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容松 《中国临床康复》2012,(40):7564-7571
背景: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在临床较为常见,免疫抑制剂的出现促进和推动了肾移植质量的提高,免疫抑制剂的合理应用对肾移植患者至关重要,成为影响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因素。目的:对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和免疫抑制剂研究文献进行多层次分析。方法:以电子检索方式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2至2011年收录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和免疫抑制剂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采用检索词为"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免疫抑制剂"。对肾移植后排斥反应进行分类,了解肾移植后免疫抑制剂的种类,分析各种免疫抑制剂的特点。结果与结论: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2至2011年收录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和免疫抑制剂研究的文献共6105篇,文献数量总体呈现出逐步上升的发展状态,《移植学会会报》杂志是发表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和免疫抑制剂研究文献较多的期刊。美国在此类研究中发表文献最多,其次为德国。收录文献按被引频次由高到低排序前10位中,有4篇来源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中国在过去10年间被收录文章总量排在第9名,共发表238篇相关文献,中国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文献有17篇。  相似文献   

2.
背景: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在临床较为常见,免疫抑制剂的出现促进和推动了肾移植质量的提高,免疫抑制剂的合理应用对肾移植患者至关重要,成为影响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因素.目的:对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和免疫抑制剂研究文献进行多层次分析.方法:以电子检索方式对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2至2011年收录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和免疫抑制剂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采用检索词为“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免疫抑制剂”.对肾移植后排斥反应进行分类,了解肾移植后免疫抑制剂的种类,分析各种免疫抑制剂的特点.结果与结论: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2至2011年收录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和免疫抑制剂研究的文献共6105篇,文献数量总体呈现出逐步上升的发展状态,《移植学会会报》杂志是发表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和免疫抑制剂研究文献较多的期刊.美国在此类研究中发表文献最多,其次为德国.收录文献按被引频次由高到低排序前10位中,有4篇来源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中国在过去10年间被收录文章总量排在第9名,共发表238篇相关文献,中国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文献有17篇.  相似文献   

3.
肾移植的抗排斥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念生  李嵘 《新医学》2007,38(4):262-263,231
进修医生 什么是肾移植排斥反应? 教授 肾移植排斥反应是由于供、受体的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不同,受体免疫系统识别供体抗原后发生的一系列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1].虽然随着新的免疫抑制剂的问世,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率有所下降,使得肾移植成为终末期肾病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移植后的急性排斥反应仍然是肾移植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也是导致慢性排斥反应和移植物失去功能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背景:器官移植患者需要终生伴随免疫抑制剂,因此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是器官移植成功的关键所在.目的:对各类代表药物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作简要分析,拟为器官移植患者选择合适的免疫抑制剂.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9-01/2011-06 PubMed数据库(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和万方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英文检索词为"immunosuppressive drug;reject reaction;cyclosporine A;tacrolimus(FK506)",中文检索词为"免疫抑制剂,肾移植,肝移植,排斥反应".检索文献量总计105篇,选择不同种类的免疫抑制药物在不同器官移植领域应用的特点及临床效果分析,排除陈旧及重复实验文章,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的文章,最终纳入18篇符合标准的文献.结果与结论:常见免疫抑制药分类:肾上腺皮质激素、代谢拮抗药、T淋巴细胞抑制药.然而每一种免疫抑制剂在发挥免疫抑制作用时都会伴有一定毒副反应,应尽量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如何利用免疫抑制药之间的协同作用,发挥最佳疗效是临床需进一步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应严密监测患者血药浓度,做到个体化用药,尽可能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背景: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是一个复杂的反应过程,一般包括宿主对异体组织抗原的致敏和宿主对异体组织抗原的反应两方面。角膜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免疫排斥反应,有效地防治角膜移植术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是眼科治疗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目的:文章就目前有关免疫抑制剂在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的应用作一数据分析。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Scopus数据库中2002/2011有关免疫抑制剂在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中的应用的文献,检索词为"角膜移植(keratoplasty/corneal transplantation);免疫排斥反应(immunological rejection);免疫抑制剂(immunosuppressant);环孢素A(cyclosporine A,CsA);他克莫司(tacrolimus)或FK506;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共检索文献192篇。结果与结论: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是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尤其高度血管化的角膜、感染性角膜溃疡、重复移植等高危角膜病变,术后出现排斥反应的概率明显增加,排斥反应发生的时间也相对较早,而且时间跨度较长。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预防及治疗已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但排斥反应仍是角膜移植失败的首要原因,所以,专家们在不断尝试应用新的药物和治疗措施改善角膜移植的存活率,其最终目标是使受体在保持正常免疫应答能力的情况下,诱导产生/建立供体特异性免疫耐受。免疫抑制剂在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的应用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在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和安全性.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01/2009-10维普数据库和清华同方数据库.以"肾移植、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他克莫司、环孢素、雷帕霉素、抗CD25单克隆抗体、抗CD3单克隆抗体"为检索词.文章所述内容应与免疫抑制剂预防、治疗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研究相关.结果:肾移植应用免疫抑制剂可以降低急性排斥发生率,使得移植肾短期存活明显改善,免疫抑制剂的肾毒性仍然是制约移植肾长期存活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出现新型免疫移植剂如雷帕霉素、FFY720等使得移植肾的长期存活成为可能.新型免疫抑制方案应着重减少毒副反应而不是单纯降低排斥反应发生率.结论:随着近年来对移植免疫认识的深入,在免疫抑制剂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给临床医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选择,但是令人满意的免疫抑制剂和免疫抑制方案还需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他克莫司与环孢素A对肾移植术后急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和人/肾存活率的疗效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89~2004.11)、EMBASE (1989~2004.11)、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98~2004.11)及Cochrane图书馆2004年第4期;手工检索与肾移植相关的<中华器官移植杂志>等8种中文杂志.纳入肾移植术后使用他克莫司与环孢素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随机方法,分配隐藏,盲法)进行评价.用Revman4.2.7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8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3 73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环孢素A相比,他克莫司减少了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其6月及12月的RR(95%CI)分别为0.65 (0.56,0.75) 和0.70 (0.54,0.92);减少了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其合并后的RR(95%CI)为0.65 (0.47,0.89);降低了排斥反应的病理分级,移植肾穿刺活检BanffⅠ级及Banff(Ⅱ Ⅲ)级的RR(95%CI)分别为1.64 (1.08,2.49)和0.75 (0.63,0.89).术后使用他克莫司或环孢素A,5年内患者生存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其6月、12月、2年、3年和5年的RR(95%CI)分别为1.01 (0.99,1.02)、1.00 (0.99,1.02)、1.01 (0.97,1.05)、1.00 (0.97,1.03) 和0.97 (0.88,1.07);移植肾5年内存活率差异也不明显,其6月、12月、2年、3年和5年的RR(95%CI)分别为1.04 (1.01,1.07)、1.03 (1.00,1.06)、0.99 (0.91,1.07)、1.04 (0.99,1.09) 和1.04 (0.90,1.21).结论他克莫司抗急慢性排斥反应的作用优于环孢素A,但并不能提高肾移植术后人/肾存活率.  相似文献   

8.
背景:长期以来器官移植工作者比较重视吗替麦考酚酯的肠道不良作用,而对他克莫司与腹泻的关系则未引起足够的关注。目的:观察肾移植受者急性腹泻期间他克莫司的谷浓度变化及对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观察90例出现急性腹泻的肾移植受者,免疫抑制方案均为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检测围腹泻期间内他克莫司血药谷浓度及相关病原学指标,将浓度升高的72例患者中病原学检查阴性的48例患者分为2组,每组24例,一组在治疗过程中只减少他克莫司剂量,另一组同时减少他克莫司及吗替麦考酚酯剂量,观察对腹泻的治疗效果及他克莫司谷浓度升高持续时间。结果与结论:两种方案对腹泻的治疗效果及他克莫司谷浓度升高持续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腹泻是他克莫司浓度异常升高的重要因素,腹泻期间应适当减少他克莫司剂量及增加其血药浓度监测频率,以免增加他克莫司的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必要同时减少吗替麦考酚酯剂量,以免增加排斥发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免疫抑制剂在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介绍免疫抑制剂分类及免疫抑制剂在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和安全性。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3-01/2006-03与免疫抑制剂在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应用相关的文章,检索词为“免疫抑制剂,急性排斥反应,肾移植”,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免疫抑制剂预防、治疗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研究相关;以近3年且发表在较权威杂志者优先。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有53篇文献检索到全文,选用其中的31篇作为本文参考文献:16篇涉及免疫抑制剂预防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9篇涉及免疫抑制剂治疗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6篇涉及免疫抑制剂和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相关研究。资料综合:①分类:免疫抑制剂根据合成方法可分为微生物酵解产物、完全有机合成物、半合成化合物和生物制剂;根据其发展状况可分为第1~4代免疫抑制剂。②目前在肾移植中常用的免疫抑制剂有环孢菌素、他克莫司、雷帕霉素、霉酚酸酯、咪唑立宾和一些生物制剂,同时详细介绍了这些药物的药理作用和毒副作用。结论:免疫抑制剂能够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影响受者的免疫功能,预防和治疗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随着移植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的不断深入研究,药物安全性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0.
1引言卡波西肉瘤(Kaposi'ssarcoma)是一种罕见病,迄今大多为个案报告。本病可侵犯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其发病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和肾移植术后应用免疫抑制药有密切关系,减少或停用免疫抑制药能使病情缓解,但所付出的代价往往是移植物丧失功能,因此,提高对卡波西肉瘤的认识很有必要[1,2]。现报道我科2001年10月收治的全身皮肤广泛性和两肺弥漫浸润性卡波西肉瘤1例,化学治疗过程出现严重急性排斥反应,最后选用西罗莫司(雷帕霉素)取代环孢素治疗获得成功。并复习国内外文献近年所报道的卡波西肉瘤84例,从而进一步分析引起卡波西肉瘤的可…  相似文献   

11.
肾移植后西罗莫司致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西罗莫司是一新型免疫抑制剂,肾毒性小,已在中国用于防治肾移植后排斥反应.目的:分析肾移植后应用免疫抑制剂西罗莫司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和相关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2002/2009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国内文献收载的西罗莫司不良反应报道资料,检索词西罗莫司、‘肾移植,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纳入近年中国国内报道的西罗莫司临床应用及安全性方面的研究论文,要求其中不良反应报告的病例在性别、年龄、不良反应表现等方面详细具体.排除综述类文献及不良反应报告过于简单的病例资料.结果与结论:共选入文献15篇,患者500例,其中发生不良反应病例合计468例次.468例不良反应中高脂血症发生最多(182例,占38.9%),其次为感染和发热(62例,占13.2%),肝功能异常(54例,占11.5%)等.提示西罗莫司主要不良反应为高脂血症、感染和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与血药浓度等因素相关,定期监测血药浓度,合理调整用量,可增加西罗莫司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背景:目前对肾移植围手术期采用何种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特别是抗体的使用)既可以减少急性排斥反应,又不增加受体感染的风险尚无统一的认识。目的:比较肾移植后6个月内6种不同免疫抑制诱导治疗方案的感染及急性排斥发生率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将113例同种异体肾移植后患者分为甲基泼尼龙组、甲基泼尼龙+抗人T细胞免疫球蛋白组、甲基泼尼龙+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组、甲基泼尼龙+赛尼哌组、甲基泼尼龙+抗胸腺细胞球蛋白+赛尼哌组、甲基泼尼龙+抗人T细胞免疫球蛋白+赛尼哌组,各组免疫抑制诱导治疗后均联合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三联维持免疫抑制治疗。结果与结论:①感染发生率:甲基泼尼龙+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组最低,甲基泼尼龙+抗胸腺细胞球蛋白+赛尼哌组最高。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急性排斥发生率:甲基泼尼龙组最高,甲基泼尼龙+抗胸腺细胞球蛋白+赛尼哌组最低。甲基泼尼龙组明显高于甲基泼尼龙+抗胸腺细胞球蛋白+赛尼哌组及甲基泼尼龙+抗人T细胞免疫球蛋白+赛尼哌组(P<0.05)。表明联合单克隆与多克隆抗体免疫抑制诱导治疗方案与单用甲基泼尼龙组或单独使用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治疗组比较,不增加感染的发生,且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14.
BACKGROUND: A rigorous model to describe concentration-effect relations-the median effect analysis-was applied to quantitate immunosuppressive versus adverse effects in human renal transplantation. METHODS: The median effect equation was used to analyze data collected from three clinical studies, including the two phase III blind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s (n = 1295 patients) of sirolimus versus azathioprine or placebo treatment added to a cyclosporine (INN, ciclosporin)/prednisone regimen and a sirolimus/azathioprine/prednisone (in the absence of cyclosporine) phase II cohort (n = 41 patients). RESULTS: The clinical effects correlated with drug concentrations as expressed by the median effect equation. Sirolimus or cyclosporine alone permitted drug concentrations that were 5-fold and 2.2-fold lower, respectively, to render 90% of patients rejection-free, suggesting a synergist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drugs. Further, the sirolimus concentrations to render 50% of patients rejection-free were about 200-fold and 60-fold less, respectively, than the concentration that caused 50% of patients to experience thrombocytopenia or hypertriglyceridemia.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the median effect analysis for the occurrence of hypercholesterolemia was more robust for sirolimus than for cyclosporine. Although the concentrations for 50% of patients rendered rejection-free versus 50% affected by hypercholesterolemia were similar, a 7-fold difference was calculated between the concentrations at which 90% of patients were free of rejection versus patients who were affected by hypercholesterolemia. CONCLUSION: The median effect analysis proffers a useful tool to assess both drug interactions and the windows between therapeutic versus toxic effects of immunosuppressive agents. The current analysis suggests a synergistic interaction between sirolimus and cyclosporine.  相似文献   

15.
停用免疫抑制剂对肝移植感染治疗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停用免疫抑制剂对肝移植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根据肝移植感染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评分停用免疫抑制剂,比较停用免疫抑制剂(观察组)与常规使用免疫抑制剂(常规组)对肝移植感染者抗感染疗程、生存率和排斥反应的影响。结果:肝移植感染者停用免疫抑制剂可缩短抗感染疗程,与常规应用免疫抑制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能提高生存率(P0.05)而不增加排斥反应率(P0.05)。结论:根据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评分停用免疫抑制剂对肝移植感染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与常规矫正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40例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根据自愿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n=20,常规矫正治疗)和研究组(n=20,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比较两组的牙齿功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牙周健康指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语言、咀嚼、固体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牙周健康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治疗中,采取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的矫正效果优于常规矫正治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肾移植术后应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不良反应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姜旖菲  王兰仙 《护理学报》2005,12(10):69-70
目的观察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在肾移植中诱导治疗和逆转难治性排斥反应的临床效果,总结应用该药物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2月-2004年2月期间23例应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诱导治疗或治疗排斥反应的肾移植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及其护理经验.结果8例应用ATG诱导治疗的患者均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ATG逆转难治性排斥反应的总有效率为86.7%(13/15).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出血、发热、寒战和外周血白细胞下降.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加强呼吸道、泌尿道护理,用药期间加强护理观察,及时调整护理措施有助于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在肾移植患者中使用ATG进行诱导治疗和逆转难治性排斥反应是有效的.合理的护理措施是保证药物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背景:目前国内外关于肾移植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肾移植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临床诊疗方案。方法:对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8-01/2010-08收治的277例同种异体肾移植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1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结论:15例(5.41%)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患者中:弥漫性脑病7例(2.52%),脑血管意外4例(1.44%),癫痫发作3例(1.08%),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例(0.36%)。提示肾移植后中枢神经系统原因较复杂,包括感染、缺氧、代谢、电解质紊乱、移植后排斥反应及免疫抑制剂(钙调蛋白抑制剂)等。  相似文献   

19.
肾移植患者术后各阶段心理状态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肾移植患者术后1年内的心理状态及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的因素。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363例肾移植患者于肾移植术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1年进行5次心理状态调查,并对引起患者焦虑、抑郁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肾移植患者术后1年内各阶段均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症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焦虑、抑郁症状逐渐减轻;引起肾移植患者焦虑、抑郁的原因在各阶段有所不同,术后1周主要原因依次为排斥、康复知识的缺乏、生活自理问题、药物不良反应、对未来生活不确定;术后3个月主要原因依次为感染、排斥、经济问题、药物不良反应、康复知识的缺乏;术后1年主要原因依次为经济问题、排斥、工作、家庭、社会问题和感染。结论肾移植患者术后各阶段均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针对心理问题及其成因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指导,利用一切可能的途径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寻求更多的社会及家庭支持等措施,有利于改善肾移植患者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s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influence of calcineurin inhibitors on 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s (AOPP) and total antioxidant status (TAS) after renal transplantation.Design and methodsAOPP and TAS were evaluated in transplanted patients on different calcineurin inhibitors. Thirty-fiv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cyclosporine A (group A) and 33 with tacrolimus (group B).ResultsOver 6 months, the mean levels of AOPP in group A decreased from 205.9 ± 125.7 to 140.9 ± 78.9 µmol/L and TAS from 1.89 ± 0.30 to 1.75 ± 0.27 mmol/L. In group B, the mean levels of AOPP decreased from 196.5 ± 123.9 to 129.6 ± 63.8 µmol/L and TAS from 1.80 ± 0.39 to 1.78 ± 0.23 mmol/L.Conclusion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OPP and TAS were found with respect to treatment. The only exception was the higher mean concentration of AOPP at month 1 in group A (p = 0.0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