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背景:由于肿瘤造成的骨组织缺损是临床面临的难题之一,而如何修复骨缺损是骨科领域的热点问题.目的:介绍各种骨填充材料在骨肿瘤中的应用,并观察硫酸钙人工骨复合自体骨修复骨肿瘤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骨填充材料,骨肿瘤,骨缺损"为中文关键词;以"bone filled materials,bone tumor,bone defect"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2001-01/2011-01 PubMed及CNKI数据库相关文章.共检索到文献40篇,最终纳入符合标注的文献24篇.结果与结论:用于骨肿瘤骨缺损的骨填充材料众多,主要分为自体骨、同种异体骨、人工合成材料.有学者应用复合材料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每种材料在修复骨肿瘤骨缺损中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一种理想的骨肿瘤骨缺损填充材料.通过骨组织工程技术获得所需的骨填充材料,可能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2.
李轩  邢自宝  苏佳灿 《中国康复》2010,25(5):369-371
骨修复主要指骨缺损与骨折不愈合(骨不连)的修复,其本质是复杂的骨再生过程,这一过程包括骨的结构和功能重建。骨修复基本思路是以骨移植为主要手段,辅助以适当的物理治疗手段(如电刺激、超声波、创造低氧梯度环境)。骨移植的材料包括自体骨、同种异体骨、异种骨、人工骨。其中自体骨的移植虽然是骨修复效果评价的“金标准”,但受到骨来源及具体供区部位的限制,且增加新创伤(可能因此导致供骨区产生并发症);同种异体骨和异种骨的移植则易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3.
同种异体骨移植在颈椎前路融合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背景:目前自体骨移植在临床应用广泛且效果良好,但其存在严重缺点并制约其临床应用。目的:综合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同种异体骨移植在颈椎前路融合手术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检索策略:由第一作者应用EndNote9软件检索美国PUBMED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公开发表截止到2007-05有关同种异体骨移植在颈椎前路融合手术中应用的文献,英文检索词"bone allograft;allograft;cervical spine;cervical vertebra;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中文检索词"同种异体骨;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颈椎;颈椎前路融合术"。检索到英文文献256篇,中文113篇,其中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167篇,综述、述评、讲座类文献76篇。纳入标准:①同种异体骨移植的基础研究。②同种异体骨移植在颈椎前路融合术中的应用研究。③不限定对照及盲法。排除标准:①自体骨移植及异种骨移植。②同一领域重复研究和综述文献。文献评价:①文献来源情况:随机对照试验、循证医学系统综述、汇总分析、个例报道及经验交流。②评价人:第一作者。资料综合:自体骨移植是目前骨科应用最多、效果最好的骨移植,但是存在严重不足:①自体骨取骨量不能满足大量骨缺损的需要。②自体骨移植手术切口增多,手术时间延长,出血增多。③供骨区正常结构遭到破坏,并发症多。针对自体移植骨的缺点,同种异体骨的研究及临床应用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同种异体骨移植在颈椎前路融合手术中的应用近年来得到广泛发展,大量研究表明同种异体骨移植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融合率高,免疫排斥反应低,但是移植骨下沉、塌陷的机率相对较高,植骨融合结合坚强内固定以及骨笼、骨圈等移植骨材料的改进有利于减少上述并发症。结论:随着同种异体骨处理技术的不断提高及移植骨材料的不断改进,以及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的成功应用,同种异体骨移植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融合率将进一步提高,并发症将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4.
正在中国每年因肿瘤、炎症、外伤及先天因素造成的骨缺损患者为数众多,如何帮助患者解除痛苦,更好的修复骨缺损,维持功能与美观,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治疗骨缺损的方法主要包括自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异种骨移植及人工合成材料植入。自体骨因其良好的骨诱导性和骨传导性,被称为骨修复的"金标准",但它也存在来源有限、修复范围局限、存在供区创伤等缺点。同种异体骨和异种骨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以上弊端,但会出现移植后排斥反应,以致远期疗效不如自体骨。  相似文献   

5.
背景:目前保肢手术已经成为四肢恶性骨肿瘤的规范治疗方式,其目的是不但要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而且要保存良好的肢体功能。目的:就四肢恶性骨肿瘤人工关节置换及同种异体骨移植等各种保肢方式进行综述。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2年1月至2012年10月及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1994年1月至2012年12月有关四肢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的文章,英文检索词为"malignant bone tumor,salvage treatment,allograft bone graft,prosthesis and microwave",中文检索词为"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大段异体骨,肿瘤假体,微波灭活治疗"。排除重复性研究及Meta分析,共保留31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对于四肢特别是关节周围的恶性骨肿瘤,大多采用人工关节置换、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以及微波灭活治疗。②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微波灭活治疗技术有新的进展,进一步的研究仍在进行当中。③瘤段骨灭活再植以及乙醇灭活治疗多适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6.
骨填充材料修复骨肿瘤术后的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骨填充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生物相容性、生物安全性和机械性能,可通过骨的传导及诱发新骨形成等作用实现骨的自身修复,是一种高效、安全、性价比较高的骨移植替代材料,可作为修复囊性破坏的良性骨肿瘤和瘤样病变术后缺损的修复材料进行更深入地研究及开发利用。目的:总结近年有关骨填充材料修复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研究进展。方法:由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中与骨填充材料修复骨肿瘤术后骨缺损有关的文献,检索时限为1998-01/2009-10。检索关键词:骨填充材料,骨肿瘤,骨缺损。最终纳入22篇文献进入结果分析。结果与结论:应用同种异体骨、自体骨复合物修复骨肿瘤瘤段切除后骨缺损是一种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的有效方法。同种异体骨作为可被宿主生物学吸收重建的永久性植入材料,其相对于其他材料有很大优势。对于四肢良性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修复,尤其是较大的骨缺损是一种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的植入材料。  相似文献   

7.
俞猛 《中国临床康复》2011,(25):4683-4686
背景:由于肿瘤造成的骨组织缺损是临床面临的难题之一,而如何修复骨缺损是骨科领域的热点问题。目的:介绍各种骨填充材料在骨肿瘤中的应用,并观察硫酸钙人工骨复合自体骨修复骨肿瘤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以"骨填充材料,骨肿瘤,骨缺损"为中文关键词;以"bone filled materials,bone tumor,bone defect"为英文关键词,采用计算机检索2001-01/2011-01PubMed及CNKI数据库相关文章。共检索到文献40篇,最终纳入符合标注的文献24篇。结果与结论:用于骨肿瘤骨缺损的骨填充材料众多,主要分为自体骨、同种异体骨、人工合成材料。有学者应用复合材料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每种材料在修复骨肿瘤骨缺损中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一种理想的骨肿瘤骨缺损填充材料。通过骨组织工程技术获得所需的骨填充材料,可能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8.
同种异体骨治疗良性骨肿瘤摘除术后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心一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1):46-47,50
[目的]观察同种异体骨治疗良性骨肿瘤摘除术后骨缺损的愈合情况.[方法]对分别发生在肱骨、桡骨远端、股骨粗隆部、股骨颈、股骨干、胫骨以及跟骨部位且确诊为骨囊肿、骨性纤维结构不良、非骨化性纤维瘤和内生软骨瘤等良性骨肿瘤的37例患者在肿瘤摘除后应用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骨缺损.随访时间8个月至10年.[结果]36例临床愈合,1例骨不连.随访中1例已临床愈合的病人发生再骨折.[结论]同种异体骨治疗良性骨肿瘤摘除术后骨缺损疗效可靠,但一些影响移植骨愈合的因素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背景:长骨节段性骨缺损修复重建方法众多,各有优缺点,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仍是一个未完美解决的骨科难题。目的:综述近年国内外长骨节段性缺损的修复重建进展研究。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1990年1月至2012年12月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有关长骨节段性缺损修复重建的文章,英文检索词“bone defect, long bone reconstruction, tissue engineering of bone , scaffolds , bone reconstruction , bone graft , bone tumor; tumor resection , musculoskeletal tumors,regeneration,autografts”;中文检索词“大段,骨缺损,骨肿瘤,软组织肿瘤,瘤段切除,组织工程,骨移植”。共检索到104篇相关文献,纳入52篇文献进一步研究。结果与结论:传统长骨节段性骨缺损的修复方法包括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骨延长、人工假体置换等。研制适用于儿童保肢需要,符合儿童生长发育特点的假体成为儿童保肢的一个挑战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研制出可以不断延长的假体,用于儿童骨肿瘤的保肢重建。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各种人工骨,尤其是骨组织工程和基因治疗在骨缺损修复中的逐步应用将进一步提高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背景:研究表明体液免疫在同种异体骨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不起主要作用,目前一般认为细胞免疫在排斥反应中起主导作用。目的:概述同种异体骨移植后T淋巴细胞的分布与变化。方法: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万方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中检索1990-01/2011-12关于同种异体骨移植后T淋巴细胞的分布与变化的文章,关键词为"骨移植,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排除重复研究、普通综述或Meta分析类文章,筛选纳入31篇文献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同种异体骨移植后,体内抑制T淋巴细胞被激活,对免疫排斥反应起负反馈调节作用,T淋巴细胞发生显著变化;但深低温冷冻、冷冻干燥、γ射线辐照、复合免疫抑制剂等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其免疫原性及疾病传播的风险。大量研究认为,同种异体骨具有骨组织的完整性结构、机械稳定性、生物学活性、骨诱导能力和极低的免疫性以及与宿主骨有较强的愈合能力等优点,植入体内后通过全方位再血管化、新骨形成、异体骨与宿主骨连接而实现生物学骨掺入过程。提示同种异体骨是一种可行的移植材料,可作为目前修复骨缺损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背景:异体移植的免疫排斥问题是移植能否成功的首要问题。目的:总结异体肌腱移植治疗跟腱缺损或异体跟腱移植治疗交叉韧带的免疫学特点。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1990-01/2012-01PubMed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有关异体跟腱移植或跟腱重建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allograft,tendon,immunity,transplatation",中文检索词"异体,跟腱,移植,免疫"。检索文献量总计83篇。结果与结论:腱组织的异体移植重建免疫排斥问题给手术增加了失败的危险性,但从目前研究来看经深低温冷冻处理的异体肌腱,是人体肌腱缺损修复的理想替代材料。它不以牺牲正常组织结构为代价,不受个体条件的限制。保证了肌腱移植的成功性,为跟腱再断裂缺损修复提供了可靠保证。而且具有操作简单,切口小,损伤小,效果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背景:关节软骨几乎没有自身修复的能力,目前临床大多采用自体或异体软骨移植修复、软骨膜或骨膜移植修复、软骨细胞移植修复。由于自体软骨来源有限,异体软骨又存在慢性免疫排斥反应,最终可能导致预后不佳;软骨膜或骨膜移植修复的软骨易于退化,导致修复效果不佳。目的:总结组织工程化软骨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两者共培养对同种异体软骨缺损修复作用的研究现状。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及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1994-01/2012-01有关组织工程化软骨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于修复同种异体关节软骨缺损方面的文章,英文检索词为"cartilage defect,allograft,chondrocyte,mesenchymal stem cells,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中文检索词为"软骨缺损,同种异体移植,软骨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排除重复性及非中英文语种研究,共保留35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随着体外细胞培养方法的不断改进,现已能够把软骨细胞从坚韧的软骨中分离出来,并获得大量高纯度的软骨细胞并繁殖出新生软骨细胞。软骨细胞培养增殖能力低,传代培养容易引起老化和去分化;而成体骨髓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含量少,随传代次数的增多成软骨潜能明显降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软骨细胞共培养,两种细胞相互促进增殖和分化,作为种子细胞可减少软骨细胞增殖传代次数并节省软骨细胞数量,与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复合能有效修复关节软骨缺损。  相似文献   

13.
背景:异体移植的免疫排斥问题是移植能否成功的首要问题。目的:总结异体肌腱移植治疗跟腱缺损或异体跟腱移植治疗交叉韧带的免疫学特点。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1990-01/2012-01PubMed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有关异体跟腱移植或跟腱重建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allograft,tendon,immunity,transplatation",中文检索词"异体,跟腱,移植,免疫"。检索文献量总计83篇。结果与结论:腱组织的异体移植重建免疫排斥问题给手术增加了失败的危险性,但从目前研究来看经深低温冷冻处理的异体肌腱,是人体肌腱缺损修复的理想替代材料。它不以牺牲正常组织结构为代价,不受个体条件的限制。保证了肌腱移植的成功性,为跟腱再断裂缺损修复提供了可靠保证。而且具有操作简单,切口小,损伤小,效果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背景:骨移植、人工替代物置换、骨延长等长骨节段性缺损修复方法虽已在临床上应用,但均有各自的局限性。目的:就目前骨缺损的治疗加以回顾总结,并对长骨大段性缺损的修复方式作展望性分析。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PubMed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期刊数据库2000-01/2010-12有关长骨大段性缺损修复的文章。英文关键词为"bone defect,bone tissue engineering,artificial bone,bone transplantation,therapy",中文关键词为"骨缺损,骨组织工程,人工骨,骨移植,治疗"。排除标准陈旧性文章及重复性研究。结果与结论:保留33篇文献进行文献证据提取。长骨节段性缺损的治疗包括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骨延长、人工骨替代移植等,以组织工程人工骨的研究、利用为热点和主要发展方向,但以基础性研究和动物实验为多,少见于临床应用。组织工程人工骨在应用于临床长骨缺损治疗之前,尚存诸多问题急需解决,但仍为最有开发前景的骨缺损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5.
背景:异体肌腱来源丰富,取材方便,既保持原有的生物结构特性,又能满足供体质与量的要求.但是,未经处理的异体肌腱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较大.目的:评价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损伤的效果,总结降低免疫排斥反应的方法.方法: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万方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中检索1990-01/2011-11关于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损伤的免疫排斥反应及降低免疫排斥反应方法研究的文章,关键词为"同种异体,肌腱,重建".排除重复研究、普通综述或Meta分析类文章,筛选纳入33篇文献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同种异体肌腱移植最主要的问题是组织相容性较差,免疫排斥强烈.未经过处理的同种异体肌腱修复损伤后,植入的肌腱会出现坏死、免疫排斥反应等不良现象使移植失败率较高.降低免疫排斥反应的方法主要有:低温冷冻异体肌腱、冷冻干燥异体肌腱、药物浸泡肌腱、射线灭菌法保存肌腱.提示同种异体肌腱移植免疫排斥反应是临床应用中最为棘手的问题,但低温冷冻异体肌腱等方法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并在临床应用中发挥出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背景: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是近年来在治疗关节软骨缺损较新的方法,但在临床上,急性骨软骨缺损很难在短时间内应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而同种异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提前制备,以备应用。目的:系统分析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及抑制研究。方法:以"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immunomodulation activity,immunosuppression;同种异体骨髓基质干细胞,免疫调节活性,免疫抑制"为关键词,由第一作者检索1990/2009PubMed及万方数据库有关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及抑制研究方面的文献。结果与结论:虽然移植同种异体细胞有可能被受体体内的免疫系统攻击,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例外,因为它是免疫调节细胞,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均具有抑制作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从骨髓中分离出来的组织工程细胞群,它携有免疫抑制相关标志,并在体外抑制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因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用于同种异体细胞治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临床上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于关节软骨缺损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陈北北 《中国临床康复》2011,(16):2973-2976
背景:骨填充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生物相容性、生物安全性和机械性能,可通过骨的传导及诱发新骨形成等作用实现骨的自身修复,是一种高效、安全、性价比较高的骨移植替代材料,可作为修复囊性破坏的良性骨肿瘤和瘤样病变术后缺损的修复材料进行更深入地研究及开发利用。目的:总结近年有关骨填充材料修复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研究进展。方法:由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中与骨填充材料修复骨肿瘤术后骨缺损有关的文献,检索时限为1998-01/2009-10。检索关键词:骨填充材料,骨肿瘤,骨缺损。最终纳入22篇文献进入结果分析。结果与结论:应用同种异体骨、自体骨复合物修复骨肿瘤瘤段切除后骨缺损是一种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的有效方法。同种异体骨作为可被宿主生物学吸收重建的永久性植入材料,其相对于其他材料有很大优势。对于四肢良性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修复,尤其是较大的骨缺损是一种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的植入材料。  相似文献   

18.
同种异体骨修复良性骨肿瘤及瘤样病变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骨肿瘤及瘤样病变切刮后骨缺损取自体骨填充,由于取材量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要,且供骨区常遗有不同程度并发症,使其在临床应用中受到明显限制.异体骨以其结构及生物特性与自体骨相似、来源丰富、可以长期保存及使用方便等特点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目的:观察同种异体骨用于填充修复良性骨肿瘤及瘤样病变切、刮除术后骨缺损后的生物相容性表现及临床应用效果.设计:回顾性分析.单位: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肿瘤科、骨盆外科.对象:选择1999-12/2005-12在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肿瘤科因良性骨肿瘤及瘤样病变行病灶刮除、高温灭活,冻干同种异体小块骨填充修复骨缺损的患者230例,男156例,女74例;年龄5~56岁.患者同意使用异体骨,并签订植入异体骨协议书;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方法:①使用由由山西奥瑞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山西省医用组织库提供的同种异体骨填充修复骨缺损.对良性骨肿瘤及骨囊肿和骨纤维结构不良等行囊内刮除术,用同种异体骨填塞空腔.②根据Mankin等对同种骨移植结果的评分标准评估疗效,分为满意和不满意两个层次.于术后3,6和12个月对手术部位拍摄X射线平片,并平均随访38个月以观察疗效.主要观察指标:异体骨填充修复骨肿瘤骨缺损的组织相容性.结果:患者230例全部进入主要结果分析.①同种骨生物相容性:少数患者术后有轻度排异反应.该植入材料生物相容性好,可与植入部位患者骨组织直接进行融合,不阻止骨细胞在其表面的正常活性或干扰自体骨细胞的自然替代过程,即无免疫排斥反应或很小.所有病例在术后6~18个月达到骨性愈合,平均6.5个月.并发症:34例切口渗出淡黄色液体,其中30例于2周后切口愈合(14.8%);切口延期愈合4例(1.7%).②疗效:满意196例(85.2%),不满意34例(14.8%).结论:同种异体小块骨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及成骨作用,是骨移植术中良好的植骨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