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口服培菲康对肝硬化患者肠道通透性和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8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培菲康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保肝、利尿和对症支持治疗;培菲康组患者在此基础上1:3服三联活菌胶囊(商品名:培菲康)0.42g/次,3次,d,疗程均为4周。分别在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血浆二胺氧化酶(DAO)和内毒素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肝功能、血浆DAO和内毒素水平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肝功能(ALT、AST)、血浆DAO和内毒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培菲康组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口服培菲康可显著降低肠道通透性,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从而降低血浆内毒素的水平,改善肝脏的功能,对肝硬化有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促肠动力药对老年肝硬化患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治疗价值。方法:将106例老年肝硬化病人分成促肠动力药组(A组)、乳果糖组(B组)和对照组(C组)。疗程2周,治疗前后分别抽血测内毒素。结果:治疗前各组肝硬化病人的血清内毒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对高于正常的病人(P〈0.01)经促肠动力药物治疗后,内毒素明显降低(P〈0.01);而治疗后肝硬化病人的内毒素水平,在A、B组均有下降(P〈0.0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前后两次检查血内毒素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促肠动力药能降低老年肝硬化病人的血清内毒素水平,提示其对老年肝硬化患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治疗有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复方谷氨胺酰胺和益生菌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作用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该院自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35例,将其分为观察组(n=17)和对照组(n=18)。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行复方谷氨酰胺和益生菌治疗,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血清内毒素、血清中TNF-α等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血清内毒素水平较基线期下降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血清TNF-α水平较基线期下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复方谷氨酰胺和益生菌应用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罗欣 《现代医学》2014,(4):407-410
目的:探讨肠道益生菌制剂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肠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收集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41例,另设正常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合用肠道益生菌制剂治疗,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通透性、血内毒素水平(ETX)、肠道菌群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乳果糖(LAC)、LAC/甘露醇(MAN)、ETX均较正常组升高,MAN较正常组降低(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肠道内双歧杆菌、类杆菌、乳杆菌较正常组明显降低,梭菌、肠杆菌、酵母样真菌则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LAC、LAC/MAN、ETX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双歧杆菌、类杆菌、乳杆菌、肠球菌明显高于对照组,肠杆菌、酵母样真菌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道益生菌制剂可明显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肠道通透性,减少ETX的生成,同时改善肠道菌群的微生态平衡,修复肠黏膜屏障,进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谷氨酰胺对肝硬化患者肠屏障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对肝硬化患者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40例确诊为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常规治疗+谷氨酰胺)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6周后,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内毒素、二胺氧化酶、肿瘤坏死因子α、尿乳果糖/甘露醇排泄比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6周后,研究组内毒素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对照组内毒素水平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治疗6周后两组尿乳果糖/甘露醇排泄比、二胺氧化酶、肿瘤坏死因子α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各项数据在治疗前后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谷氨酰胺能够显著降低肝硬化患者血清内毒素水平,有效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6.
杨青茹  张敬浩  武焱旻  张建廷 《中外医疗》2013,(36):105-106,108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对重症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的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的重症肺炎病例分为对照组和谷氨酰胺组,谷氨酰胺组在治疗中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20 g加入复方氨基酸500 mL中静滴,1次/d.而对照组仅加用复方氨基酸500 mL静滴,1次/d.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二胺氧化酶(DAO)、血清IgG、IgM、CD4+、CD8+、CD4+/CD8+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DAO值无差异,治疗后对照组DAO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而谷氨酰胺组变化不明显.谷氨酰胺组治疗后DAO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对照组血清IgG水平没有明显变化,但IgM水平增高(P<0.05);谷氨酰胺组IgG和Ig M水平均在治疗后显著增高(P<0.05),并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对照组CD4+和CD8+淋巴细胞百分比及其比值(CD4+/CD8+)在治疗后均没有显著变化;而谷氨酰胺组在治疗后CD4+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显著上升(P<0.05),且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 谷氨酰胺对重症肺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可促进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患者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制剂强化肠外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8年6月—2019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ICU病房需要实施肠外营养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谷氨酰胺双肽强化肠外营养组)28例和对照组(常规肠外营养组)26例。比较两组患者实验第1天和第10天营养指标、免疫指标、肠黏膜屏障功能及临床结局等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体质量指数、病种、APACHE Ⅱ评分、肝肾功能、血糖水平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10天,实验组血清C反应蛋白、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白蛋白、CD4+、CD8+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实验组二胺氧化酶、D-乳酸及内毒素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住院期间,实验组呼吸机辅助天数、住院天数、住院病死率较对照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患者肠外营养添加谷氨酰胺双肽制剂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态,降低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水平,维持肠黏膜屏障,但在改善临床结局方面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吴明浩 《当代医师》2013,(11):1474-1477
目的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角度观察胆道内、外引流术对胆道梗阻的疗效,以探讨胆道内、外引流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优缺点。方法胆道良恶性梗阻,胆红素明显增高患者40例,分组行鼻胆管外引流术(ENBD)和胆道塑料支架内引流术(ERBD),动态观察术后患者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和TNF-0【含量的变化,分析比较两种引流术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全身炎症反应的改变。结果ERBD与ENBD组术后血胆红素,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均呈进行性下降。ERBD与ENBD组术后1dDAO、血内毒素、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和7d,ENBD组DAO、血内毒素、TNF-α值明显高于ERB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ERBD与ENBD对解除胆道梗阻、引流胆汁方面均有较好效果。(2)ENBD对改善肠黏膜屏障有-定局限性,而且长时间外引流可能导致肠黏膜屏障损伤的加重,并由此引发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和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保护肠屏障功能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SAP患者12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65例在此基础上实施肠屏障保护措施。比较两组干预后胃肠功能评分和APACHEⅡ评分、L/M水平、CRP和TNF-α水平,以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5、7d的胃肠功能评分、APACHEⅡ评分、L/M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d后内毒素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RP、TNF-Ⅱ水平均呈先升后降趋势,观察组治疗3、5、7d的CR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实施肠屏障保护措施有利于SAP胃肠功能的恢复,降低肠黏膜通透性及控制全身和局部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变化特点以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评估指标,以对肠黏膜屏障功能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40例肝硬化患者以及20例健康志愿者作正常对照。应用活性比色法定量检测血浆二胺氧化酶(DAO)含量,应用显色基质鲎实验法来测定血浆内毒素含量,应用改良酶学分光光度法来测定血浆D-乳酸含量。通过比较三个指标在肝硬化患者与正常对照者之间的差异,判断其作为肠黏膜屏障功能检测指标的价值。结果 1肝硬化患者中血浆DAO、内毒素和D-乳酸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1),不同Child-Pugh分级间DAO、内毒素、D-乳酸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DAO水平A级相似文献   

11.
李斌  李建华  胡惠英 《四川医学》2010,31(2):203-204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腹部创伤患者围术期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行急诊剖腹探查的腹部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乌司他丁组(U组),切皮前用乌司他丁20万U溶于100ml0.9%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每24h1次,连续3d;对照组(C组)则以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安慰对照。分别于手术后12、24、48、72h测定两组患者尿乳果搪与甘露醇的比值(L/M)、血浆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ET)、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免疫球蛋白A(IgA)。结果两组患者术后L/M、DAO、ET、TNF-α进行性升高,IgA则逐步降低;与C组比较,U组患者L/M、DAO、ET、TNF—α值于术后24h、48h、72h明显降低(P〈0.05),IgA明显升高(P〈0.05)。结论围术期应用乌司他丁通过改善肠道粘膜通透性对腹部创伤患者肠粘膜屏障功能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对预防创伤引起的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加味四逆散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72例肝硬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予以保肝、利尿和对症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四逆散.对照组除不使用加味四逆散外余治疗同观察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血清内毒素、降钙素原(PCT)和D-乳酸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ALT、AST和TB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 <0.05或P<0.01),且观察组患者的下降值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同时两组患者的血清内毒素、PCT和D-乳酸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 <0.05或P<0.01),且观察组患者的下降值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 对肝硬化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加味四逆散具有保护肠黏膜上皮细胞、降低肠黏膜的通透性、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和改善患者肝功能的作用,对肝硬化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果糖联合培菲康对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血清及腹水TNF-α、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n=60)和联合治疗组(n=60),另外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口服糖分子探针乳果糖、甘露醇,采用高压液相色谱示差法测定尿乳果糖/甘露醇排泄率,测定治疗前后血清及腹水TNF-α、IL-6水平,并统计患者的病死率。结果治疗前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尿乳果糖/甘露醇排泄率,血清及腹水TNF-α、IL-6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尿乳果糖/甘露醇排泄率、血清及腹水TNF-α、IL-6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明显下降(P<0.05或P<0.01);联合治疗组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8.33%vs 18.33%,P<0.05)。结论乳果糖联合培菲康可以降低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清及腹水TNF-α、IL-6水平,提高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贝飞达对恶性血液病患儿化疗后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例恶性血液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于化疗后测定两组患儿尿乳果糖与甘露醇的比值(L/M)、血浆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ET)、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免疫球蛋白A(IgA)。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儿L/M、DAO、ET、TNF-α数值较治疗前升高,IgA数值则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L/M、DAO、ET、TNF-α数值于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gA数值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生态制剂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状况对恶性血液病化疗后患儿肠黏膜屏障功能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对预防化疗引起的肠道细菌内毒素移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海拔5374 m高原实地环境下,急性缺氧对家兔小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损伤作用,为临床急性高原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平原对照组(C)、高原缺氧1天组(GQ1)、高原缺氧3天组(GQ3)和高原缺氧5天组(GQ5),每组10只.高原缺氧各组动物在海拔5374 m的高原实地环境分别生存1...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大鼠肠黏膜中的二胺氧化酶(DAO),来评价乌司他丁复合氧氟沙星对脓毒症大鼠肠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脓毒症大鼠80只,随机均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C组)、氧氟沙星组(O组)、乌司他丁组(U组)和氧氟沙星加乌司他丁组(O+U组),每组再分为12h和24h两组。O组给予氧氟沙星8mg/kg,U组给予乌司他丁15×10^4U/kg,O+U组则同时给予氧氟沙星8mg/kg和乌司他丁15×10^4U/kg,2次/d,连续2d,C组给予生理盐水4ml/kg作为对照。在治疗后24h和48h取大鼠肠组织检测DAO,观察肠黏膜DAO的变化情况。结果肠组织DAO在治疗组中均明显升高,O组、U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U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O+U组与O组、U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组与U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保护肠黏膜的屏障功能,增加肠黏膜中DAO的活性,与抗感染药物合用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陈德国  武华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4):34-35,38
目的评价复合膳食纤维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屏障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7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4例,随机分为传统内科治疗(C组)、能全素+膳食纤维组[可溶性膳食纤维(SDF):不溶性膳食纤维(IDF)=1:2,T1组]、能全素+膳食纤维组(SDF:IDF=1:3,T2组),每组各8例。检测营养治疗前、营养治疗7d后检测血清中的D-乳酸含量和二胺氧化酶(DAO)活性。结果C组、T1组、T2组营养治疗7d后D-乳酸和DAO含量较营养治疗前时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1、T2组营养治疗7d后D-乳酸和DAO含量较C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1、T2组营养治疗7d后,D-乳酸和DAO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膳食纤维在保护患者肠黏膜屏障、修复肠道损伤方面有积极的作用,能够为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