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肾梗塞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急性肾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其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 2例患者均表现为腰背部疼痛伴恶心、呕吐,无其他不适;1例B超检查提示左肾占位,考虑错构瘤,另1例B超未见明显异常;2例CT检查均提示肾梗塞;1例肾血管造影(DSA)检查提示右肾动脉分支堵塞,另1例DSA未见明显异常;2例患者经抗炎、止痛等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CT复诊提示病灶大部分消失。结论急性肾梗塞起病急,在临床诊治过程中易漏诊误诊,其明确诊断需借助增强CT及DSA检查,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辅助检查结果选择是否保守治疗,保守治疗对部分急性肾梗塞患者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肾梗塞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对3例急性肾梗塞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结合病史,应用多普勒超声和双肾CT进行检查,并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尿激酶进行治疗。结果:3例均获得诊断,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对急性肾梗塞患者可行B超、CT检查,并行溶栓治疗。对有心脏血栓的患者应先行心脏手术,然后再做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3.
急性局灶性肾梗塞的临床诊治(附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肾梗塞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总结2例急性局灶性肾梗塞的临床诊治经验,并结合献对急性肾梗塞的临床疗法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经解痉止痛和经静脉抗凝治疗,2例患疼痛缓解,随访复查局部肾梗塞灶仍存。结论急性肾梗塞的治疗效果主要取决于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临床诊断中需提高对肾梗塞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急性局灶性肾梗塞(acute segmental renal infarct,ASRI)临床少见,无特异临床表现,往往延误诊断,易导致严重并发症.我院近来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肾错构瘤16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肾错构瘤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是泌尿外科较常见的肾脏良性肿瘤。 1 995~ 2 0 0 0年 ,我们收治肾错构瘤患者 1 6例 ,现将诊治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男 6例 ,女 1 0例 ,年龄 1 5~ 6 0岁 ,平均 3 3岁。临床症状以腰背疼痛及血尿为主 ,1 1例平时无症状而在体检时发现。肿瘤位于左侧 5例、右侧 8例、双侧 3例 ,伴有结节性硬化症 2例 ,6例 (9个肾脏 )为多发性肿瘤。 1 0例病变在肾实质内 ,6例病变在肾包膜下并向外扩展。肿瘤直径 1 .8~ 2 2 .0cm ,以 3 .5~ 5 .0cm多见。 5例瘤体破裂出血。 1 2例行IVU检…  相似文献   

6.
闭合性肾外伤85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外伤在泌尿生殖器损伤中较为常见,轻者仅表现为镜下血尿,重者大出血并发休克,危及生命,当合并其他脏器损伤时易误诊.国内报道,腹部损伤病例中肾损伤占14.1%,且大多数是闭合伤,约占60%~70%.我院1995年至2008年收治闭合性肾损伤85例,均经B超、CT、CTU等确诊,分别施行非手术治疗、肾切除、肾修补及肾部分切除、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等治疗,现将诊断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脾梗塞的诊断和治疗(附7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脾梗塞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4月期间7例脾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患者中有明确病因者5例,无明确病因者2例。7例患者均行增强CT检查明确诊断。除1例患者胰体尾囊腺癌侵犯脾动脉行胰体尾部、远端胃及全脾切除术外,其余6例均经保守治疗好转。结论增强CT检查对诊断脾梗塞有重要价值,大多数脾梗塞可经保守治疗痊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符合率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根据肿瘤的大小和病变程度,24例行肾错构瘤剜除术,5例行肾部分切除术,3例行肾切除术.结论 B超和CT为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首选方法,治疗应以外科手术为主.肿瘤直径〈4 cm的患者多无临床症状,可临床随访 肿瘤直径〉4 cm的患者应积极行手术治疗,以保留肾单位的手术为首选.  相似文献   

9.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1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献讨论其诊断和治疗。结果 18例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定期观察3例,随访1~2年无复发、恶变。结论 B超、CT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检查方法,手术治疗的原则是尽可能的保留正常肾脏组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后肾腺瘤(metanephric adenoma,MA)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例MA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病理特征及诊治方法进行讨论。本组男4例,女4例;年龄41~74岁,平均年龄47岁;左肾3例,右肾5例,均为单发。临床表现为腰痛1例,无痛性肉眼血尿1例,其余患者均无明显症状。术前影像(B超、CT)诊断为肾癌。6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2例开放,4例后腹腔镜),2例行保留肾单位的肾肿瘤切除术(1例开放,1例后腹腔镜)。结果术后病理报告为MA,1例局部伴有乳头状腺癌成分。术后随访6例,随访时间5~57个月(平均25.6个月),均无瘤生存,失访2例。结论 MA是一种罕见的肾脏上皮源性肿瘤,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为肾癌,确诊需依靠病理检查。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方法,预后良好,但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报道我院近五年来收治的20例肾周围炎及肾周围脓肿病例,并对其诊断和治疗作出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自2005年1月~2010年8月期间住院的20例肾周围炎及肾周围脓肿患者的病例资料。收集分析的资料包括:临床症状及体征、合并症、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细菌培养、治疗及预后。结果:20例病例中,肾周围炎5例,肾周围脓肿15例。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腰腹部疼痛、发热、腰腹部肿块,分别为16例(80%)、12例(60%)、5例(25%)。另外少见临床表现有血尿3例(15%)、尿频尿急尿痛2例(10%)、恶心呕吐腹胀1例(5%)。合并症可见糖尿病、泌尿系结石、慢性肾盂肾炎、输尿管移行细胞癌、腹膜后纤维化及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分别为5例(25%)、5例(25%)、7例(35%)、1例(5%)、1例(5%)、1例(5%)。有7例患者做血、尿、脓培养,其中5例阳性(71.4%),致病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变形杆菌,混合感染为2例(28.6%)。在所有患者中,单纯抗生素治疗者5例(25%),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者6例(30%)(4例复发需再次手术,其中3例行切开引流,1例肾切除),开放切开引流者5例(25%),行。肾切除者4例(20%)。19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患者形成窦道,迁延不逾,无死亡病例。结论:随着B超、CT等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和普及,肾周围炎及肾周围脓肿的诊断和治疗已有较大的改善,尽早行彻底引流及有力的抗生素治疗是疾病痊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输尿管息肉是输尿管良性肿瘤,临床上较少见,既往多采用开放手术治疗。我院自1998年9月~2003年10月收治输尿管息肉病人8例,均行经输尿管。肾镜电切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2例肾嗜酸细胞瘤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肾嗜酸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报告2例肾嗜酸细胞瘤,结合文献资料复习讨论。结果:肿瘤均位于左肾中上段,行根治性左肾切除及单纯左肾切除。肿瘤切面灰褐色或黄褐色,质软;镜检瘤细胞均呈圆形或类圆形,胞质富含浓染嗜酸颗粒,核泡状,瘤细胞呈巢状、管状、微囊状或卵圆形片状排列,瘤组织中心部可见玻璃样变无细胞区;免疫组化:bcl-2( )、PCNA( )或(-)。结论:肾嗜酸细胞瘤系肾脏的良性倾向肿瘤,术前诊断较困难,瘤体中心区星形瘢痕是本病的特征性影像学改变,本病可能潜在恶性变,治疗以保肾手术首选,但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包虫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对外援助工作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6例肾包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患者均行B超及CT检查,诊断为肾包虫病。均采用内囊摘除术。结果:6例肾包虫病患者手术全部获得成功,无感染、过敏等并发症出现。随访5~13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详细病史结合B超、CT检查是诊断肾包虫病的主要手段;内囊摘除术是其理想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5.
重复肾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提高重复肾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我院1993年5月至2001年6月收治的17例重复肾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明确诊断12例,术中发现5例,术前误诊3例。手术治疗15例。结论 重复肾本身无特殊临床症状,多因其并发症经B超、IVU、膀胱镜检查、逆行肾盂造影等检查可诊断。重复肾在无并发症或积水时,可不必处理。若有并发症存在,需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16.
198 4年 3月~ 2 0 0 1年 1月 ,我院共收治了肾嗜酸性细胞瘤 7例 ,占同期肾肿瘤 1 75 % ,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男性 3例 ,女性 4例 ,年龄 15~ 66岁 ,平均 44 4岁。肿瘤位于左肾 4例 ,均位于下极 ,右肾3例 ,其中上极 1例 ,中部 1例 ,下极1例。病史中 ,有腰背部胀痛 5例 ,伴间歇性血尿 1例。 2例为B 超体检。病程2周~ 7年。所有患者均行静脉尿路造影 (IVU)及B 超检查 ,在IVU中 ,左肾下盏较大孤立形压迹 3例 ,肾盂向内移位变扁1例 ,未见异常 3例。B 超均示肾外形失常 ,探及实质性 ,边界清 ,内部中等回声的肿块…  相似文献   

17.
报告直径小于3cm的肾肿瘤7例,手术时均先行肿瘤局部切除术,术中行冰冻活检,根据肿瘤性质决定手术方式。文中对小的肾脏实质性占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提高肾错构瘤(renal hamartoma,RH)诊治水平的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106例RH的诊治资料.全部患者均经B超和CT检查,92例诊断为RH;14例经B超检查诊断为占位性病变,性质待定,其中5例CT诊断为RH,另9例CT诊断肾癌不排除者再行MRI检查后7例诊断为RH. 结果 105例术中及术后病理诊断为RH,B超诊断符合率85.8%(91/106),CT诊断符合率90.6%(96/106),MRI诊断符合率77.8%(7/9),1例术前B超和CT检查诊断为RH,病程10年,肿瘤未见明显增大,但术中肉眼和术后病理诊断为肾透明细胞癌.106例中除6例因肿瘤巨大肾实质较少、出血较多或术中病检发现为恶性变而行肾切除和2例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外,其余均行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sparing surgery,NSS).11例术中阻断肾蒂患者,术后肾功能无明显异常.所有患者术后B超复查无肿瘤复发和转移. 结论 B超和CT是诊断RH的重要检查方法,相互结合能提高术前的诊断准确率,必要时可辅以MRI检查.除极少病例需要行肾切除术外,RH患者应尽量行NSS.  相似文献   

19.
报告11例肾错构瘤的诊治体会,提出B超表现强回声,CT显示极低密度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主张根据临床症状和检查结果进行治疗,把全肾切除率减少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治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4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12.5%)术前误诊.诊断正确率B超为52.6%(10/19),CT为75%(9/12),MRI为80%(12/15),B超联合CT为90%(9/10).治疗以保留肾单位的肿瘤局部剜除术为主.结论应提高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术前诊断水平,治疗中尽量保留肾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