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目的:探讨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难治性肝癌的疗效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对明确诊断的11例难治性肝癌患者,在CT或B超引导下将放射性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瘤体内进行内放射治疗。2个月后复查CT或MRI,每个月复查肝功能、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评价疗效。结果:11例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6例,无变化3例,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72.7%。8例AFP阳性患者,治疗后AFP均有明显下降,其中2例下降至正常范围。无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组织间永久性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肝癌,近期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安全、损伤小,是原发性肝癌特别是难治性肝癌的又一重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38例经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先行肝动脉栓塞化疗,2周后用放射性粒子计算机治疗计划系统制定治疗方案,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将125I粒子植入肝脏病灶内。粒子植入后定期行肝动脉栓塞化疗。粒子植入前后进行血常规、肝功能检测,每2个月复查1次CT和X线平片。结果 38例放射性粒子植入按计划植入到位,植入过程无粒子丢失。1周后血常规、肝功能与植入前接近,无严重并发症。治疗4个月总有效率94.74%。结论原发性肝癌125I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提高了局部控制率,且安全性、可操作性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癌患者的护理特点。方法对58例进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的肝癌患者在做好常规护理的同时,根据放射性同位素的特点进行放射防护和并发症的护理。结果 58例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手术成功率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同时也减少了对医护人员和陪护家属的放射性损伤。结论正确合理的护理是新开展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皮肤癌应用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加局部化疗治疗的价值。方法5例基底细胞癌和1例鳞状细胞癌及1例汗腺癌患者,根据病灶范围的大小,制定粒子治疗计划,将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病灶部位进行持续照射。在粒子植入术后局部使用化学药物搽敷,有2例患者同期加用全身化疗,1个月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5例肿瘤完全消退(CR),1例部分消退(PR),1例无变化(NC)。结论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加局部化疗治疗皮肤癌,近期疗效满意,治疗操作简单,损伤小,经济实惠,对缺少放射治疗设备的医院提供一种治疗皮肤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规则肝切除加肝动脉置泵栓塞化疗联合^125I粒子植入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24例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59例肝癌患者单纯肝切除与不规则肝切除加肝动脉置泵栓塞化疗联合^125I粒子植入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单纯手术组与不规则肝切除加肝动脉置泵栓塞化疗联合^125I粒子植入放射治疗组1、3、5年术后复发率分别为67.2%&37.5%、84.4%&55.0%、94.8%&72.5%,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病人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7%&90%、41.1%&72.5%、13.8%&4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不规则肝切除加肝动脉置泵栓塞化疗联合^125I粒子植入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明显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经皮肝动脉碘油化疗栓塞( TACE)联合 CT引导下125 I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来我院就诊的巨块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基础治疗和常规检测下,对照组只行TACE,即经肝动脉对病变部位的供血组织用含有化疗药物的超液碘化油进行血管栓塞法治疗;观察组则先行TACE,再以TPS为依据得出所需125 I 粒子数目,佐以CT引导,植入125 I粒子,术后复诊时间为1次/月,随访半年;以术后肿瘤大小缓解情况为指标评价疗效,并以相关并发症、复发例数等为观察指标,对比2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术后总有效率分别为40%(12/30)、76.67%(23/30),经比较,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中只有1例伴有呕吐症状,复查时发现1例肝癌复发患者,经比较,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例数明显低于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经皮肝动脉TACE联合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法治疗肝癌效果良好,明显优于单一TACE治疗法,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2月至2014年1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将其分为HIFU组(n=28)与联合组(HIFU+125I粒子植入术,n=32),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时的甲胎蛋白(AFP)、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患者均完成2年随访,记录其复发、转移情况,统计其生存率。结果①联合组患者总缓解率为84.38%,高于HIFU组的6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及AF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FP均降低,联合组降低幅度高于HIFU组[(86.41±35.28) ng/mL vs (116.67±38.46)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联合组患者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3.13%,低于HIFU组的14.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联合组患者复发、转移率分别为9.38%和6.25%,均低于HIFU组的32.71%和21.43%,仅复发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65.63%、50.00%,均高于HIFU组的42.86%、25.00%,仅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总缓解率高,对患者正常肝组织损伤小,可充分杀灭肿瘤细胞,降低术后局部复发、转移率,提高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住院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病灶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引导下行。125I粒子植入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使其最终完成治疗。结果:本文2l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共治疗肿瘤36个,32例次均顺利完成治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临床有效率100%;疼痛缓解率100%。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确保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125I粒子植入治疗手术的成功与安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显示。125I粒子植入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癌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肝癌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经CT或DSA证实为肝癌,本研究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患者采用^125I粒子和TACE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TACE术,术后随访6-12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观察分析肿块大小、AFP指标变化及患者的生存时间,分析单纯应用TACE术和联合应用^125I放射性粒子内照射治疗肝癌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计算两组的有效率百分比及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检查,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ACE术与125I放射性粒子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以明显使肿瘤体积缩小,AFP降低,患者生存时间延长,是一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系统服用索拉非尼的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药治疗者19例,联合TACE者18例。每2个月随访1次,主要观察两组肿瘤反应率及肿瘤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结果索拉非尼单药及联合TACE治疗组耐受性均良好,其常见副反应为乏力、手足综合征、贫血、腹泻等。单药治疗组患者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8例,疾病稳定(SD)9例,疾病进展(PD)2例;联合治疗组CR 6例,PR 9例,SD 3例,PD 0例。联合治疗组的PFS长于单药治疗组(P〈0.01)。结论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耐受性良好,有效率较高,可延长患者PFS。 相似文献
12.
以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是当前治疗肝细胞癌的主要手段。然而TACE不能彻底杀灭肿瘤细胞,反复治疗可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增加肿瘤复发转移的机会,患者的生存期仍不理想。近几年来,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给肝细胞癌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已成为当今肝癌综合治疗的热点之一。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的优势在于能将高浓度药物传递到肿瘤部位,并且减少对全身暴露;分子靶向药物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同时,还可以抑制血管生成,弥补TACE术后复发等不足。TACE联合分子靶向药物呈现良好的协同作用。现就TACE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BVR-HCC)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HBVR-HCC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TACE治疗,观察组加用恩替卡韦,比较两组治疗前后4、12、24、48周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e Ag阴转率和转换率及HBV DNA值。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2组ALT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ALT水平在治疗12周、24周、48周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24周、48周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HBV DNA值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对照组HBV DNA值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48周时HBe Ag阴转率、客观缓解率(ORR)及疾病控制率(DC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TACE治疗HBVR-HCC患者能有效抑制或消除HBV,促进ALT复常和HBe Ag转换,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经导管肝动脉化学栓塞术(TACE)联合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I)治疗中晚期肝癌与单纯TACE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1例)予经导管TACE联合PEI治疗,B组(29例)单用TACE治疗,每隔4周重复1次,3次为1个疗程,每次复查AFP、血常规、肝功能与CT,1个疗程后每6个月随访1次,共随访24个月,分析两组1个疗程后的治疗效果、术后不良反应与生存率的差异.结果:1个疗程后复查结果A组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8例、稳定(SD)8例、进展(PD)14例,B组CR 0例、PR 7例、SD 5例、PD 17例;至随访结束A组失访8例,B组失访5例,共失访13例;术后6、12、18、24个月生存率A组依次为80.09%、58.06%、32.25%、22.27%,B组则分别为78.87%、52.39%、44.65%、37.02%;两组术后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TACE联合PEI治疗中晚期肝癌可提高疗效和晚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卡瑞利珠单抗配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对伴微血管侵犯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及肿瘤生长转移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伴微血管侵犯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实施TACE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比较治疗4周后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两组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缺氧诱导因子(HIF-1)]、血清学指标[NGAL、NLR、LDH、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后12个月内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复发情况及两年内生存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AFP、HIF-1、NGAL、NLR、LDH、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12个月内,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观察组生存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卡瑞利珠单抗配合TACE对伴微血管侵犯HCC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可促进其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下调,抑制肿瘤炎症反应,调节血清NGAL、NLR、LDH水平,降低肿瘤复发率,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动脉灌注吉西他滨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43例进展期胰腺癌(APC)患者随机分成^125I粒子植入+吉西他滨(GEM)治疗组(A组,n=18)和单纯吉西他滨化疗组(B组,n=25)。采用改良Dimension-averaging法计算相关放疗剂量。A组8例放置胆道支架解除黄疸,2例放置十二指肠支架解除十二指肠梗阻;B组15例行胆肠和/或胃肠吻合术,5例行ERCP解除黄疸。赔杲:CR+PR率A组为61.1%,B组为32.0%(P〈0.05)。临床受益反应率A组为72.2%,B组为40.0%(P〈0.05)。3、6、12、18个月生存率A组为100%、94.4%、72.2%、61.1%,B组为100%、76.0%、32.0%、12.0%(P〈0.05)。结论:^125I+GEM能缓解疼痛,改善APC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模式对晚期原发性肝癌(HCC)患者生存时间和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接受TACE治疗的晚期HCC患者74例,根据首次TACE术后的情况分为肿瘤消失组(46例)和非肿瘤消失组(28例)。前者每3~4个月复查CT,有肿瘤复发迹象时再次行TACE,后者间隔1~2个月继续接受介入治疗。随访分析患者的生存时间和复发率。结果 74例患者完成研究,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3个月~38个月)。全体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7个月,第1、2、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2.2%、38.9%和31.9%;Cox回归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最大直径、肿瘤数目、肿瘤血供和Child-Pugh分级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消失组第1、2、3年复发率分别为56.5%、76.1%和80.4%,经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只有肿瘤血供是影响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消失组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第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3.9%、41.3%和34.8%;非肿瘤消失组中位生存期为16个月,第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9.2%、34.6%和26.9%,两组生存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2,P=0.392)。结论多次进行TACE治疗并不能提高HCC患者的生存时间,应根据术后影像学资料确定治疗次数和间隔,同时肿瘤最大直径、肿瘤数目、肿瘤血供和Child-Pugh分级影响HCC预后,而肿瘤血供与TCAE术后复发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