗组患儿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未发现明显变化,无明显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结论口服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控制病情,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对肠道菌群定植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期间出生的60例早产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和治疗的基础上,对早产儿经肠道喂养,同时口服布拉氏酵母菌散剂100 mg/kg,2次/d,用至出院。于入院时、入院后5 d、12 d行直肠拭子菌群培养。收集并分析两组早产儿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阳性菌株检出率分别是44.7%和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5天、第12天实验组菌群正常率分别为76.7%和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7%和70.0%(P〈0.05)。实验组腹泻、喂养不耐受和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率分别为16.7%、26.7%和0%,低于对照组的50.0%、53.3%和2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有助于肠道正常菌群的定值,加快肠道微生态平衡的建立,从而减少早产儿罹患肠道性疾病的风险,有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布拉氏酵母菌对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126例因支气管肺炎住院的幼儿(年龄1~3岁)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6例),治疗组除给予常规治疗支气管肺炎所用药物(包括抗生素)外,另给予布拉氏酵母菌口服(250mg,每日1次);对照组则仅使用常规治疗支气管肺炎所用药物(包括抗生素),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期间的腹泻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9例、对照组20例发生腹泻,两组患儿腹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00% vs 30.30%,P<0.05).结论 布拉氏酵母菌能有效预防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标准三联疗法复合Boulardii酵母菌对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疗效的影响及其对治疗中不良反应的改善情况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Hp阳性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65例)、试验组(55例).对照组给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潘托拉唑三联治疗14 d,试验组在上述标准三联、14 d疗法基础上连续加用Boulardii酵母菌,在完成根除Hp的治疗后第5周进行14C-UBT复查,比较各组的Hp根除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结果阴性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第3、6、9、12个月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 120例患者按试验设计完成治疗,108例患者按试验设计完成随访,试验组(92.7%)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21.8%)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p累积复发率(7.2±4.2)%较实验组(1.4±0.9)%显著升高(P〈0.05).结论联用Boulardii酵母菌能显著提高Hp根除率,降低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布拉酵母菌散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消旋卡多曲颗粒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布拉酵母菌散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止泻时间、呕吐停止时间、退热时间、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0、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42/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泻时间、呕吐停止时间和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0、IL-6和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酵母菌散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止泻时间、呕吐停止时间和退热时间,以及降低IL-10、IL-6和CRP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潘托拉唑三联疗法与枸橼酸铋钾(CBS)四联疗法复合Boulardii酵母菌对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疗效的影响.方法 H.pylori阳性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280例,随机分为4组:三联组(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潘托拉唑)、三联组+Boulardii酵母菌组(三联组+Boulardii酵母菌粉剂,三联联合组)、四联组(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潘托拉唑+CBS胶囊)、四联组+Boulardii酵母菌组(四联组+Boulardii酵母菌粉剂,四联联合组),连续治疗14d,治疗后第5周复查14C-UBT,比较各组H.pylori根除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复查阴性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第3、6、9、12月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复发率.结果 258例患者按试验设计完成治疗,241例患者按试验设计完成随访;三联联合组与四联联合组根除率(91.2%、94.0%)显著高于三联组与四联组(77.8%、81.7%),P<0.05;三联联合组与四联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2.2%、30.1%)显著低于三联组与四联组(79.6%、65.3%) (P<0.05);三联联合组与四联联合组累积复发率(2.5±2.2)%、(2.4±1.0)%较三联组与四联组(10.6±6.0)%、(9.8±7.1)%显著降低(P<0.05).结论 三联疗法和四联疗法联用Boulardii酵母菌均能显著提高H.pylori根除率,降低其不良反应,减少复发风险,临床实践可依据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