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目的 探讨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 (简称肝癌破裂 )的作用。方法 分析两所医院 1970年以来采用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破裂 2 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男 17例 ,女 4例。平均年龄 4 2 (2 2~ 6 5 )岁。 19例为急症肝切除 ,2例为 2期切除 ,包括左外叶切除 8例 ,左内叶切除 2例 ,左半肝切除 2例 ,右肝部分切除 5例 ,肿瘤切除 4例。本组中Child Paugh肝功能分级A级的 15例 ,B级 6例 ,B级中 1例术后死于肝衰 ,手术死亡率 4 8%。 2 0例生存者 18例获得随访 ,中位生存时间 16个月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6 4 7% ,11 8% ,5 9%。其中 1例已无瘤生存 2 5年 9个月。结论 肝切除是治疗肝癌破裂的最好方法 ,当有可能时应争取施行。肝切除治疗肝癌破裂可能使病人获得长时间生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治疗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4例肝细胞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肝切除方法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止血成功率为100%,手术后病死率为4.1%(1/24),并发症发生率16.7%(4/24),术后肝功能2周内基本恢复正常。平均住院(14.75±6.25)d。21例获随访;其中8例术后10个月内复发死亡,10例生存1年以上,2例生存2年以上,1例生存3年,1年生存率为54.2%(13/24)。结论:肝切除术在治疗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时可有效止血并同时切除肿瘤,部分患者可达根治切除,如患者的病情允许应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3.
欧迪鹏|杨连粤|杨浩|曾志军|罗义江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7,26(1):25-30
目的:探讨急诊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4年12月间57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行急诊肝切除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实施急诊手术治疗,住院病死率为10.5%。其1、3、5年总体生存率与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7.6%、51.0%、32.7%与69.4%、40.8%、18.4%,中位生存时间为38.7个月。获得随访的49例患者中38例出现复发转移,其中肝内复发18例(47.4%),肝外转移20例(52.6%)。多因素分析显示瘤体10 cm(HR=2.43,P=0.031)和多发肿瘤结节(HR=0.46,P=0.028)是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经合理的选择,对可切除的肝癌破裂出血患者实施急诊肝切除手术治疗是挽救生命、获得良好远期疗效的一种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急诊肝切除术治疗肝癌自发性破裂1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诊肝切除术治疗肝癌自发性破裂的适应证和疗效。方法:对16例肝癌自发性破裂患者行急诊肝切除术,其中男10例,女6例,平均年龄55.6岁,术前均行诊断性腹腔穿刺、B超和CT检查。术后1个月内均行TACE治疗。结果:急诊手术无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0%(4/16)。术后1、3年生存率分别为81.25%、50.00%。结论:急诊左半肝切除术或左肝外叶切除术治疗肝癌自发性破裂可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诊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的适应证、方法 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2月至2009年2月对21例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行急诊肝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21例,行左半肝切除3例,左外叶切除5例,左肝部分切除4例;右肝部分切除9例,均以钳夹加指捏法离断肝组织.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大量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03年12月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26例患者,以同期行肝切除术的26例非破裂肝癌病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病例的各项临床资料及预后。结果破裂组术中出血量(1306.3±603.2)m l、输血量(790.7±480.1)m l,较非破裂组的(711.2±330.7)m l与(450.1±288.3)m l显著为高(P<0.05);破裂组术后1年生存率为57.7%,低于非破裂组的84.6%(P<0.05),但3年生存率为26.9%,与非破裂组(30.8%)相近(P>0.05)。结论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效果确切,应尽量施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急诊处治的经验,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10月-2012年12月共收治11例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者给予内科保守治疗,其中1例死亡,2例患者出血停止,后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8例患者行急诊手术.手术仍是急诊处治的主要方法,术后效果明确,1例肝肿瘤切除术后1d死亡,1例术后3d出现大量腹水转入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余6例术后顺利出院,随访生存期在3个月以上.结论 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在急诊诊治过程中要注意减少误诊、漏诊,诊断明确后,在纠正休克的同时,可根据病情积极选择手术探查,手术方式可选择肿瘤切除术、单纯止血纱布填塞缝合止血术,以最短的时间挽救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8.
侯本新|贾慧民|王喜艳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0,19(7):793-79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SRHCC)出血的合理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半间手术治疗SRHCC 4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情况,采用急诊一期切除与二期切除两种手术治疗,观察各手术的并发症、围手术期病死率及远期疗效。
结果:急诊一期肝癌切除术者(A组)与我院非破裂出血的行择期性手术的肝癌配对患者(B组)比较,前者并发症多,围手术期病死率高;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别。二期肝癌切除术者(C组)与我院非破裂出血的行择期性手术的肝癌配对患者(D组)比较,并发症及围手术期病死率相近,远期疗效差。A组与C组比较,A组并发症多,围手术期病死率高,远期疗效优于C组。
结论:SRHCC治疗方法的选择,仍需强调个体化;在经过临床选择的患者中,急诊一期肝癌切除术治疗SRHCC是安全可行的,疗效显著。
9.
杨诚|王葵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2,21(7):796-800
目的:探讨非休克型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术后接受肝动脉栓塞术(TAE)治疗的远期效果。方法:收集162例非休克型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并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对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根据术后是否接受TAE治疗分为两组,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生存差异。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对于非休克型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患者,肿瘤直径(P=0.008)、肝硬化(P=0.03)、肿瘤位置(P=0.028)以及治疗方法(P=0.012)与预后有关。多因素分析提示,肿瘤直径(HR=1.954,95%CI=1.691~5.526,P=0.007),肝硬化(HR=1.544,95%CI=1.003~2.000,P=0.041),肿瘤位置(HR=1.785,95%CI=1.023~3.114,P=0.026),治疗方法(HR=1.692,95%CI=1.131~2.533,P=0.011)是影响非休克型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生存分析表明术后接受TAE治疗者预后较单纯手术者好(P<0.001)。结论:术后接受TAE治疗可改善非休克型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细胞肝癌(HCC)自发性破裂外科切除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分析自1998年3月至2010年3月采用肝切除治疗HCC自发性破裂出血5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8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左外叶切除17例,左内叶切除5例,左半肝切除2例,尾状叶切除4例,右肝部分切除23例,肿瘤局部切除7例.58例中1个月内死亡3例,占 5.2%,55例生存者全部获得随访,中位生存时间 18.0 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69.1%、20.0%、10.9%.结论 HCC自发性破裂出血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可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的危险因素。方法:将1999年1月—2008年12月间收治的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的31例患者(破裂组)与同期住院的未发生破裂的肝癌患者中随机抽出的31例患者(对照组)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分析与对比。 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与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有关的有因素有3个,即APTT,HBeAg,肿瘤突出肝表面的最大突出高度。 结论:APTT,HBeAg及肿瘤突出肝表面的最大高度是肝癌自发性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手助腹腔镜左肝大肿瘤切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31例病变位于左肝的大肿瘤患者(肝细胞癌19例,肝内胆管细胞癌2例,肝海绵状血管瘤7例,肝转移性鳞癌、肝囊腺瘤和肝梭形细胞瘤各1例)采用手助腹腔镜行规则性或不规则性肝切除术。结果 31例手助腹腔镜肝切除均获得成功,包括肝左外叶切除21例,左半肝切除5例,不规则性肝切除5例。瘤体直径平均8.3cm。术中16例行肝门阻断,平均阻断时间14.3min。平均手术时间为109min,平均出血量112mL,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日为7.8d。结论 只要病例选择得当,手助腹腔镜左肝大肿瘤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胰腺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8年来209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胰头肿瘤149例,胰体尾肿瘤54例,全胰癌6例;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或胰体尾加脾切除术59例,姑息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或胰体尾加脾切除术15例,内引流术64例。结果 胰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1年生存率42.37%,3年生存率13.56%,5年生存率6.78%,明显高于其他治疗组;姑息性切除术后1年生存率20%,3年生存率6.67%,明显高于未手术者;内引流术后1年生存率仅为9.38%,3年以上生存率为零,与未手术者无明显差异,但生存质量有所改善。结论 根据术前CT和磁共振显像(MRI)检查,对胰腺癌进行准确的术前评估和分级分期;并根据术中探查肿瘤是否侵犯血管,有无局部或远处转移,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能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和有效改善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脾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4年间56例经手术治疗并病理证实的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良性39例,其中确诊为脾囊肿25例,血管瘤9例,错构瘤3例,血管淋巴管瘤1例,炎性假瘤1例,其中4例脾囊肿、1例脾血管瘤和1例脾错构瘤行脾部分切除术,其余均行脾切除术;除5例失访外预后均良好。原发性恶性肿瘤12例,其中淋巴瘤2例,血管肉瘤2例,网织细胞肉瘤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平滑肌肉瘤1例,恶性神经鞘瘤1例,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未分型1例;其中1例行坏死感染引流术,1例行脾胰体尾联合切除,其余均行脾切除或加脾门淋巴结清扫术;获随访者8例中生存5年以上者3例,3年存活1例,4例手术后1年内死亡。脾脏转移癌5例,行脾切除或联合脏器切除术。结论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脾肿瘤的主要方法。脾良性肿瘤主张行脾部分切除术。脾恶性肿瘤应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5.
合并肝硬化的肝癌的手术切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合并肝硬化的肝癌的手术切除的手术安全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 1 9 9 7年 2月为界,将 2 2 9例肝癌合并肝硬化的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并发症、病死率。分析影响手术并发症、病死率的因素。结果 B组的平均年龄明显高于A组 (P < 0. 0 5 ),B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并发症率、病死率明显低于A组 (P< 0. 0 5 )。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为影响并发症的独立因素。结论 术前准确评估肝功能和未来肝残余量以决定手术范围;术中技术的改进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防止胆漏;术后等量输液,使用营养支持,早期肠内营养,合并肝硬化的肝癌的手术切除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癌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并发症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年间1 1 2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右半结肠切除2 3例,左半结肠切除7例,乙状结肠癌切除1 5例,D ixon术4 9例,M iles术1 8例。结果1 0 5例手术成功,7例因出血、肥胖及与邻近器官粘连而中转开腹手术,其中左半结肠2例,直肠癌4例。平均手术时间(1 6 1.2±4 8.6)m in,平均出血量7 8.5mL。术后早期并发症8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肠癌标本近、远切缘长度分别为(1 4.5±3.2)cm和(1 1.0±2.6)cm,直肠癌标本近、远切缘长度分别为(15.3±2.7)cm和(2.8±1.6)cm。清扫淋巴结平均(8.2±4.6)枚,4 9例淋巴结转移。随访8~4 4个月,随访率9 5.5%。随访未发现戳孔肿瘤种植,局部复发7例(6.5%),远处转移6例(5.6%),总病死率7.5%(8/1 0 7)。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不仅安全可行,具有微创优势,并可达到与开腹同样的肿瘤根治性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尾叶切除治疗尾叶肝癌的安全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1例肝癌行尾叶成功切除的临床资料,并提出肝脏尾叶切除的4个安全方法:(1)选择合适的手术切口,使手术野有良好暴露;(2)充分游离肝脏,使肝脏可向上、左或右侧翻动;(3)备全肝血流阻断带,根据需要,以备随时阻断全肝血流;(4)根据肿瘤情况决定理想的切肝手术入路;必要时采取多叶联合切除。11例中单纯阻断第一肝门切除尾叶6例,其余病例在多次阻断或全肝血流阻断下切除尾叶。联合右肝部分切除2例,联合左外叶切除3例,尾叶单独切除6例。结果1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结论采用上述措施,可安全行肝尾叶肝癌切除。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癌(PDC)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近10年来手术治疗的85例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内镜、十二指肠低张造影、B 超及CT 扫描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6.8%(66/76),84.3%(16/19),28.2%(24/85),39.6% (21/53)。全组85例患者均行开腹手术,包括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PD) 61例,肿瘤肠管节段切除术(SR) 8例,胃次全切除(毕Ⅱ式)并十二指肠肿瘤切除2例,短路手术14 例。患者术后总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4.4%,58.3%,31.9%。PD和SR术后的 的1,3,5 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0%,67.7%,41.6%和100.0%,60.0%,0。单因素分析显示:根治性手术(PD和SR)、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转移是影响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术后生存率的重要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根治性手术、淋巴转移和肿瘤局部浸润深度是影响术后生存率的独立因素。结论 十二指肠低张造影和内镜检查可提高原发性十二指肠癌早期诊断率;根治性手术治疗可提高原发性十二指肠癌的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意外发现的胆囊癌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7例LC时意外发现的胆囊癌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NevinⅠ,Ⅱ期患者行单纯LC;1例Ⅲ期和3例Ⅳ期患者行LC+局部淋巴结清扫术;2例Ⅳ期患者行胆囊切除术。全组意外胆囊癌的发生率为0.6%。Ⅰ,Ⅱ期患者术后最长随访5年,未见复发;Ⅲ期1例术后1.5年复发,再次手术;而Ⅳ,Ⅴ期的病例预后较差,均于1年内死亡。结论Ⅰ,Ⅱ期的意外胆囊癌行LC可达到根治目的。Ⅲ期的需行胆囊癌根治术,如术中做到切缘镜下无瘤可望提高生存率。Ⅴ期应采用局部清扫+肝脏楔形切除术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