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对器械吻合与手工吻合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食管癌手术的12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食管胃吻合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为器械吻合,共63例,对照组为手工吻合,共计5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吻合时间、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5例发生吻合口瘘,研究组2例发生吻合口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器械吻合应用于食管癌手术缩短了手术时间,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食管癌手术治疗中手工吻合与器械吻合术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减少食管贲门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将183例诊断明确的食管贲门癌手术患者分为两组,手工吻合组:89例采用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单层宽边吻合术;器械吻合组:94例采用食管癌切除器械吻合术:术后观察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胸腔感染发生率及手术时间。结果手工吻合组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胸腔感染发生率及手术时间分别为:1.1%、3.3%、5%、4h;而器械吻合组分别为。0%、2%、1%、2~2.5h,结论 食管胃器械吻合术后并发症少,操作简单,较手工吻合有一定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食管癌手术中采用器械吻合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180例食管癌切除手术患者按手工吻合和器械吻合重建消化道分为两组,手工吻合组539例,器械吻合组641例,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及与吻合技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器械吻合组胃食管吻合时间、总手术时间均较手工吻合组缩短(P〈0.01).而术后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出血、呼吸循环并发症发生率和围手术期病死率器械吻合组均较手工吻合组低(3.1%,2.4%,0.2%,2.3%,0.6%伪6.5%,4.0%,0.8%,3.5%,1.8%),两组患者胃食管反流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器械吻合重建消化道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器械吻合与手工分层吻合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林州市人民医院行食管癌手术治疗的83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术中行器械吻合,观察组术中行手工分层吻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费用、手术时间、并发症及病死情况。结果两组术后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材料费用、综合费用较对照组少,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52%(4/42)]低于对照组[26.83%(1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6例(14.63%)死亡,观察组1例(2.38%)死亡。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03,P>0.05)。结论与器械吻合比较,食管癌手术中人工分层吻合手术时间相对较长,但具有并发症少、治疗费用低等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研究经左胸食管胃颈内器械吻合在胸段食管癌切除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该院2007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胸段食管癌切除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经左胸食管胃颈部吻合手术。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丝线进行手工吻合,实验组患者采用器械吻合,对比观察两组情况。结果器械组患者手术时间短,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时间短,手术后住院时间短,患者进食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器械组患者手术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左胸食管胃颈内器械吻合对胸段食管癌切除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6.
银瑞  金哲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2):54-54
目的:总结食管癌切除后采用消化道吻合器行颈部胃食管吻合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经验,以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提高手术疗效。方法:232例食管癌患者,根据采用的手术术式不同分为两组,器械吻合组行食管癌切除后采用国产常州WGWB-26型吻合器进行颈部胃食管吻合,手工吻合组行食管癌切除后采用手工方法进行颈部胃食管吻合。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器械吻合组吻合时间少于手工吻合组(30&#177;5分钟 vs 55&#177;5分钟,P〈0.05),近期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手工吻合组(0.8% vs 5.4%,0.8% vs9.8%,P〈0.05);器械吻合组随访1~15个月食管X线钡餐检查证实无吻合口狭窄。结论:使用吻合器行胃食管器械吻合,能增加吻合的可靠性,减少术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食管重建中胃食管机械吻合术的应用方法 ,减少吻合口并发症。方法 :12 6例食管癌手术病例中 ,胃食管机械吻合 6 0例 ,手工吻合 6 6例 ,比较两组的术后近、远期并发症情况。结果 :机械吻合组术后近期并发症 (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 )发生率小于手工组 (P <0 .0 1) ,远期并发症中吻合口狭窄两组差异无显著 ,机械吻合组残端癌复发率小于手工组 (P <0 .0 5 )。结论 :胃食管机械吻合术有效地减少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器械吻合和手工吻合行早期进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3月于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94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器械吻合组49例与手工吻合组45例。器械吻合组手术中给予器械吻合,手工吻合组手术中给予手工吻合。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营养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器械吻合组手术时间、吻合时间、留置胸管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手工吻合组,术中出血量少于手工吻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7、14 d,两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均呈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14 d,器械吻合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依次升高,且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手工吻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器械吻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明显低于手工吻合组的3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癌患者手术中给予器械吻合行早期进食安全可行,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术后营养状况,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食管癌、贲门癌器械吻合28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器械吻合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2年2月~2010年5月我院收治的410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消化道重建中使用器械吻合280例,进行手工吻合130例,比较两组手术进行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器械吻合组和手工吻合组比较:总手术时州、吻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胃肠减压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P〉O.05)。结论食管癌、贲门癌器械吻合手术方便、安全、有效,能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患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手术中利用残胃与食管吻合术重建消化道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例患食管癌并且曾施行胃大部分切除术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近15年国内文献复习,总结104例残胃与食管吻合的手术方法和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及文献报道病例均无手术死亡,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6%,其中吻合口瘘0.96%,食管上切端残留癌2例(1.9%)。56例术后随访1年生存率86.8%,生存超过3年28例,5年生存者17例。结论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患食管癌的患者可选择外科治疗,在手术切除食管肿瘤后,残胃与食管在主动脉弓上或弓下吻合,其手术方法简单,安全性较高,对临床外科选择个体化方案治疗胃大部分切除术后食管癌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比较左右胸不同路径手术对胸中段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施行手术的120例胸中段食管癌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作右胸、腹部、颈部三切口手术;对照组行单纯左胸入路手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及留置胸管时间、淋巴结清除数目、食管残端阳性率、术后并发症及2年存活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清除淋巴结数目及2年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食管残端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肺部感染及吻合口瘘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与单纯左胸入路手术相比,经右胸、腹部、颈部三切口的右胸路径手术的疗效更佳,对上纵隔及腹腔的淋巴结清除更彻底,不易复发,2年存活率高,但手术耗时较长,术后肺部感染及吻合口瘘发生率偏高,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路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残胃食管癌患者应用带蒂空肠食管高位吻合手术治疗的可行性与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残胃食管癌患者107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7例和研究组70例。对照组应用结肠代食管术,研究组应用带蒂空肠食管高位吻合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胃肠道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长、并发症情况,术后生存率以及生存质量评分(WHOQOL-BREF)。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长、胃肠道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低于对照组的29.7%(P0.05);研究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WHOQOL-BREF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残胃食管癌治疗过程中,带蒂空肠食管高位吻合手术治疗较为可行,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机械吻合与手工吻合治疗中上段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机械吻合与手工吻合治疗中上段食管癌的优劣。方法通过对93例中上段食管癌患者机械吻合与手工吻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吻合时间的比较,评价2种吻合方式的疗效与差异。结果机械吻合49例,吻合口漏0例,返流2例,早期声音嘶哑2例,吻合口狭窄3例,肺部并发症1例,无死亡病例,平均吻合时间(13±5)min;手工吻合44例,吻合口瘘2例,返流4例,早期声音嘶哑7例,永久声音嘶哑1例,吻合口狭窄6例,肺部并发症5例,死亡1例,平均吻合时间(57±8)min。机械吻合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手工吻合组,吻合时间短于手工吻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吻合法行食管胃颈部吻合与手工吻合法相比,可有效减少中上段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并缩短食管胃端侧吻合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上胸骨劈开切除胸上段食管癌进行临床研究,并评估此术式的远期效果。方法选取1998年12月—2Q03年12月我科48例胸上段食管癌患者。采用上胸骨劈开径路切除肿瘤、胃代食管颈部吻合。结果全组手术切除率100%,术后3年生存率58.3%,5年生存率37.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7%,主要为吻合口瘘、肺部感染、胃排空障碍等.手术死亡1例,上切缘阳性1例。结论该术式对胸上段食管癌显露好、切除率高,同时避免开胸,对患者心肺功能影响较小,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5.
刘彦中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1):2532-2533
目的:探讨胃切除后食管癌的手术方法和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年间在我科手术治疗胃切除后食管癌患者36例,其中食管残胃吻合20例(A组),食管结肠吻合16例(B组),比较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及远期生存率。结果: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P〈0.05)。两组术后3、5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食管残胃吻合术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为高龄、心肺功能差的残胃食管癌患者提供了接受外科治疗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120例,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研究组(腹腔镜手术)60例与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60例。观察对比2组各项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手术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结论:相较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有效保证了患者的治疗质量,在临床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68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意愿对其分组,其中,33例对照组患者行扩张器扩张术,35例研究组患者行暂时性支架扩张术。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4%,高于对照组的69.7%;研究组复发率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暂时性支架扩张术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再次狭窄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食管癌切除胃食管颈部吻合的改进与并发症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胃-食管颈部吻合的不同吻合方法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8例胃-食管颈部吻合的食管癌患者,比较吻合器吻合和不同手工吻合的术后与吻合技术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器械吻合组吻合手术时间较手工吻合组均显著缩短(P<0.01),术后颈部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死亡率,手工吻合组1分别为14.1%、25.4%、2.8%,手工吻合组2分别为:6.3%、13.8%、1.3%,器械吻合组分别为:0.0%、3.2%、0.8%。结论随着颈部手工吻合技术的不断改进,手术并发症明显降低。吻合器的应用又进一步完善了颈部吻合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保留贲门及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广泛清扫在中上段食管癌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肿瘤距贲门齿状线近口端5.0cm以上的病例,手术中保留贲门胃小弯延长原食管床,行食管与食管端端机械分层手工吻合;术中行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广泛清扫。结果1次吻合成功95例,术后发生颈部吻合口瘘2例,胸胃瘘1例,吻合口狭窄4例,胃出血1例,胸胃无力症2例,行吻合口扩张治愈2例,扩张效果不佳予食管支架治疗2例,其余病例均恢复良好;食管癌患者有腹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42.3%,远低于无腹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70.6%),术后3年的腹腔局部复发率5.4%,腹部CT提示为肝,肾上腺转移,未发现有上腹部手术清扫区域的淋巴结复发。结论延长胃小弯、保留贲门、食管床内吻合、腹腔动脉干区淋巴结广泛清扫的术式,能明显提高食管癌患者手术后的生存质量;食管癌腹腔淋巴结相关引流区域清扫的彻底与否直接关系到术后的腹腔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谭宁  蒙伟平  冯建  王庆淮 《广西医学》2013,(12):1663-1665
目的对比食管癌手术时采用颈部胃一食管机械吻合方法与传统手工吻合方法重建消化道的临床效果。方法93例食管癌患者,均行食管癌切除术加颈部食管胃吻合手术,其中48例采用吻合器进行消化道吻合(机械吻合组),45例采用传统手工吻合术(手工吻合组)。结果机械吻合组吻合时间、总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人工吻合组(P〈0.05),但住院费用明显高于人工吻合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吻合组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人工吻合组(P〈0.05)。结论食管癌手术采用颈部胃-食管机械吻合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