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兔VX2软组织肿瘤MSCT灌注成像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对兔VX2软组织肿瘤进行MSCT灌注成像与病理对照研究,探讨MSCT灌注成像在软组织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8只新西兰大白兔,双侧大腿近段注射VX2肿瘤组织悬液0.1ml,分别于肿瘤组织接种后第14、21d行CT平扫和灌注扫描,扫描图像经AW4.0工作站处理,计算并分析灌注图像和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随后处死荷瘤兔,取出肿瘤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对其微血管密度(micro vascular density,MVD)进行测定,分析MSCT。功能参数图像与肿瘤MVD之间的关系。结果所有兔大腿VX2肿瘤组织BF、BV、PS值明显高于正常肌肉组织,且与肿瘤MVD呈正相关;而MTT值则明显低于正常肌肉组织,与肿瘤MVD无明显相关性。结论MSCT灌注成像是一种准确且相对简单、便捷的定量评估软组织肿瘤性病变血流灌注状态的功能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2.
兔VX2肿瘤CT灌注与肿瘤微血管密度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兔VX2软组织肿瘤CT灌注参数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新西兰白兔8只,在双侧兔大腿接种VX2肿瘤,接种2周后CT灌注检查,然后单侧(右侧)局部大剂量放疗,左侧作为对照组.放疗后7~8 d做第二次CT灌注检查,随后取出肿瘤,用Weidner技术计算肿瘤标本的MVD.结果肿瘤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和表面通透性(PS)的平均值均高于正常肌肉组织的相应值.VX2肿瘤放疗后,肿瘤MVD下降,BF、BV和PS值也随之下降,肿瘤的BF、PS、BV均与肿瘤MVD呈正相关.结论兔VX2肿瘤的BF、BV和PS均与肿瘤微血管密切相关,可作为反映肿瘤血管生成活性的替代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VX2肿瘤MSCT血流灌注与缺氧状态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8只腿部肌肉种植VX2肿瘤的新西兰大白兔,分别于肿瘤生长第7、14、21、28天行MSCT灌注扫描,分别测量肿瘤及正常肌肉组织内血流量(BF)、最大强化指数(PEI)、峰值到达时间(TTP)及血容量(BV)作为灌注指标.肿瘤组织行HIF-1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根据肿瘤细胞着色深度和阳性细胞百分比统计HIF-1α表达等级.不同时间段HIF-1α等级分布分别进行X2检验,HIF-1α表达等级之间行X2检验,HIF-1α与cT灌注值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肿瘤第7、14、21、28天HIF-1α等级由低到高再降低,但其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9,P=0.22),不同时间段CT灌注BF值与HIF-1α表达存在相关性(r=0.87,P<0.05),其他CT灌注值与HIF-1α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VX2肿瘤生长过程中均存在缺氧,缺氧状态与CT灌注BF值相关,表明VX2肿瘤血流灌注与肿瘤缺氧状态之间存在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兔肝VX2种植瘤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前后MSCT灌注参数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研究,探讨MSCT灌注成像活体评价肝肿瘤血管生成的价值。方法 30只VX2肝种植瘤模型兔,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进行HIFU治疗,分别对两组试验动物行MSCT灌注成像检查,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MVD、VEGF表达情况,分析MSCT灌注参数与MVD和VEGF的相关性。结果治疗组灌注参数、MVD及VEGF表达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VEGF和MVD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MSCT灌注参数中,肝总血流灌注量(HBF),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和肝灌注指数(HAI)与VEGF、MVD的表达均呈高度正相关,而肝血容积(HBV)、平均通过时间(MTT)与VEGF、MVD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 MSCT灌注参数与MVD、VEGF表达有明显相关性,可用于活体评价肿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5.
鼻咽癌多层螺旋CT灌注参数阈值及其诊断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MSCT灌注成像对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瘤和局部纤维化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病理证实的鼻咽癌治疗前组46例、放疗后局部复发组14例和放疗后纤维化组17例(3组共77例)进行鼻咽部CT灌注成像扫描,测量各组病灶的灌注参数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确定鼻咽癌治疗前组的灌注参数阈值并评价其对放疗后局部复发瘤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结果治疗前组和放疗后局部复发组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和表面通透性值(PS)均高于放疗后纤维化组,但平均通过时间(MTT)值均低于纤维化组,且统计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组和放疗后局部复发组各灌注值在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鼻咽癌治疗前组的BF、BV、MTT和 PS阈值分别为 210 ml·min-1·100 g-1、8.21 ml/100 g、8.92 s和14 ml·min-1·g-1,各阈值对NPC放疗后局部复发瘤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100%、100%、100%和71.34%,特异性分别 为94.12%、88.24%、35.29%和58.82%.结论 MSCT灌注参数阈值对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和局部纤维化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鼻咽癌CT类型和放射治疗剂量与鼻咽部预后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鼻咽癌 (NPC)CT类型和放射治疗 (简称放疗 )剂量与鼻咽部预后的关系 ,为设置合理的放疗剂量提供依据。方法  5 6例疗前NPC ,均有完整的放疗后 3年追踪资料 ,鼻咽部复发者 17例 ,鼻咽正常 3 9例 ;根据疗前CT表现 ,5 6例NPC分为Ⅰ型 13例 ,Ⅱ型 2 8例 ,Ⅲ型 15例 ;鼻咽部剂量 (DT)分为 70 0 0cGy以下 ,70 0 0cGy≤DT <80 0 0cGy和DT≥ 80 0 0cGy 3种情况 ,将NPC的CT 3种类型和鼻咽部DT与 3年局部复发情况进行详细分析。结果 NPCCT所见从Ⅰ、Ⅱ至Ⅲ型 ,放疗后3年局部复发率逐渐升高 ;CT所见Ⅰ型患者 ,鼻咽部DT采用 70 0 0cGy左右时 ,疗效较好 ;CT所见Ⅱ、Ⅲ型患者 ,鼻咽部DT <70 0 0cGy时 ,放疗后 3年内局部复发率要比 70 0 0cGy≤DT <80 0 0cGy时高。结论 根据NPCCT类型 ,可以初步确定鼻咽部合理的放疗剂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兔VX2乳腺癌模型功能MSCT(fMSCT)灌注参数与免疫组织化学(简称免疫组化)检测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进行相关性分析,在体无创评价未经治疗的兔VX2乳腺癌血管生成特点.方法 纯种雌性新西兰大白兔16只,于兔乳晕周围注入VX2组织块悬液1 ml.瘤组织生长2周后对荷瘤兔进行CT灌注扫描,获得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表面通透性(PS)灌注参数均值,16只荷瘤兔取瘤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检测VEGF表达.对获得的肿瘤与肌肉灌注参数值进行两样本t检验,灌注参数与VEGF值间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兔VX2乳腺癌肿瘤CT灌注参数BF、BV、MTT和PS均值分别为(228.21±13.13)ml·min-1·100 mg-1、(13.45±1.01)ml·100 mg-1、(3.50±0.20)s、(7.85±1.18)ml·min-1·100 mg-1;兔肌肉组织CT灌注参数BF、BV、MTT和PS均值分别为(66.10±22.11)ml·min-1·100 mg-1、(1.88±1. 80)ml·100 mg-1、(23.87±0.63)s、(1.55±0.38)ml·min-1·100 mg-1,肿瘤CT灌注参数BF、BV和PS均值明显高于肌肉组织,MTT低于肌肉组织,2组间的BF、BV、MTT及P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1.83、13.63、27.72、20.54,P值均<0.01).兔VX2乳腺癌组织VEGF表达均值为7.33±0.27,分别与BF(r=0.712,P<0.01)、BV(r=0.647,P<0.01)和PS(r=0.627,P<0.01)存在正相关,与MTT(r=-0.564,P<0.05)存在负相关.结论 MSCT灌注成像可以在体无创评价未经治疗的兔VX2乳腺癌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兔VX2肿瘤模型,采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技术探讨兔门静脉VX2种植癌栓灌注参数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8只实验兔经门静脉内接种VX2肿瘤,成瘤后行MSCT灌注扫描,测量并比较门静脉癌栓、近瘤灶和远离瘤灶肝脏的肝血流灌注量(HBF)、肝血容积(HBV)、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及平均通过时间(MTT);摘取门静脉移植VX2癌栓,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癌栓组织VEGF表达,分析肝脏灌注参数与VEGF的相关性。结果近瘤灶和远离瘤灶肝脏各CT灌注参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癌栓区HBF、HBV及PS均较近瘤灶区和远离瘤灶区增高(P<0.05),MTT较近瘤灶区和远离瘤灶区降低(P<0.05)。门静脉VX2种植癌栓区HBF、HBV、PS与VEGF表达均呈正相关(r=0.711、0.646、0.626,P<0.05),MTT与VEGF表达呈负相关(r=-0.565,P<0.05)。结论兔门静脉VX2种植癌栓MSCT灌注参数与VEGF表达具有相关性,MSCT能够评价门静脉种植VX2癌栓的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与增强CT检查在评价肝肿瘤VX2肝肿瘤模型射频消融(RFA)疗效方面的作用. 资料与方法 9只兔VX2肝肿瘤模型作RFA治疗后1周同时作CEUS与增强CT检查,与病理作对照,比较CEUS与增强CT在评价RFA疗效的准确性. 结果 9只中8只病理发现残留肿瘤灶,1只完全消融,残留灶在CEUS与增强CT上均可见强化.3只炎性反应带能被CEUS正确评价,而增强CT将其中2只误认为是残留灶.1只残留灶位于肋骨下未能被CEUS检出.CEUS、增强CT、两者联合诊断的敏感率、特异性和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6%、88%、86%,90%、78%、85%,94%、75%、91%.三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CEUS与增强CT均能较可靠评价RFA疗效,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CEUS与增强CT联合评价可提高评价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兔肝VX2瘤MR灌注成像(PWI)动态变化的病理机制,以及PWI在评价肝脏肿瘤血管生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建立15只兔肝VX2瘤模型,随机分成A、B、C3组,每组5只,分别在肿瘤种植成功后16、28d和45d对肿瘤进行PWI,随后处死荷瘤兔,并对瘤标本行免疫组化微血管密度(MVD)检测及H-E染色。PWI采用信号强度-时间曲线的最大信号下降斜率(SRSmax)作为定量指标,分析肿瘤SRSmax与MVD的相关性,并分析肿瘤PWI表现与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除C组肿瘤周边区与瘤旁肝实质MVD计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余各组内VX2瘤中央区、周边区及瘤旁肝实质的SRSmax、MV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的SRSmax与MVD呈正相关(r=0.731,P=0.002)。3组之间肿瘤的SRSmax、MV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SRSmax、MVD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兔肝VX2瘤PWI表现与其病理特征相符,PWI可用于评价肝脏肿瘤的血管生成状况。  相似文献   

11.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方法 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并将大体病理所见与CT表现对照.结果 位于食管1例,胃7例,小肠12例,结肠5例,肠系膜4例,由于肿瘤巨大,不能分辨来源1例,多发2例,起自胃肠道及其系膜.肿瘤最小1.5 cm×1.5 cm×1.0 cm,最大约45 cm×45 cm×32 cm.32例中恶性21例,潜在恶性6例,良性5例.肿瘤平扫密度不均匀,2例可见钙化.17例肿瘤与周围脏器分界不清;增强扫描根据肿瘤的强化方式,分3种类型:I型,动脉期大致均匀强化,延迟扫描肿瘤全部强化,静脉期强化略高于动脉期.II型,肿瘤实性部分结节状强化,结节之间可见线状低密度影.III型,动脉期肿瘤周边线状强化,静脉期强化范围增大,呈"花环状",延迟扫描肿瘤中心低密度区仍无强化.结论 CT表现与大体病理标本有很好的相关性,在GIST的诊断、分期及随访中很有价值,但确诊仍需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12.
兔肾VX2移植癌模型的病理学和DSA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从瘤细胞液和瘤块两种植瘤方式中建立兔肾VX2 移植癌模型 ,并分析其病理学基础和DSA影像特征 ,为介入实验研究提供大型动物肾肿瘤模型。方法  3 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两组 ,每组 15只。第一组 ,B超引导下将VX2 瘤细胞 (约 5× 10 7个 /ml)经皮注入左肾下极 ;第二组 ,B超引导下将瘤组织块 (约含 10 6~ 10 8个瘤细胞 )经皮注入左肾下极。之后 ,对两组进行比较观察 :①不同方式植瘤的成活率 ;②肾内肿瘤体积变化和肿瘤生长率 ;③大体及镜下 (光镜和电镜 )瘤组织形态特征 ;④成熟模型的肾动脉DSA表现。结果 ①两组植瘤成活率分别为 4/15、11/15 ,第二组植瘤成活率最高 (Ρ <0 .0 5 ) ,其瘤体呈指数性生长 ;②病理学表明该瘤在肾组织中呈浸润式生长 ,其性状与移植于兔肝的VX2 鳞状细胞癌特征相似 ;③DSA影像示移植性肾肿瘤具有丰富的血供 ,呈实体瘤表现。结论 成功建立了兔肾VX2 移植性癌模型 ,瘤块种植方式成功率明显高于细胞液注入法 ,为实体瘤介入治疗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容易复制的大型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3.
兔肝VX2移植癌模型的病理学和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目的 采用三种不同植瘤方式建立稳定的介入实验研究兔VX2 移植性肝癌模型。方法  6 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 3组 ,每组 2 0只。第一组 ,将VX2 瘤细胞 (约 5× 10 7个 )经肝动脉灌注入兔的肝脏 ;第二组 ,将VX2 瘤细胞 (约 5× 10 7个 )经剖腹途径接种于兔的肝左叶 ;第 3组 ,将瘤组织块 (约含 10 6~ 10 8个瘤细胞 )经剖腹途径植入兔肝左叶。对三组进行比较观察 :①不同方式植瘤的成活率 ;②肝内肿瘤体积变化和肿瘤生长率 ;③大体及镜下 (光镜和电镜 )瘤组织形态特征 ;④成熟模型的DSA表现。结果 ①三组植瘤成活率分别为 7/ 2 0、10 / 2 0、19/ 2 0 ,第三组植瘤成活率最高 (Ρ <0 .0 5 ) ,其瘤体呈指数性生长 ;②病理学及CT表明该瘤在肝组织中呈浸润式生长 ,其性状与移植于兔其它部位的VX2 鳞状细胞癌特征相似 ;③DSA影像示移植性肝肿瘤具有丰富的血供。结论 成功建立了兔VX2 移植性肝癌模型 ,瘤组织块种植方式成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方法 ,为肝癌介入治疗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大型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4.
卵巢原发性恶性肿瘤的临床CT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卵巢原发性恶性肿瘤的CT表现与病理组织学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恶性肿瘤的CT表现,着重观察卵巢肿瘤的形态与密度,以及对周围结构的侵犯与远处转移、腹水。结果 上皮性肿瘤77例(占88.51%),以囊实性为主,占80.51%,多有远处转移及腹水;性索间质肿瘤4例(占4.60%),均为单侧,以囊实性肿块为主,占75.00%;生殖细胞肿瘤6例(占6.90%),均为单侧,以实质性为主,占83.33%。结论 卵巢恶性肿瘤的CT表现类型可以反映其病理改变,对定性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在评价肝癌冷冻治疗疗效中的作用。方法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氩氦冷冻组(n=10),在肝脏接种VX2肿瘤后第14天分别给予假手术和氩氦冷冻,干预后第7、14、28、42天行CT平扫和双期增强检查,观察2组肿瘤体积和CT动态表现,并比较2组肝内转移有无差异。结果干预后第42天,氩氦冷冻组肿瘤体积(387.68±291.30)mm3明显小于对照组(50872.29±7199.62)mm3。对照组肿瘤呈不规则混杂强化,氩氦冷冻组冷冻区边缘早期呈薄壁环形强化,随后逐渐减弱消失,而中心无强化。氩氦冷冻组肝内转移率(30%)明显低于对照组(100%)。结论兔VX2肝癌氩氦冷冻后CT表现为肿瘤彻底损毁,同时肝内转移减少。CT可作为评价肝癌冷冻治疗疗效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西兰兔VX2肝癌MRI征象的病理学基础。方法移植法建立新西兰兔VX2肝癌模型20只共32个瘤灶。模型建立后2~4周,全部兔肝癌模型行肝脏MRI平扫,10只兔肝癌模型(包括15个瘤灶)加做MRI增强扫描。MRI检查完成后,留取肿瘤最大横截面标本,行VX2肝癌MRI征象与病理学对照研究。结果种植瘤成活率为100%。T2WI 6个瘤灶呈均匀稍高信号,其余26个瘤灶显示特征性瘤内异常信号,其中"结中结征"5个瘤灶、"靶环征"7个瘤灶、"点彩征"14个瘤灶。对照研究证实此种瘤内异常信号病理基础为不同结构类型的坏死肿瘤组织。增强后肿瘤环形强化,轻微强化6个瘤灶,中等程度强化7个瘤灶,明显强化2个瘤灶,光镜下轻微强化者强化肿瘤组织有大量点状坏死区,明显强化者瘤内血窦明显扩张。结论MRT2WI可评价坏死肿瘤组织结构类型,兔VX2肝癌肿瘤强化程度与肿瘤内血窦扩张程度及瘤内点状坏死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17.
鼻咽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6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技术对鼻咽癌(NPC)放疗后局部复发和放疗后纤维化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正常人对照组20例、鼻咽癌治疗前组15例、鼻咽癌放疗后局部复发组14例和鼻咽癌放疗后纤维化组22例(4组共71例)研究对象进行鼻咽部CT灌注成像扫描,分析各组病灶区局部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和灌注参数特点及其差异。结果NPC治疗前组和放疗后复发组之TDC形态与其余2组明显不同;各组血流量(BF)均数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Ρ<0.01);血容量(BV)和表面通透性(PS)值均数两两比较,除纤维化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Ρ<0.05);平均通过时间(MTT)值均数两两比较,仅对照组与其余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Ρ<0.01)。结论NPC放疗前、后局部不同病理结构的CT灌注参数和TDC具有不同特点。CT灌注成像技术对NPC放疗后局部复发和放疗后纤维化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