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灵研 《全科护理》2014,12(7):648-649
[目的]总结大型交通事故群体伤院内救护的组织管理。[方法]对急诊科接诊救治的3批37例大型交通事故群体伤病人的抢救及护理管理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37例伤员得到及时妥当抢救、处置,无一例死亡。[结论]加强大型交通事故群体伤院内救护的组织管理才能有效提高抢救效率和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突发事件对人类生命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了极大威胁,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突发事件中往往伤员多、伤情重、合并伤多、病情复杂,救治护理任务繁重﹝1〕。医院作为医疗服务机构在突发事件伤员救治中担当着重要角色,手术室又是医院处理突发群体事件的重要部门之一,其业务覆盖面广、知识更新快、人员培训周期长,而低年资护士又是值班护士的主力军,对于她们来说,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应对突发性群体事件的能力,往往会出现慌忙杂乱,事倍功半的现象,所以,我院手术室于2010年根据成批抢救手术病人的特点、手术室工作内容以及现存的护理状况,设计了成批抢救病人流程图,方便低年资护士在值班期间处理应急性群体事件的能力,同时定期组织低年资值班护士进行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急救技术、监护技能等情景模拟演练比赛,提高低年资值班护士的救护水平及应急处置能力,万一突发群体事件,可随时参与完成紧急救护工作﹝2〕。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城市市场的繁荣及居民的拥挤,车辆的增多,交通事故伤,工伤事件,突发自然灾害等事件不断增多,多发伤,危重伤,群体伤病人数量呈上升趋势。这类病人发病急,伤势复杂,病情危重且发展变化快多危及生命。救治过程中需全力以赴,紧密配合,分秒必争,准确无误的采取有效的抢救护理措施,使死亡率降至最低点。  相似文献   

4.
成批烧伤伤员大多为突发性事故所致,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伤病员数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经常造成群体伤亡[1]。这种成批烧伤具有病人多、病情重、救治难度大、治疗护理任务重等特点,如何组织对大批量大面积烧伤病人进行准确、及时的抢救治疗及恰当的护理,成为当前成批烧伤救护中亟待解决的难题[2]。本院烧伤整形外科2014年1月—2014年9月共救治两批烧伤病人,在救治过程中通过探索与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组织和管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根据本院急诊突发事件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分析,为应急救援制定预案提供参考;总结应对措施及经验,为提升护理人员救援应急能力等提出对策,以提高护理人应急救援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方法对本院急诊救治的30起群体性突发事件致伤的221例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突发事件以车祸为首,主要为交通事故引起,其次为食物中毒、群架刀伤,急诊部门能在突发事件第一时间与相关部门形成联动,救治人员、物资准备较充分,患者能够在第一时间接受护士和医生的接诊和处置,但部分救治队伍实施救治时间过长,急救技能及心理素质有待强化,现场协调处置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待提升。结论应急预案在急诊应对突发事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应针对我院特性制定应急预案,与医疗机构党委、公安、交警、消防、医政等部门形成联动,做好应对措施,同时,强化医务人员急救技能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综合应急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突发性创伤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突发性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资料.结果:除5例因病情危重在来院途中死亡外,其余133例患者经过急诊急救,89例患者住院治疗,23例急诊观察3~5 d,21例急诊处置后回家门诊随诊.结论:突发性创伤的现场救治,特别是对危重伤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现场救治是抢救生命的基本前提,成立救护小组、对成批伤员早期进行分类救治是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昆明群体突发事件中找出特点和趋势,为有序、高效、高质量的院前急救提出护理对策。方法以云南省急救中心调度数据库信息为基础,对昆明市2005--2008年发生并实施院前急救的群体突发事件进行回顾性调查,将3人以上伤亡事件定为群体伤亡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06年处置群体突发事件284起,伤病人数564人;2007--2008年处置群体突发事件443起,伤病人数1800人;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昆明市群体突发事件逐年增多,以打架斗殴、工伤事故和交通事故为主;毒菌、乌头碱、一氧化碳、化学药物等群体中毒事件也不容忽视。在群体突发事件的院前急救中,护士强有力的配合、规范的急救护理程序、娴熟的护理抢救操作技能是提高抢救成功率和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群体毒鼠强急性中毒急救的组织及管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提高群体急性毒鼠强中毒救治的组织和管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群体 ( 3批计 12 1例 )急性毒鼠强中毒急救的组织及实施。结果  12 0例康复出院 ,1例死亡 ,治愈率 99 2 %。结论 群体急性毒鼠强中毒急救的组织及管理关键 :①启动急救指挥系统 ,各救护部门在统一指挥、评估、协调下运作。②做好院前急救及安全运转。③迅速按病情分组分诊分流急救。④每张床位、每组病人都责任到人 ,都要有一组人员负责救治 ,具体由急诊医师主管、指挥。⑤有序合理的安排洗胃、催吐、血液净化等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头颈部多器官严重开放性损伤的救治方法 ,提高手术修复的效果。方法 对 38例头颅、耳鼻咽喉、气管、食管、颈部等多器官严重开放性损伤的患者 ,按照严重复合伤的救治原则 ,急诊期以挽救患者生命为主。相关科室联合手术修复创伤。尽量将组织器官恢复原状态 ,尽量避免颜面部遗留瘢痕或畸形。结果 救治成功 37例 ,器官功能的恢复及面容美观满意 33例。结论 经积极有救地救治致命损伤 ,绝大多数患者无生命危险。多科室联合手术修复创伤 ,有利于器官的重建及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急诊科是医院救治危重病人的主要场所,急诊护士在抢救病人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接触到病人的血液、体液、各种化学消毒剂,并常在病人未完全明确诊断前即投入对病人的处置和抢救。因此,急诊护士职业性损伤的潜在危险性大,急诊护士的自身防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现对急诊护士职业性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1危险因素1.1生物性或感染性危险因素急诊护士由于自身工作性质,经常在车祸伤病人、危重病人到来时立即投入抢救,在病人未完全明确诊断前接触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时,如果不注意自身防护,可能造成自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理论的急诊处置路径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设为对照组, 将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68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设为观察组, 对照组行常规急诊救治, 观察组实施基于循证理论的急诊处置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时间、救治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院前救治时间、分诊时间、入院至下达医嘱时间、入院后检查时间、等待急诊时间、纠正休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出急诊后早期预警评分(MEWS)、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救治成功率、救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不良事件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循证理论的急诊处置路径能有效提高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救治效率, 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提高患者救治效果及救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正创伤是指人体受到外界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致伤因素作用后引起的组织结构完整性破坏和/或功能障碍。战伤是特指军事冲突中武器及战争环境直接或间接造成的创伤。战伤和创伤在概念、分类、诊断、救治等方面既有共同性,也各具特殊性,如突发性、复杂性、危重性,麻醉与救治面临更大的挑战性。本指南旨在指导麻醉医生对战创伤伤员进行快速正确的评估、及时有效的处置,提高救治能力;同时也适用于自然灾害、交通事故、工伤矿难、群体性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12例突发性群体氮气中毒的组织抢救与护理经验。方法:主要措施包括:快速检伤,启动大量伤患应急流程,按检伤级别集中力量抢救。结果-12例病人全部平稳安全转送到ICU。结论:大量伤患应急流程是整个抢救取得成功的基础。急诊护士正确检伤分诊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急诊护士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及娴熟的技术是使病人迅速得到救治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突发灾害公共事件成批伤患者的组织救护和管理方法,分析启动突发灾害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后,实施成批伤患者救治救援能力及现场组织管理能力。方法分诊护士接到救治成批伤患者任务后,迅速启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通知在岗医护人员做好迎接伤员准备,并逐级上报科主任科护长及相关部门和上级领导,根据伤员人数进行人力物力的支援调配,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按照标准化处理流程对突发公共事件成批伤员进行救治。结果救治物资和人力准备工作到位,成批伤员得到及时有效处置和分流,应急救援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稳步提升,患者及家属对救治满意度提高。结论定期组织学习灾害突发事故应急预案是基础,开展成批伤救治演练是关键,充足的人力物力以及突发公共事件标准化处置流程的高效运转是确保成批伤患者的成功救治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372例急诊“120”患者抢救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急诊“12 0”对医院急诊科救治水平的影响。方法 :分析 372例急诊“12 0”病例的临床情况及治疗转归。结果 :急诊疾病病谱前 6位病种分别是急性损伤、心脑疾病、昏迷、急性中毒、中暑和肿瘤。 372例筛出多种特殊情况 ,得出本组病例的实际救治率为 82 .3% ;“无名氏”群体 10 3例 (占 2 7.7% ) ,这部分病例给急诊临床和社会带来了新问题 ,如何将其损失减少到最小范围 ,这仍有待今后继续探讨。急诊“12 0”的病例进入急诊科后给各专科病房 (占 39.5 % )和 ICU病房 (占 6 0 .5 % )输送病源 ,经急诊科再救治的患者比未经急诊科处理直接转入专科的病例安全系数大 ,发生纠纷的机会少。急诊“12 0”在应付灾难性事件方面显示了很强的应激能力。结论 :急诊“12 0”是医院急诊科的主要病例来源 ,是“院前急救院急诊科救治 ICU”三位一体急救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工作实录分析配合模拟应急演练应用于突发性群体事件中的救护效果。方法将医院急诊科2019年7—12月实施常规救护培训后收治的63例(12起突发群体伤事件)作为对照组,将医院急诊科2020年7—12月实施工作实录分析联合情景模拟演练培训后收治的60例(11起突发群体伤事件)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救治效率、急诊科护士应急救护能力。结果观察组除影像学检查时间、总急诊停留时间外,其他各环节流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急诊科护士除准确身份识别、接诊及时、人文关怀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其余各项应急救护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工作实录分析配合模拟应急演练应用于突发性群体事件中可提升救治效率,增强急诊科护士应急救护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急诊抢救室病人滞留影响因素,进一步加快急诊抢救病人分流,提出有效应对策略,为提高急诊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某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013年度急诊抢救室病人滞留时间及发生滞留的相关因素。[结果]该院急诊抢救室全年抢救病人8 631例次,3 045例次抢救病人滞留时间6h,其中403例次病人滞留时间≥24h;滞留时间≥24h病人排名前3位科室为神经内外科、心内科、呼吸内科;Logstic单因素分析影响因素为年龄、专科病房床位情况、病情涉及多科室、不配合治疗、临终病人。Cox多因素分析与是否涉及多科室、专科病房床位情况、年龄(75岁)具有相关性。[结论]通过对急诊抢救室病人滞留状况调查分析,可及早发现急诊抢救室病人滞留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提出相关措施,减少危重病人在急诊抢救室的滞留时间。  相似文献   

18.
王琴凤 《全科护理》2012,10(28):2647-2648
[目的]总结突发性群体伤的急救护理管理。[方法]对火车脱轨致群体伤病人进行急救护理及管理,建立统一、规范的急救护理流程,合理利用护理资源;批量病人进行分流与管理;开放院前、院内绿色通道;进行全院护士调配,采用全程无缝隙护士导诊、送诊。[结果]24例病人均得到及时有效救治,1例严重肺部挫伤病人转诊至上级医院,其余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在群体伤员急救中,科学、正规、程序化的护理管理以及护士良好的综合素质是提高急救质量和效率的前提和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批量伤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扎实做好准备工作,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开辟急救绿色通道,有序组织实施抢救,控制环节质量,延伸护理服务内容,反复讨论、总结、修正、细化应急预案内容并进行演练等方法对急诊批量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结果:有效缩短了应急响应时间,部分病人于院前得到初步处置,院内所有病人迅速分流,危重病例均在入院后第一时间获得处置,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无遗漏病人、延误处置发生,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病人和家属满意度达到100%.结论:对急诊批量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对批量伤进行高效管理,有利于提高抢救效果和成功率,有利于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我院护理部根据《上海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相关内容制定成批伤"双色预警流程",2007年1月起启动该应急预案,使患者得到迅速有效的救治,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就急诊救治过程中应用"双色预警应急预案"的管理体会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临床资料见表1,2. 方法 一、实施过程 1.双色预警的分级.根据松江急诊伤员的受伤总人数和严重程度将突发成批伤抢救事件分为红橙双色.一级事件启动"红色预案"(需要救治30例以上伤病员或危重患者5例以上).二级事件启动"橙色预案"(需要救治10~30例伤病员或危重患者3例左右). 2.上报制度流程.在日班工作时段由护士长总负责,要求抢救班护士接到预报电话后通知护士长→门急诊科护士长→护理部及相关科室医生→急诊科主任→医务处;在中夜班工作时段,由抢救班护士总负责,要求抢救班护士接到预报电话立即通知急诊当班护士长、护理部总值班、行政及医务总值班和相关科室医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