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 PDCA 模式在血液透析留置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2013年1月—2013年8月(实施PDCA 模式前)对30例血液透析病人进行留置针常规护理;2013年7月—2014年2月对30例血液透析病人进行留置针 PDCA 模式管理,分析实施前后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皮肤损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留置时间、护理时间等。[结果]实施 PDCA 模式前后,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皮肤损伤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实施前、护理时间明显短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DCA 模式在血液透析留置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能明显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缩短护理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DCA循环理论在外周静脉留置针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运用PDCA循环理论,对外周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进行原因分析,制订对策;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和护士的培训;制订考核标准,逐级检查反馈;进行有效改进。结果运用PDCA循环理论对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管理后,有效降低了留置针留置期间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了留置时间(P〈0.01)。结论PDCA循环理论应用于外周静脉留置针管理,可有效提高留置针的护理安全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6—8月我中心长期留置导管的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选择2018年9—11月本中心长期留置导管的患者90例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可预防血液透析长期导管患者感染发生率,降低患者因导管感染导致的生理、心理负担,延长导管使用期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DCA(plan-do-check-action cycle,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静脉留置针输液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了解留置针输液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规范护士的操作,完善静脉输液相关管理制度,制订敷贴和管道维护细节管理流程,对实施方法进行检查。结果 PDCA循环管理方法实施后,敷贴固定和管道维护不规范及堵管发生率均较管理前低,管理前后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PDCA循环管理方法能有效规范护士的操作,保证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PDCA循环法,对浅静脉留置针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质量控制。方法:将2009年1~12月138例家庭病床患者作为观察组,运用PDCA循环法护理;将2008年1~12月120例家庭病床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接受留置针率、健康教育开展率、静脉炎发生率、意外拔针率、平均留置天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留置针率、健康教育开展率高于对照组(P<0.01),静脉炎发生率、意外拔针率、平均留置天数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PDCA循环法是家庭病床浅静脉留置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运用PDCA循环法延长小儿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方法。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3~10月期间120例手部留置针置管患儿,其中40例为对照组,另2组各40例作为观察组1和观察组2,运用PDCA循环法对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应用进行探讨。结果三组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PDCA循环法的应用,使小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得到了有效延长,有助于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8.
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秋华 《护理研究》2007,21(6):1575-1576
[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外周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方法]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静脉留置针,对23例(54例次)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外周静脉留置套管针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外周静脉套管针留置时间7.7d±4.2d。[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7d可作为常规留置时间,采用100U/mL肝素生理盐水溶液3mL正压封管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维护效果。方法开展品管圈活动,从2013年8月至2014年5月采用 PDCA 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老年患者住院期间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维护,对比 PDCA 循环管理前后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维护效果。结果活动前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维护效果的缺陷率平均为10.3%,活动后老年患者静脉留置期维护效果的缺陷率平均为4.4%。结论应用 PDCA 循环管理能有效提高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维护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套管式内瘘留置针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取78例血液透析患者,自身前后对照,比较内瘘留置针与传统金属针的临床应用效果,主要评价指标为:动静脉压力、止血时间、疼痛度、舒适度、肘部活动度及穿刺护士的满意度。结果同一血流量时,内瘘留置针在透析过程中各个时段(0h、1h、2h、3h)的动静脉压力明显低于金属内瘘针(P〈0.05);透析中的舒适度内瘘留置针优于传统金属内瘘针[1(0,8)分VS2(0,6)分、z值-8.762,P〈0.05];穿刺时疼痛度评分多数属于轻度疼痛,但留置针疼痛更为明显[2(0,9)分比2(0,7)分,Z值-10.004,P〈0.05];拔针后止血时间无统计学意义(11.76±5.43分钟比11.61±5.19分钟,t值-0.876,P〉0.05),拔针后肘部活动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3)分比3(0,3)分,z值-0.096,P〉0.05]。结论套管式内瘘留置针在透析中能保持血流的稳定和充足的血流量、透析中舒适,护士对留置针的使用满意度较高,但是套管式内瘘留置针的操作熟练度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1.
随着医学的发展,血液透析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临床。迅速快捷地建立动静脉通路是血透的关健,传统的16号透析针由于其术中不易管理,病人不合作,常导致反复多次的动静脉穿刺,既造成病人痛苦,又易使浅表静脉受到破坏,给以后的动静脉造瘘术带来困难。我院今年采用动静脉留置针,取代传统的16号透析针,对部分病人进行血液透析,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简要介绍动静脉留置针的应用。 1 临床资料 使用对象为透析病人共32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0例。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12岁,平均年龄43岁。已造瘘病人8例,占25%;未造瘘病人24例,占75%。 采用西德贝朗医疗有限公司生产的  相似文献   

12.
梁碧燕 《全科护理》2011,(15):1366-1367
血液透析是肾脏功能衰竭者的主要替代疗法之一,建立一条有效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前提[1]。护士应注意保护好血液透析病人的静脉血管,特别是上肢的静脉血管,当预期血液透析治疗超过3个月时应该建议病人制作动静脉内瘘,新的动静脉内瘘在穿刺前的成熟至少为1个月,最好为3个月或4个月,在新的内瘘成熟之前,未建立血管通路前出现各种危  相似文献   

13.
血液透析是肾脏功能衰竭者的主要替代疗法之一,建立一条有效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前提[1].护士应注意保护好血液透析病人的静脉血管,特别是上肢的静脉血管,当预期血液透析治疗超过3个月时应该建议病人制作动静脉内瘘,新的动静脉内瘘在穿刺前的成熟至少为1个月,最好为3个月或4个月,在新的内瘘成熟之前,未建立血管通路前出现各种危及生命并发症,如高血钾,左心衰竭,严重酸中毒急需透析的病人必须应用临时血管通道.临时血管通道包括动脉直接穿刺、颈内静脉置管术、锁骨静脉置管术、股静脉置管术,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是最简单、最安全的方法,操作容易,方法简便,不用手术干预,病人易于接受.常规的股静脉穿刺术是用16号钢针加注射器进行穿刺,手持穿刺针的长度过长(总长约16 cm),手感不是很好,而且是直接穿刺针,躁动的病人不易固定.近年来,我科采用16号静脉留置针代替钢针进行穿刺,临床上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方法:对23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54例次外周静脉留置套管针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留置时间3d6例次,3~7d34例次,8~12d11例次,>12d3例次,平均留置时间7.7±4.2d。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7d可作为常规的留置时间,采用100U/ml肝素钠生理盐水溶液3ml正压封管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叶秋华 《护理研究》2007,21(17):1575-1576
[目的]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外周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方法]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静脉留置针,对23例(54例次)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外周静脉留置套管针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外周静脉套管针留置时间7.7d±4.2d。[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7d可作为常规留置时间,采用100U/mL肝素生理盐水溶液3mL正压封管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齐向娟 《天津护理》2014,(2):166-167
<正>PDCA循环管理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于1954年提出的,包括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它是一套广泛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循环体系,可以有效地进行任何一项工作的符合逻辑的工作程序,用于临床可以收到理想效果[1]。消化内科住院的部分患者因不能自行进食或因病情禁食,常需要留置胃管鼻饲或通过胃肠减压引流胃液来达到治疗目的。但在临床常会出现置管困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用留置针在扣眼穿刺建立皮下隧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2例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扣眼穿刺法建立皮下隧道,观察组采用血液透析用留置针进行扣眼穿刺建立皮下隧道。比较两组患者皮下隧道形成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皮下隧道形成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两组患者发生渗血、皮下血肿、血栓、假性动脉瘤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用留置针在扣眼穿刺建立皮下隧道中应用效果较传统扣眼穿刺法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规范化管理应用于儿科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方法 以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对儿科2 860例小儿静脉留置针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规范化管理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运用规范化管理后,实验组均比对照组明显下降,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规范化管理大大延长儿科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及提高留置针使用率,显著提高护士的临床观察能力及动手能力,极大改进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操作配合能力,加强科室凝聚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采用 PDCA 循环管理法对其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160例行外周静脉留置针治疗的小儿为研究对象,其中实行PDCA循环管理后80例为观察组,实行PDCA循环管理前8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采用 PDCA 循环管理法进行计划制订、计划执行、结果检查、处理改进循环管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留置时间、非计划拔管率、留置针相关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非计划拔管率低于对照组,留置针相关的感染、堵管、外渗、静脉炎、脱出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患儿进行护理干预管理,能够有效地延长留置时间,降低非计划拔管率,减少留置针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农永丽  滕海英  赖淑英 《全科护理》2013,11(11):984-985
[目的]探讨应用PDCA循环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营养状况的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PDCA循环对242例MHD病人进行饮食营养管理,在实施前后采用主观综合营养评估法(SGA)评估病人的营养状况。[结果]在营养管理前后发生营养不良的病人由124例降至63例,其中轻中度营养不良由102例降至52例,重度营养不良由22例降至11例。[结论]应用PD-CA循环对MHD病人进行饮食营养管理能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实现营养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