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浆内皮素-1(ET-1)、B型利钠肽(BNP)及D-二聚体(D-D)联合检测诊断急性脑梗死(ACI)的价值。方法选取36例ACI患者及30同期健康体检者,比较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急性脑梗死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HCY、ET-1、BNP及D-D的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HCY、ET-1、BNP及D-D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HCY、ET-1、BNP及D-D单独检测脑梗死阳性率分别为47.2%、36.1%、33.3%及47.2%,明显低于4项联合检测的97.2%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及D-D水平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加重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HCY、ET-1、BNP及D-D水平变化与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有助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陈涛  王一萍  王应良  杨椿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3):3168-3169,317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胱抑素C(Cys C)、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0例ACI患者作为ACI组,4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日立71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SYSMEX CA-51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Cys C、Hcy、hs-CRP、D-二聚体浓度。结果 ACI组患者血浆Cys C、Hcy、hs-CRP、D-二聚体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大面积梗死组患者血浆Cys C、Hcy、hs-CRP、D-二聚体浓度明显高于中等面积及小面积梗死组(P〈0.05)。结论血浆Cys C、Hcy、hs-CRP、D-二聚体浓度与ACI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栓塞患者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D-二聚体、内皮素1(ET-1)水平变化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及50例健康成年人,分别纳入肺栓塞组及对照组。肺栓塞组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分为高危组(18例)、中危组(43例)及低危组(34例),测定受试者血清NT-Pro BNP、D-二聚体、ET-1水平。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肺栓塞组血清NT-Pro BNP、D-二聚体、ET-1水平升高(P0.05);高危组血清NT-Pro BNP、D-二聚体、ET-1水平高于中危组、低危组,中危组患者各指标水平高于低危组(P 0.05)。②入组患者好转出院85例,死亡10例,死亡组血清NT-Pro BNP、D-二聚体、ET-1水平高于存活组(P0.05)。③治疗后,肺栓塞患者血清NT-Pro BNP、D-二聚体、ET-1水平均降低(P0.05)。④血清NT-Pro BNP、D-二聚体、ET-1水平预测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832、0.810、0.751,血清NT-Pro BNP预测效能最高,当其截点值为1145.07 pg/ml时,约登指数最大,此时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100%、60.00%。⑤NT-ProBNP联合D-二聚体、NT-ProBNP联合ET-1、D-二聚体联合ET-1及三者联合预测肺血栓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7、0.882、0.845、0.916,其中三者联合预测价值最高。结论肺血栓栓塞患者伴有血清NT-Pro BNP、D-二聚体、ET-1水平的升高,且其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临床可将单独或联合用于预测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D-二聚体与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检测在急性脑血管病(ACV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16例ACVD患者和50例健康者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D-二聚体,用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测定Hcy。结果急性期ACVD患者D-二聚体和Hcy含量明显升高(P<0.05);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比较,D-二聚体和Hc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和Hcy联合检测,可为ACVD的诊断提供快速、准确的诊疗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进行检测分析,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的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指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联合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有助于急性脑梗死的预防,治疗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梗死伴低钠血症患者B型尿钠肽(BNP)、白细胞介素-6(IL-6)、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检测意义。方法我院住院的120例脑梗死伴低钠血症患者为观察组,90例血钠正常的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BNP、IL-6、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BNP、IL-6、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重度低血钠患者BNP水平高于轻度低血钠患者,IL-6水平高于中度和轻度低血钠患者;重度和中度低血钠患者D-二聚体水平高于轻度低血钠患者(P 0. 05)。观察组Glasgow评分低于对照组,重度低血钠患者低于轻度低血钠患者。结论脑梗死伴低钠血症的患者BNP、IL-6、D-二聚体水平高于一般脑梗死患者,同时Glasgow评分显著降低。BNP、IL-6、D-二聚体的检测有助于对此类患者的状态及预后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2(LP-PLA2)、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水平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诊疗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AIS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该院体检中心的体检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LP-PLA2、Hcy、D-二聚体水平在2组间的表达差异,并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对AIS患者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LP-PLA2、Hcy、D-二聚体单独诊断和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 观察组LP-PLA2、Hcy、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与年龄、肥胖、家族史、高血压、高血脂、LP-PLA2、Hcy、D-二聚体存在相关性;LP-PLA2、Hcy、D-二聚体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结论 LP-PLA2、Hcy、D-二聚体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AIS患者诊断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中尿酸和D-二聚体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52例发病后24h入院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和64名正常对照者的血尿酸和D-二聚体含量,分析其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尿酸和D-二聚体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中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变化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测定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5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中D-二聚体和Hs-CRP含量,并进行比较,同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和Hs-C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大面积脑梗死组中D-二聚体和Hs-CRP含量明显高于小面积组(P〈0.01);但D-二聚体和Hs-CRP含量与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无相关性。结论测定血中D-二聚体和Hs-CRP含量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有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浆内皮素-1(ET-1)和D-二聚体含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AMI组,选取2015年1月-2015年7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62例;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本次试验的对照组。检测观察组患者溶栓治疗前后血清Hcy,ET-1,D-二聚体的含量,与对照组检测结果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cy,ET-1,D-二聚体检测结果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检测结果和健康对照组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ET-1,D-二聚体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前后血清检测结果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意义显著,是判断溶栓治疗效果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1.
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脑钠肽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同型半胱氨酸(Hcy)在老年急性脑梗死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健康对照组50例,测定各组BNP、Hcy水平,并进行比较。脑梗死患者按照病程分为急性期组(48例)和亚急性期组(40例);按照梗死面积大小分为大面积梗死(24例)、中面积梗死(29例)和小面积梗死(35例);按照病情程度分为重度(20例)、中度(31例)、轻度(37例)。结果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和亚急性期BNP和Hcy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具体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面积脑梗死患者BNP、Hcy水平显著高于中、小面积脑梗死组(P<0.01),中面积脑梗死组血浆BNP、Hcy水平高于小面积脑梗死组(P<0.01);重度脑梗死组BNP、Hcy水平高于中、轻度脑梗死组(P<0.01),中度脑梗死组BNP、Hcy水平高于轻度脑梗死组(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着BNP、Hcy水平的变化,并且与病程、病变范围和病情程度相关;二者联合检测可作为急性脑梗死的病情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B型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10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心衰患者血浆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分析,并绘制出血浆BNP的工作特征(ROC)曲线,找出诊断急性脑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最佳临界点。结果急性脑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单纯急性脑梗死组(P〈0.01)及正常组(P〈0.01);BNP作为诊断急性脑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界点为299pg/mL,此时灵敏度为81.8%,特异度为83.5%,ROC曲线下的面积是0.888。结论血清BNP是一个判断急性脑梗死是否合并心力衰竭较为可靠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1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11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Hcy及血液流变学参数。结果脑梗死组患者Hcy、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低于对照组,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压积(PC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cy、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对脑梗死的病情预测和早期诊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B型钠尿肽(BNP)水平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确诊的AMI患者120例(治疗组)和健康体检者140例(对照组)。AMI患者采取药物溶栓治疗。分别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患者的Hcy和BNP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前Hcy、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AMI患者中,随访1年后有43例发生了心血管事件,77例未发生心血管事件;发生心血管事件者的Hcy、BNP水平均高于未发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患者体内Hcy和BNP表达升高,两者可作为AMI的临床诊断和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血栓前体蛋白和脑钠肽对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诊断价值。方法将60例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分为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NSTEMI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分别测定症状发作6h内及24h的心肌肌钙蛋白I(cTnI)、血栓前体蛋白(TpP)和脑钠肽(BNP),并设30例对照组比较。采用夹心酶联免疫法测定cTnI、TpP浓度。采用放射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BNP浓度。结果NSTEMI组与UA组的cTnI、BNP和Tp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cTnI、BNP和TpP在非ST段抬高ACS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发现急性心肌梗死后大鼠脑钠肽(BNP)、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0)的变化规律,以及缬沙坦对这些体液因子的干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90只,经麻醉后行冠脉结扎处理制作心肌梗死模型,术后存活的大鼠分为①对照组(Sham,n=30);②心肌梗死组(AMI,n=30);③心肌梗死+缬沙坦组(AMI+valsartan,n=30)。心肌梗死+缬沙坦组于术后将缬沙坦行干预治疗。术后开始计时,于6,12,24h和3,7,30天分别抽大鼠静脉血1ml,测定BNP,ET-1和N0指标,观察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各组间血清BNP,ET-1和N0水平在每个时间点均有明显差异(各P值均〈O.05),其中BNP和ET-1有单纯心肌梗死组〉心肌梗死+缬沙坦组〉对照组的大小关系,而N0有单纯心肌梗死组〈心肌梗死+缬沙坦组〈对照组的大小关系。结论血清BNP,ET-1升高和N0的降低参与了AMI后病情演变过程。缬沙坦能改善AMI后血清BNP,ET-1升高和N0的降低程度,对AMI后病情变化有益。  相似文献   

17.
王化强 《临床医学》2011,31(7):16-18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 iPAP)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过程中对患者血浆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和脑钠肽(BNP)的影响。探讨B iPA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急性心肌梗死伴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33例,K illip心功能分级Ⅲ级或Ⅳ级,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15例)给予常规治疗;无创通气组(1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B iPAP-V ision呼吸机进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持续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测定血浆ET-1、NO和BNP的浓度。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无创通气组患者血浆者ET-和lBNP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NO水平则显著增高(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伴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早期使用B iPAP呼吸机进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体内的ET-、lBNP水平;升高NO水平,并且能够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张小乐  苏永才  邓斌  冯新武  苏良献 《临床荟萃》2012,27(19):1667-1670
目的 分析初发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与梗死面积及住院期间和随访3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之间的关系,评价BNP在AMI患者的危险分层和短期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非心力衰竭初发AMI患者82例,按照心电图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比较各组BNP水平;并按照BNP水平分为BNP<100 ng/L组,BNP≥100~200 ng/L组和BNP≥200ng/L组,比较各组MACE的发生率.结果 STEMI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NSTEMI组,(208.4±180.2)ng/L vs(93.6±76.8)ng/L (P<0.01).BNP≥200 ng/L组MACE发生率高于BNP≥100~200 ng/L组和BNP<100ng/L组(分别为46.2%,8.33%,3.12%;P<0.01).BNP与住院期间和短期MACE发生相关(HR=0.985,95%可信区间CI=0.973~0.996;P<0.01).结论 AMI患者的BNP水平越高,梗死面积越大,近期MACE发生率越高,高BNP水平是与住院期间和短期MACE发生率相关的危险因素.BNP测定有助于AMI患者的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D-二聚体(D-D)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试验随机入选了3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微粒子捕捉酶促免疫发光法(MEIA)检测BNP、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hs-CRP及D-D,同时检测其他心肌梗死指标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选取20例对照者(Ctrl组)做对比。结果①AMI患者的BNP、hs-CRP及D-D均明显高于正常组;②AMI组中KillipⅡ-Ⅳ的患者BNP及hs-CRP值高于KillipⅠ级的患者;③AMI患者中的BNP及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正相关;④AMI患者中的BNP与hs-CRP水平正相关。结论BNP、hs-CRP与D-D是AMI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可反映心功能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可用于AMI危险分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