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本文报道利用丙烯酸类骨水泥填充修复骨缺损6例,随访7个月至5年,病人均能恢复肢体的外形和功能。作者结合文献认为骨水泥填充修复骨缺损有较多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利用自体骨植骨的方式修复胫骨平台骨缺损的近期疗效.方法 选择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有胫骨平台骨缺损的膝关节行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0例(12膝).观察术后患者疼痛、关节活动范围、畸形矫正程度及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并对患者手术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例患者术中胫骨平台骨缺损有效修复,承载假体可靠;术后载线片显示胫骨假体下方无骨质缺损表现,假体位置良好.术前HSS评分平均为(19.0±4.0)分,术后HSS评分平均为(87.6±12.5)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HSS疼痛评分为(14.8±3.6)分,术后为(25.4±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膝关节平均活动范围为(61.0±14.7)°,术后平均为(107.3±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平均胫股角(FTA)为(182.1±10.7)°,术后平均FTA为(176.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使用自体骨植骨修复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平台骨缺损,可合理利用截骨获得的自体骨,达到缺损部位的理想修复,既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胫骨平台的骨量,又重建了胫骨假体的均衡力学支撑.  相似文献   

4.
立柱式植骨治疗胫骨上端骨缺损与膝关节功能重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膝关节上、下端骨肿瘤切除后膝关节功能的保持与重建是治疗中的关键。作者对胫骨上端骨肿癌49例切刮、冷冻后采取立柱式植骨,以保持和重建膝关节结构与功能,防止平台骨塌陷及复发。随访16个月~11年,优良率达92%,复发和恶变各1例。  相似文献   

5.
自体打压植骨修复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平台骨缺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利用截骨获得的松质骨自体打压植骨的方式修复严重膝内翻或外翻合并的胫骨平台骨缺损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54例74侧严重膝内翻和膝外翻(>25°)的病人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前X线平片观察,术中实体测最胫骨平台平均缺损深度18.2mm,平均截骨10.0 mm,截骨后残余碟彤骨缺损平均深度8.8mm,平均占胫骨平台截骨面总面积的31.5%.用摆锯或磨钻打磨清除缺损表而硬化骨壳达松质骨,并形成凹陷形包容性骨缺损,2.5mm细钻打孔.从股骨和胫骨侧截骨块上获取松质骨粒,直径5~8 mm,置于骨缺损内,分层打压植骨,最后采用截骨获得的松质骨片覆盖植骨后的缺损处表面,形成与胫骨截骨面一致的平而,打实.常规安装胫骨假体,缺损植骨部位压于假体下.结果 术中胫骨平台骨缺损可有效修复,承载假体可靠;术后X线片显示胫骨假体下方无骨质缺损表现,假体位置良好.术前KSS评分平均45.6分,平均随访32.2个月,膝关节力线偏差平均1.2°,KSS评分平均94.5分.X线示植骨处无骨质吸收和假体松动现象.结论 自体打压植骨修复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胫骨平台骨缺损,可合理利用截骨获得的松质骨,避免过度截骨,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胫骨平台的骨量,同时不致过多十扰膝关节的机械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6.
全膝关节置换是比较成熟的手术,能够改善膝关节功能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膝关节置换中胫骨伴有骨缺损的处理对骨科医师有一定挑战性,近年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将对骨缺损的各种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供临床医师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大鼠胫骨骨缺损应用硫酸钙骨水泥填充后骨密度(BMD)的变化,探讨骨质疏松病理条件下应用骨水泥修复骨缺损的意义.方法:36只成年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仅行输卵管结扎术;骨质疏松组,卵巢切除术后3个月胫骨近端形成骨质缺损;骨水泥治疗组,卵巢切除术后3个月胫骨近端形成骨质缺损后应用硫酸钙骨水泥填充.卵巢切除术后3个月测定大鼠全身BMD判断骨质疏松模型制备情况.胫骨近端骨质缺损形成后2、4、8、12周取缺损处标本进行BMD检测.结果:空白对照大鼠全身BMD(g/cm2)明显高于卵巢切除大鼠(0.399±0.035 vs 0.302±0.042,P<0.05),证实骨质疏松模型建立成功.骨水泥治疗组大鼠硫酸钙骨水泥填充后2周和4周骨质缺损处样本BMD明显高于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填充后8周和12周时B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骨质疏松大鼠骨缺损填充硫酸钙骨水泥早期能增加骨密度,但其在体内降解较快,成骨效应受到骨质疏松条件的限制,在使用骨水泥治疗的同时,应针对骨质疏松症进行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全髋置换术中应用打压植骨结合结构性植骨在重建成人髋臼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DDH)性骨缺损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6月,在我科治疗的成人DDH 11例患者,发育不良按Crowe分型为Ⅱ型5例,Ⅲ型6例;骨缺损按美国骨科医师学会分类术前均为Ⅲ型混合型缺损。3例用同种异体股骨头,8例用自体股骨头进行结构性植骨,均用2、3枚螺钉固定。1例用骨水泥型带加强环的臼杯,10例用非骨水泥型带螺旋臼杯压配固定。均取股骨侧髓腔或自体髂骨碎粒打压植骨。术中不同程度松解髋周组织。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感染。经6~48个月的随访,未发现关节疼痛、臼杯松动。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39.7分(18~52分)提高到术后末次随访时的平均85.7分(52~96分)。结论:结构性植骨及合适的臼杯能提供髋臼骨缺损的结构性即时支撑,打压植骨颗粒能提供充足的骨量支持从而促进臼杯与骨床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
小切口胫骨平台骨折是关节内骨折,是松质骨骨折,骨折类型多种多样,易发生于老年骨质疏松的病人中。无论用什么方法治疗,都难以达到绝对恢复关节面的光滑,软骨损伤的再生能力差,常并发半月板,交叉韧带等的损伤,后期常遗留关节炎改变或关节稳定性差。我院自2002年7月~2006年4月采用可吸收螺钉及骨水泥治疗高龄患者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骨水泥和止血带对术中患者循环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40例患骨性关节炎拟行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止血带组(20例)和非止血带组(20例),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术中MAP、HCT、Hb和PaO2、PaCO2的变化,来观察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骨水泥和止血带对术中患者循环和呼吸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均出现HCT、Hb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非止血带组较止血带组下降更明显;非止血带组患者的MAP从手术开始即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而止血带组的MAP则随着止血带的应用和松放出现剧烈波动;两组患者术中均出现PaO2的降低和PaCO2升高,其变化程度组间无显著性差异;非止血带组和止血带组分别各有1例和2例术毕患者由于脱氧后SPO2无法维持在90%以上而留置气管导管转入重症监护室。结论止血带并不是导致患者术中动脉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升高的主要原因,其原因可能是骨水泥单体通过松质骨的微孔和钻孔被吸收进入血循环继发造成的。止血带的应用可以减少出血,但易造成术中患者血压的剧烈波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多次使用自制抗生素骨水泥间隔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严重感染的临床疗效,探索一种经济实用的彻底治愈膝关节置换术后严重感染的旷置翻修术。方法2007年1月到2013年1月我院收治膝关节置换术后严重感染患者7例,均采用一期手术彻底清创,取出假体并多次(2~3次)置入自制可以活动的关节型抗生素骨水泥临时间隔物,术后即可早期活动并可以完全负重。术后选用敏感抗生素静脉滴注2~4周,感染治愈后再置入翻修假体。截至末次随访时,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记录并对比患者术前及术后HSS评分、局部感染症状、抽取关节液细菌培养及术中留取病理组织切片结果,对患者术后定期X线片进行评价。结果7例患者均经过2~3次抗生素骨水泥间隔旷置后,给予行膝关节翻修术,随访时间平均38个月(8~74个月),未见明显患膝关节感染症状,翻修后膝关节活动范围在伸直0°-屈曲108°之间。结论自制关节型抗生素骨水泥临时间隔物在严重膝关节感染旷置术中操作方便,多次采用可以成功、彻底的治疗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部严重感染,在旷置期能够保留关节活动度,可减少术后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为二期再置换假体提供方便是一种经济实用的彻底治愈严重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牟晓峰  王斌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0):1333-1335
目的:探讨运用两种假体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治疗女性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113个膝关节行TKA。结果:113例均获随访,时间5~32个月,平均23.5个月。患者术后在疼痛、功能方面改善明显;膝关节评分应用HSS评分系统,由术前平均42.42分提高到83.99分。末次随访时113个膝关节平均活动度为115度。手术优良率为91.15%。结论:应用RP、RPF假体的TKA术对治疗女性膝骨性关节炎效果满意,良好的术中软组织平衡和术后康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软组织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软组织平衡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0例共35侧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术前情况、术中软组织平衡技术、术后效果及关节功能HSS评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5侧膝关节术前关节功能HSS评分平均43.4分,其中26侧膝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畸形。2例术中残留屈曲畸形者,术后关节活动差,其余病例采用规范化软组织松解方法,达到了良好的软组织平衡,矫正了术前畸形,关节功能满意,出院时HSS评分平均74.3分,随访1年HSS评分平均85.6分,关节功能优良率达88.8%。结论良好的软组织平衡可使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获得畸形矫正和功能恢复,应掌握规范的软组织平衡技术。  相似文献   

15.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2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本院自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27例(30膝)。结果随访时间4-24个月,平均10个月,无一例失访;应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疗效:优:25膝(83.3%),良:4膝(13.3%),可:1膝(3.3%),优良率96.7%。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可有效缓解骨关节炎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近期疗效满意,但其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
骨水泥修补颅骨缺损108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报告108例颅骨缺损修补结果。方法:以骨水泥为材料,根据缺损部位不同,分别采取以颅骨标本为模具行植片塑形、骨水泥修复自体颅骨瓣后再回植、术前制作模板,术中再以模板为依托行植片塑形的三种方法,对骨水泥植片进行塑形,对各种颅骨缺损进行修补术。结果:108例病人均一次修复成功,外观满意,无头皮刺痛等并发症。术前有颅骨缺损综合症,术后症状消失,术前有局灶神经症状,术后部分病人有不同程度恢复。1例术后1年因局部毛囊炎引起继发感染,手术将植片取出。结论:骨水泥是颅骨修补的较好材料,颅骨缺损修补越早,对病人的神经症状改善越好。颅骨缺损宜早期修补。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自行设计的骨水泥加压器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运用及疗效。方法: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收治55例患者,其中25例采用我科自行设计髋臼侧骨水泥加压器加压,30例采用常规髋臼加压技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后行髋关节X线检查,并对比分析假体周围骨水泥分布情况。结果:术后在X线片上按Delee-Charnley髋臼分区法,设计组无一例Ⅰ区透光区。常规组有1例Ⅰ区透光区,1例Ⅲ透光区。结论:骨水泥加压器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骨水泥加压灌注技术优势明显,与假体的松动及生成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GEMINI MKⅡ在胫骨高位截骨术(HTO)术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5例(27膝)HTO术后需进行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TKA)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GEMINI MKⅡ人工假体进行TKA手术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1、6个月及12个月观察膝关节功能评分、Feller髌骨评分等疗效指标以及膝关节屈曲度、患者满意度等临床指标。结果患者术后膝关节屈曲度显著增加,由术前的(93.80±12.64)°增加至术后1、6个月以及12个月的(123.29±11.39)°、(124.70±13.38)°以及(127.95±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随访时间的推移,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KSS评分)、Feller髌骨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不断显著增加,其中患者满意度由术后1个月的70.37%显著增加至术后6个月的81.48%以及12个月的9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KSS评分由术前的(45.88±6.37)分显著增加至术后1个月的(54.03±6.74)分、6个月的(76.50±6.33)分以及12个月的(93.82±5.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eller髌骨评分由术前的(17.94±2.98)分增加至术后1个月的(18.03±1.11)分、6个月的(23.25±2.00)分以及12个月的(27.63±3.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HTO手术后需进行TKA手术的患者,GEMINI MKⅡ型人工膝关节假体治疗效果确切肯定,对改善膝关节功能、疼痛等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前综合干预对术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本院择期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80例,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术前接受心理干预、排尿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指导,对照组术前只接受一般指导,两组术后的恢复训练程序完全一致.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情、各脏器机能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术后心理状态、第一次排尿情况及术后第1、3个月末临床恢复效果评价.结果 试验组术后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第1次能自行排尿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第4周末恢复训练计划完成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个月时,试验组的置换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综合干预可提高术后肢体早期功能训练的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早日恢复肢体功能.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ethods and effects of pre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education and practice fo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patients. Methods Eighty patients underwent total knee joint replacement or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Urination exercise and rehabilitation education and practice was performed before operation in experiment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had none of the education and exercise. Harris score was used to evaluatethe knee joint functions of the patients in two groups respectively in 1 month and 6 months after operation. Results The mentality before operation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 P < 0.05 ) , for the first urination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1 ), the Harris score of the two group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y the end of 1 month and 3 month ( P < 0. 05). Conclusions Comprehensive interference before operation can raise the efficacy of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nd reduce complications after operation and so can make the patients recovery more quick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