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比较急慢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肺部X线与CT影像学表现。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心源性肺水肿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发病24 h内对所有患者进行肺部X线片与CT检查,对2种检测方法的影像学表现进行比较。结果慢性心源性肺水肿为间质性肺水肿,肺部CT征象分辨率显著高于X线片征象分辨率,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为肺泡性水肿,2种检测方法所示病变征象相近,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肺部检测,2种检测方法的影像学表现相似,且临床诊断率相同,对于慢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肺部检测,以CT检查诊断信息更丰富,更利于提高临床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肺CT影像学表现,从而提高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临床认识。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以发病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为限,分为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与慢性心源性肺水肿。以心脏超声射血分数EF值≥45%为限,分为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衰与左室射血分数减低心衰。对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以及肺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多见左室射血分数减低心衰患者。肺CT影像学表现为腺泡结节、斑片状及大片融合影,有时可见空气支气管像,病变边缘模糊。病变进展时双肺出现广泛的密度均匀实变阴影,典型者出现"蝶翼征"。慢性心源性肺水肿多见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衰患者,肺部CT影像学表现以肺纹理增多,增重,胸膜下线、克氏线出现以及肺实质磨玻璃样变等间质性肺水肿改变为主。结论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临床起病时间急缓,EF指数的高低与肺部CT表现密切相关。早期识别其影像学表现有助于临床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高原肺水肿CT影像及病理对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原肺水肿(HAPE)CT影像特征及其 病理基础.方法:32例HAPE,35例小叶性肺炎患者纳入观 察.采用胸部常规与薄层CT扫描,连续观察病程各期征象表 现及变化.收集经尸检证实HAPE肺组织标本6例.肺门水平 冠状切开全肺,在内中外三带、上中下三野连续取材,观察与 CT相对应结构的病理变化.结果:①32例HAPE中28例右 肺病变重于左肺,35例小叶性肺炎仅有14例(P<0.01); ②HAPE早期(32/32)和恢复期(25/32)以肺间质异常表现为 主.进展期(30/32)与稳定期(32/32)以肺实质病变为主; ③病程中肺实质表现从磨玻璃样变逐渐过渡到结节样实变 再到结节融合呈大片实变;④病理检查见肺泡腔充满水肿液 及数量不等的纤维素、红细胞、炎细胞.肺泡隔增宽,小血管扩 张淤血.3例见纤维蛋白透明血栓,4例有肺透明膜形成,5例 有灶性或片状出血.结论:CT检查可发现HAPE早期病例,准  相似文献   

4.
黄继权 《吉林医学》2014,(9):1799-1800
目的:探讨CT诊断在心源性肺水肿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临床确诊为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CT资料,考察CT诊断在心源性肺水肿中的应用。结果:少量胸腔积液51例(98%),肺门及支气管血管束增粗模糊50例(96.1%),肺血重新分布50例(96.1%),肺小叶间隔增厚48例(92.3%),渗出病灶分布于两肺中内带及背段的11例(21.1%),病灶弥漫分布2例(3.8%),心脏外形增大52例(100%)。结论:心源性肺水肿有特征性的CT表现,可正确诊断心源性肺水肿。  相似文献   

5.
心源性肺水肿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源性肺水肿的CT表现,提高心源性肺水肿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87例心源性肺水肿的CT表现。结果胸腔积液72例,肺间质水肿51例,肺泡性肺水肿35例,肺淤血17例,全部病例均伴有心外形增大,结论心源性肺水肿有特征性的CT表现,结合临床可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食管癌的X线、CT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30例食管癌患者的X线和CT检查进行分析.结果:食管钡餐均能发现食管癌,大多为中、晚期;CT检查基本能发现病变,同时还能发现有淋巴结肿大或周围软组织侵犯征象.结论:食管钡餐造影是诊断食管癌有效的传统检查方法,CT检查是一种重要的补充检查手段,两者结合能准确地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分析胃肠双对比造影及CT对十二指肠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腺癌的胃肠双对比造影与CT表现,全部病例术前均行上消化道钡餐及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对原始图像数据再行MPR重建。将胃肠双对比造影与CT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8例十二指肠腺癌胃肠双对比造影诊断8例,诊断正确率44.4%,CT诊断15例,诊断正确率83.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平扫和增强具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结论胃肠双对比造影在十二指肠腺癌中的诊断具有局限性,不能显示肠腔外情况,CT平扫与增强检查,对十二指肠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胃肠道穿孔X线与CT诊断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彬  李勇  高瑞枝  郎小波  梁海平 《河北医学》2008,14(9):1096-1098
胃肠道穿孔的传统诊断方法为摄取腹部X线平片,观察膈下、腹壁下有无游离气体,以此作为主要诊断依据,但是准确性有限。近年来随着螺旋CT的临床应用,CT在胃肠道穿孔诊断上有明显优势[1]。现将3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穿孔病例的X线平片、CT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讨论胃肠道穿孔的C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64排螺旋CT诊断高原性肺水肿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300例高原性肺水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150例和试验组150例,分别进行X线检查与CT检查。比较2种检查对高原性肺水肿的确诊率。同时分析高原性肺水肿CT影像学特征。结果 试验组通过64排螺旋CT进行高原性肺水肿诊断,确诊率为96.7%。对照组通过X线进行高原性肺水肿诊断,确诊率为90.7%。2组高原性肺水肿确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原性肺水肿CT影像学特征包括:磨玻璃样改变、纹理增多、网格状改变、结节影、小片状影、代偿性肺气肿、肺叶间胸膜阻断现象等。高原性肺水肿不同病程分期的CT影像学特征有差异。结论 对高原性肺水肿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可以获得比较高的确诊率,并且通过观察、分析患者CT影像学征象,有助于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期,全面了解病程,为高原性肺水肿的临床鉴别诊断与后续治疗提供有效、丰富的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2):136-139
目的 探讨床旁心肺超声对心力衰竭合并肺水肿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重症监护室或急诊病房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间收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40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床旁心肺超声的检查。结果 对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在Ⅱ级以上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超声肺水肿评分检测,所有患者均涉及双侧弥漫性B线。患者的平均检查时间为(3.0±0.3)min。7分区法B线评分的中位数为11分;对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在Ⅱ级以上心衰患者利用超声对肺水肿评分进行诊断,其诊断值为12.4,此值下的灵敏性可以达到80.78%,特异度为60.24%;使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在心衰患者合并肺水肿的危险因素中,其中较为独立的危险因素包括平均E/e′、SPAP、NT-proBNP。结论 床旁肺部超声目前是临床上对心衰肺水肿患者进行评估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其具有操作方法较为简单且评估速度相对较快的优势。所以说肺部超声可成为临床上对心力衰竭合并肺水肿快速预测和评估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Swimming-induced pulmonary edema (SIPE) is a rare form of non-cardiogenic pulmonary edema occurring in swimmers. It is important to consider the diagnosis of SIPE and differentiate it from aspiration pneumonitis in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respiratory distress after swimming. We report a case of military recruit who developed SIPE.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ed case of SIPE from India. Owing to the paucity of reported cases, the treatment of this entity in the literature is anecdotal, and we present successful management of SIPE with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and diuretics. A review of literature is made to understand the diagnosis, patho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SIPE.  相似文献   

13.
李晶晶  董磊 《基层医学论坛》2013,(16):2125-2126
目的研究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治疗效果和X线胸片表现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评估疗效提供帮助。方法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采用盲法回顾性分析48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治疗前后的X线胸片好转率,所得的数据做χ2检验,并用Kappa检验对2人评判的结果做一致性分析。结果医师甲、乙所得的结论均为: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临床治疗后好转者,X线胸片好转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医师间阅片的一致性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甲乙2名医师对治疗前后X线表现好转与否的诊断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讨论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治疗过程中复查X线胸片,是评估临床疗效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4.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NIPPV治疗ACPE28例患者的资料。其中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12例,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16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体征、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NIPPV时间及最终的插管率和病死率。结果:28例患者总的插管率为17.86%,病死率为7.14%;CPAP组和BiPAP组的插管率、病死率和NIPPV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NIPPV后2h和24h,两组心率(HR)、呼吸(RR)、氧合指数(PO2/FiO2)均较通气前具有明显改善(P<0.01),而平均动脉压显著降低,仍在可接受范围;NIPPV前、后2h和24h,HR、RR、PO2/FiO2等CPAP组和BiPAP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NIPPV是治疗ACPE的有效和必不可少的一种措施,应早期使用;CPAP和BiPAP两种通气模式对于ACPE具有相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行NPPV,2小时后观察心率和动脉血气分析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使用无创正压通气后,心率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均较使用前有显著改善。结论: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行NPPV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俞顺爱  胡婷婷  杨静 《中外医疗》2012,31(14):95+97-95,97
肺栓塞是比较常见和容易误诊的心血管疾病。本文通过1例肺血栓栓塞症误诊的诊治过程分析,讨论了肺血栓栓塞症容易误诊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原因,以及临床采取的应对措施,对于该病例的临床诊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晓康 《四川医学》2010,31(2):225-226
目的探讨早期机械通气治疗心源性急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选择62例急性肺水肿患者,当药物治疗无效或效果较差时,及时经口气管插管,给予机械通气治疗,该组作为治疗组;另62例均经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死亡2例,对照组死亡12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机械通气治疗急性肺水肿能有效地抢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8.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重症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忠源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0):1234-1236,1239
目的:探导无创机械正压通气救治心源性肺水肿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急性重症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观察通气前、后临床症状、体症(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等相关指标的变化,并作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患者经过1~5 h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较通气前明显减慢(P〈0.001),平均动脉压明显下降(P〈0.001),动脉血气分析各项指标明显改善(P〈0.01),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结论:对急性重症心源性肺水肿应用无创机械正压通气能迅速改善心功能和低氧血症,有效缓解症状、缩短心力衰竭病程,是抢救急性重症心源性肺水肿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1):83-86
目的分析归纳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PMEC)的CT表现,对比高级别与低级别原发性肺黏液表皮样癌CT特征,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为PMEC,术前均进行过CT扫描(18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行CT平扫),且临床和病理资料完整的20例患者。分析其CT表现,包括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缘、密度、强化特点及阻塞性改变。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分析不同病理级别的PMEC的CT特点。结果 20例PMEC均为肺内单发病灶,以中央型居多(15例),在CT平扫上出现超过55%的征象:圆形或类圆形(11例)、边缘清楚(13例)、密度均匀(11例)、不同程度的肺内阻塞性改变(17例);增强CT中有约60%的病灶呈中度以上强化。20例PMEC的病理分型为低级别13例,高级别7例,低级别PMEC组与高级别PMEC组的位置、边缘、密度均一性和强化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形状及肺内阻塞性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MEC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根据肿瘤的位置、边缘、密度均一性及强化特点等可以预测其病理分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