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葛根素骨架缓释片的研制及体外释放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制葛根素骨架缓释片,并评价其体外释药机制。方法:以不同型号的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 K100M,HPMC E4M)混合物为骨架材料,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制备葛根素骨架缓释片,以葛根素释放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对缓释片的处方进行优化;通过测定释放度,考察葛根素骨架缓释片的体外释放模型。结果:优选的处方为HPMC K100M和HPMC E4M作为复合骨架材料,质量分数分别为片剂总质量的10%,20%;乳糖为填充剂,质量分数为片剂总质量的30%。制备的葛根素骨架缓释片释放规律符合Ritger-Peppas方程曲线,释药过程为药物扩散和骨架溶蚀协同作用。结论:葛根素骨架缓释片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行,制备的葛根素骨架缓释片具有良好的12 h体外释药特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确定祖师麻总香豆素缓释片的处方,并评价其体外释药特征。方法: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K4M)为骨架材料,乳糖为填充剂,在处方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选择对缓释片释放行为影响较大的2个处方因素—HPMC用量和乳糖用量,以累积释放度为指标,利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并评价释药特征。结果:最优处方组成为祖师麻总香豆素200 mg,HPMCK4M为80 mg,乳糖60 mg,MCC60 mg;其在2、6、12 h的体外累积释放度均值分别为31.41%、60.85%、81.56%,满足缓释片释放要求;缓释片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释放机制为扩散和骨架溶蚀的双重机制。结论:本方法制备的祖师麻总香豆素缓释片工艺简单易行,具有较好的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3.
马钱子缓释片的制备及其释放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蓓蓓  闫雪生  高雅 《中成药》2011,33(8):1333-1336
目的 制备马钱子缓释片并考察其释放度.方法 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骨架材料,乳糖为致孔剂制备马钱子缓释片,采用正交试验,以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释放为指标,优选制备工艺,并进行体外累积释放度测定.结果 优化的马钱子缓释片处方为HPMC占辅料量20%,乳糖占辅料量10%,MCC占辅料量3%,所制得缓释片体外释药曲线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 该缓释片处方工艺简单可行,缓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银杏叶提取物胃漂浮滞留缓释片,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以漂浮时间、起漂时间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缓释骨架材料、起漂剂、十八醇用量及HMPC用量;以累积释放率、起漂时间及漂浮时间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选取HPMC K4M,PVPP,泡腾剂、十八醇的用量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银杏叶提取物胃漂浮滞留缓释片的处方与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药机制。结果:最佳处方为HPMC K4M,PVPP,银杏叶提取物、十八醇及泡腾剂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0%,2%,20%,48%,4%;MCC为稀释剂以补足质量。银杏叶提取物胃漂浮滞留缓释片的释药动力学模型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制备的胃滞留漂浮片外观及可压性良好,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释药机制为扩散和溶蚀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葛根钩藤中药复方缓释片的制备方法,并考察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以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采用湿法制粒,制备葛根钩藤缓释片。采用正交设计以体外溶出度为评价指标,进行处方筛选。结果:HPMC规格与用量、乳糖用量对释放度影响显著,当以22%的HPMC K4M为骨架材料,18%乳糖为稀释剂时,制剂具有良好的12 h体外释药特性。结论:葛根钩藤中药复方缓释片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可行,药物在体外释放可以达到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6.
徐志杰 《中草药》2022,53(17):5321-5329
目的 制备欧前胡素固体分散体(imperatorin solid dispersion,IMP-SD)凝胶骨架缓释片(hydrogel matrix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IMP-SD-HMSRT),并研究口服药动学行为及体内外相关性。方法 溶剂挥发法制备IMP-SD。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选择HPMC K15M用量、聚乙二醇(PEG)400比例和PEG总用量为主要影响因素,缓释片在2、6、12 h累积释放率的综合评分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IMP-SD-HMSRT最佳处方,并考察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行为。利用Loo-Rigelman法评价其体内外相关性。结果 IMP-SD-HMSRT最佳处方为HPMC K15M用量为48 mg/片、PEG 400比例为58%、PEG总量为26.5 mg/片。HMSRT的12 h累积释放率达到95.54%。药动学结果显示IMP-SD- HMSRT的Cmax波动小,tmax延后至(4.08±0.43)h,与欧前胡素普通片相比IMP-SD-HMSRT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提高至219.76%。IMP-SD-HMSRT在pH 6.8磷酸盐缓冲液中体外释药行为与体内吸收存在相关性。结论 IMP-SD-HMSRT释药缓慢,促进了药物吸收,体内吸收与体外释药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新型缓释材料制备菊花提取物(CME)缓释片。方法 以总黄酮的释放度为指标,根据缓释片的有关参数采用正交试验、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优化处方。并以CME体内效应成分木犀草素、芹菜素的释放度为指标,用HPLC对处方优化后制备的缓释片进行释放度测定。结果 优化的CME缓释片的处方为:CME 150 mg,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17 mg,1% 乙基纤维素(EC)乙醇溶液适量;以该处方制备的制剂,体外释药性能符合Mt/M=kt1/2模型,持续释药达12 h。结论 从体外释放分析,以该优化工艺制备的菊花缓释制剂,达到了缓释制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芍石护睛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优化天山雪莲缓释片制备工艺并探讨药物释药机制。 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以绿原酸、芦丁累积释放度综合评分K值为指标,优选HPMC用量、淀粉:乳糖的比例和微晶纤维素用量,采用数学模型拟合释放曲线。 结果: 最佳处方为HPMC K15M用量为17%,淀粉:乳糖为2 ∶1,MCC用量为1%;优化后的处方释放模型符合Higuchi方程。 结论: 天山雪莲缓释片体外释放性能良好,为处方设计合理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交试验优化天山雪莲骨架缓释片处方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优化天山雪莲缓释片制备工艺并探讨药物释药机制。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绿原酸、芦丁累积释放度综合评分K值为指标,优选HPMC用量、淀粉:乳糖的比例和微晶纤维素用量,采用数学模型拟合释放曲线。结果:最佳处方为HPMC K15M用量为17%,淀粉:乳糖为2∶1,MCC用量为1%;优化后的处方释放模型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天山雪莲缓释片体外释放性能良好,为处方设计合理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桃核承气缓释片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  杜清  徐剑  汤瑾 《中成药》2012,34(6):1176-1180
目的优选桃核承气缓释片的制备工艺并探讨其释药机理。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大黄酸、大黄素的累积释放度综合评分L值为指标,优选HPMC、乳糖和MCC用量,并对释药曲线进行数学模型拟合。结果桃核承气缓释片优化制备工艺为HPMC的用量为15%,乳糖用量为1%,MCC的用量为5%;其释药模型为Higuchi方程。结论制备工艺合理、可行、稳定;释放度数据较稳定,符合中国药典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优选三清降糖方总苷缓释片的处方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放情况及兔体内药动学。 方法: 以羟丙甲基纤维素为骨架材料,采用湿法制粒压片制备缓释片。以1,4,8,12 h的累积释放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羟丙甲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用量及淀粉-乳糖对三清降糖方总苷缓释片处方工艺的影响,测定自制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度和兔体内药动学参数。采用HPLC测定黄芩苷含量,色谱条件为Diamon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0.4%磷酸(三乙胺调pH 3.0,48:52),检测波长27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室温,进样量20 μL。 结果: 最佳处方为羟丙甲基纤维素20%,微晶纤维素1%,淀粉-乳糖(3:1),5%聚乙烯吡咯烷酮乙醇为黏合剂;制备的三清降糖方总苷缓释片12 h累积释放率>90%。黄芩苷的体内过程以单室模型拟合较好,2种制剂的药动学参数tmax,Cmax,AUC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结论: 三清降糖方总苷缓释片的体外释放良好,在兔体内吸收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对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达到了缓释制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选贯叶金丝桃滴丸的提取工艺,为该制剂的剂型改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药效学试验比较贯叶金丝桃滴丸水提物和醇提物对小鼠感染病毒肺指数的影响,筛选提取方式。以金丝桃苷、绵马贯众素及黄芩苷提取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溶剂用量、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对贯叶金丝桃滴丸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金丝桃苷、绵马贯众素及黄芩苷含量,流动相乙腈-0.2%磷酸水溶液(15∶85),检测波长280 nm。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5 h。金丝桃苷、绵马贯众素及黄芩苷提取量分别为1.50,74.57,167.23 mg·g-1。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适用于贯叶金丝桃滴丸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银杏提取物缓释片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银杏提取物缓释片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以溶胀性材料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羟丙甲基纤维素为骨架材料,直接粉末压片制备银杏提取物缓释片.根据单因素试验中各因素对银杏提取物体外释放度影响结果,进行正交设计,优化处方和工艺,以f_2相似因子法评价释放的差异.结果:羟丙甲基纤维素与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用量比、羟丙甲基纤维素的黏度、不同的稀释剂均对药物释放有一定的影响,而缓释片的硬度、片重等对药物的释放没有显著的影响.结论:以羟丙甲基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骨架材料,制得持续释药12 h的银杏提取物缓释片.  相似文献   

14.
海蒙制酸缓释片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爱丽  邵杰  张庆芬  王振中  萧伟 《中草药》2015,46(23):3514-3519
目的优选海蒙制酸胃漂浮缓释片的最优处方配比,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征。方法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实验,以Ca CO3在2、6、12 h累积释放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筛选出影响缓释片制备的3个主要影响因素:骨架材料、助漂剂、填充剂,并确定非主要影响因素的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中心复合原理设计3因素3水平实验,以累积释放率为指标优选处方,并利用响应优化器优化实验结果,拟合释药动力学方程。结果优化后的最佳处方为海螵蛸225.0mg、蒙脱石25.0 mg,加入辅料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K100M)100.0 mg、微晶纤维素(MCC)48.3 mg、乙基纤维素(EC)25.0 mg、十八醇74.7 mg,5%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的乙醇溶液作黏合剂。用Minitab优化方案制得的缓释片与模型预测值基本一致,所制备片剂的漂浮时间在人工胃液中均能持续12 h以上,体外释药符合一级释药模型。结论海蒙制酸缓释片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行,12 h内有良好的体外释药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阐明改良辅料Ⅰ与其他辅料配伍后黏度变化对缓释制剂体外释放度的影响。方法:以喘平方提取物为模型药物,糊精为填充剂,与不同用量改良辅料Ⅰ(40%,45%,50%)配伍制备喘平缓释片(处方A,B,C);以最佳比例将改良辅料Ⅰ与不同填充剂[乳糖、糊精-糖粉(1∶1)、淀粉-糖粉(1∶1)、微晶纤维素]配伍制备喘平缓释片(处方D,E,F,G),采用HPLC测定喘平缓释片中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和东莨菪碱的释放度,利用相似因子法考察各成分间的均衡释放。结果:辅料Ⅰ扭矩10%。改良辅料Ⅰ黏度218.3×10-3Pa·s。处方A,B,C的黏度分别为105×10-3,265×10-3,540×10-3Pa·s,缓释片基本释放完全时间分别为6,8,10 h;处方C溶完时间符合要求,10 h时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和东莨菪碱累计释放度分别为97.21%,96.79%,94.21%,成分间释放因子(f2)依次为75.08,71.42,61.88,均衡释放效果较好。处方D,E,F,G黏度分别为400×10-3,435×10-3,475×10-3,808.3×10-3Pa·s,缓释片基本释放完时间分别为8,10,10,2 h;处方F溶完时间符合要求,10 h时3种成分释放度分别为98.40%,97.92%,97.99%,成分间f2分别为74.78,74.65,74.70,均衡释放效果较好。结论:改良辅料Ⅰ能满足均衡释放的要求,不同辅料的配伍会影响喘平缓释片的体外释放行为。不同用量改良辅料Ⅰ与糊精配伍时,黏度与释放度呈正相关;与不同填充剂配伍时,黏度与释放度未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积雪草总苷胃漂浮片处方工艺优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选积雪草总苷胃漂浮片的处方工艺.方法:采用干粉直接压片制备积雪草总苷胃漂浮片,以漂浮性能和体外释药性能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混料设计试验优选胃漂浮片的处方参数,确定最优处方.结果:最佳处方工艺为25%积雪草总苷,28.6% HPMC,15.6% NaHCO3,20.8% CMS-Na,10% PEG 20000.起漂时间(3.2±0.2)min,持漂时间>12h,体外释放符合零级动力学模型.结论:制备的胃漂浮片具有优良的漂浮能力和释药行为,可增加积雪草总苷在胃部的滞留时间,提高对胃溃疡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鬼针草总黄酮缓释片处方工艺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鬼针草总黄酮缓释片的处方工艺.方法: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K4M(HPMC-K4M)为骨架材料,淀粉和乳糖为填充剂,3个时间点的总黄酮累积释放度为综合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考察HPMC-K4M用量、淀粉-乳糖、片剂硬度和抗黏剂用量对缓释片处方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处方工艺为HPMC-K4M用量50%,淀粉-乳糖(2∶1),2%微粉硅胶为抗黏剂,片剂硬度5 kg· mm-2.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制粒、压片及缓释情况均良好,制成的片剂符合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8.
龙须藤分散片的处方优化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优化龙须藤分散片的处方工艺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崩解时限为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考察微晶纤维素(MCC)、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及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质量分数对龙须藤分散片处方工艺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3’,4’,5’,5,7-五甲氧基黄酮和3’,4’-亚甲二氧基-5’,5,6,7-四甲氧基黄酮含量,流动相乙腈(A)-水(B)洗脱梯度(0~20 min,30%~40%A;20~36 min,40%~48%A),检测波长324 nm,并考察分散片的体外溶出度。结果:最佳处方工艺为MCC,L-HPC,PVPP及硬脂酸镁用量分别为58%,9.2%,9.8%,1.0%;龙须藤分散片崩解时间40 s,30 min内溶出度已达90%。结论:制备的龙须藤分散片具有崩解快、溶出度高的特性,适于临床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