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血浆脂联素浓度和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收集6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按电脑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32例)和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32例),分别于PCI治疗前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和40mg口服,PCI治疗后继续予阿托伐他汀20mg/d和40mg/d口服,同时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二级预防。分别于入院时、PCI治疗后1个月和6个月采集患者外周血,用于血脂、血糖、高敏C-反应蛋白和脂联素检测。同时比较PCI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1)两组患者PCI治疗后1个月和6个月各指标均较人院时有所好转,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的改善较小剂量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CI治疗后6个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大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625%‰9.375%,P〈0.05);(3)收缩压(r=-0.85,P=0.038)、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91.P=0.005)和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r=-0.87,P=0.045)与血浆脂联素浓度呈负相关,而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血浆脂联素浓度呈正相关(r=0.87,P=0.026);(4)年龄、吸烟、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的升高都将增加患者PCI治疗后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而较高水平的血浆脂联素浓度以及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ACEI/ARB)和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则可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5)40mg/d阿托伐他汀与20mg/d具有相似的安全性,并不增加横纹肌溶解或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结论与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相比,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方案能够减少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治疗后6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再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王琦武  黄学成  刘锦祥 《内科》2008,3(1):10-11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及阿司匹林时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观察109例冠心病患者的C-反应蛋白在用药前后的变化。其中阿托伐他汀组37例,阿司匹林组29例,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联用组43例。结果3组患抒用药前后C-反应蛋白的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而阿托伐他汀及阿司匹林联用组用药后C-反应蛋白的浓度与另两组用药后C-反应蛋白的浓度比较差异办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联刚对C-反应蛋白的降低优于单一的阿托伐他汀或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对比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42例心肌梗死合并心衰的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患者术前口服40mg/d阿托伐他汀;对照组患者术前口服20mg/d阿托伐他汀,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前24h、术前1d、术后1d、术后3d、术后4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结果两组术后3d血清hs—CRP与入院前24h、术前1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dhs—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梗死合并心衰患者在行PCI术前给予口服40mg/d阿托伐他汀治疗,能有效降低血清中的炎症因子,增高血清中的炎症保护因子,从而保护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治疗后炎症因子、调脂疗效的影响。方法对5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10mg组(A组)24例,20mg组(B组)26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空腹采血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肌钙蛋白I(CTnI)浓度以及血脂水平。结果阿托伐他汀20mg组较10mg组治疗后hs-CRP和CTnI浓度降低更明显(P0.01)。两组服药后血脂水平较服药前均有降低,但阿托伐他汀20mg组较10mg组治疗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C)浓度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hs-CRP和CTnI水平较正常人升高;阿托伐他汀能降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hs-CRP和CTnI、LDL-C水平;20mg阿托伐他汀治疗较10mg阿托伐他汀治疗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5.
刘志辉  雷铭  徐惠琳  王平  黄鸣 《山东医药》2010,50(47):101-10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轻度病变的最佳剂量。方法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狭窄程度〈30%的患者12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予阿托伐他汀20mg/d口服;对照组予阿托伐他汀10mg/d口服。治疗3个月后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内径、高敏C反应蛋白(hs-car,)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3个月后冠脉病变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亦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更显著(P〈0.05)。结论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轻度病变的患者应用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较小剂量更能有效控制病变进展,改善内皮功能和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使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2周对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浓度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09年11月至2011年9月番禺中心医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26例,按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3例。均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p受体阻断药、硝酸酯类等药物治疗。小剂量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d:大剂量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1:3服阿托伐他汀40mg/d。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测定血脂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ty C reactive protein, hs-CRP)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在治疗2周之后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hs.CRP浓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大剂量组血清总胆固醇[(4.42±0.62)mmol/L孤(4.95±0.67)mmol/L,P〈0.01]、三酰甘油[(1.02±0.19)mmol/L诋(1.13±O.23)mmol/L,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55±0.46)mmol/L/)S.(2.64±0.33)mmo|/L,P〈0.01]及hs.CRP[(9.66±1.48)mg/L眠(10.59±3.32)mg/L,P〈O.01]浓度降低幅度更大,与小剂量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明显抑制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炎性反应.降低血清hs-CRP浓度,并且治疗效果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7.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血脂及安全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影响。方法对68例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B两组均在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TLC)的基础之上,加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A组37例,每日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共12周;B组31例,每日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共12周。A组患者在服药4周后如血脂水平未能达到有效标准者,阿托伐他汀增加剂量至20mg每日睡前口服,共观察12周。结果A、B两组对降低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有显著性疗效(P〈0.05),B组有80.6%患者TC、LDL-C下降到理想水平,较A组(51.4%)有显著性疗效(P=0.012),而剂量的增加不会导致毒副作用的增加(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的患者,阿托伐他汀20mg/a较10mg/d能更有效地使LDL-C、TC达标,同时对降低甘油三酯(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也具有较好的疗效。而剂量的增加不会导致毒副作用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中国患病人群中降低血脂幅度、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之间的差别,以及hs-CRP与血脂降低幅度之间的关联。方法连续入选12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服用阿托伐他汀10mg/d,另一组服用阿托伐他汀20mg/d,分别在入院24h内和服药后1月测定患者血脂、hs-CRP,比较两组和不同亚组患者不同剂量血脂、hs-CRP的变化。结果两组冠心病患者治疗1月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hs-CRP显著下降(均P<0.01),hs-CRP变化值与血脂变化值无相关性,阿托伐他汀10mg/d组和20mg/d组相比,1月后血脂、hs-CRP变化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冠心病患者无论是使用阿托伐他汀10mg/d还是20mg/d治疗1月,都能使血脂水平,包括TC、LDL-C、ApoB和炎症指标hs-CRP显著下降,同时阿托伐他汀的抗炎作用与降脂作用本身无相关性,但两剂量间并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张青  贾春芳  李艳芳 《心脏杂志》2008,20(2):187-189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80 mg/d与阿托伐他汀20 mg/d在冠心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中调脂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血脂未达标的8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80 mg组:阿托伐他汀80 mg/d;20 mg组: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前、治疗后4周、12周检查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谷丙转氨酶(ALT)、肌酸磷酸激酶(CK)。结果阿托伐他汀20 mg/d与80 mg/d均能显著降低TC(P<0.01)、LDL-C(P<0.01),阿托伐他汀80 mg/d作用强于20 mg/d(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80 mg/d与20 mg/d均能显著降低TC、LDL-C水平,80 mg组明显优于20 mg组,两种剂量均有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其对踝臂指数(ABI)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40mg组和10mg组,每组各55例。10mg组予以阿托伐他汀10mg/次,1次/晚,40mg组予以阿托伐他汀40mg/次,1次/晚。观察比较两组的血脂及治疗前后的ABI和hs-CRP的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与10mg组比较,40mg组LDL,C较10mg组降低更显著(P〈0.05)。hs-CRP水平较治疗前也显著降低(P〈0.01);与10mg组比较,40mg组hs-CRP水平下降更为显著(P〈0.05)。而ABI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与lOmg组比较,40mg组ABI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ABI和hs-CRP改善明显,而且40mg组改善更显著。  相似文献   

11.
张树锋  段小嬿  关浩增  陈英 《内科》2013,8(1):4-6,1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A组和治疗B组,三组患者均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A组患者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d,治疗B组患者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d,均在入院48 h内开始用药,治疗8周。分别检测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IL-6、TNF-α和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三组患者TC、LDL-C、hs-CRP、IL-6和TNF-α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治疗A组和B组下降更显著(P〈0.05或P〈0.01);三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均显著改善(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B组TC、LDL-C、hs-CRP、IL-6、TNF-α显著降低治疗A组TC、LDL-C、hs-CRP明显降低(P〈0.05或P〈0.01);治疗B组的LCL-C、hs-CRP显著低于治疗A组(P〈0.01);治疗B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比治疗A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脂水平及血管炎症反应,明显提高血管内皮舒张功能,20 mg/d剂量比10 mg/d剂量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赵宝莲  王崇振 《心脏杂志》2018,30(6):687-690
目的 观察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患者血脂代谢和预后的临床效果。 方法 根据患者降脂治疗方案不同,将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组(联合治疗组)和单用阿托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各90例,患者降脂治疗前后均行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TC、LDL-C和hs-CRP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血清TC、LDL-C和hs-CR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联合治疗组血清TC[(3.0±0.8)mmol/L vs.(4.2±0.9)mmol/L,P<0.05]、LDL-C[(2.0±0.8)mmol/L vs.(2.4±1.0)mmol/L,P<0.05]和hs-CRP[(2.6±5.0)mg/L vs.(3.7±4.5)mg/L,P<0.05]较阿托伐他汀组降低更显著(均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MACCE发生率显著低于阿托伐他汀组[7%vs.18%,P<0.05]。 结论 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更好改善PCI术后患者的血清TC、LDL-C和hs-CRP水平,同时减少短期MACCE发生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及心脏事件的影响,并对其安全性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住院的ACS患者236例,其中应用依折麦布(10 mg/d)联合阿托伐他汀(10 mg/d)治疗的患者81例(A组),应用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的患者155例(B组),治疗8 w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LDL-C、TC、TG及HDL-C的变化,心脏事件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治疗期间腹胀等不良反应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w后,A组hs-CRP、LDL-C、TC值、再发心绞痛及再发心肌梗死比例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CS患者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与依折麦布显著降低hs-CRP、LDL-C、TC水平及心脏事件发生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张振岭  马丽  任澎 《心脏杂志》2015,27(3):307-30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5月入院确诊的AMI患者60例,随机分为20 mg组和40 mg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分别给予20 mg和40 mg。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l周后不同剂量对血清hs-CRP、血脂水平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前后1周血清hs-CRP、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入院时显著下降,且40 mg组较20 mg组治疗后LDL-C水平显著下降,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早期(1周内)阿托伐他汀治疗对降低hs-CRP、血脂水平有效,并且40 mg组在LDL-C降低幅度上优于20 mg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替格瑞洛应用于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4月到2019年3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冠心病高血脂症患者13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而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持续12周,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病频率和持续时间,记录两组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以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变化,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情况。 结果观察组在干预12周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发作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TC、HDL-C、LDL-C、TG以及血清中Hcy、hs-CRP和VEGF的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C、HDL-C、LDL-C、TG均显著改善(P<0.05),血清中Hcy、hs-CRP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VEGF的含量则明显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Hcy、hs-CRP水平显著下降,而VEGF的水平显著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替格瑞洛能有效控制冠心病高血脂症患者的血脂水平,抑制血清中Hcy、hs-CRP的含量,提高VEGF的表达水平,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1例,随机分为小剂量组28例和大剂量组23例,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或40mg,每日1次。共用药30日,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血脂水平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阿托伐他汀用药30日后,两组血脂水平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低剂量组从(17±6)μg/L降至(8.3±2.7)μg/L;高剂量组从(18±7)μg/L降至(8±3)μg/L。两组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减少斑块基质成分的降解和炎症反应,具有稳定斑块作用,使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的获益更多。  相似文献   

17.
杨栋  苏慧 《心功能杂志》2013,(5):566-568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依折麦布和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常规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d但血脂仍未达标的,符合入选标准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7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为高剂量他汀组:阿托伐他汀钙片40mg/d;试药组为联合用药组:依折麦布10mg/d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结果:经12周治疗后,两组TC、LDI。一C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降低(均P〈0.05,P〈0.01);与高剂量他汀组相比,联合用药组治疗效果更显著(P〈0.05),TC、LDL—C下降更明显(P〈0.05);而肝损害及肌溶解等副作用的发生率却无明显增加。结论:与高剂量阿托伐他汀相比,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具有更好的降低LDL—C效果,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血脂达标率,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药物耐受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中重度高血压人群降压治疗中联合使用阿托伐他汀的治疗疗效。方法:60名中重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苯磺酸氨氯地平5mg/日+厄贝沙坦150mg/日与阿托伐他汀20mg/日(治疗组)和苯磺酸氨氯地平5mg/日+厄贝沙坦150mg/日(对照组),在基线、半年及一年后分别测量血压、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脑梗死发生情况。结果:1年后,治疗组TC由5.36mmol/L下降至4.56mmol/L,LDL-c由3.51mmol/L下降至2.5mmol/L,对照组TC由5.44mmol/L下降至5.28mmol/L,LDL-c由3.46mmol/L上升至3.54mmol/L(组间比较P<0.05)。1年后治疗组Hs-CRP从2.03降至1.53mg/L,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组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脑梗死的发生较对照组有下降,但P>0.05。结论:中重度高血压患者合并轻度高胆固醇血症及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时,在联合降压的同时强化使用他汀类药物可显著降低TC、LDL-c及Hs-CRP,对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可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66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36例),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40mg/d,疗程为两周。两组均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测定血清CRP、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结果阿托伐他汀组治疗两周后,CRP、TC、TG、LDL-C较治疗前下降(P<0.05 ̄0.01)。常规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CRP与TC、LDL-C水平变化无相关性。结论在ACS早期给予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使CRP水平下降,可能有利于抑制炎症反应,稳定斑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