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抑制素A对双胎妊娠合并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进行常规产检并生产的双胎孕妇350例.其中子痫前期孕妇55例(子痫前期组),正常孕妇295例(正常妊娠组),两组均在孕16周,20周,24周、28周、30周、34周、36周、产前1 d检测血清抑制素A水平,并分析抑制素A对双胎妊娠合并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结果】随着孕周增加,正常产妇组、子痫前期组血清抑制素A水平均逐渐增加,但子痫前期组孕妇孕16周,20周,24周,28周,30周、34周、36周、产前1 d血清中抑制素A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子痫前期组孕妇年龄大于正常妊娠组,新生儿体重、初产妇比例、子痫前期病史、合并妊娠前高血压比例、孕前肥胖率、孕20周收缩压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合并妊娠前高血压、孕20周抑制素A是双胎妊娠合并子痫前期的独立危睑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孕20周血清抑制素A诊断双胎妊娠合并子痫前期的AUC为0.72,灵敏度为66.1%,特异度为74.5%。【结论】双胎妊娠合并子痫前期孕妇在孕16周后血清中抑制素A水平随孕周增加而升高,且孕20周血清抑制素A对双胎妊娠合并子痫前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正常双胎晚期妊娠孕妇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正常值范围,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用免疫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本院758例正常双胎晚期妊娠孕妇血清 NT-proBNP水平,并根据孕周不同进一步将758例正常双胎晚期妊娠孕妇分为3个亚组,即 A组(孕28~31+6周)、B组(32~35+6周)、C组(≥孕36周),并比较三组NT-proBNP水平。结果正常双胎晚期妊娠孕妇NT-proBNP水平为(60.44±42.02)pg/mL,A、B、C三组血清NT-proBNP值分别为(29.55±25.49)pg/mL、(86.28±54.25)pg/mL、(66.69±31.44)pg/mL,A组与B、C组比较,A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B组与C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 0.05);B组与C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本组测得正常双胎晚期妊娠孕妇 NT-proBNP水平,样本量较大,其结果可以初步确立正常双胎晚期妊娠孕妇NT-proBNP参考值的范围。  相似文献   

3.
赵小云  尚守亮  黄梅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1):2850-2851,2853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孕妇孕中期血清可溶性内皮因子(sEng)、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对子痫前期的预测.方法 选择孕25~28周的子痫前期孕妇29例作为子痫前期组,另选择同期妊娠结果正常的42例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sEng、sFlt-1水平,并将检测结果与子痫前期的发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sEng、sFlt-1水平分别为(10.4±1.5)ng/mL、(1 020.3±115.1)ng/L,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3±0.6) ng/mL、(289.4±142.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Eng与sFlt-1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5.7%、90.9%.结论 血清sEng、sFlt-1的联合检测可有效预测子痫前期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王建芳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0):1642-1643
目的:观察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IFN-γinducible protein 10,IP-10)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入选子痫前期患者共40例,其中轻度子痫前期22例,重度子痫前期18例;早发型子痫前期12例,晚发型子痫前期28例;同时随机挑选同期血压正常的晚期正常妊娠妇女20例,同期血压正常的非妊娠育龄妇女20例作为对照.采用ELISA法测定所有病例血清IP-10水平.结果:(1)正常妊娠组IP-10水平高于育龄组[正常妊娠组(118.8±29.0) pg/mL vs育龄组(94.8±14.5) pg/mL,P<0.05];(2)晚发型子痫前期组IP-10水平较正常妊娠组明显升高[晚发型子痫前期组(172.2±27.4) pg/mLvs正常妊娠组(118.8±29.0) pg/mL,P<0.05];(3)IP-10水平在轻度子痫前期组与重度子痫前期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轻度子痫前期组(174.9±29.8) pg/mL vs重度子痫前期组(162.8±27.8) pg/mL,P>0.05];(4)IP-10水平在早发型子痛前期组与晚发型子痫前期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早发型子痫前期组(161.0±31.0) pg/mLv5晚发型子痫前期组(172.2±27.4) pg/mL,P> 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IP-10水平升高,可能与其介导炎症反应及抑制血管新生有关,从而导致子痛前期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妊娠母体血清人胎盘生乳素(hPL)和游离雌三醇(uE3)水平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RIA)法检测80例子痫前期孕妇和80例健康孕妇28孕周时母体血清hPL、uE3水平.结果 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hPL、uE3水平分别为(6.20±1.34)μg/mL、(81.35±27.09)ng/mL,健康孕妇组hPL、uE3水平分别为(8.96±1.57)μg/mL、(89.77±35.50)ng/mL.相比健康孕妇组,子痫前期组hPL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uE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PL和uE3水平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95%可信区间:0.83~0.97)、0.55(95%可信区间:0.42~0.68).结论 孕中期妊娠母体血清hPL的水平可作为子痫前期临床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抑制素A、激活素A在预测先兆流产妊娠结局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妊娠6~11周的孕妇1000例,随访至孕13周,选择其中先兆流产发展为难免流产者40例(A组),出现先兆流产但经过干预后继续妊娠者75例(B组),正常妊娠者681例(C组),采用ELISA法检测并比较三组孕妇血清抑制素A与激活素A的浓度.[结果]A组孕妇抑制素A及激活素A浓度显著低于B族和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B组孕妇抑制素A及激活素A浓度稍低于C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抑制素A与激活素A可以作为预测先兆流产妊娠结局的良好标记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中期妇女血浆中超甲基化 RASSF1A 基因表达水平变化与子痫前期的关系。方法选择规律产前检查孕妇506例,分别于孕15~19周及孕20~24周采外周血,同时监测孕妇血压、尿蛋白值,其中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中包括子痫前期组(48例)、妊娠期高血压组(48例),从同期单胎健康孕妇中随机选取96名为对照组。收集入组孕妇外周血,提取游离DNA,经甲基化敏感的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处理,联合荧光定量 PCR 检测血浆中超甲基化 RASSF1A 基因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子痫前期的关系。结果 孕15~19周,子痫前期组及妊娠期高血压组的超甲基化 RASSF1A 基因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子痫前期组与妊娠期高血压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孕20~24周,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浆中超甲基化 RASSF1A 基因表达水平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及正常妊娠组(P <0.05),妊娠期高血压组孕妇血浆中超甲基化 RASSF1A 基因表达水平亦高于正常妊娠组(P <0.05)。结论妊娠中期妇女血浆中超甲基化 RASSF1A 基因水平升高可能提示子痫前期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正常妊娠和子痫前期孕妇在中期妊娠时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胎盘生长因子(PLGF)水平,探讨母血sFlt-1/PLGF比值是否可作为预测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标志物。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00例正常妊娠妇女、57例子痫前期孕妇妊娠中期血清PLGF和sFlt-1水平,计算sFlt-1/PLGF比值。结果子痫前期组血清sFlt-1浓度[(1 385.0±178.8)ng/L]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1 087.3±122.7)ng/L](P〈0.01),血清PLGF浓度[(501.9±86.3)ng/L]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712.7±103.6)ng/L],(P〈0.01);子痫前期组sFlt-1和PLGF水平呈负相关(r=-0.629,P〈0.01),正常妊娠组sFlt-1和PLGF水平呈正相关(r=0.682,P〈0.01)。在妊娠中期,sFlt-1/PLGF比值〉1.9时,预测子痫前期的敏感性为89.5%,特异性为97.5%。结论妊娠中期血清sFlt-1水平增高伴有PLGF水平降低与子痫前期的发病密切相关,sFlt-1/PLGF比值可以作为预测子痫前期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子痫前期抑制素A水平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患者抑制素A水平变化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检测40例子痫前期患者、40例正常妊娠妇女的血清及胎盘抑制素A的水平。结果:子痫前期组血清、胎盘抑制素A水平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且重度子痫前期组较轻度组升高(P〈0.01);子痫前期组抑制素A水平与24 h尿蛋白含量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胎盘抑制素A水平较正常妊娠妇女显著升高,且与病情进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张茜 《医学临床研究》2014,(11):2125-2126
目的 探讨早发型子痫前期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发病孕周<34周)46例(A组),晚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发病孕周≥34周)45例(B组),同时期产检正常孕妇(孕周<34周)30例(C组),≥34周孕妇30例(D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总蛋白(TP)、血红蛋白含量(Hb)、血细胞比容(HCT)。结果 A组TP、Hb、HCT显著低于B组,且A组TP、Hb、HCT显著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C组血清TP、Hb、HCT与D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 早发型子痫前期发生可能与低蛋白血症、贫血相关,改善孕期营养状况可减少其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抑制素A与子痫前期及子痫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子痫前期(25例)以及重度子痫(2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以同一时期入院的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在基因和蛋白水平通过荧光定量PCR、酶联免疫反应以及Western-blotting技术对子痫前期以及重度子痫患者外周血中抑制素A表达量进行测定,并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其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与对照组孕妇血清中抑制素A mRNA表达量相比,抑制素A在重度子痫以及子痫前期孕妇血清中含量显著升高,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蛋白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孕妇血清中抑制素A含量[(6.8±0.6)μg/L]相比,子痫前期[(12.6±1.2)μg/L]以及重度子痫患者[(38.4±1.3) μg/L]血清中抑制素A含量显著升高,并且重度子痫孕妇血清中抑制素A含量与子痫前期抑制素A含量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免疫组化实验发现,抑制素A在重度子痫以及子痫前期孕妇中表达量较高,这与RT-PCR以及ELISA,Western-blotting结果一致.[结论]抑制素A与子痫发病之间存在相关性,且随着抑制素A含量升高,子痫病情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妊娠中期血清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4)及胰岛素抵抗(IR)与子瘸前期的相关性。方法留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妊娠24-28周孕妇行产科体检时的血清,追踪孕妇的妊娠结局,获取重度子痫前期组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测定各组孕妇妊娠中期血清中FABP4的浓度。同时测定血压、体重指数、血糖、空腹胰岛素指标,采用稳态模型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并分析血清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1)子痫前期组血清FABP4水平为(145.77±3.5)ng,L,显著高于对照组(77.67±5.07)ng/L,P〈0.05。(2)子痫前期组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20.57±5.01)mU/L;4.01±0.99]显著高于对照组[(17.34±2.71)mU/L;3.3±0.56,P〈0.05]。(3)子痫前期组血清FABP4与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r=0.97,P〈0.05;r=0.96,P〈0.05)。结论孕中期孕妇血清FABP4水平及取与子痫前期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促血管生成因子(PIGF)、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 Flt-1)、25-羟基维生素D的活化形式1,25二羟基维生素D、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 WF)和P-选择素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9~12孕周准备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完成产检和分娩的2 029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访妊娠结局,将发生子痫前期者纳入病例组,共63例,其中发生轻度子痫前期45例(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18例(重度子痫前期组),选取上述2 029例中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的正常孕妇252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s Flt-1、PIGF、25-羟基维生素D、v WF以及P-选择素水平,并比较其在轻度、重度子痫前期以及正常孕妇之间的差异,分析上述血清指标对子痫前期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s Flt-1水平显著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和对照组(1 467.3±342.3 pg/ml,1 143.3±214.3 pg/ml和724.3±125.3 pg/ml,F=5.453,P0.001)。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PIGF水平显著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和对照组(25.64±8.43 pg/ml,39.42±9.34 pg/ml和50.32±10.31 pg/ml,F=6.342,P0.001)。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显著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和对照组(20.31±6.5ng/ml,34.52±7.31 ng/ml和40.32±7.34 ng/ml,P=0.025)。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P-选择素水平显著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和对照组(145.4±15.4 ng/ml,100.4±14.5 ng/ml和89.4±12.1 ng/ml,F=5.212,P=0.012)。三组之间血清v W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2)。逐步Logistic回归发现血清s Flt-1(OR=3.485,95%CI:2.342~7.126)、PIGF(OR=0.734,95%CI:0.545~0.891)水平对子痫前期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妊娠早期s Flt-1、PIGF水平在子痫前期的发生中最具有预测价值,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妊娠母体26孕周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水平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该院近三年子痫前期患者60例,同期60例健康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胶乳增强免疫浊度法和酶法分别检测血清中NGAL、Cys C和血清肌酐(Scr)浓度。应用ROC曲线评估NGAL和Cys C对子痫前期患者早期诊断价值。结果子痫前期组26孕周血清NGAL、Cys C和Scr水平分别为(222.18±40.80)ng/mL、(0.92±0.14)mg/L和(56.03±8.13)μmol/L;正常妊娠组26孕周血清NGAL、Cys C和Scr水平分别为(137.99±24.42)ng/mL、(0.84±0.12)mg/L和(55.50±8.67)μmol/L。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子痫前期组母体血清NGAL和Cys C平均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GAL水平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GAL、Cys C和Scr水平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96、0.69和0.55。结论妊娠中期母体血清NGAL水平可作为子痫前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保守治疗及临床结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保守治疗时限及妊娠结局。方法60例无严重并发症及合并症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按其发病孕周分为3组,A组(〈28周)14例,B组(28~31^+6周)27例,C组(32~33^+6周)19例。分析3组孕期治疗时限、孕妇并发症、胎儿及围产儿结局。结果A、B、C组保守治疗时间分别为(8.4±6.6)、(10.3±7.2)、(9.2±6.2)d,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孕妇并发症低于A、B组(P〈0.05);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C组明显低于A、B组(P〈0.01)。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保守治疗可行,但需严密监测母儿情况,适时终止妊娠。发病孕周越晚,孕妇并发症越少,围产儿成活率越高。  相似文献   

16.
赵瑞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7):4608-4609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时机及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2008-01-2011-10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86例,按发病孕周分为2组,A组56例(孕28~32周),B组30例(孕32~34周)比较期待治疗两组的围生儿结局.结果 两组孕妇年龄、孕次、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确诊孕周、分娩孕周及治疗时间均较B组小(P<0.05),A组围产儿病死率、FGR/新生儿窒息率较B组升高(P<0.05).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越早,终止妊娠的时间越早,对围产儿结局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子痫前期患者血清细胞外基质蛋白-3(Fibulin-3)、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及胎盘生长因子(PLGF)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胎盘早剥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选择自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诊的106例子痫前期孕妇作为观察组,其中轻度子痫前期78例、重度子痫前期组28例;胎盘早剥组12例,非胎盘早剥组94例;另选106例孕检结果正常的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Fibulin-3、PAPP-A及PLGF的表达水平,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Fibulin-3、PAPP-A及PLGF与子痫前期患者发生胎盘早剥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血清Fibulin-3、PAPP-A及PLGF表达水平分别为(32.53±5.84)ng/mL、(2 232.42±156.47)mU/L、(56.54±8.97)pg/mL,均低于对照组[(98.76±16.42)ng/mL、(2 894.58±278.96)mU/L、(85.43±14.72)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8.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95例围生儿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期及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分娩时机与围生儿结局的关系。 方法 195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分妊娠高血压(42例),轻度子痫前期(69例),重度子痫前期(84例),与正常分娩对照组(6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分三组:孕30~33^+6周(A组,n=12),孕34~36^+6周(B组,n=35),孕37-40周(C组,n=37)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妊娠高血压疾病与对照组比较,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疾病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死胎、围生儿疾病及围生儿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和妊娠高血压组(P〈0.05)。重度子痫前期A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围生儿疾病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C组患者的胎儿窘迫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1)。 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围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明显增高,适时终止妊娠是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重要措施,时降低围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2-甲氧雌二醇(2-ME)水平和胎盘组织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蛋白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孕周为28~34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单胎孕妇25例;随机选取同期健康对照组25例,标准为孕周小于34周早产的单胎健康孕妇。收集两组年龄、孕周、孕产次、孕前体质量指数、采血日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分娩孕周、期待治疗时间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孕妇血清2-ME水平,分析2-ME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免疫组化检测两组胎盘组织中COMT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胎盘组织中COMT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EOSPE)组血清2-ME水平为(525.3±172.6)pg/mL,健康对照(NP)组为(705.9±157.4)pg/mL,EOSPE组血清2-ME水平低于N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ME水平与收缩压呈负相关(r=-0.648,P0.05);与期待治疗时间呈正相关(r=0.694,P0.05)。两组孕妇胎盘组织中均有COMT表达,EOSPE组COMT mRNA相对表达量(0.447±0.152)与NP组COMT mRNA相对表达量(0.467±0.1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OSPE组胎盘组织中COMT蛋白相对表达量(0.891 6±0.102 0)与NP组(0.924 0±0.158 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清2-ME水平降低,并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胎盘COMT表达无明显变化。提示2-ME水平降低可能会导致子痫前期发生及发展,但与胎盘COMT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和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TIC)评价孕晚期子痫前期孕妇的胎儿心脏功能,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于我院产检并确诊的孕晚期子痫前期孕妇121例,其中轻度子痫前期孕妇61例(MPE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60例(SPE组),另选同期孕晚期正常妊娠孕妇115例为正常对照组,按照孕28~31+6周、32~35+6周、36~40周3个时间段分别应用TDI和STIC连续评估各组胎儿心脏功能,测量二、三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Ea)、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a)、收缩期运动速度(Sa),以及等容收缩时间、等容舒张时间及射血时间,计算左、右室Tei指数和短轴缩短分数(SF),以及二、三尖瓣环Ea/Aa,比较各组上述参数的差异。结果 SPE组、MPE组孕28~31+6周、32~35+6周、36~40周二、三尖瓣环Sa、Ea/Aa及左、右室SF均小于正常对照组,左、右室Tei指数均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组孕36~40周左、右室SF均小于MPE组,左室Tei指数大于MP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组孕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